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苹果放弃造车”给我国带来的隐忧 -- 拜吨

共:💬481 🌺2545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魅族的黄章说偷言过其实

                  当时在国内能做智能手机的,wince系统的,有7~8个团队,我的老东家是技术供应商,他们的水平我很清楚,魅族仅仅是其中少数做自己品牌的,做得慢,一年到一年半出一款,按照我的看法,东西马马虎虎,有70分的水平,说偷师什么的就过了,就好像我说偷师谁谁谁,更多的是指向你学习的谦辞。当时的Moto在北京就有3个小团队独立做设计,水平都不在魅族之下。魅族很多时候连原厂的参考电路都不敢改,固步自封。自己不肯付给高通专利费(这是对的),却不去申请无效高通专利,不去申请防御性专利,就在那里靠头颈硬顶,依靠国民的同情和高通的顾忌大众感情而苟延残喘,白白错过大好发展机会,有没有小米,都会败亡在历史的洪流中。

                  后来当时魔改安卓的,我就认识10多个小团队。 小米在做自己的手机之前,先魔改安卓,做MIUI,前后一年多。当时的MIUI论坛热心参与,天天热心刷机,帮小米改bug的就有100多个,后来小米把他们称之为:梦想赞助家,实至名归。常常参与的网友,有几千人。这就是后来小米为什么在理工科玩家心中具有至高地位的历史由来,后来小米市场总监写了一本书《参与感》,来描述小米0广告预算开启的商业奇迹。

                  1年多后,小米才启动做手机,当时我都不相信。他们下了30万的订单,没有人敢备货,好说歹说,才劝了一个代理商备了货。

                  小米做手机的时候,适逢手机从2.5G转3G,当时的高通并不是今天的地位,2G/2.5G时代的霸主是德州仪器,高通是小弟,而且是一众小弟中的一个小弟,靠独有的CDMA95撑场面。德州仪器没有3G的协议栈,原来得协议栈伙伴被Freescale收购,转向3G后觉得纯做硬件没有意思,又和诺基亚闹翻,诺基亚强行要把市场份额分一半给ST(纯粹的欧洲人搞政治),TI一怒就退出3G Modem的开发,终结了二者的长期战略合作,诺基亚过去正是在TI的支持下,才从一个做渔网的公司一跃变成科技巨头,二者合作闹翻,预示着诺基亚的大厦倾覆。

                  TI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通是在这个背景下从逐渐乂平群雄,一统江湖的。要说小米勾结高通,雷军得是穿越过去得才行。相反,高通为了稳定自己的客户群,早早就入股了小米,成为早期投资者。

                  啰嗦这么多,就是想说没有人是什么汉奸,也没有天命之子,都是苦干加运气。至于乐视那种卖价低于成本价的,的确是小米的克星,乐视的那几年小米差点散架,就是因为标志性的性价比被乐视的低于成本价出货干趴下了,乐视在高通面前争宠,很多时候小米没有了首发权,贾跃亭哪来的骨气?跪得更低而已。乐视的生态化反是什么玩意而呢?窃取用户数据,卖给商业伙伴而已。贾跃亭做大,就是整个生态的乌烟瘴气。上百年来,谁不懂数据重要?雷军投了几十家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他不懂?不过雷军和大多数人一样,稍微要点脸而已。

                  至于智驾,的确在高速演变之中,华为因为低成本的算力(自产altas910b),因此进步神速,但是无法否认小鹏的智驾水平不低。网上有海量的小鹏智驾视频。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外行很难去评估专业水平,但我们可以用人民币去看:业界被老外用Money投票认可的智驾和智能座舱水平有几家:小鹏,大众按照1000亿的市值投资了50亿人民币;零跑,Stellantis按照580亿估值投资116亿人民币;大众和上汽旗下的智己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金额未公布。一般的技术水平,老外是不会掏真金白银来买的。

                  通宝推:大山猫,川普,秦波仁者,青青的蓝,史料推理,方恨少,wild007,清风居士,心有戚戚,时间的影子,
                  • 家园 陈王,这一回我站老泉

                    最近看苏讯科技老管号称“展示生物多样性”的直播间里,各路米粉集中攻击华为2000元挡的NOVA11SE “高价低配”、“割穷人韭菜”、“机子很卡”。“没有良心”等等说辞,主要论据是NOVA11SE使用的高通680芯片是几年前发布的,有同样芯片的其他手机价格不到1千,所以NOVA11SE也不应该卖2千元。似乎人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大义凛然。然而主持人老管提到小米折叠机从近万元迅速跌价到3千元时,声称小米利润只有5%的他们却说这是市场行为,不是割韭菜;在类比同样使用高通8gen3芯片,许多品牌手机卖3、4千,小米14U卖8千时,他们却说那是其他软硬件不同造成的;当老管拿出网友 “人可三石”发的NOVA11SE与小米旗舰机使用的对比视频,双方手机表现差距很小时,他们又会振振有词指责人家不客观。并且在最终确认后发现这些人既没有买过,也没有用过NOVA11SE,这些极端利己主义者玩弄美帝双标的那一套,的的确确是恶心到人了。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些现象,是想引出小米公司为什么成不了大器的结论。不可否认小米在整合产业链方面确实表现出一些水平,然而许多网友说小米是美西方在中国的买办也不是空穴来风。说西方半导体企业利用小米作为代理人在中国攻城略地打击民族半导体行业也不过分。直至今日小米总是能拿到高通公司的最新芯片,其公司高管以此为荣,曾经拿这一点在网上得瑟。殊不知这种“沙上巨塔”也是他们最大的命门,曾几何时中兴甚至华为也都在美国芯片的支持下发展迅速,直至威胁到了美国企业的霸权地位。然后美帝一个响指,市值千亿的中兴立马倒地扑街,必须刨腹明志,跪地投降才能生存;华为虽然自认留有充分后手,结果仍然九死一生。现在拥有1.7亿用户的美国洋抖,遭遇无故霸凌更加说明了美帝的无底线。万一有朝一日美帝决定制裁小米、断供芯片,请问他们如何求生?

                    另外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美国芯片存在后门的事实已经人尽皆知,其贸易部长雷大妈攻击中国时自证中国电动汽车就是“几百万台四轮苹果手机”,随时窃取美国情报。那么即便是美国不制裁小米,那么有几百万台小米汽车在中国跑,会不会就有“几百万台四轮美国芯片机”帮助美国窃取中国的情报?中国政府会不会对这些汽车进行某种限制?有了这种安全疑虑,小米汽车的上限恐怕不会高。

                    最后说说粉丝经济,当年罗锤子卖了一本畅销书就幻想粉丝可以追捧自己生产几千块的手机,结果怎么样?号称忠诚度、粘性很高的锤粉对那些“东半球最好的锤子手机”的消费还不是一地鸡毛?小米用户多数是崇尚极端性价比的人群,忠诚于小米就是喜欢他们“性价比”的标签。买个2、3千的手机都勉强,要求这些人买2、30万的汽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估计搞不好就是个“虎头蚯蚓尾”的结局,当然小米汽车发布会在即,结果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 家园 高通三星联发科

                      小米总是能拿到高通公司的最新芯片,其公司高管以此为荣。

                      在华为突破之前,芯片不是高通就是三星联发科啊,为什么盯着小米骂呢?荣耀,oppo vivo 都是这样啊,你咋知道他们的高管不乐呵?

                      你举案例“米粉攻击华为”,我看就很眼熟,乌粉经常这么玩,一说就是海参崴外兴安岭。我看米粉华为粉要团结,离间计小伎俩而已。

                      • 家园 团结很美好

                        不是盯着小米骂,可惜现实生活中被“性价比”洗脑后,主动攻击华为的太多了。不排除华为有极端粉,但是相比“性价比”的极端粉那是小巫见大巫。

                        去找几个支持华为的视频或者直播间看看,谩骂攻击的都是一些什么人?这就是很少人讨厌其他品牌的原因。

                  • 家园 说雷军偷师魅族也说得过去。。。

                    我好歹是魅8的用户,知道雷军与黄章的恩怨的大概。

                    黄章入门智能手机早,技术、供应链和坑都踩得早,雷军以合作和投资乎悠黄章,黄章把他做魅族的经验和体会几乎和盘给了雷军,应该是给了雷军很多相关的文字资料。黄章以做MP3的经验来做智能机,鼓吹小而美,这跟雷军的思路差很远。在跟黄章聊了一年多之后,转头自己做了小米。

                    所以说雷军偷魅族可不是没有影的事。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 家园 按照你这思维和逻辑,你或许一辈子都搞不明白魅族会没落!

                      即使现在被吉利收购,魅族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已经是一种必然!

                      你能否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断言?

                      • 家园 粉圈化的思维要不得。。。

                        魅族是否败落与雷布斯偷没偷魅族那是不同的两个事实问题。

                        雷军入局智能手机,第一步就是偷魅族的产业经验、供应链经验和技术经验,这是个事实问题,并不会因为魅族的败落和雷军的辉煌腾达而改变。

                        • 家园 跟米boy没辩论必要,印第安人输了,所以殖民者一定是对的

                          这就是这个地方上的逻辑。印第安人输给殖民者了,所以他们就是自己的问题,而殖民者都是优雅文明的胜利者。

                          实际粗粮的玩法是爱豆玩法,是非如何要看爱豆怎么说。我家哥哥总是对的。同样的事情,华为如果说给国货一点宽容,那米boy们能各种骂出花来,比如当年一个周冬雨屏幕,人家使用的人没几个人有感觉,米boy们各个那种10倍显微镜去给国产周冬雨找茬,为自己爱豆的纯正三星钻石屏各种秀优越感。而自己爱豆如果吹冉冉新国货,一个对标华为早都做出来的麒麟960都远远没达到的澎湃芯片,立马能吹出各种花来。

                  • 家园 还是想当然尔,唯权威资本马首是瞻,老外牛的思想钢印得改

                    你的回答突出了一个,想当然尔。而且这个老外技术牛的思想钢印真的得改了。 哪怕你是业内老人,除非亲身参与的具体部分,否则下结论前还是应该先调查研究。人云亦云,貌似权威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亚里斯多德铁球落地,经不住比萨斜塔上的实际检验的。

                    你觉得小米不可能不懂数据重要?不好意思,这是客观事实不是段子。至少几年前应该是小米手表上市的时候吧,小米手表在小米自己的app里拿不到小米手环的任何历史数据。因为数据全掌握在小米手环代工方手里。小米自己做了个新平替小米运动一类的app,小米当初只追求成本最低。手环是便宜,不光代工生产,各种历史数据也是代工厂完全把控。后边小米手表上的时候,你不用人家代工手表人家怎么可能把历史数据给你用。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实,不是你觉得雷军投了几十家公司怎么可能不懂就能改变客观事实历史的。

                    另外,你说网上有海量小鹏智驾视频。好,请你找几个典型的贴出链接给大家看。那种在城市复杂路况,行人逆行,外卖小哥乱窜,地面标线混乱的地方小鹏自动驾驶的视频出来。这种要求可能高点,就是城市里普通机非混合路无保护左转多几个的也行。那种高速上跟车的就算了,增强版高速LCC 大家普遍都做的不差了。小鹏真那么牛,不会去年刚下场和华为打嘴炮,就被懂车帝简单的夜间逆光的 AEB 识别假车实验打脸打的啪啪啪的。何小鹏也不会光速认怂从大嘴变老余了。

                    说到乐视,自动驾驶,老外。这里我给你一个我几年前自身亲自体验过的经验。来推测一下这些技术突破的点在哪里。为什么老外们反而搞不定。

                    应该是2018年,国庆打算自驾去太湖周边玩。研究去那个江南园林景观还可以,又不会想苏州拙政园一类人挤人。几个视频平台都进行了搜索,最后在乐视视频这个当时基本就是勉强维持的平台上,用无锡+江南园林的关键词搜索到了一个10分钟左右的类似寄畅园游记的类似纪录片视频。这个视频是我需要的,解决了我选择假期高峰旅游的选择,后来去寄畅园,逛八音涧也还体验不错,人不少,但不是那种黑压压的,旅游体验还不错。

                    我当时注意了一下,其他几个平台,爱优腾的推荐前几页,基本都是根据时效一类推荐的,大部分都是地方台的新闻报道,综艺节目的花边相关一类。基本都没用,翻几页点10几个视频基本没啥用。而乐视这个是在首页很靠前的地方就被推荐了,我看了下时间相对当时也是好几年前的了。因为我看过16年的不少乐视发布会(用的乐视电视),知道乐视介绍过这种东西。实际也非常简单。对视频划分几千个标签,然后把客户分成几十上百类。在算法之外,找很多人人工对什么样的用户会喜欢什么视频,和什么视频应该对应什么标签,在这个标签下的权重进行人工调整。时髦一点说法,实际就是AI推荐算法种加入人在回路,给Moss里增加屠丫丫的人工干预。高大上的名词实际对应的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这种简单的事情需要烧钱,而效果需要时间积累。但是,哪怕只是乐视当初积累的那一点,我在搜索我国庆该去那个江南园林的时候,体验是碾压了当时的爱优腾的简单AI算法的。

                    2016年,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官方数据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华为第一,中石化第二,乐视第三,小米第八。 你凭什么觉得贾老板一定是靠跪就能跪的高通把首发给他?那你觉得是不是雷布斯去跪一下,就能让普大帝在圣彼得堡给雷布斯这种位置?

                    点看全图

                    跪一下就能让CNBC 给你个专访?

                    点看全图

                    这还是在2016年,要知道14,15基本是小米顶峰期,那时候小米的研发投入,决策怎么比现在有胆子。还是真敢给澎湃s1流片并且真商用试一把的。

                    好了,现在可以绕回智能驾驶。实际2018年搜江南园林那个例子和今天智能驾驶老外干不好很可能是一样的。因为在现在这个阶段,让AI推测搜江南园林的人可能是要查游记而不是新闻,和给自动驾驶AI一个突然逆行的外卖小哥一样,都是有点算法超纲的。但这些东西对人来说,一点都不难。你只要想出办法,让AI里能够模拟这种外卖小哥各种乱入,然后让人来给出各种解决方案。最后让AI把这些处理定式背过(整合进决策算法),就能变得老司机了。这个东西听起来简单,但你一细想就知道,构建一个能基本可用的各种处理定式(就是人干预算法来处理各种非常规状况),会应对数量极大的各种组合,需要大量的人和大量的系统磨合迭代才能真正可用。这个前期人在回路形成各种定式的过程是巨大投入,消耗时间,但回报在初期是不明显的。

                    当年乐视发布会里就介绍过乐视在这种当时他们叫的什么系统忘了。反正就是用大量的人给几十种数百种用户画像类型,和几千种视频分类标签之间在简单机器推荐之外。进行大量的人工连连看的修正和辅助。然后把这些辅助和修正整合进推荐算法。今天华为的GOD, 我严重怀疑实际也是这种模式。大量的人在华为的一个自动驾驶大AI游戏里进行各种模拟现实世界的操作,比如高速上出现遛弯行人,路边窜出一条狗,电动车各种不讲武德偷袭。在虚拟的一次次事故中,华为的码农学习人类司机的应对,再组合上雨雪风霜雾等各种天气,各种情况下人在回路的最优解决算法定式被不断摸索出来。然后不停的整合进大的AI智驾系统,再在真实度很高的试车场用各种假人假车组合各种天气进行各种实际验证。

                    这个东西想想就知道是一个投入巨大,耗时很长,而且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人去参与的过程。但是,一旦华为的Moss在磨合中度过一定的临界点,积累的老司机108式套路不断丰富成熟。那么华为车真实世界智能驾驶的体验就会开始碾压式提升,甚至因为拥有激光雷达,超声一类,华为智驾在很多华为Moss模拟过的极限情况的时候,智能驾驶的算法应对水平可以远远超过人类的老司机。比如人类即使老司机在高速刚经过强光从上往下照射区会突然先切换近光再梦幻躲闪高速上突然出现的散步行人。人类的眼镜首先会被强光干扰,其次高速夜间突然出现行人遛弯很可能会蒙圈。而不会像问界小视频那样切换近光加躲闪。

                    现在,老外的技术就是不行了。这个实际是李约瑟难题2.0, 欧美后边会发现谷歌,苹果,优步,特斯拉等投了远远比华为多的钱,貌似更多的资源,怎么自动驾驶这个事情就让华为的一支偏师直接吊打了。现在欧美是嘴硬,而中国人,比如像陈王你这样的技术老人,反而不如发小视频的实际用户,不知道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脑子里的思想钢印转不过来。

                    为什么华为一支偏师,可能他们十分之一资源不到出来的成果就能吊打整个欧美世界的自动驾驶所有人。除了技术选择,主观努力,硬件体系之外。最关键的实际是,汉语信息化后,中国研发组织大量的人,进行这种非顶级科研的应用研究,汉语拥有无可比拟的跨专业优势。华为可以找几百个不那么贵的有理工基础的工程师,充当AI智能驾驶算法里的人在回路老司机。然后和包括天气,材料,机械,电气,信号,通讯等待几十上百个专业的人员一起做这种看起来没多少技术含量的虚拟老司机驾驶选择。然后让几十上百个专业,对应可能几十个信号采集,几十个信号处理,然后各种控制部分不同专业的人,知道这辆车,在下大雨,对面远光,路边花坛突然冲出一条大黄狗的时候,该怎么办。什么距离什么情况可以刹车,什么距离,什么情况后边车离多远可以躲避,狗有多大或者多小,极端情况下要撞上去。怎么甄别是一条真狗而不是风刮起来的一个塑料袋。每一次真实的模拟,都可能需要几十上百个学科的人,根据各种专业的知识,先判定这是一条真的狗,这条狗太大撞上有风险,然后摸索各种应对方法。而每一次修订过程中,都可能需要牵扯几百名不同专业各种工程师,通过各种办法对付这样一条不讲武德搞偷袭的狗。在这个过程中,汉语不管是打电话语言沟通还是文档专业沟通,大部分参与的几百名不同专业人员都能知道彼此说的是啥。大家也许不是另一个专业专家,但大部分内容不会因为跨专业影响人的交流,然后人解决了问题,程序猿再把人的解决套路整合进算法里。可能改进激光雷达的凝视,可能改进飘移躲闪的算法。然后,同样的事情,到了欧美世界,沟通成本会上升几十甚至几百倍。即使他们的工程师哪怕一样努力,但其他专业的工程师,首先可能就不认识搞激光雷达的人说的凝视那个单词,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道理,乐视视频这种人给各种用户画像和视频标签做连连看的看起来简单的人在回路算法干预。可能才是抖音打遍天下无敌的真相。微软即使把算法买去也没用。因为现在可能视频标签有几万,几十万,用户画像分类有几百,几千种。何况就比如美国那种,性别就108种,禁忌就不知道多少种了。稍微有一点专业性的内容,普通西方客服可能根本就不认识各种专业的单词。memory是内存还是记忆这种是最简单的,欧美文科大学生可能照样分不清,但抖音从国内找个初中生,也能知道内存是内存,记忆是记忆。

                    在这个知识开始能生产知识的AI时代。汉语的信息化优势是碾压的,不同专业人员的跨专业难度是小的多的多的。磷酸铁锂,隔膜,正极材料,三元锂,华为或者假如乐视活着组织大批工程师搞智能驾驶,这些东西基本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稍微科普一下也就会了。然后西方干同样的事,等不同专业明白各种名词什么意思,可能华为这边系统已经迭代了好几代了。

                    通宝推:颐颢山庄,分瓜,夜郎国主,整合精神哲学,llama,桥上,史料推理,普鲁托,
                  • 家园 宝推

                    献花陈王的客观陈述。

                    小米出道时把智能手机的价格打下来了一半,2000的价格让大众可以较为轻松的进入手机互联网时代,推动了数字的爆发式增长。

                    小米更像是低配的苹果,其创始人有很多是从微软出来的高管。这一点更支持华为,虽然早期的华为更像是追着小米的步伐前进。

                  • 家园 客观的说黄章对商业及市场有很高的敏锐性,但一个人的眼界格局

                    一个人的眼界,格局决定了其最终的结局!

                    看看最近几十年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如过江之鲤,但几番风浪之后绝大多数就随风而逝!

                    黄章的眼界格局以及那种狭隘的气量就决定了魅族的没落是一种必然!

                    既是现在被吉利收购,但魅族最终能够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至于江湖传言小米偷窃魅族的技术,完全就是无稽之言!

                    试想:一个考试成绩能达到80~90分的人会去抄袭只能考60~70分的?

                    三岁的小孩都不会相信!

              • 家园 点赞!说一个事实,很多批评攻击小米的人依然保持一种小农思维

                这些批评,攻击小米的人大多数的视野范围,仅仅局限在他们自己前面的那一亩三分地里面!

                现在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保持相当知名度的中国厂商,只有华为小米!

                在华为至今仍然被制裁的情况下,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代表中国厂商开疆拓土的主要力量是以小米为主力!

                当传出华为在手机芯片领域取得进展的时候,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但某些思维简单的人天真的认为,华为芯片取得突破的时候将会横扫全球手机市场;

                稍微有点基本认知的人都知道,对于华为所取得的进展西方将会加大对华为的制裁!

                在汽车行业,华为所实施的两种商业模式在技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同样,一些人也天真的认为华为的“智驾模式”将会颠覆汽车行业,淘汰掉大部分的汽车厂商!

                殊不知,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大家更关注的是汽车的安全性,汽车的使用成本,汽车漂亮的外型以及汽车的价格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而言,购买汽车时所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只是一个辅助的选项而不是主要的选项!

                毕竟汽车工业发展一百多年,智能驾驶只是最近一些年才出现的技术!

                还有一直有人津津乐道的问界汽车,想必现在的销量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一种"情怀式的消费"!

                问界想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那就必须要出海,但一个汽车品牌出海布局至少需要 8年左右的时间!

                8年左右的时间,对于竞争残酷的汽车行业或许已经换了几番天地!

                "说得难听一点,难道其他品牌都死了,华为、理想就不会作恶?"

                华为的某些高管现在已经显现出这种"傲慢"的气息了!

                从最近华为的某高管高调的批评某EDA厂商,到最近大嘴攻击小米折叠屏的铰链是抄袭华为的这些言行来看,未来的华为或许会成为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一家官僚且具备垄断性质的公司了!

                但大家会相信任总的智慧:未来的华为依然是一家备受大家尊重的公司!

              • 家园 小米汽车的困境是眼前的大山需要大智慧

                小米汽车的困境是眼前的大山需要大智慧。

                孙少军那天分析过小米的困难,第一,车只有一款轿车,并且是纯电,难上量。

                二 ,看看今年普遍的降价以及极客的定价,小米的车会面临极大的困难,销量和利润必须取舍。

                三,合作方是北汽,这是第三难,可能还是无数难。

                这些问题都需要雷下大决心,拼大力气,不是简简单单的就能过去的。

                看吧,先把眼前过了,才能有未来

                • 家园 好笑!你把一个车评人的一些评价当成了最终的结果!

                  不管任何事情,绝大部分人的评论只能做为一个参考

                  孙少军那天分析过小米的困难,第一,车只有一款轿车,并且是纯电,难上量

                  在现在汽车行业竞争残酷的环境下,没有哪一个蠢蛋上来就是一番王八拳!

                  小米做为一个进入汽车行业的一个后来者,第一款车只能承载小米对汽车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谨小而慎微用第一辆车探测市场和消费者的反应!

                  现在从众多反馈的信息来看,小米对汽车行业的认识和理解是成功的!

                  在小米SU7 获得市场和消费群体的热烈反应之后,相信小米后续的插混,SUV及其它车型会陆续跟进!

                  当一些车型陆续发布,且产能提升之后,相信小米会有更大的动作!

                  • 家园 我引用孙的观点,只是因为他的观点很简练

                    很多东西都在台子上了。

                    第一条,看数据,现在国内就是suv卖的好,轿车不赚钱。。。自己去查一下数据,20万左右的轿车纯电,月销量是什么分布?

                    第二条,了解下现在纯电轿车的售价是什么情况,了解下最近的降价潮,了解下极氪007和极客001的定价,在看看小米su7,你作为雷军,如何定价?销量和利润如何取舍?

                    第三条,北汽的问题,请自行了解。但是产量可以知道,大概是年产量8万。

                    另外,从你的话可以看出来,你对国内汽车行业现在的情况没有了解。试探。。。2024年还谈这个么? 如果这是2021,2022,甚至2023试探还能说,

                    可是,2024年了,如果没有量,如果没有智能座舱(默认小米有),没有智能驾驶(别管用不用,你要把话说出去),你就是要淘汰的落后车。

                    别试探了,去看下001最低配26.9那款车,再来谈小米还没有出生的汽车。

                    小米的汽车,如何让别人购买自己? 要销量,就需要价格低,不然很肯能因为没有销量悄无声息的死掉。要销量就需要亏钱,砸钱。。。

                    但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在于,小米必须在砸钱的同时,开发新车型,新的混动平台,等等等等。。。

                    时间,钱,这些都是小米的敌人。

                    另外,你觉得,小米能够复制问届的道路么? 了解下2023年问届新m7之前的问届走的路。。 你觉得塞力斯这样被华为驯服的车厂与北汽这样的车厂相比,现在的效率能差多少?

                    小米汽车面前就是一座高山。跨不跨的过去,不知道。先活下去再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