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电视剧《繁花》 -- 本嘉明

共:💬135 🌺897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叶惠贤主持的栏目都忘了,记得他和陈述说相声的

              上海有很多的钱是来自落实政策,还有海外关系。比如张行他们的摩托车,不是一二辆,男男女女一大群,应该得几千一辆吧,就是落实政策的钱。上海的钱很多没有用在商业上,应该是用来送小孩子出国的居多。阿宝自己和雅叔都有海外亲戚关系的,且直接发展成为商务关系,他们都不是在空麻袋背米。

              我家邻居是解放前青岛的染料大王,父母单位解放后占了人家的私房,后来我念初中时搬出还给人家的。长大后才晓得,原来楼上的胖奶奶,瘦奶奶都是染料大王留在上海的偏房,弄堂里有两幢四层楼都是她们的(那里属于新式里弄,每层都有抽水马桶卫生间的,底层灶匹间煤气)。

              落实政策先是把青岛的八大观的老宅还给了她们,她们每年都要去青岛住一段时间的,爸爸去青岛出差还去拜访过,花园别墅,落实政策前是已故的某位海军司令的家属占着。染料大王在海外搞化工,建立起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去世前给留在国内的亲戚留下一笔钱,交给信托管理,改开后联系到国内,尚在的原配夫人和瘦奶奶通国际长途,还是我妹妹去叫的,老人已年近九十了,电话里姐姐姐姐的,瘦奶奶在那里痛哭流涕,把妹妹都吓坏了。

              后来寄过来的第一笔钱就是30万美金。瘦奶奶有两个孙子,她脑子清爽,没有给孙子钱去挥霍买摩托车,大孙子媳妇非常能干,就出本钱给她在威海路开汽配店,生意做得邪花花,听说到九几年开的店就有半条街了。后来我们就搬到昆山路去了,对面的景云堂据说是蒋介石宋美龄结婚的地方。感觉地段差了许多,不过我第一次一个人有了一间16平米的房间了,还有可以躺下的大浴缸,尺寸只比河滨大楼外婆的那个浴缸短了10厘米。

              如果这几十年国内没有这么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又维持了开放的局面,那么就会象印度、菲律宾一样了,需要大量海外的亲戚寄钱支援国内了,事实恰恰相反了。

              • 家园 确实应该正面全面说说荣毅仁家族,当时被赎买他们是认的啊

                共产党赎买他们,也是很公平的了。

                剥离了商业的残酷性。大家和平。

                他们接受进入下放体制也是基本自愿的。这是共产党控制的成果,可以说压压力,但是对大家都好。

                结果一改开,要接轨,完犊子了,还要支持荣毅仁和香港接头。

                一下子中国就混乱了。思想乱了。

                印度也有牛皮的公司,塔塔集团啊!!不会靠外寄啊!!

                民国时期蒋介石确实简朴了,但是宋美龄的生活还是极其奢靡的,我高度怀疑荣家也一样,都是共产党或者毛时代的压力让荣家正常人民了。

            • 家园 张行唱得很好,人也行,哈哈哈,就是严打被打进去了,怎么那么

              倒霉,他唱得比迟志强可好太多了。

              其实张行的乱搞和今天众多明星没一点区别,但是他倒霉啊。

              虽然没有自己的原创,但是唱得是真不错,出狱后也还是保持状态不错,只可惜形象完犊子了。

              真是倒霉的一个歌手。

              龚雪怎么回事啊,居然也是乱搞,简直是神奇的世界。

              通宝推:凤城,
              • 家园 【讨论】看张行,就看到时代的差异

                今天的理所当然,不能套用在昨天的时代。当时还是很保守的,整个社会,半个身子还在旧时代,汪小姐整个单位还要做广播体操。今天上海精致高雅时尚了,但我们要尊重历史的本来,起于微末又怎么了?自卑什么?谁有这个资格去把历史乱涂一气?谁有这个资格去把还算尊重历史的小说乱改一气?

                《推背图》1994像有云:

                香江墨镜王,

                亩产三万磅。

                你好意思吹,

                本沪就敢赏。

                五亿湿湿碎,

                十年不算长。

                散户必发财,

                奸商都高档。

                此为至真理,

                木得啥商量!

                • 家园 我知道不同,只是讽刺当时邓草菅人命

                  也是讽刺故作不知的那些河友。

                  平民数量大,出能人是我等左派的说法,话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从来没有瞧不起平民,我就是啊,智商也不高。

                  我反对的始终是资本主义。哈哈哈。

                • 家园 王导拍繁华,又不是精致高雅

                  上海的精致高雅在淮海路,在思南路,在高安路,又怎么会在黄河路那种乌七八糟的地方。原来单位以前有一件趣事,老早单位里的军代表,后来上调总部了,最近要退休了来到上海。老领导莅临,单位负责人宴请,我们几个小年青坐陪。人家年纪大了,也无所谓了,几杯下肚,一通的感慨,回忆起当年在上海的岁月是如何被雨打风吹去,黄河路也不再是老样子了,妈妈桑不晓得还在吗,小陆小美又今在何方。这些个我们哪里晓得!好在一位同事有个女同学,她先生以前在某委工作,辞职出来开公司,做的就是那个委的生意,听说在黄河路蛮吃的开的,电话一问,果然人家门清,立马请了过来。哦,妈妈桑,嫁人了,离了两次婚,有两个小孩了;小美?从良了,现在在美国……老少两个越聊越投机,成了忘年交,一对登徒子

                  • 家园 【讨论】小王又不是上海人,你怎么能强求他懂上海

                    好好一部上海自己的,有沉淀的文化作品,交给这么一个“(英属)皇家文艺工作登徒子”去耍花枪,他当然会找一个小年轻编剧来瞎整,他掌握得住么,不会怼他么。他对艺术不是不热爱,但他研磨艺术的这种方式,是偏执的,不正常的,不主流的。要是他比李安更有艺术造诣,在好莱坞先出头的就大概率是他,毕竟皇家文艺工作者的英文水平会更有优势么。

                    但是上海今天也有很多问题,有垂老之相,有金玉其外之相。思南路的上街沿,停满了电动车,容人走的只剩窄窄一条,两人相向而来,就有一人不得不避让。秋叶如流川,满街萧索。去年12月初,我就走在思南路上。

                    要真摸索今天上海的本色,你有一双慧眼的话,不免会看到一种“无言之空”。空不一定是静,可以声若巨雷;但今天的上海,是一种无言之中的空。

                    上海人的“不响”有几千种,这大概是比较悲凉的一种。

                    小王拍戏,文案是事先不固定的,剧本随时在改。他是在疫情三年里拍完这部戏的,当时他身边的上海,一度是怎么样的空,怎么样的无言。

                    这个刻意阿谀的瘪三,有够冷血,不错。

                    通宝推:ccceee,GWA,秦波仁者,
                    • 家园 这句话里

                      “要是他比李安更有艺术造诣,在好莱坞先出头的就大概率是他”

                      隐含着一种价值观,或者说,价值链。

                      奉好莱坞为圭臬,不是不可以,就是有点老套,跟不上时代了。

                      好莱坞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意识形态宣传的最顶端机构,它有着辉煌的历史,这是不争的事实。最近十来年,好莱坞在走下坡路,也是有目共睹。

                      我们不可能得到好莱坞的认可。这种认可既意味着投降、归顺,也是西方人主导的种族排位赛的名次认定。在这种排位赛里,我们东方人不配领导世界、拯救世界,只配被领导、被拯救。

                      我们在另起炉灶。2018年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电影工作管理职能剥离出来,成立电影局,归中宣部直管。

                      在短视频横扫全球的时代,电影将成为介于短视频与长篇剧集之间的兼具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和记录功能的重要媒介载体。

                      《繁花》与其说是电视剧集,不如说是长篇电影。王家卫在大陆这边得到了认可,毕竟他之前的作品里有迷茫,有思考,有隐约的呐喊,基本上没有攻击性。而且,他在塑造展示中国人的小资形象方面,功力非凡,他把中国人拍的非常好看——把东方人拍的很美,这正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是对西方人恶意制造眯眯眼贬低东方人形象的温和反击。相比李安,王家卫只是精致小资,算不上反动派。

                      李安跟杨紫琼一样,被这边弃用了,不得不去那边。他们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通宝推:凤城,
                      • 家园 【讨论】王导演确实有能力

                        这个我们服帖。

                        但他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理会别人的意见,这些意见中有些是善意的,对的。而且任何影响大的事物都具备政治属性,他的作品名气大,也要考虑这一点。

                        总共30集的电视剧,总投资近20亿人民币。哪个投资人这么傻?疫情三年都没冷静下来?电视剧不同于电影,一上线就无法维权,所有的画面声效,都会100%被盗版。

                        在小说里,阿宝只是小商人。电视剧里,宝总来一次黄河路,是通街的大事,现实中谁有这个立升?

                        秋官官骨仔仔,每次作品上市,必影响香港股市,弄不好胡歌也成了沪市的百灵鸟了。😄

                        投资20亿里,搭景的寿命50年,肯定会不断使用,所以我们以后有得看纸醉金迷了

                        • 家园 王家卫是创作型导演

                          他拍电影就像写小说片段,拍很多条最后只用2/3,片段连接起来成为完整作品。怎么连接,王家卫也只知道大概,反复琢磨才能定型。

                          演员是工具,谁都不知道王家卫最后拿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春光乍泄》剧组有关淑怡,据说一场瀑布前哭泣的戏拍了七遍,最后没有用,电影里没有关淑怡。《东邪西毒》里梁朝伟进组演东邪,公映时发现变成西毒。

                          小说文本也是工具,它只提供一个框架。像姜文用《盗官记》拍《让子弹飞》,用《天鹅绒》拍《太阳照常升起》,用《侠隐》拍《邪不压正》,都是跟原著文本完全不同的、经过了大量再创作的作品。

                          从文本变成影视作品,可以一比一完全复刻,像《红楼梦》、《红高粱》之类,略微改编不离其宗。王家卫、姜文也许做不来这种带着重复性的工作,他们想创作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作品,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姜文有一次参加观影活动,有观众问他为什么不拍什么什么电影?姜文说:你也可以去拍电影啊,把你想拍的拍出来。他不愿意轻易地成为别人的工具,除非志同道合。王家卫也是如此,他只管做自己,市场接受就继续做,市场不接受就歇菜。

                          还是要看到王家卫的好处。我觉得他把中国人乃至东方人都拍的很美,自信有底气的美,超越了张艺谋《金陵十二钗》里玉墨那种纸面的美。美,这个东西,玄妙,昂贵,也代表着权力。王家卫的号召力就是这种权力的体现,资本和演员们都无条件的相信他。20亿的投资,应该不全是上影集团,还有腾讯公司等其他的投资人。

                          《繁花》复刻的1992-94的上海,是否丝丝入扣一模一样,其实不重要。毕竟不是纪录片。对宝总身份的渲染,有点像《教父》开篇讲柯里昂的几段,配角们一通烘托,吊足观众胃口。这是技术手法。

                          这部剧真正的主角是上海。宝总和汪小姐带着主角光环,集一切幸运于一身,天天捡大皮夹子,顺带着玲子、李李、蔡司令,甚至服务员敏敏,这些人天天捡小皮夹子。那种黄金岁月,所有阶层都在上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都拜上海这个大码头所赐。

                          王家卫如此卖力吹捧你的家乡,你就知足了吧。

                          通宝推:strain2,本嘉明,
                      • 家园 但是李安确实比王家卫有水平,王家卫的故事是破碎的个人化的

                        当然,要认真理解也是不错,但是呢,需要的思维技巧太多了,感觉很单一,个体化。

                        李安关键是讲故事的,完整。虽然有的很反动,但是毕竟是正路子。

                        也许今天的年轻人思维不同,但是我看也没太多意义,炫技没啥用,有时候甚至忽略事情本身,沉迷于炫技,这不够。

                        李安的东西也不难看,但是后来异化了,确实受不了。

                        • 家园 李安与王家卫孰高孰低

                          见仁见智,没有固定答案。

                          分享一段姜文导演在窦文涛圆桌派里的对谈:

                          姜文:我的电影技术肯定没问题。难的不在这儿。技术那方面,比如很多人说能不能把故事讲清楚啊,能不能有趣啊。这不是事,这是技术。

                          窦文涛:难的在哪儿?

                          姜文:难的是你能不能不讲一故事。(姜文笑)

                          窦文涛:像《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我觉得那是难的。我到现在,我都很庆幸,我拍那么一部电影。但是呢,我觉得我没拍太好。因为,它比我拍出来的更虚幻,更不容易抓挠。但是我拍出来的更容易抓挠。因为它这个画面是实的,一拍就实了。我应该当时做点手脚,让那个更想看到的东西实点,不想看到的虚点就好了。

                          对于姜文来说,拍电影最难的不是实,是虚。他拍《让子弹飞》隐喻毛爷爷的革命史——看上去是49年之前的武装斗争,实际上是消灭士族阶层和旧意识形态的历程。黄四郎代表士族集团,张麻子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一步之遥》隐喻北洋共和失败;《太阳照常升起》隐喻毛爷爷49年之后的革命史;《邪不压正》隐喻中国人民反抗蒋光头的历史。遗憾的是,观众只对西部片式的《让子弹飞》感兴趣。

                          王家卫是高手中的高手。像《花样年华》里的男女,互生情愫又非常克制。观众都看出来了,但是什么痕迹都没有。周慕云生病,想吃芝麻糊。苏丽珍从旁人口中得知此事,做了很多芝麻糊,拿给邻里分享,也照顾到了周慕云。这是王家卫给观众留的上帝视角。而苏丽珍与周慕云的纠葛背后,是港人与港英之间的纠葛情绪,这一层你说虚也虚,说实也实。

                          导演化实为虚,观众化虚为实。从导演到观众完成了一次奇异的信息传递。

                          当然,姜文的观点只是其中一种衡量标准,还可以有其他很多标准。

                          • 家园 花样年华是说了英国和香港之间的情绪?说了也不见得好看啊?

                            真的没啥意思啊。

                            可不止啊,香港就是英国的狗。

                            其实香港浪费了自己好机会,成为一个区域带头领导广东三角,但是现在他们不被中国人信任了。

                            这么多年,香港就那么几所大学,说明他们真的不重视教育,所谓出国英美留学方式,还是不太够的。

                            比如,陈慧娴,出了国也就那样,可惜了好嗓子。深造是对的,出国留学可惜了。

                            姜文很聪明,但是他不像个中国人了,让子弹飞不是他的本意。他就是个大聪明,不再属于中国了。他喜欢的毛主席也只是他自己的毛主席。

                    • 家园 穿心剔骨

                      也聊聊繁花吧。

                      非常赞同河友最后的结束语:“瘪三”这个词,用得”鼎譶(塔)了”,非常“刹根”!

                      翻译成普通话,你对王大导的评价:穿心剔骨,登峰造极!

                      在看繁花的前半部分时,我个人的感觉是:总体上看,是装腔作势、哗世取宠、不懂装懂、洋相百出等等……,整个的一地鸡毛、惨不忍睹。

                      但是分割开看的话,却倒是些挺精致的“小品”,各自的戏剧性、画面感、流畅性、人物的搭配、语言的处理、情节的安排等都挺有水平的。

                      总结下来:虽然不是那么回事情,但是也搞得“蛮闹忙”的,看起来轻松愉快,做“消遣”挺好的。

                      但是看繁花的下半部分时,因为它开始进入了自己亲历和见识过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自己多年都在思考和探索的东西时,我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品味”起来了。

                      这些本来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但是我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就简述如下吧:

                      1. 繁花的视角,就是港台资本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认识的缩影。

                      2. 繁花的故事,也是港台媒体对中国已经过去的时代的“挽歌”。

                      3. 繁花里的“胜利者”,本是他们梦里的台湾的“林太”们和香港的“大亨”们。

                      4. 繁花里的“失败者”,就是他们蔑视的五花八门的“大陆”人,从政府到平民,无一能免。

                      ……。

                      不是我们在硬想把繁花与“政治”挂起勾来,而是因为王导他们已经赤裸裸地,把自己的“底裤”都亮得淋漓尽致了。

                      河友你把他们定为“瘪三”,太形象了;我再加上一个吧,红头“阿三”(过去上海滩租界里包头的印度巡捕)。

                      过去的港独,是英国殖民者的狗奴才;现在的台独,则是美国反华的急先锋。

                      很久没有这么畅快地写字了!

                      通宝推:jboyin,hattie,青青的蓝,心有戚戚,湍流VII,紫梁,陈王奋起,不如安静,凤城,潜望镜,海外俗人,南门桥,苏仙岭,本嘉明,
                      • 家园 这剧零零散散的看了几集

                        完全就是80年代的tvb老剧换皮,固定的角色演绎固定的噱头,只头几集是最吸引人的,越往后越潦草。

                        无他的,王导演就没拍过电视剧,只能抄,抄谁呢,香港80年代那些连续剧可是宝藏,什么偷讹拐骗商场风雨情场杀手等等,国内的观众没法共情是理所当然的了,人家的价值观是劳动失败出千光荣。

                        能把别人的钱,女人,地位变为我的就是当年港剧的主题,大家都认真讨论这片子,我出来打搅是十分不好意思了,望见谅。

                        通宝推:翼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