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要走向强人工智能,openai的路线根本就是错的 -- 亮子

共:💬91 🌺31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可能超过人类

        先问问自己,蒸汽机超过人类了吗?比力气确实是超过了的,在力气几乎是一切KPI的年代(力气大的是好工人,力气大的是好士兵,力气大的是好农民等等,90%以上人口这么衡量),人们是吓尿了的。但是人类没有因为蒸汽机出现而完蛋。

        深度学习达到现在这个状态的理由很简单:管用。因为他们采取了自己行业满意的KPI。而只要不需要出大钱,人民是好糊弄的。比如chatgpt让大家“感觉惊艳”了,这就是硬道理。

        如果你专注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宣传,发现AI差得远。比如给失能老人擦屁股、喂饭,按小时工付费,若擦死人企业法人按小时工同样事故负刑责,我看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没有希望。类似的自动驾驶,华为只有辅助驾驶,没有智能驾驶,出事司机全责。只要不需负责,AI好得很,一到负责的时候,立刻怂了。

        通宝推:翼德,
    • 家园 加强学习啊

      机器学习可以理解为一个算法。目前这个算法还在日新月异的提高,新的技术层出不穷。

      这个算法不依赖底层的编程,缺点或者说特点是需要进行巨额的计算去确定程序中参数的值。 但是优点是一旦确定了参数的值,未来应用所消耗能量是微乎其微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花力气去训练。跟修铁路的道理是一样的,修铁路很花钱,但是修好了通车就很节省。语音识别训练一次要多少个亿,但是之后就相当于无数人24/7为你无条件服务,而成本是极低的电费(使用一个AI程序的消耗,基本要远远小于普通的程序,因为就是简单的线性计算)。

      机器从力量,速度到精准度早就远远领先于人类了。之所以还有大量的人力劳动,不就是“理解,认知”跟不上吗?自动驾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个事情成了,解放多少劳动力?自动驾驶都能成,那在工厂,仓库搬东西,整理货架还不是轻而易举,从A到B不要闯祸嘛。 打螺丝为什么还需要人,因为精度不够,但是人为什么行,人的眼睛和手都没有机器精度高。因为人可以根据情况反馈。既然这样,机器学习更可以。 将来连螺丝都没得打了。

      为什么chatgpt,sora而不去研究如何打螺丝?因为这个东西更容易变现,利润更大。你能把电影特技给改改,能把剧本给润色一下,至少节省个几十万吧?代替一个打工人,那才值多少钱(再说又涉及到低收入就业,天然就不正义)。你不在乎,但人家好莱坞从业人员先罢工为敬了。

      通宝推:我还有机会吗,桥上,
      • 家园 chatgpt,sora能行,是因为考核标准低,好糊弄事

        为啥AI搞琴棋书画了,因为这个没有客观标准,糊弄过去就行。好看不好看,好听不好听,本来也没有一定之规。但是打螺丝打上,打不上,打得松紧都是可以客观衡量的,糊弄不过去。只要一上客观标准,AI的功效立刻数量级降低。所以文科生最怕AI,养老院擦屁股的最不怕AI。司机在中间。

        AI一个大的好处,是让大家知道,那些挣大钱的文科生其实不值钱。

        通宝推:亮子,
        • 家园 这也有一定道理

          机器学习算法毕竟是通过统计,进行非线性回归计算推导出的模型。 所以天然就不可能是100%的。 所以对错误的容忍度也是应用的一个关键。

          生成一个动画,每一帧有几个,或者几十个像素不够完美,人眼睛又看不出来。

          写一篇文章,几个词用的不好,改改就完了,或者不改也无所谓。

          开车出错一次,人没了。 所以必须得99.999%往上这事情才能实用。别人不管你做对了多少次,就看你每天出多少车祸。 所以卖的车越多,挑战越大。

          • 家园 所以机器学习的逻辑本质上也许有缺陷

            还是说缺陷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是机器学习的效率强于写代码。

            • 家园 就自动驾驶这块来说,是“缺陷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马斯克的逻辑就是建立在这一点上。在驾驶这一单一事务上,电脑强过人脑或迟早超过人脑,摄像头的分辨能力迟早会超过人眼,自动驾驶的特斯拉不一定需要超过配备有其它硬件如激光雷达的竞争者,它只要超过绝大多数人类驾驶员,让保险公司能够计算出一个可接受的赔率即可。

              • 家园 自动驾驶的目标应该是降低不确定性

                不知道老司机们如何,反正我一开上车就感觉陷入一个“不确定性的场景”,如前面路段比较狭窄,目测能过,但是把握不是很大,走着瞧,瞎蒙的,撞了就撞了,蹭到了就蹭到了。——这个应该是它发挥作用的时候——确定性,妥妥的,把心放在肚子里。

                有的时候有必要轻微违法,如无人的时候逆行,紧急避险,应该设置语音控制退出自动驾驶进入人工接管。

                • 家园 这种确定性单靠自动驾驶本身很难实现

                  需要包括智能交通设施、高精度地图、车联网在内的整个大系统的完善。到那时交通作为一种服务,将像自来水、家用电器一样打开即用。

                  • 家园 为啥有人开700km都不累,有人开200km就要休息

                    其实跟开车风格有挺大关系的。平稳型的司机,对道路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不加区分,全盘照收的,所以最累。

                    激进型司机,在开车过程中频繁的变道、超车,就要求我们司机注意力高度集中,短时间精神确实很充足,但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

                    而驾龄大于8年的老司机,有接近4成,都是在驾驶5小时之后才感觉到驾驶疲劳。

                    点看全图

                    照这个标准,辅助驾驶普及以后,大家都不够强度,退化成新司机了。

              • 家园 不会

                摄像头不会超过人眼的,物理限制。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可以超过人眼。

      • 家园 所以自动驾驶应该强于GPT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