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奶奶的过子单 -- 祖辈父辈的故事 (1) -- rentg

共:💬30 🌺270新 💬24 🌺7 待认可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一个老师是中国医大学生

        他当时和老师一起在辽宁农村生活(流动诊疗队?),发现有大量浮肿病人,其实就是饿得。

        他是高干子弟,但是没搞特殊,跟老师同学一起挨饿。他自己说倒也不是高风格,就是当时没想起来找他妈求助。觉得大家都在挨饿,就自然而然一起了。后来想想,如果跟他妈联系,可以得到粮票啥的救急。

        通宝推:rentg,
        • 家园 辽宁有一些饥饿,会导致浮肿,现代人没经历,自然以为严重

          当然,这也是严重,但是,我估计和吃榆树皮对不上,因为我妈妈家包括上大学的我妈都是有浮肿,也确实饿,但是真没吃榆树皮啊。

          我妈说,总说,当年我外祖母抢着去食堂打饭,总在路上就吃两口。然后回到家里大家吃。

          其实我觉得我外祖母应该吃得不多。还是照顾大家的。

          食堂本身错误不算大,大的是之前冬天的大吃饱,还有浪费。

          当年开始难过时没有遵守基本规律,青黄不接就应该节衣缩食。

          实际上是建国前,青黄不接时就是很难过,在我们村,我们家属于较富裕的中农,所以粗粮基本是管够的,这当然是好事,自己家不缺粮食。

          但是呢,村里要饭的就不少,邻村也有,我们那里属于洼地,所以生活还是不太好的。

          这当然也是一些人赞颂的平衡,其实当然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了,我家因为没有及时分家,分家就够线不用分,不分家就超线。

          结果就被分啦,所谓和大家过上了一样的穷日子。

          到了三年,已经及时修完了水库把水泡子围上了,周围基本良田增加了不少,我外祖母还是小脚老太太都参加了劳动。

          但是遗憾的是土地整理没有完成,这一下子就把心气弄没了,我估计还是村领导能力不行,导致了直到两千年才补上这课,当然其中因为取土制砖的大坑也不少。

          总算都堵上了。

          当年的下洼地也终于填埋了。这个土地整理真是不容易啊。

          不管怎么说,就是自然灾害一下子导致之前的大食堂出现了危机了。

          如果正常年景还行,其实也是应该节省粮食,大吃饱,敞开肚皮吃的确是错误的,但是农民就是那样。的确有时候瞎嘚瑟。

          这应该是领导的失误,我估摸着前一年我家人也没少吃,也是错误的一份子,因为是公社食堂吗,当年各地基本是当流水席吃的。

          在这里某些领导的宽松导致了问题,只有毛主席意识到了这点。

          这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因为公社模式的生活恰好在那时建立,同时,恰好中苏还决裂了。也是没办法,中国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也是困难很大,毕竟是一个六亿多人的大中国啊。

          想想看,建国十年,增加人口一亿,古今未有啊。

          理解吧。

          通宝推:龟虽寿,
          • 家园 往深了说,又是糊涂账

            比如你提及的大吃饱,以及更严重的虚报产量导致的口粮不足,是哪一条线的干部的责任?这甚至涉及到文革的起因,里面的派性斗争,以及改开后的所谓平反昭雪。处处都是网络雷区。

            现在的所谓公知,一起把三年饿死、文革伤亡的脏水都泼在毛主席头上,可鄙。就比如说卞仲耘被打死,他们喊的最起劲。不过是因为宋彬彬被主席接见了,宋作为学生干部没有及时制止殴打,就联系起来好像是毛主张打死卞仲耘。但是很多人更细致的说法,是反过来的。但是公知们不管,一股劲去痛打宋,哪怕人已经死了。可是真正的动手打卞仲耘的人,到现在只字不提。这只是一个例子,类似的叙事数不胜数。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相关干部包括基层

              不过,辽宁肯定不是重灾区,而且还是粮食输出地方。

              我们吉林和黑龙江还是稍微差一些。那时北大荒还没成。

              这也不奇怪,毕竟天津就有刘青山张子善啊!!

              虽然建国初毛主席通过杀人震慑了他们,但是十年了,一些人肯定控制不够。历史的惯性和经验不足都会导致失误的。

              扣屎盆子给毛当然是最大的问题。

      • 家园 离宇宙中心很近!

        玩笑了,后面会提到,开原市,后来老娘和老爸在铁岭高中成为同学。你如果不知李雪琴的这个梗,开原其实也是个大城市,赵本山从那出来的。

        我的籍贯随父亲,辽宁昌图,从小一直被老爷子灌输:昌图是全国第二大产粮县,下次视频问问,这是哪年的数据?😜

        • 家园 那也不那什么啊,开原榆树都吃皮了?感觉不太可能啊,那是

          铁路线啊。

          昌图应该是产粮区,可能类似我吉林的梨树、榆树、农安吧?

          本山他们那里(村子)是有点穷,但是不缺粮食啊。

          • 家园 【原创】榆树皮是掺着着杂粮吃的

            吃榆树皮不是吃外面的硬皮,是内里的那层白皮,晒干,磨一磨掺点杂粮可以擀面条的,可能是树皮里面最''好''吃的一种了,毛病是吃后涨的厉害,这也可能是''好''处吧。我姑姑讲,三年时期她做过榆树面条,头天放抽屉里第二天抽屉涨的拉不开了。告诫说以后要是到吃榆树皮的时候一定要少吃。结合文中情况,榆树皮不是彻底没有粮食的时候就扒光了,另一种瓜菜代。闯关东过去的对饥荒都有经验,说起来都是泪啊!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但是这话很有指向性啊,很容易让大家想起吃外皮啊,虽然说辽宁粮

              粮食紧缩,但是到了什么程度还是值得质疑的吧。

              《总要有人说出真相 ——关于“饿死三千万”》作者自序

               

                2009年春在北京碰见浙江大学的河清先生,他说他在主持编写一套丛书,要我写一本关于中国“困难时期”死亡问题的书。我答应了,写了大约10万字。这套丛书没出,也就没往下写。此后虽然一些朋友说这个课题很重要,但觉得出版困难,一直没再动笔。

                2011年春读了一篇关于苏联解体的文章。文章介绍了关于戈尔巴乔夫推动的“重评苏联历史”中“解密”斯大林迫害死多少苏联人的“研究”:从几百万到上千万,再到几千万;还分析了苏联人听信这些结论对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的作用。看着看着脊背有些发凉。

                苏联为什么解体的说法有很多。

                开始说是有“特权阶层”。实际上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低基尼系数的社会:苏共总书记与普通劳动者工资差别不过数倍,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以及城乡居民之间几无差别甚至倒挂。而那点所谓“特权”即使在西方国家也算不上啥事儿。“阶级斗争说”显然说不通!

                后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僵化,与西方差距越拉越大,80年代经济增长缓慢,最终到了“崩溃边缘”。可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苏联人均国民收入1980年已达到9554 国际元,美国是11528国际元。僵化的经济体制能让苏联人均收入从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在三十年里变成五分之四?收入差不多,分配更平均,美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比苏联老百姓好?西方国家刚经历70年代焦头烂额的“滞胀”,80年代年均增长不过两个多百分点,比同期苏联还低。数据不支持这个说法。

                最新说法是,一党执政不民主,垮了台。可不民主的国家多的是,海湾六国个个酋长当家。人家沙特皇族和国家干脆一个姓,也没见垮台。

                有点靠谱的说法是,“社会帝国主义”与美帝国主义斗法烧钱、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在阿富汗没完没了地烧卢布——这倒真会耽误改善民生。

                不过有一点肯定会起作用。假如有人“解密”说这个执政党曾经不分青红皂白搞死了数千万人,每几个苏联人中就有一个死于非命,而且大多数苏联人都相信了,结果会怎样?结果多数苏联人会认为苏共是“反人类组织”,没下台是老天瞎了眼!这种草菅人命的制度早该完蛋了。民心向背见胜负,就算戈尔巴乔夫拼命撇清自己,一个有“犯罪前科”的组织的总书记能有个好吗!

                这很像老戈指使人往一把枪里装弹药。既然枪口对着斯大林和“前苏共”,当然是威力越大越显得自己与“老路”切割的决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几千万。火药装满了,扣扳机的是叶利钦——轰——一声,已经是新思维的苏共、苏联,连同戈尔巴乔夫先生自己,都找不到了。

                等90年代前苏联档案解密,当人们知道斯大林时期包括处死和死于劳改营的人总计不足百万(包括刑事犯罪)时,晚了!

                想到这里,已经不是这本书该不该写了,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写了。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已经有很多专家就此进行过充分的论述,牌子亮出来让人景仰:美国人口与人口学委员会主席、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所长、美国普查局中国科科长、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复旦大学教授、前公安部三局户政处的公安干警、《炎黄春秋》副主编……他们没有像苏联人那样“层层加码”,一开始结论就是饿死了几千万。连令人尊敬的某农业领域专家都在《广州日报》上证明当时饿死4000多万人,还说是“亲眼见”!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承认仅1960年就比1959年年末人口少了1000万。

                专家、名人众口一词,自己还有研究的余地吗?

                等我深入进来后发现,研究1959年—1961年中国人口死亡问题既难又不难。

                说难,是因为官方人口统计中不同口径的数据之间有很大矛盾,而且口径繁多,只有综合分析,消除矛盾才能有结果。

                说不难,是因为只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统计学、人口学的基本规则,具备基本数学知识就够了。

                专家们推荐的基本计算方法是:

                某年非正常死亡人口=当年死亡人口-正常死亡人口

                这个算式虽然有毛病,但大致能自圆其说。用“官方数据”和这个算式能算出几千万“非正常死亡”吗?

                实际一验算会发现不能!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人口统计“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当年死亡人口=当年年中人口×当年死亡率

                代入《中国统计年鉴》人口数,1959年—1961年全部死亡人口为3600万。这个数字竟然比很多学者给出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数还少!

                问题在于这还要减去“正常死亡人口”。1956年—1958年是“正常年份”,如果把这三年总计死亡的2143万作为“正常死亡”,那么非正常死亡人口为3600万-2143万=1457万。也就是说,真的回到规范计算方法和官方数据上,没有人能计算出超过1500万的“非正常死亡”!

                这些专家尤其是外国人口学专家都不是白当的,都清楚规范的计算方法和可应用的数据,但他们怎么依然不约而同地往更大数字上想呢?

                我想可能是这个原因:

                1983年中国第一次公布了1958年—1961年的人口数据。数据显示1960年年末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第二年又减少348万。两年累计比上年减少1348万!要知道,此前每年年末人口都比上年多出1200多万。这意味仅这两年人口就比“正常年份”少了不下3800万。还有1959年呢?传说河南信阳、安徽阜阳“饿死人”主要是那一年!

                减少的人口肯定是死了,这还要加上出生的。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人口统计“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可以推演出这样的算式:

                当年死亡人口=当年出生人口-(当年年末人口-上年年末人口)

                就是说1960年死亡人口=1960年出生人口-(-1000万)。《中国统计年鉴》上1960年出生约1400万人。这样一计算,1960年有2400万人死亡,减去一年715万“正常死亡人口”(1956年—1958年死亡人口的算术平均),仅仅1960年一年“非正常死亡”就接近1400万,还有1959年和1961年呢?

                这让人不往“饿死3000万”上想都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者就面临一个难题:按照人口统计学规范计算,这三年“非正常死亡人口”最多能算到1500万。但从年末人口减少的数量上看,这个数字应该起码有3000万。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了揭开“真相”,他们另辟蹊径,各显神通。

                说实话,为了搞懂这十几个中外专家究竟怎么算出几千万的数来,昏天黑地搞了一年多, 90%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了。等到搞清楚他们是怎么计算的,又让我啼笑皆非。

                三年总计3600万死亡人口是研究的最大障碍,几个外国人口学者这样解决了问题:

                1982年刚成立的中国计生委搞了一次妇女婚育情况抽样调查,他们发现1953年—1964年间,调查推算的出生人数比《中国统计年鉴》上的登记出生人数多出5000多万来。在死亡人口=出生人口-(年末人口-年末人口)的算式中,只要“出生人口”因婚育调查增加,死亡人口就会以同样幅度增加。超出登记的出生人口部分属于“漏报出生”,超出的那些死亡人口自然属于“漏报死亡”。他们推算的死亡率比登记的死亡率高出近一倍来。这样,死亡人数太少的问题就被解决了。

                计算“非正常死亡”(外国专家们用的是“超线性死亡”,含义差不多)还要很多步骤,但是研究进行到这里时他们就会面临一个问题:

                “漏报出生”是什么意思呢?是“孩子出生了但一直没登记户口”的意思。意思不错,会发生吗?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每年会有数百万孩子的家长坚持不给孩子登记户口吗?是个中国人就知道,肯定不会!别说那时候没户口就没粮本没布票没……没法活,就是现在没户口也上不了学结不了婚!如果有,那一定是没来得及上户口就死亡的婴儿。这些人确实生了一次还死了一次,但一定与“饿死3000万”无关!

                外国专家津津有味地计算了半天,没考虑到算的是中国孩子。当然,人家毕竟是学者,一头雾水以后,法国人口学家说得很中肯:“中国的问题最好由中国人自己来回答。”

                一一指出这些学者论证的错误篇幅太长,但有些研究还是值得说说的。

                杨继绳先生的《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以下简称《墓碑》)在中国影响巨大,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在这本1100页的巨著中用“官方数据”计算出“困难时期”中国“饿死”了3600万人。读完《墓碑》我惊讶地发现,杨先生从头到尾没有用“官方数据”“计算”出3600万。他用了五个违反统计学和人口学规则的计算方法才得出“1958年—1962年非正常死亡2098万人”的结论。他的3600万是通过在王维志同志的研究上加码实现的。爱“求甚解”而不“好读书”的流行文风让人惊叹!

                问题在于,做过公安干警的王维志同志的算法更不靠谱!

                王同志怀疑当年的同事们“造假”,于是把1961年的年末人口“减掉”1500万,再把1959年—1961年三年的自然增长人口“减掉”1361万。然后代入死亡人口=出生人口-(年末人口-年末人口)的算式中,计算出这三年“非正常死亡”3378万。

                且不说王同志自创一组人口数据的问题,关键在于这位莫斯科经济统计学院人口统计专业的毕业生、社科院人口所的专家用的是个“不等式”!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末人口-年末人口

                但是代入《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人口数: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末人口-年末人口

                用“年末人口-年末人口”计算,1960年比1959年少了1000万,用“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计算只少了305万。同样算法1961年没有比上年减少348万而是增加了250万。关键是,1955年—1980年这两组数据年年相差几百万。也就是说,如果实际运算,只能把这个算式看作不等式。

                如果坚持认为是等式,就会计算出这样的结果:1964年死亡人口=2733万(当年出生)-1327万(比上年增长)=1406万。减去700万正常死亡人口,“非正常死亡”706万。按等式计算,1962年—1964年的三年能算出约1500万“非正常死亡”来!

                先不说为什么人口统计数据会产生这么大的矛盾,起码在搞清楚以前不能把这个实际的不等式当作等式来用。但是这个不等式不仅王维志同志用了,其他几个专家包括外国专家也用了。

                起码有三个学者另行设计了计算“非正常死亡”的新算式。让我目瞪口呆的是,这些算式看起来眼花缭乱,但把算式一推演,发现他们算的根本不是什么“非正常死亡”而是别的东西,甚至说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也就是看了他们的研究,才对自己没学过高等数学就胆敢研究这个问题有些释然。

                开始我还是尽量用学术文风分析评论这些研究。当注意到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不是靠违反人口学、统计学基本规则,不是靠没有统计意义的人口数据或者编造、挑选人口数据得出结论时,慢慢感觉自己在干一件 “脏活”,文字也不知不觉退化为网络语言。如果读者对第一编调侃的文风不喜欢,在这里先道歉了。

                恰好2011年初再次动笔时,在网上看到徐州师范大学孙经先教授一篇文章,觉得孙老师的分析逻辑周延、事实清楚,就设法与他联系。后来在郑州、北京、济南、徐州见了几次面。通过讨论,对研究1959年—1961年中国人口死亡情况有了信心。

                人口统计是一个尽量反映人口实际情况的活动。这项工作既牵涉到统计的方法的科学性、手段的完备性,还牵涉到迁移漏报、出生漏报和死亡漏报的影响,严格来讲只能逼近实际而不会等于实际。死亡问题研究是依据人口学和统计原理,对户籍登记、人口普查得到的各种人口数据(包括国外同类国家的人口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历史原貌为基础消除各口径数据之间的矛盾,找到一组最逼近实际的数据。

                不少研究者对饥荒期间的死亡情况进行了广泛、大量的调查,访问了当事人,写出了很多感人的情节。我对这些专家的努力表示钦佩,并同意他们认为这一时期发生过大量饥饿至死事件的判断。但我也清楚,经过挑选的个别加起来不等于整体。我在信阳、驻马店、南阳、安阳等地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两个:一是确认一些地方确实发生过死于饥饿的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安局和民政局工作人员,尤其是当年从事户籍工作的老干部了解当时户籍管理规定和实际管理情况。这里,我对信阳市党史办、统计局,光山县党史办,新县公安局和遂平县民政局帮助过我的同志表示感谢。

                研究人口问题首先要了解户籍管理办法,了解人口数据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1982年前,《中国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是公安部门通过户籍登记得到的。基层户籍管理部门对居民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进行登记并以此增加或减少户籍人口。数字逐级汇总形成全国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末户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根据实际登记的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推算出来的。1953年、1964年和1982年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这三次人口普查除了上述口径外,还增加了普查当年各年龄段的人口数。一般认为,人口普查的数据更接近实际人口情况。这样,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对户籍登记得到的人口数进行修正。

                依据以上方法和数据,在孙经先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我最终推算出的数字是:

                1960年—1961年并没有1348万的人口凹陷,而是有1241万的人口增长。

                1959年—1961年“非正常死亡”在350万~400万之间。

                这里,所谓“非正常死亡”是“按照1959年—1961年前后年份死亡人口为标准,这三年死亡人口多出了350万~400万”的意思,也被称为“超量死亡”或“超线性死亡”。至于这数百万人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并不能依靠上述研究作出判断。如果根据这期间农作物大幅减产、记载和回忆出现了大面积饥荒和因饥饿死亡而判断这些人的死亡与饥饿有关,我认为判断是客观的。

                在调查中很多人回忆说有非常多的老年人扛不住饥饿而死亡。通过1953年和1964年人口普查中各年龄段人口数可以证实这种说法。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64年40岁~64岁各年龄段人口数比1953年增加20个左右的百分点,但65岁以上人口却比1953年减少了1个百分点。同时,东北、山陕、东南一些受灾较轻的省份65岁以上人口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增长,而豫、皖、鲁、川、甘等饥荒严重的省份65岁以上人口减少了一二十个百分点。这就可以证实饥荒严重的地区60岁(当时60岁)以上的老人超量死亡比较多。把灾害较轻省份的增长率作为65岁以上人口“正常增长率”,那么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正常”减少了300万左右。表明350万~400万超量死亡人口中75%~85%是因为60岁以上老人的“过早死亡”。

                一个哥们儿在知道我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时嘲笑说:“你就算研究出没死3000万而是死了2700万,有意义吗?”当然数字不是2700万,但超量死亡三四百万也是执政者交代不清的事。

                在大家忙着减肥的时候让人认识“因饥饿死亡”是件困难的事。

                可是,历史既然是历史,就要回到历史的环境中,站在世界的角度进行认识。

                50年代全球人均粮食产量250公斤左右。90年代初,全球人均产粮突破360公斤,中国提前十年实现了这个指标。人均产粮360公斤时中国人感觉吃饱了。现在议论五六十年代尤其是饥荒时期中国人肚子的事,就必须注意在当时的人均产粮情况下,肚子会有什么感觉和感觉造成的结果:

                1949年中国人均产粮209公斤,新中国成立前收成较差年份也是这个水平;而印度80年代人均产粮徘徊在200公斤~220公斤上下。

                中国饥荒史研究表明较大饥荒死亡人口在千万以上;艾奇逊回忆说民国时期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在《饥饿与公共行为》一书里提供了这样的数据:“印度每年会有400万人因营养不良和相关问题而过早地死亡。”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学者的调查显示当时中国人预期寿命为35岁,“人过七十古来稀”。印度这时期也是这个水平。80年代印度人预期寿命比中国少10岁。1980年,印度人口死亡率为12.6‰,中国是印度的一半。

                以上数据表明,人均产粮在200公斤上下的时候,无论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还是80年代的印度都会有数百万人“因营养不良和相关问题而过早地死亡”,尤其是老人。

                1960年—1961年中国人均产粮212公斤。

                当然,即使人均产粮超过360公斤,也难以避免因饥饿而死亡。登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中国网站就会看到:

                2007年,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个儿童死于营养不良,每天有25000人因饥饿丧生。一年有1000万!

                列举以上数字并不是为当时的政府开脱,本书第三编详细介绍了我为什么赞同“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给出这样的背景是让忙着减肥的人读这本书时找到点感觉。当然,也希望能把那支枪的枪膛里的火药抠掉一点儿。

                本书第一、二编涉及大量算式和数字,很多人读起来会觉得既吃力又乏味。但没有办法,因为离开这些内容就写不成这本书。

                本书第二编主要是引述孙经先教授的研究。另外,杜伦大学的王星博士在统计学方面给我以很大帮助,魏亚洲和吴维平老弟对定稿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并对文字进行了校订,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杨松林

                2013年3月15日于三亚

          • 家园 那三年的确是苦难,我姥姥家就吃芭蕉树根,老人家的评论是

            吃芭蕉总比吃观音土强(民国)。这三年,真的是天灾人祸,主席不愿意欠别人,勒紧裤带还债,偏偏屋漏更逢连夜雨,旱灾水灾不断发生,为了赶历史机遇,主要资源又往工业倾斜——没有当年的万众一心,哪来的今天坐二望一?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只是中国人民吃苦是为了美好未来,都坐二望一了,美好在哪里?
            • 家园 是的,说九个指头,一个指头,真没错,还是解决了万众一心,当年

              霍元甲电视剧里说万众一心,其实只是一个梦想,只有毛时代才有真正的万众一心。

              也不是欠不欠的问题,就是独立性的追求,苏联的一些错误已经会影响到中国了。

              毛主席从来没有把苏联援助放在国家发展的主要位置上。

              赫鲁晓夫真是不行。如果斯大林之后是勃列日涅夫,可能就好了很多。

              而赫鲁晓夫下台时,很多错误已经造成了,勃列日涅夫也不好直接改变赫鲁晓夫的愚蠢政策。典型的就是解冻政策,把车臣等民族又迁移民族迁回来了!!!唉!

          • 家园 非常非常缺粮食。60年那个冬天,非常的难。

            我母亲是在哈尔滨上的大学,60~65, 三年困难,体育课取消,改打太极拳,但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并且,成分不好,“富裕中农”),国家还是尽全力保护,能够保证一个月30斤的粮食供应。当年,四川的同学家里的状况更加恶劣(忘记四川什么地区了,回头可以问问)。

            我的母亲、父亲此时都已各自父母双亡,后面会讲。老娘后来回忆,当年在痛苦中,有时哼的最多的是天仙配那段董永见七仙女自述的那段唱词:“家住在.... 父母双亡,我孤身一人。。。”

            可见一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这个推论模式不科学啊,我家老爷子老太太也是那时的大学

              我父亲是父亲健在,我祖父1979年去世。

              我母亲是父母都在,都是90左右过世,我母亲的姥姥奶奶三年期间去世。她的祖父1979年去世,90岁。

              即便是辽宁开原农村条件差,也不应该比河北农村差啊。

              就我母亲那个村子,直到今天也是稀里哗啦,根本就是个农村样。道路和住房确实好了,生活条件饮食方面也好了一些。其他方面,啥也不是。

              想当年,附近的一个镇子是历史集散地,也没发展起来。唉!没个好带头人真垃圾。愁死我了。

              • 家园 嗯,您的长辈都是高寿啊,有福分。

                我的爷爷奶奶加起来不足80, 姥姥姥爷各自都没到40.

                所以,他们都没有葬在祖坟(东北老家的风俗,不知你们那里是不是这样?)。

                18 年回乡,怎么也找不到姥姥姥爷当年在半山腰的坟堆,她们姐几个哭坏了。。。😭

                • 家园 俺们家也没祖坟,都是随便找了集体墓地啊,可能以后建路还得推了

                  我们家寿数还是很值得自豪的,你家你母亲的奶奶寿命也不算低了。

                  坟头没了,着急没必要,大概其得找个地方哭就行了。活着时候的孝敬最重要。

                  我现在是在东北,家族没在,不过我也知道咱东北现在家族墓地是不少。

                  你们家不让走的早进墓地实在师太不讲究了。辽宁那边那么封建吗?没犯啥错干吗不让人进墓地?小孩子夭折可以理解,成人了就没必要了啊。

                  外祖父家解放前曾经雇过长工,他们家的老二,活到了103,曾经的长工家庭啊,不过呢,我怀疑我外祖父家村子水土不错。

              • 家园 东北广东自然条件都还算不错,受影响相对小一些。

                当年重工业都在东北,需要倾斜,而广东鱼米之乡,再不济也能向江河湖海刨点食,而且广东老乡适应范围广,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地上四条腿的桌子不吃...所以相对情况好些。

                三千万之类的自然是抹黑,几百万总是有的。

                通宝推:rentg,
      • 家园 听听回忆段子,河里很久都没有了,贴主说了,这是他老舅写的

        。。。家族回忆录,非原创,提问就不必了,贴主可能也回答不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