西西河

主题:最近闲着,聊聊我的照相机吧 -- 大道至简

共:💬51 🌺235新 💬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最近闲着,聊聊我的照相机吧

    不知不觉,用数码相机都二十年了。

    2004年,我咬牙买了一台数码相机——松下FZ-20,当年还叫“高端数码”,有别于一般的佳能尼康等普通卡片机。当时纠结的是索尼DSC-F717,价钱差不多,但造型太酷炫了。但,后来还是松下端庄内敛的造型收服了我,其实心里也有的小小的算计——索尼F717虽然炫酷,但转头这种吸睛的时尚就显得浮夸廉价。二者的配置对我来说反倒并不重要,因为我啥都不懂,就像如今掏出手机照相的随意性,一模一样。后来不久,在洪湖公园里,一个女孩端着F717给小伙伴拍照,那是让我唯一一次有点后悔的场景,因为女孩很漂亮,因为那个相机显得女孩更漂亮。

    这俩的核心性能都是500万像素,松下是12倍光学加上4倍数码变焦,索尼是5倍光学加上10倍数码变焦。松下是莱卡镜头,索尼是蔡司镜头。背后的液晶屏大小也相差无几,都不能翻转。至于最大光圈、测光、对焦性能等等,对我来说完全无感。更早前,照相就用过几次“傻瓜式“的胶卷相机。

    适逢深圳地铁一号线刚开通,我还带着FZ-20钻进地铁站拍照。碰巧地铁运行还不稳定,一站台乌央乌央的人群围着可怜的站务姑娘声讨为何刚才那列地铁不停靠就扬长而去。我拿着相机在步梯上俯拍这个场景,忽然被这个漂亮的站务看到,还以为是遇到记者,吓得她落荒而逃。当年这个“大”相机,多少还是有点唬人的。

    老娘早上必给我带午饭,滚烫的饭盒把包里崭新的相机蒙皮烫翘边儿了,把我心疼够呛,虽然不影响拍摄性能,毕竟着事关亮出来的“逼格”事情。就买了一点502胶水,结果更惨,弄得到处都是白色的胶水残渍,而翘边几天后又开了。

    那阵子经常往香港跑,这台相机也帮我记录了很多宝贵的青春时光。香港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奇。土洋结合,新老交替,中西合璧。从街巷到维多利亚港,这台机器“啪啪啪”了很多现在看来质量很糟的图片。但却是我无可替代的时光记录。在中环斜坡陡峭的胡同里,刚擦黑的傍晚,一群初中模样的孩子,拎着我当年垂涎的佳能、尼康单反蹦蹦跳跳的跑来跑去。

    问漂亮的女警察,如何找到码头?女警认真看我的相机,很努力的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反问我“是想坐船还是“影相”?”——我才知道香港人把照相叫“影相”。我在尖沙咀附近,我拍摄双层公交车时画面时,构图还特意摆入一个年轻女警察扶着栏杆的背影——女警察个头不高,姿态调皮。圆翘的两臀上,一边挂着可爱的米老鼠钥匙链,另一边则撅着硬邦邦的左轮枪套。

    地铁站里面问如何换乘,窗口里气质提拔、身材姣好的站务看我听不懂粤语的样子,干脆开门走出来,领我到换乘的站台,并且再三仔细叮嘱我下次在哪里换乘。在粉岭迷路了。随便问旁边擦肩而过的初中女孩,她让我跟着她走,直到分手位置又指给我继续往哪里去。我问她的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她说学校教的。十多年后,当年的那些初中生应该也成了黑暴的主力,让人五味杂陈。哎。。。还是说回照相这件事吧。

    我的悟性从小就低。加上买相机也大半是为了勾搭女朋友。所以,照相这门功课,我自始至终,就没下功夫认真琢磨过,什么M档手动等等都从来没用过,仍然把“高端数码”当成过去的“傻瓜相机”一样用,拍摄技术就没太进步,不断在老婆的批判中原地踏步。只是,不必再花钱去照相馆冲洗,那份钱倒是省下了。

    但也在其他方面继续烧钱,譬如当年短暂流行的“数码伴侣”。其实现在看,就是个移动硬盘。把当年笔记本电脑的那种小硬盘,通过一个铁壳子装起来,再连接一个转接电路板,通过USB和电脑连在一起。当时的卖点是,为了保存宝贵的照片。但我的照片并不珍贵,而且那个硬盘的存储空间,没过多久也照样不够用了。。。加了个相机论坛,被煽动买了相机清洁剂,滴在镜头上那一刻,我就后悔了。那么清澈的镜头,这些坏水根本配不上用。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GWA,方恨少,住在乡下,桥上,大眼,普鲁托,汉水东流,林三,
    • 家园 我玩过最好玩的相机就是富士的X100

      不知道有没有记错,还是河里的 @潜水将军 推荐的,确实好玩,当年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公司团建,新年晚会,帮同事们拍了不少照片,大获好评。

    • 家园 你哪是在回忆相机

      分明是回忆出现和没出现在相机中的美女。

      你是我的眼,带我发现美(女)。

      你是我的眼,带我欣赏美(女)。

      你是我的眼,带我保存美(女)。

      你是我的眼,带我回忆美(女)。

      通宝推:大道至简,
    • 家园 My Timeline

      父亲是远洋海员,我还没出生的时候也是潮流青年,早早买了个Yashika双反相机,我在40年后翻找老照片发现了年轻爸爸的潇洒模样,还有和名古屋城天守阁的合影,和我们的童年影像。

      80年代父亲除了彩电音响洗衣机电冰箱,还买了装在金黄盒子里的Nikon F3至今印象深刻。等我上大学这台相机成了我在同学间炫耀的武器,只不过购买和冲洗胶卷太贵,期间并没有留下多少照片。

      97年后我去了日本,买过Nikon记不得型号的入门级单反,在北京同学稀罕买走,我现在很后悔随口要价高了不应该。反正还是单身手里有几个小钱,之后购入当时第一个引入视线对焦功能的Canon 3。后来我转职之后新公司的领导看到我的家伙也觉得我真舍得花钱。那个相机在数字相机到来之前,陪我追逐女友知道我们一起奔赴日本生活工作。

      随后数字时代,但成家了自己花钱变得小气,松下Lumix初代高级compact之外,给亲属买一些中档卡片机。等到生孩子之后,手头紧但也买了一台Canon Kiss 3,此后只能眼馋单反数字残幅全幅,好在很快就是手机时代随手拍留下刻刻记忆。

      爱上跑步被同事的DJI Osmo pocket种草,2代比较勉强,去年出了3代通过副业收入搞了一个Creator套装,记录跑步和行车。在飞机上给邻座介绍这是我们中国最酷的相机。

      关键词(Tags): #相机通宝推:方恨少,大道至简,
      • 家园 雅西卡照相机Yashica

        你说Yashica,估计多数不通英文的同学没有反应。

        中国市场上商品名雅西卡。我印象里雅西卡照相机印象中不如佳能的使用者多。

      • 家园 难道爱好照相的基因📷真的会遗传?哈哈

        俺爹也是没结婚之前就摆弄相机来着。但从来都没听他提起,估计也是一笔伤心帐。

        倒是听俺娘说过这件事。那是六十年代末,俺爹在学校教物理。攒了工资,估计爷爷奶奶也赞助不少,就买了一台照相机。也带着班级的孩子出去玩,照了相。

        应该是海鸥双反,是那种低头看取景窗的,好像叫120吧?单反叫135?回头百度看看为啥这样叫。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其中有个男同学,某天就忽然来俺家敲门,跟俺奶奶说,老师让他过来拿相机到学校。奶奶想都没想,找出来就交给他了。老爹还不是当时发现的,奶奶过后也没当回事。貌似过了一段时间,老爹想用相机却没找到,问家人,奶奶才说被他的学生来取走了。老爸知道一切都晚了,那个孩子的家长来学校办理了转学手续,全家早都去南方了。这小子肯定是最后一刻来骗的相机,然后逃之夭夭。不知道他当时经过了多少复杂的思想斗争,最后下定的决心。也不知道后来他的家长会不会发现。。。反正,最后就是丢的彻彻底底。

        俺奶奶这辈子最恨两件事,一个是被那个孩子坑走了相机,一个是解放前,老毛子从东北撤退时,把家里的唯一的家用电器——“戏匣子”,给抢走了。那当时更是个宝物。

      • 家园 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我们家里的第一个相机就是Yashica Electro 3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记录了青少年时代无数的美好瞬间。

        后来家父出国进修,又带回来这个Nikon F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出国又背出来了,当然现在已经不用了。

        今年暑假期间儿子自己去了趟日本。其间逛了几家相机大卖场,凭着平时看动画片学的几句日语跟人讨价还价买了几样玩具,其中就有Pocket 3。因为当时的汇率非常香,加上退税,拿到的价钱着实不错。

        相机便宜还有个原因是因为买的日文版,英文版要贵一些。小伙子回来琢磨了一番解锁了英文菜单,再用起来就爽了。

        娃的Pocket 3买回来后我拿去试了一下:

        苏格兰放炮

        通宝推:大道至简,
        • 家园 看到熟悉的图片

          我应该还有一个凤凰205D一个凤凰205D

          。E带电子测光的,D有什么特点给忘了。

          后面就一堆数码相机了。

          男人嘛,书,相机,手表,钢笔。

    • 家园 发照片上来呀
    • 家园 哈哈,整篇直男设定

      顺带着都是描写漂亮JJMM的。

      看来兄弟你的激素水平还处于很健康的状态哦。

      没有拍的漂亮JJMM照片,看不着,只能靠想象,差评。

      • 家园 哈哈哈,初二物理老师早就告诉过我

        “同性相斥”。

        反思了一下,是不是我这些年问路只挑女性来着?肯定不是。我不是那种在岔路口死等的怪叔叔。一定也问过男同志。问题是,都没问女的印象深。。。这背后的道理,再深究,就又是讨论科学和政治的深奥话题啦。。。

        严格来说,我不是个靠谱的“摄影爱好者”,连业余水平都算不上。当年,老婆认认真真给我买了一套《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好像当时挺时髦的,很多人都推荐,乃至后来可以找到免费的影印版下载。

        里面讲理论挺专业的,但涉及小白的“易用性”,明显不如后来的“小红书”和B站。譬如,开篇就是很多页的大幅照片,让大家观赏、感受、分析,一个满头银发,穿着“布拉吉”,耷拉着眼角的老太太,似笑非笑的在院子里削苹果。我当时翻了几页就灰心了,虽然美式的教材,娓娓道来、连哄带劝的教学语调已经相当友好,但遇到我这种油盐不进的学渣,谁都没有办法。

        现在偶尔回看,觉得真是一本好书。惭愧的是,我仍然没有坚持看完。和初始相比,有些经验之后,那些抽象的概念,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咳咳,今儿先啰嗦这么多。

        • 家园 所以大家喜欢实操 看书上的文字表达 会不耐烦

          课本上一大堆的文字在摄影课(风景人物商业摄影)上就几个动作,为了同学理解而掰开揉碎讲的理论 在实践课上就是几个步骤的布光调整光圈 但效果立杆见影。

    • 家园 感觉人到中年已经对数码产品祛魅了

      现在什么单反、微单啥的都被儿子拿去玩儿了

      现在手机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了

      当年索尼717之后还出过一款828,那个是800万像素的,参数更横,而且外观更拉风,号称“野兽级”DC,如今也早已昨日黄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