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平型关与靖国神社 -- 加勒比超人

共:💬53 🌺30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平型关与靖国神社

    平型关与靖国神社,有关系吗?严格来讲,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日本。没什么关系。

    但是它们又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吗?平型关等于说是中国抗日军民真正扇到日本鬼子脸上的第一个耳光;而靖国神社里面也许也供奉着死在平型关的鬼子。所以,它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朋友前一段刚刚造访过平型关,拍摄了很多照片和录象回来。下午在一起观看的时候,感触颇多。

    灵丘,这个山西小县,如果不是和平型关联系起来估计谁都不会在意。起码,我是先知道平型关,然后才从朋友口中知道灵丘县。

    看着录象,车窗外,景色已经从险峻的山隘变成了和缓的丘陵。洼地里,前不久暴雨留下的山洪还在以涓涓细流的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生命。这在缺水的山区无疑是珍稀和宝贵的。于是,无数的村姑、大嫂便把一盆盆的衣物拿来浣洗,孩童们则兴奋地光着腚在溪水中疯狂着。水不大,也不清澈,可妇女和孩子们的愉悦和欢喜却那么真切,宛如过节一样。

    “到了!”随行的一位空军上尉突然指着窗外,“这就是平型关战役的主战场!”

    停车驻步,大家走下汽车。眼前,是个不大的山沟,远处百米外还可以依稀听到那些在混浊溪流里浣衣、戏耍的妇女和孩子们的笑声。乔沟,这就是当年平型关战役的主战场乔沟!

    “1937年9月20日,吸引林 彪的却并不是平型关口,而是在关口以东5公里白崖台下的乔沟。当年从河北涞源到山西太原的公路正是从乔沟沟底经过,是日军前往太原的必经之地。今天站在乔沟沟底,仍不难理解林 彪当年为什么一眼就看中这里,作为他出师第一仗的设伏阵地。记者徒手艰难地下到沟底,踏上的是仅能勉强容一辆汽车通过的土路,两边则是高达20米左右的陡崖,沟内没有任何可以躲藏之处。尤其是沟北面,几乎不可能攀越。”这是《三联生活周刊》一位记者对当年乔沟的描述。那么今天的乔沟呢?“乔沟附近的几个当地老人告诉记者,当年沟底是平整的土路,十几年前还曾经重修过一次。但由于多次暴雨,沟底的路已经被坍塌的泥土掩埋了。今天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在乔沟的北沿经过,几个当地东之河镇的治安员说,这条马路是2002年新修的,从蔡家峪直通白崖台山腰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长达5公里的乔沟此后就变成了人迹罕至的一条荒沟。 ”

    荒沟!再也没有比这个词语来更贴切描述乔沟了。难道,这就是我心中的抗战圣地?难道这就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八年抗战之荣耀胜利的平型关战役主战场?画面远处,微风再次将那些围着一条浑浊小溪洗涤、欢愉的妇女和孩童的笑声飘送过来。我突然间喉头有点发紧,眼睛有点发涩。这或许是我在现实中失落的一种心情。

    画面中的公路是2002年修缮的,目的是让前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拜谒的人们顺利到达。我心想,这样的话,在注重历史的中国,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吧?然而,朋友的话又让我的心凉了下来:平型关纪念馆年参观人数只有区区4000人!也就是在今年开展保先教育以来,很多省市地区搞的红色旅游项目才让这里又有了点人气,上半年达到了1万人。据朋友介绍,他们去的时候,整个纪念馆里包括他们一行十几个人,总共只有不到50人在参观……

    万万没想到,平型关战场竟然那么小,就那么一条破沟;万万没想到,平型关纪念馆是那么破败、简单,还是60年代时盖起的建筑,内粉刷没有墙面漆,甚至连普通的888都没有,只有简单的石灰浆,木制门窗;万万没想到,在如今纪念抗战60周年的氛围下,造访那里的人是那么的少……

    那么多的人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生气而恼怒,骂曰:忘记历史!

    可是,我心中却迷惑了,到底是谁忘记了历史?是谁将平型关抛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我们的后代们将来还会知道平型关吗?我实在不敢想象……

    日本人虽然扭曲了历史,但是他们却没忘记曾经为他们国家利益而死去的人。中国人没有扭曲历史,但怎么就能忘记自己的英雄呢?!

    到底

    是谁忘却了历史

    到底

    是谁将历史的车辙绕过

    到底

    是谁将英雄

    抛弃在

    遗忘的角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平型关烈士纪念碑孤独的守望着将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难道历史,只能是刻在墙上的字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难道只能让简陋的沙盘承载曾经的辉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建筑已经在这里伫立了40年,它真的还能伫立下去吗?

    元宝推荐:铁手,神仙驴,
    • 家园 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牢记这一切
    • 家园 呵,一个可以让岳飞都不再是英雄的政体,价值观只不过是他的**而已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就只在这几年?为什么20年前不抗议?

      现在抗议了,也不是坏事,君不见某网友只不过在网上画了张游行的图就进局子了吗,结果,众兄弟还不是一哄而散?

    • 家园 对于神社问题我与国内主流想法不同

      为国舍命的人至少值得他们自己人尊敬---只是,我们不要和这些自己人再成为自己人就可以。

      假设中日再战,战场上捡到一具刚被“介错”的自卫队高级将领尸体,一定要以礼葬之,奠酒三杯。

      • 家园 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

        对我们的许多同胞而言,他们的心中只能承载仇恨。你非让他们在承载了仇恨之余再承载对仇敌的一分敬意 (排除掉做姿态的考虑),他们承载不起。

        没有瞧不起这些同胞的意思。I'm just presenting a fact.

        而对于另一些同胞而言,他们却能够承载仇恨以外的东西,比如对仇敌的敬意,比如对仇敌子女的慈爱... 而他们并不会因为有了这些敬意和慈爱而稍稍减少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们在战场上依然会如猛虎般瞪着喷血的双眼与敌人殊死血战。

        说实话这后一种人的神经可能比前一种人更坚强一些。前一种人只能承载仇恨,你非要求他再额外承载对死敌的甚地敬意,他们会感觉无所适从不知究竟该恨还是该敬,弄不好会削弱了仇恨和斗志。所以这种事情不好强求。

        不能理解“既恨且敬,敬不压恨”的几位朋友,也希望各位不要误解居士的意思。只能说人和人不同。在精神上。

        我们的同胞中的情况是这样的。而日人却似乎有更大比例可以做到对死敌的敬意。我以为这或许是文化上的差异,但更有可能与中日两国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有关,我中华这百年多来历受东西方列强凌辱,许多同胞心中的屈辱感极强,屈辱神经特别敏感 (看看我们把个球赛也赋予那么浓厚的意味,就可知一二)。鬼子受西方列强欺辱之情节远不似我中华那般深重 (也是,弹丸倭国,物产贫瘠 却又 民风彪悍,搁谁眼里都是块“鸡肋+滚刀肉”,既然不好下嘴又实在没多少肉可吃,干脆就不吃了),所以鬼子的屈辱神经不那么敏感,所以似乎有更大比例的人群可以做到“既恨且敬,敬不压恨”。

        另外,我觉得鬼子后来拖着杨靖宇将军的遗体游街,虽不乏泄愤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希望摧毁东北父老决死抗日的意志。而他们对杨将军所表现出的敬意,大体是在私下情景中做出的,应该是他们作为自诩优秀的军人 对一位令其心折的优秀军人发自内心的感情,这种感情我以为是真诚的。而游街更多的是出自实用主义的考虑。

        • 家园 假如我登陆日本 杀了他几千万 我也会找几个人来尊敬一把

          不过 不能太多 而且一定会是在他死了以后

          • 家园 说得有理

            这层意思 我前文想说但一时忘记说了。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能否对死敌表现出敬意,体现了一种相对的强者和弱者的心态。日寇当时是相对的强者,所以, holding everything else equal, 他们较我们更容易表现出敬意。如果有一天q兄作为我军的光荣一员登陆日本、驻军日本,当然也可以很容易对他们那里的不屈者表示敬意。

            • 家园 这不是什么强者弱者的问题

              而是是否相信自己属于正义一方的问题

              对于那些跑到我们的土地上来百人斩的家伙 那些烧杀抢掠的人皮动物

              他就算是坚如钢铁 我也只会为他找来金钢钻伺候

              尊敬 我宁愿送给为人类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的猪牛羊

            • 家园 这层心理分析到位了,花.
      • 家园 日本人踩在中国人的尸体上,我们倒要敬酒,什么逻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