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穗港云吞面 -- 燕人

共:💬37 🌺149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穗港云吞面

    点看全图

    穗是广州的简称。云吞面现在成了香港的招牌美食。香港旅游局在泰国推广香港美食,还带上一家老字号的云吞面麦文记。有一家香港云吞面大牌何洪记在国内开了分店,让一般人错觉以为云吞面是香港特产。其实它的出身地是广州西关。所以谈云吞面不能忘本。云吞面在广州出生,在香港立身,现在反馈大陆,在海外发扬光大。这是通论。

    雲吞麵老店推介 深仔記良心麵店 竹昇麵手打手藝瀕失傳 元朗好到底秘訣在蝦子 何洪記正斗家族傳承 麥文記靈魂在於湯

    最近偶然机会在YouTube上看了几个香港制作的介绍云吞面老店的视频,很受教益。对比国内年轻人制作的视频推介食品,重在推介,恨时间太短,不能多吃多说。这个浮躁态度是做不好的。哪怕一时从者大量点击,也不可能持久。因为没有深度,会很快被淹没在其他人的视频中。

    有个香港视频说香港著名的几家云吞店的本源是1920年代即开始在广州挑担卖云吞的麦焕池。现在他的后代在香港开有多家独立的云吞面店,都是“麦x记”的招牌。麦焕池是云吞面技术的开山者。赚到钱后在广州开了多家店。其中一家在西关,叫池记。我在国内一篇研究粤菜云吞面历史的文章上看到西关池记这个名字,可以对照,说明视频上的话是可信的。

    云吞面可以分三部分:云吞,面条,汤。

    云吞面的汤是广东传统的猪骨汤为底,再加有虾籽,大地鱼干,虾头虾壳(剥虾仁的废料),带壳虾干,甚至火腿。前三样原料是必备的。后两样是各店提升品质口味的,并不是普遍做法。有家老店麦文记还有加罗汉果,取其清甜。

    点看全图

    我以前不知道大地鱼是什么,问过河里的广东同学也没有答案。这次看了视频才知道,原来是比目鱼的一个地方品种。看这个鱼的圆形头部,应该属于Sole类,不是Plaice类。其实各类比目鱼的味道都很清淡,不过Sole的味道比Plaice好过一些。英国这边产的Dover Sole,与广东的龙利鱼外观类似,味道和口感都要好很多。我们大连产的比目鱼多数是Plaice,油炸才好吃,否则味道太过清淡。大连也有一种俗话“鞋底子”的鱼,就是英语Sole的直译。味道很好,很少见到,都是夹杂在普通鱼中销售。

    点看全图

    大地鱼干需要先处理一下。各店应该都有秘诀。我看到的视频里,大厨把鱼背部一块净肉撕下来。用油炸酥后,再打成粉末状。这个大地鱼末是用来包云吞时提味的,有特殊香气。但是不能用多,多了有苦味。这个大地鱼末让我想起潮州的一项名产,沙茶酱,潮汕本地叫沙爹酱的。(与印尼风味沙爹酱同源但不是一样东西。)在海外看到的沙茶酱都是台湾产的。在另一个视频里,大厨把整条大地鱼干在火里烧的外表焦糊,再去煮汤。看来这个大地鱼的香气产生必须经过一个高温处理工序,或炸或烧。

    点看全图

    虾籽是河虾的卵的干制品。我只在无锡菜谱上见到有用它的一个菜式。广东这边熬汤用量挺大,可能产量关系。以前价钱就贵。现在更贵了,每斤要超过1千港币。虾籽也需要慢火炒香,很考较老师傅功夫的。搞不好糊掉,那就赔钱了。和茶叶炒青一个道理。香港元朗的老店好到底原是1946年开始的夫妻沿街摆摊卖,1961年买的店铺,沿用直到如今。这家店的创新是对于虾籽的使用。第一代老板认为虾籽很贵,烧汤之后扔掉太可惜,就把虾籽用来和面做成虾子面。炒香的虾籽用来拌面,不知道是哪一代开始的。第三代老板用虾籽撒在煮软的萝卜上做小菜。有食客评论这个菜看起来像日餐,吃口是地道粤餐。

    点看全图

    如今多数云吞面店的面条都是工厂生产的碱水面,成本低,售价便宜。老店的应对方式是强调云吞面的旧传统,广东人叫竹升面的。其实是利用杠杆原理,用一根大粗竹竿压面,使面筋充分形成,面吃口有劲道。这个做法并非广东独有。我在电视上看日本也有这样用大粗竹竿压面的传统面店。镇江三大怪之一,“锅里煮锅盖”,说的就是这个竹竿压面。央视曾经对此做过一个短采访。这样做出来的面,人工和场地都需要多花钱。所以老店的云吞面会贵些。单从技术角度说,机器完全可以做到竹竿压面所能实现的品质。所以吃老式云吞面还是一个情怀。不过我看一个视频中压面师傅讲解压面要有度。不能过,过了面就“肾",意思是太硬煮不熟。这么说的话,广东人还是比镇江人更会吃。镇江人说,面煮不熟就多煮一会。把锅盖放锅里,面汤就不会沸出锅了。人人都有自己的办法。😁

    点看全图

    碱水面要多说几句。面条中加碱性物质以改善面条口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譬如西北各地的拉面用一种天然石灰岩泡的水和面。碱水可以使面条呈现一种轻微的黄色,看着漂亮。这是低成本的做法。高成本的是全蛋面,不加水。但是全蛋面也有缺点,口感太硬甚至咯牙,失却吃面应有的感受。综合性的手法是加蛋也加碱。这里还是有成本的区别。便宜的面碱水多蛋少,碱水味道就重。香港老店讲究面制好后还有一个”去碱“的过程。怎末去呢?常温放置一天以上,让面条微度发酵,产生的酸性与碱水中和一下。还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在给顾客上面的同时上一碗大红浙醋,客人可以把面在其中蘸一下,酸碱中和!最好的办法是用味道轻的天然碱性物质,如西北拉面那样。香港有用草木灰水做碱性处理的。不过在大都市中这个办法的成本也是蛮高的。

    点看全图

    最后说到云吞。云吞就是北方的馄饨。云吞两个字应该是后来的民间口语叫法成为主流。有一部古书表明在南宋时代广东地方把馄饨还是叫馄饨的。士人和官员们沿袭北方食法,吃馄饨庆祝冬天来临。但是10月份岭南还是很热。于是大家都互赠扇子,吃馄饨时扇风用😁。

    点看全图何洪記的云吞面配韭黄

    传统广东馄饨皮是全蛋面的。现在华人超市里大概都用与面条同样的面团压制成薄皮,看着黄橙橙的,不知道加的是蛋还是碱水。老店里应该还是全蛋面皮。因为老店强调云吞面装碗顺序,必须是云吞在底,面条在上的,因为面泡久会糊。这说明云吞皮比较耐泡,符合蛋面的表现。

    传统的云吞馅料是猪肉和虾仁的。猪肉肥三瘦七,不切泥而是切成石榴籽大小的肉丁。有的店会采取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比如前面提到的麦文记就是整只虾仁配大地鱼末,无猪肉。他家早期的客户是下午起床的妓女,吃小碗精致的云吞面。这个差异化策略使得他能够脱颖而出,从挑担沿街卖的小贩成为开店的业主。

    传统云吞面上桌时要加韭黄点缀味道和形象。但是有的店加葱花。对于这点,挑剔的人真不多。

    点看全图何洪记上海的招牌

    现任的香港云吞店老店东主多是第三代传人。他们会尽力为云吞面店整体带来现代的气氛。比如上面提到元朗好到家的东主推出日餐外观的小菜;何洪记的东主在商业推广上发力,在上海等地开了分店。麦文记的东主最有趣,保持老店的简洁街坊店特色。店里的菜单上只有云吞面为首八个品种,减少经营成本。她家的云吞面是相对比较便宜的。与其他两家同样,但是最早获得过米其林星级的何洪记,把店面迁到更中心的铜锣湾,经营成本有较大上升。对于国内来的游客很方便,但是已经失去了早期的街坊店特色,在食客反馈上能够看出来。元朗好到家和佐敦道麦文记另有一样战略优势,他们的房产是自有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能让店主安下心来踏实做事情的基础。

    通宝推:凤城,大眼,冬晓,孟词宗,达菲,自由呼吸F0,为什么不可以,
    • 家园 馄饨面最好吃的是Costco的

      点看全图

      一大箱里面有6碗,每碗里有面条、蔬菜和至少五个鲜虾馄饨。每个馄饨都是整只的大虾。

      所有食物本身都是熟的,只要加点水,进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有热乎乎的一餐了,比下碗泡面还要快。饭后把面杯一扔,一个碗都不用洗。

      不论是食材,质量,味道还是价格都完胜任何餐馆的馄饨面,不论大陆还是香港。😁

      产地?Made in Thailand

      所以泰国人(华侨?)才真正得是馄饨面大师吧。😁

    • 家园 吃不上云吞面的时候

      可以在家煮虾子面。

      以前买的虾子面团看得见有虾子,吃起来有沙沙的丰富口感。现在可能是因为成本关系,所谓虾子面就是闻起来有那么一点点味道,没有以前的口感了。

      广东出品的这类干面饼或说面团是有特色的,易碎,不同于挂面或者一般面饼。煮的时候一定要开水下面,水再滚开的时候再用筷子轻轻挑散即可。

      点看全图

    • 家园 确实吃不惯

      粤菜可以,云吞面实在不行。

      我喜欢山西刀削面,其次是兰州拉面。云吞面感觉有点腻,把面的本味掩盖的太厉害了。 有时候不太理解粤菜的逻辑,汤啊粥啊,其实挺清淡讲究本味的,但是早茶里面的排骨,蒸肉,叫花鸡比北方还油腻,咽不下去。

      • 家园 你是不是进了个假粤菜馆?早餐上的汤面河粉就是骨汤加青菜烫烫

        上图吧,一笼蒸排骨、凤爪冇得几颗,虾饺、烧卖、牛肉丸也就三、四颗。俩叁位好友去饮茶可能点了廿多种但大家基本每个品种上一笼。荤素搭配,肠粉老火粥加白灼个青菜。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早餐有时间啃鸡爪?

          广东不在中国治下吗?日子能过得这么惬意。

          • 家园 真惨,你究竟生活过得多不如意这么大的戾气 -- 有补充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连讨论美食的帖子都要贬损一下中国,似乎不贬损不显示自己的清高 -- 补充帖
          • 见前补充 4912606
          • 家园 别忘了广东的气温。早茶和霄夜文化是为了避开暴晒。

            原本阿爷阿婆的早茶时间是六点多开台,一张报纸二笼茶点。九点以后就不适合上街了很热的,九点多以后的上午茶时间差不多算工作餐谈事的。

            广东本地人有午休习惯中午回家吃饭下午二点半上班,所以11点以后的午餐若是当地老广不会用时太长,若有客人来另说。

            下午茶也是工作餐,下午五、六点以后太阳不晒了但气温依然热,晚餐可能是商务餐有饮酒。九、十点之后霄夜才是自我放松时间,去小店点个小炒小吃或甜品糖水。

            通宝推:热河蛮子,
            • 家园 记得高一那年,跟家在广州的同学回家过暑假,他爸是南海舰队后勤

              工厂的。俩小屁孩各骑一辆自行车,推到客船上,一晚上水路凌晨5点多在大沙头客运站上岸(其时各县市到省城只能走水路,直到80年代后期建起N多恢宏的大桥),出站灯光灰暗,饥肠辘辘,我俩口袋里还有12块钱,决定拿出5块去斜对面一家雾气飘绕的小茶楼喝早茶,结果看到的全是老头,均一盅两件在那侃大山,见到我俩进来像看外星人似的。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 家园 据说都是老人喝早茶

              我当年大学的室友是番禺人。他说都是他爷爷上午出去只点一盘早茶(肉啊,点心啊),然后主要喝茶聊天,一盘吃的东西吃一上午。

              我当时就想,南方老板真是好脾气,这要是放在我们哪,还不得当闹事的给赶走。

        • 家园 你这个看着好不少

          我这边吃的往往都叫香港早茶,油腻的很。蒸排骨飘着厚厚的一层油汤。 现在再去吃早茶,我一般就挑一两个点心吃一口,那些肉啊什么的真是吃不下去。

          不是说粤菜清淡吗,怎么这么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