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 桃花源中人

共:💬75 🌺413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也可以说是墨子啊

        墨子身兼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活动家,工程师...,创立纪律严格的跨国组织,最强大的时候诸侯会盟都得带着墨家钜子,比后来的”第一国际“影响力还大(相对)。

      • 家园 所以说你们总是自己立个靶子打啊

        就他讲话里提的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

        反正我是妹看出来哪里阶级社会,礼教,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等级森严地统治制度。要是你们说他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就是借助这套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行的是帝王心术,那我也没什么好讲了。

        • 家园 口号是空洞的

          每个名词都需要定义,才能知道他说的究竟是古代中国还是新中国。

        • 家园 古代皇帝讲这些话讲得比他漂亮的多了去了

          防疫三年喊了三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后却喊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时候的人民哪儿去了,刘备逃跑的时候还不忘带着百姓呢?

          让人民缺医少药头铁硬扛这是人民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国家应该有的表现?殷鉴不远,现在说得好好的,以后不会变?

          • 家园 也没人逼着你们相信嘛

            我颂圣是出于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不是被洗脑也不是脑子发热,从我的角度看他那么说也那么做的。至于疫情政策调整,我也说过很多次了,本来防疫就是吃力不讨好,各方面承受能力到极限,人力有穷尽顺势而为也正常。

            • 家园 再说一下现代化:现代化的样板是美国,没错吧。然而美国托古改制

              自称新罗马帝国,尊崇法西斯,搞贵族共和。人人都平等,但有的人比别人更加平等,天龙人犹太人排第一, 接下来依次是白人、黑人、拉丁人、亚洲人,还有排不上的印第安人。说明了表面的现代化掩盖不了帝国主义制度的问题。

            • 家园 既然是正常,那就和人民说清楚嘛

              刘备撤退是老百姓自己愿意跟着刘备走。那接下来就是责任全在曹操了,老百姓不会抱怨刘备的。

              既然知道人力有穷尽之时,怎么刚才还口口声声坚持清零,一晚上就换了办法了——快得连闪电都颇为惭愧。

              顺便说一句,我是主张春夏就放开的,但是最后放开得如此痛快,如果不要脸,还是让我大为震惊。

              其实不就是前面调子起高了,然后为了官家的面子所以死撑到底,最后只能崩溃式放开么。也好,把前面人民至上的假面具撕个粉碎,岂不快哉。

              通宝推:七天,
    • 家园 我忍着恶心的生理反应细细读完了全文

      真是沿袭了一贯的特色——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内容空洞,语言无味。

      另外,发现一个识别符号——“赓续”,是某人(以及颂扬某人)文章的识别符号。就和一个AA两个BB三个CC四个DD的句式一样精准。

      通宝推:篷舟,七天,
    • 家园 颂圣之前要先“释经”

      一尊说的话,用八个字形容,就是:

      冠冕堂皇、语焉不详

      就像“习新中特社”是什么意思,没几个知道

      反观长者的三个代表,三句话清清楚楚,一看就知道要怎么落实

      唯一玄学一点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多年之后随着AI等技术的出现,也变得非常明显。

      -

      所以问题来了: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这话什么意思呢?

      春节不让放鞭炮算不算“消灭古老文明”?

      学习美国人手按圣经宣誓就职算不算“照抄其他国家”?

      举上面两个例子不代表我支持或反对,只是证明一尊的废话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他说的话,经常只是迎合一部分“粉丝”幻想的漂亮话术

      -

      连“释经”都没有,还想“颂圣”,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通宝推:篷舟,七天,
    • 家园 先搬个小凳子占个位,以后有更新才会有消息通知华华。😂

      他前几天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算是对长期文化争论的一个总结和新的方向。

      我记得“文化争论”这个话题从2017年的19大以后就有不少讨论,《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文史哲》等书报刊物都有论述文章。

      延续到文革时期对旧文明的彻底批判

      文革期间并不是对旧文明做“彻底批判”(这种说法未免太片面了,像是全盘否定之前的“旧文明”)而是基于思想层面进行全面的“彻底批斗”——批判斗争。

      • 家园 “两个结合”是有一种文明的自觉了

        这个新版操作确实很影响交流的效率和可读性,河里好多人吐槽一尊啥都管,一个小论坛为什么就不能顺其自然。。。(算了,我还是尊重规则的,只是有关联的帖子已经回复过一次了不能回复,您的新帖子又还没认可,就回复到另一个下面吧。

        我认同您说的改开后以为的“现代化”遭遇了问题,西方的现代性在他们自己的社会里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个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本土的知识人已经意识到了,包括汪晖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等命题的提出就是针对这些。但我不认为

        而在外源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特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以后,统治阶级就尝试将眼光转回到自己的传统思想资源,从中挖掘到新的时代价值。

        首先,外源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特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这个从革命时期就伴随中国现代的历史,所以毛主席提出第一个结合,主要是为了中国革命实现成功。中国的革命从来都有“中国特色”(我反而觉得二共盲目复制西方路径是失去了中国特色)。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以为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到中苏交恶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也是苏联的路径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但什么才是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历史传统本身就构成了中国现实的部分,那毛是怎么探索的呢,难道不也是从历史传统中汲取资源的吗?比如一般认为中国人只知道有小家,不知有国家,而文革时期宣传“忠”,“忠于毛主席”这类口号就是中国传统的影响,实际上是士大夫阶层才有这种“忠”的理念,而让普通中国人信仰遥远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实际上很难实现的,中国当时还是个农业社会呢。只不过处于当时历史时期的人自身没有意识到历史传统的深刻影响。

        只有现代化的成功才使得我们具有反思现代性的资格,并有能力着手解决现代化带来的矛盾。同样,也只有现代化的成功才能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使我们能够回头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掘其可供创新的思想资源。

        我不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既然您同意,现在“两个结合”正是在中国现代化相对成功的阶段的文化自信的表现,才能够提出说不是西方的翻版。我觉得毛时代被攻击某种程度上在于他看到了西方现代化的问题,但探索并不算成功,普通人都是看重利益的,意识形态宣传在巨大的物质差距面前很难有说服力了。

        至于言论空间缩小等事情,我不觉得和文化自信不自信有很大的关联性,什么都可以说甚至胡说八道就是有文化自信了吗,容忍“应该被殖民三百年”这种话是自信的表现吗。

        您觉得新时代的结合是穿了几件全新衣服的旧的价值思想,这个就不符合您常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儒释道都是旧的价值思想么,儒家在春秋战国是孔孟,在宋明是理学心学,在清代近代也有不同的内容,中国传统除了朝廷主流的儒学还有各种民间文化,还有其他经史子集,怎么结合端看今天人的创造。一尊最近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 家园 感谢桃花兄回帖,我又从您的回帖中加深了一点思考。

          终于等到可以对帖回复了,以后帖子可能都只能“帖不对题”式的回复了。🤦‍♂️

          ————————————————————

          1.

          所以毛主席提出第一个结合,主要是为了中国革命实现成功。

          抠一下字眼的话习核心的“第一个结合”和毛主席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还是有差别的,也就是“新左派”说的“去革命化”准确一点的说法就是刘继明说的“用革命的名义否定革命”。不过一共已经成为过去时,这样的改动说法也不足为奇。

          2.

          比如一般认为中国人只知道有小家,不知有国家,而文革时期宣传“忠”,“忠于毛主席”这类口号就是中国传统的影响,实际上是士大夫阶层才有这种“忠”的理念,而让普通中国人信仰遥远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实际上很难实现的,

          这一点我并不完全认同。正如您所说的“中国的历史传统本身就构成了中国现实的部分”,“中国的历史传统”中的“国家”又有谁知道“中国人的小家”,所以顾炎武才提出“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并认为“亡国”是“肉食者谋之”的事,与“匹夫”无关。既然如此,“中国人”不知道“有国家”也无可厚非了。

          如您所说文革时期的“忠”的确是“中国传统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居多,包括现在一些网友经常挂在口中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也是受到了儒家士大夫文化的影响。正因如此,姚文元的那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才会成为文革开始的导火索,因为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出发它是在向儒家文化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我个人认为它的火力是猛于五四时期钱玄同等人要求废除汉字的力度的,到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更是加大了对人们头脑固有的儒家思想的批判改造,才有了“批林批孔”和“儒法斗争”。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正是为了真正树立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让人们真正觉得“社会主义好,共产主义行”。只是到文革末期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出现了“新的不来”的状况,导致很多人的精神出现了一时的空虚甚至是空洞,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3.

          至于言论空间缩小等事情,我不觉得和文化自信不自信有很大的关联性,什么都可以说甚至胡说八道就是有文化自信了吗,容忍“应该被殖民三百年”这种话是自信的表现吗。

          我想也许是我的话没有说得很清楚让桃花兄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要“什么都可以说甚至胡说八道”,只是认为如果一味地禁评捂嘴并不会达到毒草消失的目的却通常让香花没有生存的机会。比如您之前说的,您在河里想颂也不方便颂了,在国内互联网上就更是不好光明正大地颂了。

          4.

          怎么结合端看今天人的创造。

          想到了网友说的:“周王礼乐是传统文化,农家耕织也是传统文化。三纲五常是传统文化,不平则鸣也是传统文化。君臣父子是传统文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是传统文化。亲亲相隐是传统文化,大义灭亲也是传统文化。上下尊卑是传统文化,众生平等也是传统文化。但前者和后者代表的是不同阶级的传统文化,老爷们会结合前后哪种传统文化给老百姓猪都知道。”

          最后贴一段毛主席的话:

          “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节选自《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18-319页。

          大家好,我是花见花开、人见人爱的可爱华华!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达雅,偶卖糕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