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铁索连环进行中?浅谈一下李强的经济操作 -- 拜吨

共:💬830 🌺4305 🌵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题现在在进行的是相反的操作

                        在杠杆率比较高的情况下,你钱发到穷人的手里,很可能迅速变成快消品,或者还贷,让财富流向更有钱的人。所以发钱的效果可以解一时之渴,效果很有限。

                        那搞常态化的发钱行不行?这就来到了UBI的范畴。

                        UBI可不可行?现在没人知道。但从纸面推演,如果在发UBI的同时,还有很大的固定消费(比如房贷、养老金),那UBI的效果可能还是有限。

                        -

                        其实发钱可能的确是未来社会难以避免的课题——尤其如果生产效率继续这么提升下去的话。但理想情况下,发钱最好是在0杠杆、低杠杆的情况下进行,说白了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只不过从以工代赈变成钱发给老百姓。

                        -

                        而回到现实中,你则会发现,上面发钱的操作都是绑定了“消费”的——就是买东西给你补贴。

                        这其中的区别在于,以前这么搞,可能有没有补贴你都要买,补贴为你省钱;而现如今这么搞,尤其是“教你做事”的“以旧换新”,很可能你本来没打算买,他的补贴迫使你买,实际上反而增加了你的支出。然后又会回到开头说的情况:钱更多流入有钱人的口袋。

                        就……很难评价。

                        无论如何,都是在和“均贫富”的理念背道而驰。

                        -

                        顺便再一提,在“发钱”的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极为有趣的案例:苏联。

                        苏联当年可是正儿八经把国企的股份发给了老百姓的,可结果不仅没有均富,反而制造了大量寡头,和大量贫困。

                        只能说发钱水很深,方式方法很值得研究。

                        -

                        与此同时,还不如先研究研究传统分配方式有什么可改革之处。

                • 家园 你的模型不够逼真

                  如果不借债,他造10件满足全村人穿的衣服,需要10年(随便挑个单位);但是当他借了债,加了杠杆,购买了生产资料,那他只要1年就能制造10件衣服。

                  也就是说,“负债”这个操作的本质,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创新早了新的需求。

                  但是你如果只站在第一年看,你就会认为,本来能造1件衣服,现在造了10件衣服,经济增速提升了10倍!

                  但如果村子里只有10个人,每人又都只需要1件衣服就够了,你会发现这个工厂突然就没活干了,可能经济蓬勃发展1年后就濒临倒闭——这就是产能过剩。

                  你这个模型有个问题:造衣服的人不是傻瓜,他会预见到只有十件衣服的市场,肯定就不会举债提高生产效率。

                  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模型是这样的:

                  一个村子里有N口人,有甲乙两家做衣服的,甲每年手工生产X件衣服,乙每年手工生产Y件衣服,两家互相竞争,甲想吃掉乙的份额,于是举债,引入新款缝纫机,招聘更多工人,生产的衣服又便宜又好看。这个时候,乙做的衣服就卖不出去了,他的产能就变成过剩的产能了,这种情况是卖不出去导致过剩。

                  另外一种场景是,乙不甘坐以待毙,同样举债,跟甲斗个你死我活,现在的市场忽然多了M倍的衣服,甲乙都只好降价,希望能把对手挤出市场。

                  最终,由于降价,村里的人还是愿意多买一些衣服,现在的销量变成2*(X+Y),多出来卖不出去的那部分产能(M-2)*(X+Y),就算是过剩产能了。

                  有没有可能避免过剩产能呢? 我认为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事前甲和乙都不知道降价后的销量会只达到2*(X+Y),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事后缩减生产规模,避免浪费,这个就是商业周期了。

                  • 家园 市场预计并不难

                    也许不能准确到多少件,但是大致的预测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有数据支持。

                    你的模型里,甲乙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谁放手谁先死,所以只能拼产量,拼价格,最后浪费收场。而现实中,我们不用说计划经济,哪怕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他们对于市场是有一些预计的,而且可以及时调整(按月或者按季度),产品本身也有保质期。不会有什么大量的过度生产。

                  • 家园 市场的真实又是怎样?

                    肯定与经济学原理有解决不了的冲突,所以拿个模型说事,是思维眼界有缺陷

                  • 家园 其实现实的确很像

                    把你说的“甲乙”合并到一起,就是我说的“造衣服的人”。

                    你说的现象当然普遍存在,但更宏观的趋势是所有人的合力,并不需要分甲乙丙丁。

                    形成合力之后,一般都会形成一种比较简单的逻辑。就像我们讨论历史,就算是改朝换代级别的事,主要矛盾往往也可以三两句话说清楚。

                    比如最明显的:房地产市场,从高歌猛进到烂尾断供,不就是几乎一瞬间发生的事吗?

                    如果我们讨论最宏观的趋势,就没必要关注是恒大万科还是碧桂园。

                    • 家园 趋势其实大家都知道

                      我也认同趋势是甲乙丙丁合并而成,麻烦的地方是,如果不去分别研究甲乙丙丁,你很难判断合并后的趋势如何。

                      以房地产为例,我们都知道不停上杠杆会有麻烦,都知道趋势就是某天房地产市场会倒,如果不做足够的调研,我们就很难预测倒的准确时间,再悲观一点,即便做了足够的调研,也无法预知准确的时间。

                      就像那个著名的沙堆例子,我们知道一粒粒沙往下丢,会累积成一个沙堆,我们也都知道,只要不停的放沙子,这个沙堆总有一刻会崩塌,这个趋势是肯定的,但是,我们无法预知,是哪一粒沙子导致了崩塌。

                      • 家园 当然可以知道

                        你那个沙堆的比喻,又是古典经济学的老生常谈。实际上完全可以对沙堆进行实验,沙堆的崩塌,会有一个数学期望和方差。虽然有随机性,但并非不可控,事实上大多数随机性完全可控。

                        古典经济学,用随机性来论证计划经济不可能,什么我今天要抽一支烟,过一会儿又不想抽了,因此无法计划,这完全是数学上的低能。对于大规模经济体,随机性是可控的。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你的说法并不完全

                          假如沙粒的大小,密度大致相同,那么你的说法”会有一个数学期望和方差。虽然有随机性,但并非不可控“确实成立,因为变量可控。

                          在真实的世界里,沙粒完全没有那么理想,会大小不同,密度不同,含水量不同,甚至会出现偶尔一阵风,一个小孩随机踢一脚的情况,这种就真是随机漫步了。😄😄😄

                          • 家园 你似乎不熟悉概率统计

                            随机变量本来就有数学期望和方差,与沙粒是否一致没有关系。你在沙粒里面加上钢筋,植物纤维,哪怕埋几具尸体进去,然后多几次模拟塌方,照样能得到数学期望和方差。

                            随机性不是不作预测的理由,天气预报就是例子,外部不可控因素极多,早期天气预报很不准确,现在已经改进到三天内基本准确了。

                            你是老派学经济的,你看二战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学都有大量进步,计量经济学也蓬勃发展。但是你们古典经济学抱着二百年前的老套路念经,这其实早该淘汰了。

                            • 家园 你说牛三定律老不老?

                              今天是否依然在宏观低速的条件下依然生效?大家都知道,在微观高速的情况下,牛三定律都失效了,要用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

                              所以,一个理论是否老并不是能不能用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局限条件的变化。

                              你提到的计算机发展,确实是一种局限条件的变化,这个变化,重要之处在于信息费用的降低而已,对人类的生活当然是起了重大的促进,但是,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无实质性的影响,原因无他,人性没有因为计算机的出现而改变。

                              我再举个案例:走在深圳街头,你会发现各种风味的大小食肆无数,有客似云来,大排长龙的,也有无人问津,空空如也的。你要如何用计算机规划潮州风味的大排档开张,湖南风味的小店关门?一旦决定开张了,你是不是还要规划菜单?等你规划完菜单,是不是又要跟着规划冷链运输,之后,是不是要规划食材的种植,生产,加工?

                              我承认,如果全深圳只有麦当劳一家,从头到尾全部用计算机规划是有可能的,当然,再加上肯德基也可以,但这种生活,是大家所需要的吗?

                              • 家园 你们经济学提牛顿定律,不好意思吧?

                                经济学有物理学这样坚实的基础么?经济学启蒙都是你这样苹果换橘子的比方,这跟牛顿定律能比么?

                                要不你说说经济学有什么能够称之为定律的?不要求牛顿定律,哪怕像阿基米德定律、欧姆定律那种也行。

                                你后半段的例子,我还真认为可以做到。古典经济学发展的时候,伦敦是各种马车横行,马粪遍地。骆驼祥子的北京城,你拉辆黄包车就能自己跑。到了今天,公共汽车也好,出租车也好,打车软件也好,哪个不是高度计算机规划?

                                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你以为出租司机喜欢满大街拉客,小食铺老板愿意提心吊胆,开张三年不知道第四年会不会倒闭?

                                现代经济的趋势,就是集团化经营,大型企业控制国民经济主动脉,你说的小食铺小作坊作为接收端的补充。类似于共享单车,在接收端你喜欢哪辆随便挑,但是公司端是有规划的。

                                你看,现代物流也好,化工的管道输送也好,都是以数学和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实际的工程计算。理论原理和工程设计,各负其责。而经济学呢?既不能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也不能进行工程运算,只能夸夸其谈市场市场,市场能解决问题。说难听点,简直是巫婆神汉。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因为人性就是这么简单啊

                                  每个人都会在局限条件下,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只要这个不变,经济学就有规律可言,有规律可言的话,就能总结出各种定律,只要是定律,就可以像牛三定律一样,接受事实检验。有的被推翻,有的留下来了,这些没啥好不好意思的。

                                  你说的这种规划,当然存在

                                  公共汽车也好,出租车也好,打车软件也好,哪个不是高度计算机规划?

                                  但是,这种规划是属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规划,我当然承认这种规划有用。有一点我要指出的是,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规划算法,效率高低有别,我们无法提前预知哪种规划更加精准高效,但是通过市场竞争,效率低者就被淘汰了,留下的就是效率较高的。(防杠声明:企业间的竞争不止一个规划算法,这里只是简化说明)

                                  此外,这种规划在企业内有效,并不意味着放大到一国规来规划也能同样有效。哪怕企业稍大,内部也会通过竞争,而非规划来管理。

                                  举个著名的例子,腾讯开发微信,都知道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重要,但不知道哪个产品好,于是搞了三个开发团队同时开发,最后张小龙的微信胜出。如果真的像你说的规划,需要有能力提前预知张小龙的产品最好,这样另外两个团队的开发就可以省下了。但是,你觉得有AI能够未卜先知吗?

                                  至于这段:

                                  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你以为出租司机喜欢满大街拉客,小食铺老板愿意提心吊胆,开张三年不知道第四年会不会倒闭?

                                  我确实不知道出租司机,小食铺老板的想法,但是我知道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力,谋自己的利益,能否谋到,是另外一回事。是否需要政府帮他们操心,又是另外一回事。

                                  • 家园 你说的不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么

                                    你说腾讯开发微信,三个团队一起搞,最后其中一家成功/优胜,然后腾讯采取了这个方案。这不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么?新中国前三十年不都是这种搞法?摸索新技术,试点成功,全国推广。

                                    如果是市场经济,那么三个团队自己投资,谁先成功,腾讯买他的技术,这个团队发了大财,另外两个团队认赔,甚至破产跳楼。事实上是这样吗?没有研发出来那两个团队,腾讯把他们扫地出门了吗?

                                    经济学现在还处于原始阶段,你所谓的苹果换橘子,利益最大化,其实就是早期化学中的燃素啦,生命力啦。你看这二百年来自然科学经历了多少轮变革?哪怕从实践上说,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有产业集群吗?有供应链吗?那时候连稍微巨大的企业都没有。古典经济学,处理农贸市场还差不多,指导现代经济根本是自不量力。

                                    我问你的,你们市场派经济学至今发展出啥定律了没有?举个例子?

                                    通宝推:真离,五藤高庆,达雅,
                                    • 家园 区别在于竞争吧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微信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引流导入用户,他们的用户是实打实拼出来的,当时面临的竞争,除了内部,还有外部的竞争,移动的飞讯,网易的易迅。

                                      我不怀疑计划经济有试点,但是,你有没有例子,生产一个新产品,三个以上试点生产销售,只留下最好那个继续生产?另外两个不再生产?

                                      没有研发出来那两个团队,腾讯把他们扫地出门了吗?

                                      腾讯这个我不知道详情,但是我知道华为的做法,某人在一个部门做得不爽,只要有人接收,可以随时跳到其他部门,原部门不得阻挡。这个是我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他把自己的部门,从20个人扩张到200个人。

                                      华为内部的做法,一样是市场经济模式,有人拿到单子,几个团队一起来抢,价低者得。

                                      我问你的,你们市场派经济学至今发展出啥定律了没有?举个例子?

                                      随便举一个,那就是入门的需求定律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 家园 这完全不能称为定律

                                        比较一下,牛顿第三定律,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不是笼统的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

                                        理想气体,温度恒定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也即乘积是常数。如果只是模糊地说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是不能称为定律的。

                                        你,或者经济学界,能够告诉我,价格和需求是如何对应变化的吗?我认为不能。一旦具体提出来,必遭现实打脸。甚至,你能告诉我如何测量需求吗?出货量?如果价格提高,出货量没有下降,算不算你的理论破产?当然不算,因为经济学家总有办法把话圆了,他们根本不敢提出任何接受现实检验的观点。

                                        这就是我说的,市场派经济学基本是神学,跳大神的。你所谓价格提高,需求降低,无非就是老百姓说的东西贵了买不起,这在古代就人尽皆知,根本不是市场派经济学的贡献。正如没有物理和化学的发展,古人还是会高炉炼铁,自然科学可不会把炼铁称为自己的贡献。

                                        竞争更加不是市场经济的专利,你说的华为三个团队,价低者得,这叫立军令状,三国演义关张赵云争着打荆南,就是互相叫价,你说只要三千兵,我说只要五百。这是市场经济?不过就是个内部管理手法。

                                        通宝推:史料推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