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波音的墓志铭 -- 北纬42度

共:💬171 🌺13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是交通,但是不是你爱的东西,那就不好办了

                                再回来航空你也不愿意。一系列调整你也会烦。

                                不好办,你愿意加入内燃机吗,估计互相认可也不好办啊。

                                现在都是一言难尽。

                              • 家园 空中交通归航空

                                你念书到出国那阵子,国内正好是从传统苏式学科划分逐步转型。当年苏式学科划分里面,“工程”是指造东西修东西的。架桥修路,土木工程;造车,车辆工程;大气层里飞的,航空工程;大气层外的,航天。你去搞空中交通管制,就进入航空了,既不土也不木。当年你不归交通部管吧。

                                事实上,当年“空中交通管制”这玩意都未必被认为是“工程”。管地面交通的是交警,对吧。那你管天上的交通咋就工程师了,不合逻辑啊。后来钱学森他们说,这些调度、优化的事情,看起来不造东西,但是也很重要,也得是“工程”,就设立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大致对应美国的工业工程(IE)。但系统工程在国内的地位有时挺尴尬的,小众而且没有对口部委。而且这玩意基本是算法,能造车造飞机的没有学不会的,学会了还要你干嘛。

                                所以,严格地说,空中交通管制在国内是系统工程和航空的交叉。但是航空的人会不乐意,他们会说这是我们航空内部的一个小方向,跟系统工程他们没什么关系。

                                我扯这些不是要跟你抬杠,而是要说明,中美各自学科、专业的成长发展,都自有其逻辑。你水平高,有情怀,这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了解中国这些学科、专业这些内部的发展逻辑,就很容易遭遇反向文化冲击,这才是你将来回国所要面对的。

                                • 家园 航空、工业工程和交通工程 - 我当时在国内的困惑

                                  我当时是以空管员代表的身份参加的国内空中交通系统的建设工作,具体是新的雷达站、甚高频台站和机场塔台的选址,以及空管信息系统和中心大楼的需求、规划、和项目招标。后来项目确定了,人员就要回到基层继续从事空管工作,待遇应该更高,但我感觉空管员属于青春饭,而自己的大学背景和兴趣就更适合继续从事技术和工程工作,又很希望通过读研学习一些先进知识,再来促进自己的工作。特别是想学一项当时刚刚进入中国的先进规划软件和规划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或者叫空间信息系统,感觉对各自选址规划应该有很大帮助。

                                  当时参加空管建设的还有电子通讯部门的人,他们有人参加了航空航天大学的业余研究生班,我也很感兴趣,就也申请报名,但被告知不是通讯专业,不能报。后来有个邻居的去加拿大读了工业工程,通过阅读他们的招生材料感觉跟我做的规划工作有互通的地方,就想出国留学。

                                  国外大学的咨询人员根据我的背景,推荐申请两个方向,一个是民用工程里面的交通工程,另一个是机械和工业工程里面的工业工程。而航空领域的空管工程无论是在国内和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少之又少,而且工作更不好找。当时曾经托关系找到加拿大最大机场的总裁-马库博士,希望指点迷津,他建议去读民用工程,将来就业路子宽很多。

                                  我在后来就读的大学找到了两位对我背景和经历感兴趣的教授,一位是工业工程里搞人机工学台架研究的教授,因为我在国内空管中心建设中搞过管制员的台架设计,可以硕博连读5、6年就能毕业,但我感觉有点虚,就业面窄,就没再跟进。

                                  另一位是该校民用工程的系主任,他是公路线性设计的国际专家,又兴趣很广,也对机场交通感兴趣,因为当时刚过911,大家都对空中交通发生兴趣。他就说让我跟着他学交通,同时他们系不但有搞交通规划的教授,也有搞GIS的教授,我就交通规划、GIS、公路线性设计加公路安全一起学了,还旁听了几门道路设计的基础课,比正常读研多上了很多课。研究的方向用汽车模拟驾驶来研究三维线性道路的安全问题,最初的汽车模拟器和人工负荷测量眼镜还是跟另一个大学的工业工程系的教授借的,后来我们买了更高级的。而另一个教授之前就有一位研究生是用人工负荷测量眼镜来研究空管员的工作负荷测量问题。一下子就把我当年搞过的汽车、空中交通、地面交通和规划软件GIS都串在一起了,很是兴奋。

                                  后来因为学的知识面宽,应用面广,找工作就非常顺利,提前半年就同时拿到两家交通咨询公司的OFFER,做了十年多的交通规划师,从事长期交通规划和短期交通影响分析工作。

                                  这边的交通管理不是由交警负责的,西方好像也没有交警的概念,我们市的交通系统是由我们交通服务局下属的另一个业务单位:交管中心负责的,但里面没有警察,而全是专业技术人员,警察在交通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抓违规,开罚单,跟交通管理一点关系都不沾。从事交通管理的都是我们这种背景的专业人士,专业背景主要是交通工程和电子工程。交通工程的人员负责管控,分析和规划,电子人员负责设备保障,都跟警察没有半毛钱关系。

                                  交通工程分实时动态管控、几年内的交通影响分析和十年以上的长期交通规划,主要是数据,流量和空间分析与规划,其实跟空中交通有互通之处,都是分析流量和空间的。

                                  但我现在不一样了,主要搞的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设施管理 - ASSET MANAGEMENT,对应的国际标准是ISO 55000系列在道路、桥梁、以及其他交通系统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而数据分析,GIS,二维和三维空间分析是主要的工具之一。

                                  通宝推:五藤高庆,唐家山,起于青萍之末,达雅,
                      • 家园 所以我说你适合当兼职教授啊

                        通过讲课,你可以把自己实践经验中的概念、决策逻辑、方法这些东西教给下一代工程师,等他们成长起来后,改进中国。

                        如果你想回国干,那是要面对强烈的反向文化冲击的。

              • 家园 这个真不知道,待大牛回答

                国内职称评审都有单位组织,单位可以是事业部门,企业。企业比较重视能力,这方面基层这一块与工资待遇弱相关;事业单位只要是技术岗那就性命攸关了。

                单位内部一般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相当一部分工作是组织培训、填报、申报,对应的是人社局的职称科,每年下半年都可以申报。

                总之还是和单位相关,建议与意向去的学校或单位联系,具体了解一下相关政策。

        • 家园 人生何处不相逢

          话说我表姐夫08年副高,我问他花了多少钱版面费,说是没有呀,不用呀,还有稿费呢。大为惊讶。畜牧系统。

          10年前后两个副高,2000。医卫系统。

          上述三个两中专一本科。

          我们搞工厂的同学一个个混吃等死,拿了工程师证都没上进心了。就一个在壳牌搞安全的努力上进。

          坦率说,如果有现实需要,几万十几万不贵。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 家园 问题是还房贷,养二娃

            ,再吃点喝点,无余粮啊,四五十了还要啃老,舍不下老脸啊

            • 家园 他审度吃尽了改开红利

              你跟他扯这些,他不听不听不听。

              他这个年龄段的,不仅不用还房贷,还有福利房分,房改之后转手就能挣几十上百万,都是无本万利的买卖。他也不用养二胎,年轻时单位还有福利呢,托儿所子弟学校都还在,你跟他扯。

      • 家园 美国工业崩溃也不是始于平权雇佣

        白人也早就不行了。

        这里本猫发个暴论,所谓后现代社会不是工业化发展到极致后进化到后工业时代,而是工业化无法维持后快速往前工业时代倒退。

        换句话说,现在的新生代白人实际水平可能只能维持手工业。

        中国历史记录比较丰富,这样的例子就是魏晋南北朝比起汉朝更像奴隶制。

        西方有一天跌破法国大革命/1848年革命设置的底线也不奇怪。

        当然这不影响这一代白人推卸责任,说的好像他们的子弟都是MIT magna cum laude 毕业却拿不到职位一样。

        通宝推:empire2007,潜望镜,方恨少,五藤高庆,
        • 家园 非常好奇,北朝鲜的农业在脱离工业加持后有苦难行军

          昂撒人的农业在脱离工业加持后会是什么情景。看西方的电影,里面基本没有好好讲如何种地的。比如掠食城市,男主女主在移动城市犁出的沟壑感叹现今没有吃的。我就在想这黑土很好种地吧。还有权力的游戏,里面背景说是有连续几千年的黑暗时光,我很疑惑没有太阳怎么种地,这些人吃啥坚持这么久的。

        • 家园 对于美国工业的实质衰退,我写了一个帖子提及这个过程

          https://www.cchere.net/thread/4956331,实际上美国工业衰退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不过这个过程很缓慢,表现为工业用电总量基本不变,但由于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工业用电缓慢下降。德法日则是工业用电量有5%左右的跌幅,但是人口变化很小,人均工业用电未必跌的比美国更快。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其实就是竞争力下降,搞一个好听的名词而已。现在中国的人均工业用电已经超过美日德法了,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