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蒋军准备看771团的笑话,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 忘情

共:💬33 🌺3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蒋军准备看771团的笑话,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作者:忘情

    世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只胜不败的军队。胜仗好打,败仗难为。这是因为顺境中可以掩盖很多问题,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才能真正检验出部队的成色。

    众所周知,1937年9月,由红军主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3个师陆续挺进山西敌后,自平型关大捷起,打了一个又一个规模虽不算大,但对提振全国军民士气,坚定抗战到底信心,扩大八路军影响力起到了重大作用的胜仗。其中,129师386旅772团在刘伯承指挥下,反常用兵,在七亘村重叠设伏,打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典胜仗。

    不过,如今已鲜有人知道,七亘村伏击战之所以能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同属386旅建制的771团,此前几天刚刚在七亘村打了个败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因为这场败仗,才让日军指挥官认为七亘村附近的中国军队已被“荡平”,运输队沿途“安全无虞”,这反过来为772团出敌不意地设伏创造了战机。

    八路军东渡黄河时,是隶属第二战区建制的。第二战区希望将八路军拉上一线,与日军正面硬顶。而我方则据理力争,认为应该发挥八路军所长,以运动战、游击队袭扰日军侧翼、切断敌后勤补给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在太原还未陷落,由国民党主导的华北正规作战尚未结束之前,为顾全抗战大局,八路军在兵力使用方式上有时候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协和折中。

    作为八路军3大主力师中,最晚挺进山西的1个师,129师指战员听闻兄弟部队战绩后,战斗热情空前高涨,都渴望着尽早和日军打场大仗。其中,386旅771团在团长徐深吉的指挥下,于10月22日中午抵达石门口时,恰逢日军第20师团所属的第40旅团的5个步兵大队,从井陉方向迂回至此,准备抄坚守新关的中国军队后路。

    两军不期而遇,771团团长徐深吉反应很快,他指挥部队村东老爷庙后山高地,利用当年蒋阎大战时留下的旧工事,对这一大股日军实施阻击。日军因为轻装迂回,炮兵没能及时跟上来,因此仅靠步兵对771团发起数轮冲击,都被击退。

    打到傍晚时分,双方脱离接触。徐深吉率部转移到七亘村宿营。因为在与人数多于自己的日军正面硬抗时没落下风,所以771团指战员们兴奋异常,同时也滋生了骄傲轻敌情绪。他们认为经此一战,日军锐气已失,断然不敢打夜战,于是连班哨、排哨也没派,便放心大胆地睡觉去了。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股日军根据空中侦察得到的情报,在22日午夜时分派出1个大队兵力,避开大路,从山谷底部的小沟绕到了七亘村左边,配合从正面展开攻势的2个日军骑兵中队,于23日3时对七亘村发起了突袭,成功摸掉了771团的步哨。万幸的是,771团1营1连连长查哨时发现情况不对,遂立即鸣枪报警,惊起了全团指战员。

    771团是由原红4方面军第31军91师改编而成,其历史可追溯到鄂豫皖时期的红25军73师。这些百战余生的红军老兵们在猝然遇袭,指挥系统瘫痪的情况下,先是班自为战,尔后在战斗中互相靠拢,互相支援,逐渐形成一个个新的战斗集体,在临时推选出来的指挥员率领下奋力突围,往村外山上转移。其中,该团1营3连5班的8位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要求殿后,最终全部伤亡。

    由于七亘村落入了日军之手,771团无法通过有线电话与上级取得了联系。夜间仓促突围,部队建制已乱,也无法派出通讯员向上级汇报情况。因此从10月23日3时至当天傍晚,771团与129师、386旅失去联系长达10余个小时。

    1个主力团失联,师长刘伯承、旅长陈赓都忧心如焚。而听到风声的蒋军高层,丝毫不掩饰自己幸灾乐祸的嘴脸。时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桂系大佬黄绍竑,竟然在拍给刘伯承的“慰问电”里公然冷嘲热讽:你们八路军光说游击战、运动战,结果你们反被日本人游击掉了。时任第2 军团司令官兼第13 军军长汤恩伯虽然嘴下留了德,但也在给刘伯承打电话时轻蔑地说:“看来你们的游击战不行哪,我们几万人都顶不住,你们一个旅怎么行?还是撤吧!”

    刘伯承此时无心情与这些“友军”将领作口舌之争,他急令陈赓立即带人去寻找、收拢771团指战员。徐深吉及其团部,是23日傍晚归建的。但直至24日傍晚,才算将该团失散人员基本找齐了。

    令随陈赓行动的第2战区联络官惊叹不已的是,蒋军每次溃败,均是丢盔弃甲,装备损失极大。而或三三两两,或小股成群归建的771团指战员,不仅随身武器无一丢失,而且很多人还额外背着缴来的日式武器,甚至还穿上了日军大衣。一打听,原来这些指战员在失联后,在敌后各自为战,积极主动地袭扰小股日军或是日军后勤分队,居然颇有斩获。这些信息经联络官之手传到第2战区长官部后,原先那些看129师笑话的人,也不得不对八路军的组织性、纪律性、凝聚力和战斗力表示钦佩。

    经过事后清点,此次771团遇袭,共计伤亡、失散了40余名指战员。虽说损失不大,但这些人个个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锻炼并保存下来的精华,哪怕损失1个,都着实令人痛心。虽然直接责任在771团主官,但刘伯承还是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于24日给中央写了份深刻的检查,并于当天带人亲赴七亘村现场勘察,总结教训,却意外地发现这是个伏击日军后勤补给线的绝佳地点,加之他分析日军心理,认为日军侥幸偷袭“得手”后,万万料不到八路军敢于在刚打过“败仗”的地方对其发起挑战,遂定了立即在七亘村设伏的决心。

    10月25日上午,772团在团长王近山指挥下,首次在七亘村设伏成功,歼敌数百的同时,缴获了大量八路军急需的作战物资,386旅乃至整个129师的士气为之一振。几乎在参战将士们欢呼雀跃的同时,毛主席给大家“敲警钟”的电话也到了。在这份电报中,毛主席指出

    :“屡胜之后,必生骄气轻视敌人,以为自己了不得。771 团七亘村受袭击,是这种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你们宜发通令于全军,一直传达到连队战士,说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战的长过程。凡那种自称天下第一、骄气洋溢、目无余子的干部,须予以深切的话告诉他们: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反对军队中的片面观点与机械主义。”

    戒骄戒躁的772团,在刘伯承、陈赓的指挥下,于10月28日午后第二次在七亘村成功设伏,又一次缴获颇丰。而痛定失痛的771团的短短10天后,便在团长徐深吉率领下,于11月2日在黄崖底河谷伏击战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将压在指战员们心头那遇袭失利的阴霾一扫而光。

    通宝推:李根,qq97,strain2,红军迷,起于青萍之末,广阔天地,北纬42度,不远攸高,nettman,加东,onlookor,
    • 家园 国军自始自终就没学会打了败仗该怎么跑

      只要跑路准出问题。抗战之初八路军就向国军指出了这个问题,抗战期间和抗战后国军自己总结还是这个问题,解放战争期间依然故我。

      说起跑路,其实淮海战役杜聿明从徐州跑路后还有最后一个机会:这30万美械精锐奔着永城就来了,国军不知道的是,永城是中野的前方后勤基地(后方基地在商丘,铁路运到商丘,然后从商丘运到永城),物资和伤员药品等全在这里。而且那时中野兵力紧张,全军都压在双堆集,后方完全是空城计,永城守军猜猜是多少?只有三分区两个连!而且还是不满员的地方部队,加起来一共不到两百人,全部重武器只有两挺机枪两个掷弹筒。如果国军坚决拿下永城,尚有一线翻盘的希望。

      刘邓陈发现杜聿明奔着永城来大吃一惊,据说此后一天都极为紧张。死马权当活马医,邓小平在午夜(12月1日深夜或者第二天凌晨)亲自给三分区政委寿松涛下令,让他带着这一百来人坚决堵住杜聿明30万大军,一个人都不许活着回来。寿松涛非常冷静的表示,先来的肯定是骑兵,永城东北有十几条小河沟,可以作为狙击阵地阻挡骑兵争取时间。不得不佩服寿松涛,在梦乡中被突然叫醒,被告知第二天要以一敌千,却能马上就把这仗怎么打安排得井井有条。

      随后他就带着这一百来人连夜挖工事。到了下午一两点,杜聿明的前锋骑兵终于来了,大家以为都要壮烈了。没想到打了几枪,骑兵就被空城计吓跑了,再也没回来。。。

      根据军史这天傍晚华野八纵主力开到了永城,根据当事人回忆第二天凌晨八纵的大部队才接手了阵地,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国军当晚没有任何攻击行动,第二天早上,杜聿明正要向永城出发,得到常校长空投的手谕,要求停止向永城前进,转道去救黄维。其实这时有没有那个手谕并不重要,永城方向已经被堵死了,杜成了瓮中之鳖,手谕最大的作用就是杜可以把锅甩给常校长了。。。

      寿松涛后来是西北工业大学首任校长,不过校史里只提到他在淮海战役中负责支前,却不知道老校长当年唱了这么大一出空城计。。。

      通宝推:李根,红军迷,广阔天地,onlookor,qq97,桥上,心有戚戚,独草,
      • 家园 【讨论】别逗,刚从东北回来的杜聿明已经是惊弓之鸟 -- 有补充

        之前死活没法救黄伯涛,现在冒着牺牲黄维的代价撤出徐州逃亡两淮,就算知道永城是空城计他也不敢拿下的,否则以国军的尿性光分战利品就能打成一团,还撤个毛线。就算他拿下永城,刚刚被东野上过课的他会认为有希望在长江以北决战获胜?

        通宝推:北纬42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没错,中野当时是没有余力守永城 -- 补充帖

        但是北面几十万刚吃掉黄兵团的华野正在疯狂追击,徐州都不打算守的三个兵团打算就靠永城那个城防守多久?杜自己都认为能打就不撤。

        家园 华野的周志坚13纵当时就在南线 -- 补充帖

        就在1号一将已经电令他们堵住徐州兵团南逃的必经之路蒙城涡阳一线,他们两天后就到位了,可见就算拿到永城徐州集团也走不了的,而且就在南逃的路上邱兵团已经和华野交火,邱疯子不肯牺牲自己的那个师,才让杜聿明在关键的2号晚休息了一个晚上。

      • 见前补充 4979760
      • 见前补充 4979637
        • 家园 杜聿明就应该对老蒋抗命

          东北要是听他的,最起码廖耀湘还是能保住大部分的,从营口上船就跑了。

          淮海战役都说好了的,打就不跑,跑就不打。要是死守徐州,起码能争取点时间。没准平津战役就得先打。这么大个城,华野未必啃得下来。要是坚决跑,就算跑出来一半也是一股力量。解放军渡江之后都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像什么战上海这种,都只能是靠不用重武器增加难度。 否则,未必这么从容。

          老蒋就是被底下的人常年累月的骗,常年低估解放军的实力。东北战役一打完,就应该清醒一点:翻盘是不可能了,尽量把人往江南撤退争取割据才是正途。 结果一直到淮海还想着翻盘:你就是打赢了,不还是被东野百万雄师过几个月吃掉的命?

          • 家园 徐州守不住的

            刘邓拿下宿县,从徐州到南京的铁路就断了,小淮海就变成大淮海了。

          • 家园 首先,杜聿明是不能也不敢违抗蒋介石命令的,他是蒋介石的

            嫡系,又有忠军报国的心意,和所谓传统家国文化的熏陶,他要忠于正统,当然,也是一开始蒋介石确实厉害。

            可惜,蒋介石遇见了毛主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其次,东北是很复杂的情况,其实一开始蒋介石只想占便宜的,进入东北捞一笔就走。

            但是,因为东北对中共的重要性,蒋介石的心意也变了,最关键的是东北战场由于周恩来的战略失误,导致了,中共没有封住口子,然后自身建设也不足,呗国军打崩了。搞得很艰难。这让蒋介石心动了,于是意图守住东北,获得利益。

            但是我军经过努力建设,很快在正确的战略下步入了正轨,于是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个时候就是要不要撤退的问题了。于是蒋介石想撤,但是想撤是想撤,蒋介石又不想下这个决定,想找个替罪羊,也算是并不是他想抛弃长春郑洞国吧,这样意图在军方维持威严和面子,也想是买好军方。

            于是他找来了卫立煌,卫立煌也不傻,你蒋介石想撤,你下命令,我卫立煌不下,要我说,我就说能守住,我不当替罪羊。

            因为正经操作,卫立煌的确能守住。可以等待最后的死亡机会,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有可能的。

            本来锦州失去,这个态势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卫立煌还是不松口,蒋介石政治能力很强,但是军事一塌糊涂,他是想东西对进收回锦州,这就是妄想了,打下锦州之前,我军确实比较困难,因为围困九兵团廖耀湘需要兵力太多,哪怕是廖耀湘在彰武玩乐抢夺物资。

            塔山战役还没有定下来,实际上,这个时候也许傅作义冲击山海关能够震慑锦州,但是也比较难,首先是东野11纵也很强,况且还有一个总预备队一纵,纯靠打,傅作义也不行。

            就是这个时候士气好一些,能一战一下,就塔山而言,单纯从海路,机会还是太小了,不说国军自我混乱,就算有序战斗,也打不下塔山,最多打残了而已。

            也就是说东西对进是个极其脑残的战略。

            如果如你所说,杜聿明强令廖耀湘下营口,其实当时廖耀湘已经南下了营口,但是面对独立二师的时候,因为重炮产生了错误判断,其实二师打得也是不错的。

            而前出大虎山奔锦州,被十纵拦死,也是过不去的。东野实力太强了。

            总之打完锦州之后,形势就太好了,兵力也足够。

            最大的可能性是廖耀湘一门心思快速奔营口,坚决的,执着的,不怕死亡的直奔营口,但是这样恐怕在官场太难看,这个兵团也就废了。蒋介石也不能满意,蒋介石这个时候的确有你说的问题,对形势看不懂,归根结底军事能力太差。

            精确准确的判断不是他的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谁会想到九兵团完犊子呢。

            其实就是打完了,蒋介石也是不服,甚至卫立煌也没服,他期待的是傅作义的待遇,这点大家也都知道。

            确实没有想到,土八路居然这么厉害了。

            我军在抗战中疯狂的战斗的效果出来了,这是新四军北上和南下的差距。

            在东北民主联合政府的加成下,迅速疯狂的壮大了,而不只是形势的压力。

            林总的练兵也没得说,就是棒。肃反狂人朱瑞也是在炮兵上功劳很大。

            等等等。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就合理撤军是极好的,不要怕难看。

            辽沈战役时,已经没法撤了。

            如果不是蒋介石放弃,刘峙也是意图死守的,问题是蒋介石总是三心二意。毛主席早就知道这一点,总是用一些掩护动作引诱蒋介石三心二意,然后蒋介石还特别好这块。只能说毛主席把蒋介石和国际形势和几个战区大佬的思路都分析透了。

            利用了他们所有人的犹豫。

            军队的人心了解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还是把解放战争想得太浅了。国军的军心每段时间的变化,国军自己都不知道,只有毛主席知道。

            所以他推动了打锦州,没有别人,就是林彪也一再犹豫。我个人觉得,粟裕会听话,不问原因,但是也未必确认毛主席的判断。

            信就是了!他发动淮海战役的依据是毛主席开打了辽沈战役,必胜,因此我可以开打淮海战役,失败了也不怕,因为兵力,真不够。

            粟裕在这个时候是倾向于辽沈战役会胜利,所以开动了淮海战役的步伐,齐辰电。

          • 家园 困守徐州最大问题是给养跟不上

            截断铁路公路,几十万人光靠空运就是第二个长春了。到时候不用打各种投诚起义都会出现。

            • 家园 其实长春都没事

              解放长春之后,军队一个饿死的都没有,粮食有的是。最多算是糟蹋了一下老百姓。这种战略要地,存量一年半载没问题。空投也方便。

              三大战役输赢没有太大悬念,但惊人交换比是估计谁也没想到的。说实话,要是抗日战争是这么打的话,中国估计三年不到就亡了

              • 家园 空运长春把三分之一的军费给烧没了

                根据郭小鬼回忆,大部分任务由陈纳德的民航空运队承担,宝贵的硬通货就这么白白打了水漂,如果国军没空运能力,国统区经济反倒不会崩得那么快。。。

                • 家园 绝对值啊

                  要不是主席坚持,101就一头去啃长春了。那锦州,沈阳之敌就逃回南方。没准大淮海根本就不存在,只能是小淮海了。最后决战长江以南。

                  才用了1/3的军费,还好嘛。

                  从结果上看,东北的国军把所有武器装备都毁了,把辽宁,吉林的工业都砸了,然后投降。都能有效的延缓解放战争的进程。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讨论】你想多了

                    当时国军中杂牌普遍给自己留了后路,曾泽生就在撤退长春前没执行炸掉小丰满水库的命令。傅宜生要求陈长捷不惜炸掉天津进行顽抗的电令被西柏坡破译后引起太祖震怒,即使他起义了西柏坡给他的最后通牒还是在北平开城后被登报了。

              • 家园 长春守军不是主力 -- 有补充

                徐州就不一样了。大量美械装备呢。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而且对徐州的走或守北平的傅宜生是看着的 -- 补充帖

                放弃徐州他的集团就是孤军,肯定不会死守平津而是西撤绥远,那四野只会更快入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