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19 🌺779 🌵26新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海的水压机62年建成,是全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你说的56年进口的是哪一台?

            国产万吨水压机设计者沈鸿参加过156工程,设计期间还去东北参与156工程的工厂参观考察过。所以如果没有156工程国产万吨水压机能不能诞生什么时候诞生都是有疑问的。

            156项中只有一重有一台万吨水压机,但建成时间晚于上海。

            既然全国不能都像上海,那怎么才能都像上海那样靠自主建设建立工业体系?

            上海的投入很少,都能建立一个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如果投入更大,怎么建立不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又不是每个城市建一个,而是合起来建一个。

            上海生产卡车已经是60年代末了,那时候156工程都结束10年了,很难判断是自己研制的还是在156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汽几乎集中了全国的技术力量,即便如此,58年南京也开始生产卡车。

            上海工业后来的发展也和156脱不了干系,现在到闵行江川路街道附近还可以遇到很多说东北话的老工人。

            这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

            您忽略了时间因素,不引进156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时候的水平?如果100年后才能完成还有啥意义。还比如说汽车,一汽解放1956年就投产了,20年后到86年已经生产了超过100万辆(而上海1981年时候的卡车年产量才600辆)。如果把这个时间推后10几年会是什么后果?时间成本也是巨大的成本。

            卡车不是上海的发展重点。

            86到56是30年。

            1958~1970年,上海制造火电设备产量626.8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设备总产量50.4%。

            • 家园 上海这台水压机是大跃进的产物

              你说的56年进口的是哪一台?

              这个确实是我记错了,1956年是捷克12000吨水压机建成的年份,不是引进的年份。中国引进这型水压机确实是在1962年后。

              但这个恰恰否定了你的观点,即使上海建成12000吨水压机,也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所以后来不得不又从捷克进口一台12000吨水压机,并没有形成进口替代。

              而且上海这台水压机确实参考了捷克12000吨水压机,还有德国和苏联的10000吨水压机,苏联这台还有比较详细的图纸。还有二重的6000吨捷克水压机实物,

              1958 年秋,由沈鸿带队,部分设计人员北上调研。

              在水压机的生产或施工现场,他们一边测绘,一边了解设计、制造和生产中的问题。沈鸿等人还发现了正在安装调试的国内最大的锻压设备———捷克造的 6000 吨水压机,存在润滑系统不完善、水压机压力吨位转换结构不够灵活、水压机的基础存在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不少水压机的技术资料,其中有苏联的 6000 吨和 10000 吨水压机的总图与部分零件图。

              ...

              上海万吨水压机上横梁的设计参考了德国建造的 10000 吨水压机和捷克的 12000 吨水压机的设计,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

              156项中只有一重有一台万吨水压机,但建成时间晚于上海。

              一重也自制了一台125000吨水压机,开始时间也是1958年,比上海还要稍早一些,但在大跃进的思想影响下上海也想造一台。

              20 世纪 50—60 年代,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相应地,中国重大技术装备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从苏联或东欧国家进口,二是测绘仿造或者引进图纸仿造。50 年代初期,工业部门与军事部门已考虑到从苏联进口万吨水压机的可能性。而且,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国防工业,大型水压机自然受到青睐。鉴于当时薄弱的经济与技术实力,特别是与水压机配套的大型钢铁厂和机器厂未建成,决策者采取了相对稳妥的发展策略———以引进苏联或捷克的设备为主,从仿制中小型水压机入手,逐步消化吸收国外重型机器制造

              技术,最终实现自给。

              然而,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急速改变了预定的发展思路。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沈鸿提议在上海自制万吨水压机,毛泽东直接表态支持。会后,中央经济小组决定,派沈鸿到上海主持万吨水压机的工作。由于受到最高领导人的肯定,该项目在随后几年中又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也获得了中央、地方以及相关行业、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在经费和资源配给等多方面受到优先照顾。这些因素为上海万吨水压机的研制营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156个项目在一五时期规模再大,也没超过大跃进时期大,所以还是我前面说的,您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好还是不要提水压机了。

              一重的经历已经说明了原来路线的正确:自制12500吨水压机后,又引进捷克12000吨水压机,然后才造出15000吨世界第一水压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自由锻造水压机。

              上海的投入很少,都能建立一个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如果投入更大,怎么建立不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又不是每个城市建一个,而是合起来建一个。

              上海的投入很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哪里来的。别的不说,单说宝钢。1978年宝钢立项,总投资301.7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47.8亿美元的外汇资金。这是当年我国签约引进的22个成套设备项目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新的一个工业项目。

              .

              一汽几乎集中了全国的技术力量。

              上海难道不是?还拿水压机举例,沈鸿本人学历只是小学肄业,万吨水压机的完成离不开全国技术力量的支持。

              沈鸿以江南厂的技术力量为主组建了设计班子———上海万吨水压机设计室,沈鸿任总设计师。他还抽调国家经委机械局的林宗棠担当副总设计师,作副手。林宗棠 194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曾在东北工作期间发起组织高速金属切削等技术革新活动,后担任过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副厂长、国家经委副处长。江南厂设计科轮机股副股长徐希文也深受沈鸿赏识,任水压机设计室技术组组长。徐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工作后又在上海交大由苏联教授开设的研究生班进修,参加过苏联万吨轮“西比利采夫”号大修等任务。

              (这里没有贬低沈鸿的意思,他虽然学历不高但通过自学最后成为中科院院士)

              即便如此,58年南京也开始生产卡车。

              您说的是南汽1958年生产的NJ130吗?这个车的原型就是苏联嘎斯51啊。说到这里我有点糊涂,我们通常用“156项目”代指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但严格说来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不仅仅是这156个项目,这只是援助中比较独立和成规模的部分。您到底说的是苏联对中国援助总规模太大,还是其中156个项目规模太大,如果是前者,为什么举NJ130的例子?如果是后者,难道要把这156个项目换成零散援助才好?此外,NJ130全名是跃进NJ130,也可算是大跃进的产物。

              这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

              您大概不知道上海万吨水压机就在江川路附近。实际上这附近也有当年苏联“专家楼”,就是那种总高四层,内部两层为一套的小楼。有点类似现在“联排别墅。

              卡车不是上海的发展重点。

              86到56是30年。

              这个确实是我脑子糊涂了,但即使放宽到30年,上海在2000年的卡车年产量也只有1500辆。而且汽车只是我前面提到的一个例子,至少证明您说的方案是不能取代156项目的。其他的例子应该还有,尤其是军工方面。156个项目里军工项目也占了几十个。

              1958~1970年,上海制造火电设备产量626.8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设备总产量50.4%。

              按您的说法,这个也是个例。

              • 家园 不搞156不等于完全不要苏联援助,技术资料肯定是多多益善。

                即使上海建成12000吨水压机,也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所以后来不得不又从捷克进口一台12000吨水压机

                从捷克进口的又不是放在上海,你这个“不得不”从何说起?

                自制12500吨水压机后,又引进捷克12000吨水压机,然后才造出15000吨世界第一水压机

                15000吨水压机是什么时候造的?装在哪里?我没听说过。

                上海的投入很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哪里来的。别的不说,单说宝钢。

                上海五六十年代投入很少。

                上海难道不是?还拿水压机举例,沈鸿本人学历只是小学肄业,万吨水压机的完成离不开全国技术力量的支持。

                你自己引用的内容:“沈鸿以江南厂的技术力量为主组建了设计班子”。

                汽车只是我前面提到的一个例子,至少证明您说的方案是不能取代156项目的。

                你得论证把组建一汽的技术队伍和3亿资金(一汽的一半)投入上海或南京,不能在六十年代大批量生产汽车才行。

                您到底说的是苏联对中国援助总规模太大,还是其中156个项目规模太大

                156个项目投资规模相对当时的中国太大,如果推迟三年,可能基本和国力相称(但也需要调整,比如包钢应该等掌握冶炼技术后再上马)。

                • 家园 156就是苏联援助的代名词啊

                  还是说您真是想要散装的援助不想要成套的项目?后者说给一堆技术资料就算技术转移了?

                  这样的话和您真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 家园 本来就没讨论价值

                    假设河友,主贴观点河里最少是第二次出现了,河外也有。时间空间人流物流技术体系市场困难挫折对他们都不存在的,你能怎么谈?

                    我这贴没进一步说,砸烂钢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效率=产出/投入,是一个相对值,相同产出减少投入能提高效率,产出减少也能提高效率只要投入减得更多。而现实当中,往往需要绝对值,很多时候产出的绝对值比效率的相对值更重要。英美铁路的利润率应该高于中国铁路吧。

                    • 家园 只是没想到会用这么烂的理由

                      以及这么烂的逻辑

                    • 家园 啥意思,没看懂啊?156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和设备体系性输出

                      之前的美国输送苏联,由于历史问题,项目不够多,技术力量也不是很多,有重点性。

                      之后的美国输送日本,项目也是不够多,同时,日本基础好,只能算锦上添花。

                      由于印度的种姓制度、私有制,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结果就是印度工业化比新中国晚了20年。人均寿命低了20岁。

                      这些都是显然的事实。

                      所谓工业化转移,不仅看某些行业,而且应该看基础都。美国不可能也无法大规模系统转移,只能是靠个人移民来达到部分补充。

                      这是大萧条时期造成的结果,苏联的确是有计划和系统,但是做不到规模性系统转移。

                      重工业、骨架性企业也是新中国当时最需要的,投资周期长的状态啊。

                      • 家园 苏联主要靠的是德国的技术转移

                        之前的美国输送苏联,由于历史问题,项目不够多,技术力量也不是很多,有重点性。

                        其实当初苏联主要靠的是德国的技术转移。当然也有美国的,但那是的美国就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差不多,工业大而不强,并不是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其实156就是来自于也正式这次成功的技术转移,苏联对印度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转移也是类似的。但因为社会基础不同,印度失败了,中国是成功的,朝鲜则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之后的美国输送日本,项目也是不够多,同时,日本基础好,只能算锦上添花。

                        美国对日韩台的芯片行业转移其实到现在还可以看到后果。存储现在主要掌握在韩国手里,高端制程主要在台湾手里,只有日本因为后来被美国打压,虽然曾尝试转移到中国但失败了。

                        • 家园 德国的?都有哪些啊,这事还真不知道,没多少吧,网上

                          议论的都是美国的啊,意思是美国转移大块技术到苏联,意思是美国支持了苏联。

                          德国的怎么说啊,一些高技术不够吧,二战时期,苏联没有表现出这些啊。只是血条高啊。

                          • 家园 美国的转移主要是在大萧条之后

                            但和德国的合作更早,而且层次更高,属于“全面的技术合作”。

                            一次大战末期,德国就开始资助布尔什维克,当然德国的主要目的是给作为对手的俄国添乱。这个目的最后达到了,俄国在1917年10月革命后退出了战争。但结果德国还是战败了,但双方的关系此后一直良好,苏俄的战时经济,计委等等都有德国一战里战时管理制度的影子。苏联成立不久双方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为了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和苏联签订了一个秘密军事协定:德国向苏俄提供成套武器制造生产线,帮助苏俄红军建立现代化参谋指挥和训练体制,苏俄则向德国开放基地和工厂,德国能够在那里不受干扰地训练装甲兵、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研制凡尔赛和约严禁的武器。

                            更令人吃惊的是,俄罗斯军事博物馆现存资料显示,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派遣了60名一战期间的王牌飞行员到苏联利佩茨克基地,专门协助训练全由日尔曼人组成的苏联空军飞行大队。这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纳粹空军元帅的戈林,他在利佩茨克待了一年半的光阴,并与一位苏联姑娘产生深厚的感情。与戈林的浪漫经历不同,德国“空降兵之父”斯图登特在20世纪20年代经常在德苏之间往返,帮助苏联人在梁赞建立了伞兵基地,与苏军共同探讨利用滑翔机实施空降作战的可能性,他为此还在一次滑翔机训练中把头骨撞裂。除此之外,1926~1927年有德国装甲兵之父之称的古德里安将伪装成“农用拖拉机”的德国第一代坦克运到苏联喀山,进行了各种环境下的机械化行军及遭遇战演习,他的闪电战理论在苏联得到完整示范,并最终发展成型。1926年苏联红军在第聂伯河举行代号为“西方”的大规模合成演习,古德里安居然被邀请参与编写演习大纲,这中间就包含了他对闪电战战术的设想。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不久,1929年经济危机就爆发了。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大规模向资本主义采购设备和技术,甚至直接雇用人才,最多时达超过2万,其中德国人又是最多的,超过1/3,其次才是美国人。这个期间美国转让的规模是最大的,但德国仍然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如当时苏联最大的项目第聂伯河水电站,虽然主体是美国人建的,但里面的主要设备却是德国西门子的。

                            希特勒上台后双方关系才变坏的(苏联还进行了大清洗),此后德国的一些天顶星科技如火箭、喷气机等才并没有出现在苏联,苏联自己也出现了大纵深作战理念等,双方的差异此后才越来越大。但很难说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里有没有德国人的贡献。

                            但即使是这时双方的关系也没有完全断绝:

                            以此为契机,1933年8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批准苏联政府向德国订购武器的动议。1936年,苏联制订了一个宏伟的海军建设计划,这个计划实现的首要前提就是德国提供帮助。苏联造船人民委员捷沃相回忆,他每次向德国提出订货的论证和清单都要先交斯大林审定,可见其手重视的程度。这一时期,苏联驻德大使馆商务代表康杰亿马克的贷款时,提出要用贷款的一半订购德国的军工产品,特别是军舰、潜艇和飞机,谈判差点获得成功,只因希特勒被苏联人的庞大胃口吓坏了,所以才叫停。

                            1938年底,希特勒开始具体计划发动大战,为避免德国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德国突然率先提出加强苏德军事合作问题,提出用苏联原料换德国武器的方案。斯大林求之不得。1939年1月,他命令所有与军事工业相关的人民委员15天内提出A、B两份向德国订货的清单。据统计,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到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受德国全面进攻,苏方提供了石油、棉花、磷酸盐、铁矿石、鉻矿石、锰矿石、有色金属等价值4.7亿马克的战略物资,德方提供了未建成的“吕措”号重型巡洋舰及建造该舰所需的设备、舰炮、水雷、鱼雷、潜望镜、最新型号的飞机样品、火炮样品、坦克、通讯设备、300多种机床和机械样品,发动机、气轮机等。为了保证德国供货的质量和期限,苏联政府令捷沃相率一个委员会常驻德国,该委员会及其麾下专家在1941年上半年竟达700人之多。捷沃相对德国官员说:“我们的任务是从德国得到最新最完善的军工设备样品。我们不购买老式军品……只要我们不那准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订货。”

                            从执行协议的态度看,双方是守信义的。1941年上半年,即德国陈兵400万于苏联西部边界直至进攻苏联的前一天,德国一直按照协议供给苏联货物,其数量超过了1940年的总供货量。苏联一直按协议忠实供给德国货物,直到1941年6月22日的前一天,整列整烈火车的货物仍停在边境,待发西送的。

                            其实,希特勒只想把红火的苏德军事合作当作战略欺骗的工具。希特勒在1941年初指示与苏联有关的军事订货必须绝对地履行,德国企业都得到按时完成苏联订货的指令,甚至在需要时不惜损害本国军队的订货。为了欺骗苏联,德国抓紧向苏联供货,临近战争的4-6月,德国的供货量甚至超过了苏联同期的供货量。这一切使斯大林不相信希特勒的进攻就在眼前,待到1941年6月22日德军开始炮击边境时,斯大林恼怒地骂了一句“这个混蛋!”从这一天开始,苏德长达20余年的军事合作被硝烟和鲜血所埋葬。

                            .

                            德国的怎么说啊,一些高技术不够吧,二战时期,苏联没有表现出这些啊。只是血条高啊。

                            这里实际上体现的还有双方的发展思路不同,德国由于国内资源限制喜欢单体能力强的武器,但苏联没这个限制所以更喜欢量大管饱的类型。双方曾共同研制的坦克TG-1最后没有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苏联认为太贵。

                            • 家园 我感觉你说的不够,美国移民不止两三万万吧?

                              军事装备不应该全算,提供了成品怎么能算技术和工业转移。

                              军事上人力合作也不应该算工业技术。

                              美国的确在德国之后,但是从网上资料来看,恐怕还是美国提供的设备多。

                              德国提供苏联革命资金和技术关系不大吧。

                              • 家园 美国是被动的,德国是主动的

                                美国向苏联的技术转移主要是因为经济危机期间苏联买买买的后果,那时候西方并没有对苏联进行技术封锁。而德国是主动和苏联进行合作的。

                                • 家园 主动合作也得看项目数量和种类啊

                                  培训飞行员能算提供高技术?是卖了梅塞施密特飞机么?

                                  我个人感觉,苏德的确有一些合作,也进口了一些设备和技术,但是没你夸得那么多,至少你现在的资料恐怕远不如美国提供的。

                                  我记得苏联直到开战前还给了德国一些贸易商品。

                                  这被人(苏黑们、国内公知等)嘲笑,如果时间卡不好的话,就是提供了也是常规操作,没啥好蔑视的。

                                  由此可以想见,德国也是确实给了苏联一些苏联需要的技术。

                                  但是你说的大规模技术合作或者说工业转移,我看是不多的。

                                  苏德从一开始到最后开战都从来没有互相信任,西方抹黑的苏德合作开启了二战是个谎言。

                                  不仅是苏联不相信德国,德国也同样不相信苏联,所以你的主动性是有限制的。

                                  • 家园 德国的规模也不小

                                    仅次于美国,而且除了军事方面没那么成体系,但即使如此总规模依然很大。

                                    施莱歇尔和苏俄外贸人民委员克拉辛一起,安排了两国军事工业的许多合作,这使德国许多武器(包括军用飞机、坦克、火炮等)的研制、试验得以在苏联境内进行,避开了国际联盟的监督。1922年3月,第一批德国军官到达苏联,一个月以后,位于莫斯科西郊菲里的苏联第7飞机厂就引进德国容克斯公司技术,改进其飞机生产。那是该公司与苏联合作的三家飞机工厂之一,另外两家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和俄罗斯重要城市萨马拉。此外,在雅罗斯拉夫尔和雷宾斯克还有两家德苏合作的飞机工厂。这几个城市现在都是俄罗斯重要航空、航天工业基地。

                                    紧接着,以“火炮大王”闻名的德国克虏伯公司在苏联南部顿河上的罗斯托夫附近建立工厂。这时的克虏伯,除大炮外还生产坦克、装甲车、火车机车和潜水艇。

                                    ......

                                    作为回报,德国帮助苏联实现其工业(主要是重工业)现代化,苏联许多骨干工厂都使用了德国技术和设备,例如“二战”期间成为苏联坦克主要生产工厂的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工厂和研制了最著名T-34坦克的乌克兰哈尔科夫机车厂。还有许多苏联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到德国学习或者实习,这些人大多成为苏联相关领域的骨干。一个典型例子是1939—1940年担任苏联造船工业部部长、1940年以后长期担任苏联黑色冶金工业部部长、1949—1956年担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的伊凡·捷沃相(1902—1958)。1929年,大学毕业两年刚29岁的捷沃相被派往德国埃森克虏伯工厂实习,回国后担任一家大型工厂的总工程师。

                                    1924年后,大量美国贷款注入德国,德国经济迅速好转,对苏联出手也是越来越大方。

                                    两年后,德国又在原来7500万金马克贷款基础上追加给苏联3亿金马克贷款,苏联可以用这笔钱向德国购买所需要的工业设备;德国也从苏联购入各种有色金属和石油。1924年到1928年,苏联和德国的贸易额扩大了两倍之多。

                                    1932年,德国对苏联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了47%,德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将近一半出口到苏联,从1927年-1933年,德国一直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苏联也趁此机会学到不少先进的技术,为日后的加速工业化打好了基础。

                                    军事技术上两国也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德国籍专家一度占苏联军工企业外聘专家人数的80%,德国公司也与苏联签订了各种技术援助协议。对苏联在技术上的请求,德国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还在1926年送了4艘潜艇的设计图纸给苏联。

                                    1928-1933年,苏联展开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图建立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基础,迫切需要德国大量援助,德国也投桃报李,向苏联提供了大量信贷以及帮助苏联向德国企业订货。以1930年到1933年为例,这4年苏联从德国进口的总值分别为4.31亿马克、7.6亿马克、6.26亿马克和2.82亿马克。通过合作,苏联在先进武器设计制造和军事人员培训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苏联潜艇部队。1926年,以德国海军少将阿诺·斯宾德勒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对德国潜艇深感兴趣的苏联海军司令佐夫提出希望德国能提供潜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帮助,不久,4艘德国潜艇的设计图纸被完整地送到了莫斯科。1933年11月,德国把全套E-I级潜艇的图纸买给了苏联,还让最好的工程师到列宁格勒帮助苏联人完成潜艇建造工作。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已拥有309艘潜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潜艇部队。

                                    • 家园 我知道德国不可能像这样援助,但是我觉得你的资料还是不够

                                      普京:“条约规定,若某一方遭到侵略,另一方要给予援助!” # 俄罗斯 # 普京 # 朝鲜

                                      https://v.douyin.com/ijo4scX4/

                                      1918年7月,年仅16岁的捷沃相加入了俄共(布)。此时,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局势不容乐观。不久前,列宁号召同饥荒作斗争,甚至说出了“粮食问题是我国革命最棘手的问题”这样的话。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这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被白卫分子视作救世主和解放者。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刺杀了德国大使米尔巴赫伯爵,并在莫斯科等地发动了叛乱。布尔什维克掌握的巴库公社政权面临着英国、德国、土耳其、孟什维克、木沙瓦特党等内外敌人的包围。捷沃相正是在这样的危急存亡之秋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巴库公社失败后,捷沃相开始从事地下工作。1919年3月,他当选俄共(布)巴库市委委员,又在8月担任书记。在此期间,他一度被捕入狱,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在苏维埃阿塞拜疆成立后,捷沃相继续担任巴库市委书记,还兼任了工会的领导职务。他积极地参与了苏维埃阿塞拜疆的建设。1921年3月,年仅19岁的他作为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俄共(布)十大。随后,他进入了莫斯科矿业学院冶金系学习,还担任了学院的党委书记。在学院学习期间,他在塔甘罗格冶金厂的车间里工作。除了从事生产实践外,他还参加了反对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的政治斗争。他还是扎莫斯科沃雷奇区委宣传鼓动部副部长。

                                      1929年9月,捷沃相被联共(布)中央派到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工厂实习,随后又去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和意大利的菲亚特。

                                      1930年11月,回国的他被任命为埃列克特罗斯塔尔工厂电炉车间的负责人,后来又升任工厂的总工程师。他在工厂干得很出色,还推掉了黑色冶金工业人民委员的职位。他改进了黑色冶金工业的工作方法,要求每周举行一次业务会议,讨论工厂的工作,制定解决困难的措施。

                                      他还去德国招揽专家为苏联服务。

                                      作为全苏特种钢和铁合金联合公司的经理,捷沃相的领导是成功而有效的。钢产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品种逐渐增加,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在1934年的联共(布)十七大上,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奥尔忠尼启则公开称赞了他的贡献。同年12月,斯大林在接见冶金工作者代表团时评价道:

                                      我们可以有充分根据地说,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钢铁工业已获得了巨大成就。是的,我们已取得了胜利。但是决不能由于这些成就而骄傲起来。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忘记缺点,忘记今后的任务,这是最危险的事情。

                                      1936年12月,捷沃相调任重工业人民委员部装甲钢生产总局局长,后又担任造船总局局长。他的上级正是很欣赏他的重工业人民委员奥尔忠尼启则。1937年6月,他出任国防工业副人民委员,10月,升任第一副人民委员。1939年1月,他出任首任造船工业人民委员。他善于识人用人,挑选了大量人才充实新成立的造船工业人民委员部。他还重视科学技术,在造船工业研究所下面设立了船舶设计的科学中心。然而,1938年5月,哈共(布)中央第一书记米尔佐扬被捕,次年被判处死刑。米尔佐扬不仅是捷沃相在巴库的战友,还是他的妹夫。米尔佐扬的倒台对他而言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随后就有流言,称他在德国实习时被招募为间谍。他直接给斯大林写信,称自己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斯大林指示由莫洛托夫、米高扬、叶若夫、贝利亚组成一个委员会调查此事。除了叶若夫没有发表意见,其他三人均声称没有理由逮捕捷沃相。斯大林写了一张纸条给他,表示相信他的诚实,让他安心工作。在1939年的联共(布)十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并受到了伏罗希洛夫的称赞。在他的主持下,苏联造船工业蓬勃发展。根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的说法:

                                      造船业的生产能力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内增长2倍。1938-1940年期间,依靠建成下水的舰船,苏联海军补充的军舰吨位比前三年增加1倍多。海军获得了265艘新军舰。

                                      1939年的造船工业人民委员捷沃相

                                      1940年5月,捷沃相回到了老本行,担任黑色冶金工业人民委员——就是那个他拒绝过一次的职位。他接手的时候,情况可谓不容乐观。相比造船工业的欣欣向荣,黑色冶金工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八大上公开表达了生铁产量低下的不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也提到“尤其是黑色和有色金属、石油制品的储备更是不能令人满意”。这样的状况与捷沃相的前任梅尔库洛夫管理不善有一定关系。因此,梅尔库洛夫从正职被降为副职。捷沃相接手后,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在于“组织混乱”。他提高总工程师的地位;设立生产技术部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入物质奖励制度,给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部门发放奖金;增加工厂的煤炭和矿石储量等。由于个人经历的影响,他重视基层经验对新人的锻炼作用,要求从学校毕业后的新人必须在生产一线至少工作两年。他本人实际上也很喜欢呆在车间而不是办公室,偶尔还会给工人露一手。在他的努力下,黑色冶金工业有了很大的起色。

                                      相信如果没有战争,那么黑色冶金工业会在捷沃相的领导下继续稳步发展。战争爆发后,“南部冶金地区和部分中部冶金地区被侵占”。捷沃相组织了一项庞大的工程——将南部和中部的工厂疏散到东部。

                                      捷沃相确实是很哇塞的,但是你说是德国援助工业,我个人觉得你的资料肯定是不够的。

                                      当然了,德国苏联作为两个敌对国家,像这次俄罗斯对朝鲜一样,肯定不可能。

                                      但是就你提供的资料来说肯定不像,也不够,更像是苏联的主动选择。

                                      你提供的数据也是比较单一的。比如这个捷沃相,应该是外出考察,不算是德国援助。

                                      还有这段。

                                      1924年后,大量美国贷款注入德国,德国经济迅速好转,对苏联出手也是越来越大方。

                                      两年后,德国又在原来7500万金马克贷款基础上追加给苏联3亿金马克贷款,苏联可以用这笔钱向德国购买所需要的工业设备;德国也从苏联购入各种有色金属和石油。1924年到1928年,苏联和德国的贸易额扩大了两倍之多。

                                      1932年,德国对苏联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了47%,德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将近一半出口到苏联,从1927年-1933年,德国一直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苏联也趁此机会学到不少先进的技术,为日后的加速工业化打好了基础。

                                      1928-1933年,苏联展开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图建立现代化的军事工业基础,迫切需要德国大量援助,德国也投桃报李,向苏联提供了大量信贷以及帮助苏联向德国企业订货。以1930年到1933年为例,这4年苏联从德国进口的总值分别为4.31亿马克、7.6亿马克、6.26亿马克和2.82亿马克。

                                      通过合作,苏联在先进武器设计制造和军事人员培训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苏联潜艇部队。

                                      1926年,以德国海军少将阿诺·斯宾德勒为首的代表团访问苏联,对德国潜艇深感兴趣的苏联海军司令佐夫提出希望德国能提供潜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帮助,不久,4艘德国潜艇的设计图纸被完整地送到了莫斯科。1933年11月,德国把全套E-I级潜艇的图纸买给了苏联,还让最好的工程师到列宁格勒帮助苏联人完成潜艇建造工作。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已拥有309艘潜艇。

                                      原来有多少?仅限于潜艇合作么?

                                      这篇文章把事事都挂靠到德国对苏联支援,倾向性过于明显了。而且明显不如美国那个转移啊。

                                      1932年,德国对苏联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了47%,德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将近一半出口到苏联,从1927年-1933年,德国一直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里面也没说德国人员到苏联啊,也没说苏联多少人到德国学习啊。

                                      不管怎么说,这些恐怕还是不好说明问题的。

                                      1929年经济危机就爆发了。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大规模向资本主义采购设备和技术,甚至直接雇用人才,最多时达超过2万,其中德国人又是最多的,超过1/3(7000人?),其次才是美国人。这个期间美国转让的规模是最大的,但德国仍然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如当时苏联最大的项目第聂伯河水电站,虽然主体是美国人建的,但里面的主要设备却是德国西门子的。

                                      这里面就是很牵强了。美国移民三四万,德国有这么多吗?

                                      核心是苏德的敌对关系(典型的貌和心不和)使得双方的合作根本不可能达到亲密的地步(甚至不如大萧条的对美国啊)啊。最多是个合理的贸易合作(售后工程师级别,还不一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