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发到河里来,让大家看一下这个才叫好帖 -- 狙个梨子

共:💬345 🌺2135 🌵1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就是人类没法预测未来

                    当年没人能预测芯片是未来科技的制高点。特别是中央处理器就是未来科技的制高点。计算机价格昂贵,应用范围狭窄。没人认为它会和工业,生活发生广泛的联系,包括美国在内。

                    看美国当年排的星球大战,未来的战舰轻松的进行超光速的飞行。但是操纵方式是一排排的按钮。 3PO擅长宇宙中上百万种语言,打开一看一堆堆的电线。技术都这么牛了,难道信号不该用蓝牙吗?

                    回到当年,包括美国在内,我估计认为未来科技的制高点都是:

                    核聚变反应堆;

                    太空飞行,人们早就殖民火星了;

                    生物科技,粮食肉类都在工厂里生产了。

                    这些也都是当年科幻片里着重描述的。没有觉得电脑一定要牛成什么样子,互联网更是没影的事情。 人与人有可视电话不就完了?

                    所以就算你穿越回去,80年初,你能和小平同志说上话,也没用。

                    • 家园 有时间你看看小灵通漫游未来,那是60年代的作品

                      叶永烈小时候很喜欢看书,从11岁开始对写作有兴趣,他理科成绩不错,考入了化学系,大学期间看着学校图书馆的文学杂志自己也写一些,但投稿能刊登的很少,1959年他发现用文学笔法来写化学,投稿发表的比例较高,因此转到了写作科学小品方面;1960年,20岁的叶永烈参与写作了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时还是个大学生的他为写这套书遇到的知识不足问题翻阅了大量的书籍 [8] 。

                      创作契机

                      由于《十万个为什么》都是每篇只有两千字左右的短篇科技小品文,叶永烈写完这套书之后觉得不满足,萌生了试着写长一点的小说的想法 [8] ;于1961年在收集了许多当时科学技术新成就编成的书稿《科学珍闻三百条》基础上,写成了这部作品 [9] ,原名《小灵通的奇遇》取自对他影响很大的《木偶奇遇记》等童话,而主角被写成了他从高中起就很崇拜的记者 [8] 。

                      形成过程

                      叶永烈花了一两个月时间写这本书,写完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因把未来描述得过好跟现实不合拍未能发表;1977年修改后,于1978年正式出版,书里大部分是1961年原稿的内容 [8] 。

                      1961年,大四的叶永烈完成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他曾回忆说:“那时科幻小说的创作交流环境很闭塞,我当时几乎没有读到世界科幻小说领域的名著,没有看过儒勒凡尔纳、阿西莫夫的作品,只能找到一些前苏联作家的并不出名的科幻小说。”

                      至于书中的那些“高科技”,则源于北大可以看到众多最新的科技杂志。现在看来,他在书中写到的环幕立体电影、隐形眼镜、原子能气垫船等未来预言,很多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1978年,这部小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量达到惊人的300万册,成为一代科幻迷的启蒙之作。而当《光明日报》记者来到家里采访叶永烈时,发现他们一家四口竟挤在11平方米的房子里。这位记者当即写了内参进行反映。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看后,批示要改善叶永烈的生活条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在显要位置发表文章,称赞叶永烈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叶永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给他发了1000 元奖金。叶永烈终于告别了住了15年的蜗居,搬进新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他预测计算机了?

                        计算机家家都有?

                        互联网,手机?

                        • 家园 看图片,我感觉你是既没看,也没懂。

                          在未来市学生们每天还是去学校里边上课,正常情况下,老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室里边讲解课程,但是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老师并不在身边,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把电视机调到老师讲课的频道,用半导体电视电话,打电话给老师,老师马上在线给学生们解答疑问。

                          预测了当代的智能手机跟智能手表,在这本书当中,未来式的市民通信是靠一个塑料小盒子,上面儿有一块荧光屏,这个小盒子不仅能通话,还能看到对方的样子。

                          书里边描写了一种叫做石蜡菌的玩意儿,它们会不断繁殖,变得越来越多,把这些石蜡菌捣成浆就变成了人造肉,而在6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造肉公司超越肉类已经在美股上市。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1952年苏联版本的设想未来/1959年苏共真理报设想未来

                            一、进入太空的管道

                            超越地球进入太空的梦想,与展现苏联生活优越性的愿望,交织在一起。

                            根据苏联物理学家波克罗夫斯基的提议,该进入太空的管道,可以将各种物体送入太空。

                            这是通过一条长160公里,向上逐渐变细的管道实现的。

                            该管道,安装在直径为100 km的强大地基上。管道材料是轻质聚合物,内部充满氦气。

                            二、波浪研究实验室

                            该波浪研究实验室,可以预测和研究海洋海啸和风暴,并评估可能造成的破坏。

                            这样想法,在1952年的苏联《技术-青年》杂志上提出。

                            该波浪研究实验室,应该悬挂在海洋正上方的强力电缆上。

                            三、未来的港口巨型自卸车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保护田地,苏联种植了数百万棵树木,并修建了许多人工水库。

                            在进行大规模人工水库施工的地方,附近建有港口,不断地卸载着各种物资设备。

                            为了减少卸货时间,建议使用各种新型机器,例如这种巨型自卸车。

                            它可以立即将船只翻转过来,并将货物中释放出来,装入到转运的火车上。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控制它。

                            这样想法,也是在1952年的苏联《技术-青年》杂志上提出的。

                            四、多层液压停车场

                            苏联时期,私人乘用车尚未完全普及。许多苏联居民,当时还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

                            即便如此,苏联人还是具有高度前瞻性,预先考虑到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的问题。

                            早在1975年,人们都很熟悉的苏联《技术-青年》杂志,就以蜂巢的形式,提出了多层液压可移动停车场设计。

                            它可以一次停放数百辆汽车,而且车辆移动停放的过程,是自动完成的。

                            五、飞行的维纳斯群岛

                            今天,越来越多的务实论据已经证明:太空中的生活,在我们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奢侈。

                            而几十年前,却不是这样的情况。

                            基于探索太阳系,人类在邻近星球上的生活的梦想,苏联人产生了在金星上推出多个飞行的生活平台的想法,它被称为“飞行的维纳斯群岛”。

                            苏联教育家,作家谢尔盖·日托米尔斯基说,这些“空中岛屿”将能够一次接纳数百名地球居民。

                            然而,对于在金星的热气中,将酸雨转换为可饮用水这个课题,如何在技术上实现,这一点仍然是一个谜。

                            六、风力发电大坝

                            1951年的苏联《技术-青年》杂志,提出了建造风力发电大坝,

                            安装224台,重达1万吨的风力发电机,这样每小时可以产生10万千瓦电力。

                            苏联人热切斯·维奇金和乌菲姆采夫,已经开发出了苏联第一台这种风力发电机。

                            他们梦想着一个新能源时代,不再需要将石油,煤炭,天然气作为能源,而只是使用如风力,太阳能这样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七、紧凑且易于操作的私人飞机

                            1954年,苏联航空专家马祖鲁克,在苏联《技术-青年》杂志上,提出了另一个创新项目。

                            在他看来,60年代的苏联居民,不但可以拥有汽车,而且应该拥有一架紧凑且易于操作的私人飞机。

                            这样的飞机,将是苏联居民负担得起,并且广泛使用的。

                            起飞区域,计划建造在高层建筑物的屋顶上。

                            八、海上高速公路和海上城市

                            苏联曾经提出过构想,到2000年,计划在白令海峡建造一条海上高速公路,并在其附近建造白令城市。

                            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将使苏联楚科奇和美国阿拉斯加连接起来。

                            苏联居民,和美国居民,都可以在这个海洋上的城市居住,这将加强国际友谊。

                            只不过,可能当时没有人会想象到,到了2000年,苏联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回忆。

                            九、城市太空港

                            1952年,宇宙的未来,在苏联被描绘为较为美丽,尽管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在此后许多年才飞入太空。

                            苏联《技术-青年》杂志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即在所有苏联主要城市中,将创建自己的太空港口,从那里可以发射飞船,在太空和地球之间往来。

                            将近70年过去了,这样的构想,今天还是不可能实现的。

                            十、垂直起飞的飞行器

                            1958年,苏联的另一本杂志,谈到了垂直起飞的飞行器的设计。

                            该飞行器,预计能够将一名乘客带上天空。这样设计,后来并没有实现。

                            但是,苏联在开发雅克-38飞机时,还是采用了垂直起飞的构思。

                            爱沙尼亚和芬兰报章重新刊发了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959年岁末的一篇旧文,内容是展望苏联在2 0 1 0年时的美好未来。

                            这篇从故纸堆中打捞出来的文章令西方国家的不少博客写手感慨万千,他们承认,苏联解体导致不少连西方都垂涎三尺的福利也随之夭亡。

                            《共青团真理报》事无巨细地勾勒出了2010年的生活:每位苏联公民都将拥有一部可视移动电话,天涯变咫尺;金钱将不再流通,因为任何商品都不限量免费供应;食品店也会门可罗雀,大家通常在公共食堂大快朵颐,家庭主妇们只有节日期间才亲自下厨。

                            一切体力活都将由机器人代劳,罪犯、监狱、犯罪都将成为历史,因为人们心中充盈着幸福和踏实的感觉;精心养护的小轿车将列队城市街道两旁,任何有需求的人都可用其代步,到达目的地后,你只需将车辆停放在附近的停车场,供下一位公民使用。

                            但最普及的交通工具将是直升机,可以从随处可见的租赁站租到。当然,一本飞机驾照是不可或缺的,但未来的苏联公民将个个诚信,工作人员索性省去了要求对方出示驾照的繁文缛节。就连120岁的老者也能驾机出行。由于医疗保健宣传深入人心,一贯偏爱豪饮的苏联人将不再饮用任何烈酒,使用酒精成了医院的专利。多家医院都能实施器官移植手术,给衰老的脏器以旧换新,让老人延年益寿。部分诊所仍设在地球,但有一部分将迁至火星。

                            太空将与苏联公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星际摆渡飞船将执行从金星到火星的定期航线,载着求知欲旺盛的少先队员、各行业的生产标兵、老当益壮的退休工人展开星际旅行。对月球的开发将相当完善,它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加工月球金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苏联生物专家还将令长眠于西伯利亚永冻土层中的猛犸象起死回生。热医学研究所刚刚唤醒第一头猛犸象,其大脑已能工作,如今要做的是恢复其心率。在2010年二三月间,它将入驻莫斯科动物园,成为苏联儿童的新宠……

                            读罢上述迷人憧憬,难怪一个名叫“爱沙尼亚的美国人”的网友会在博客中感叹:“5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苏联人预见到了可视手机、太空旅游、器官移植。倘若苏联并未分崩离析,太空开发和金钱消失或许不会是天方夜谭……”另一位网民也指出:“制订计划并将其付诸实施是苏联人的长处。如果这个大国依然健在,出入地球可能会变得稀松平常,只是我们还得赶到苏联去申办太空签证。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联并不追求个人私人家庭用小轿车。

                          • 家园 你仔细看看这个

                            这不还是半导体+自动化+电视机+机器人。和“星球大战”,“回到未来”在同一个位面上。

                            你看了这些,哪里有芯片?

                            • 家园 半导体不是芯片?不需要计算?我觉得你也是吹毛求疵了,要求

                              一个科普说那么深入,你真不是故意的啊?

                              你说的不是手机吗?

                          • 家园 纳米洗盘子

                            纳米技术也称毫微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由于纳米微小,排列紧密,能防止污渍附着。

                            在《快乐大本营》的节目中,也通过嘉宾身穿纳米材质的衣服在污泥中比赛,展现衣服的特殊性。因为布料上涂有纳米涂料,不论衣服沾染的是污泥还是颜料,都能被水直接冲掉。

                            同样,纳米技术的碗和盘子也运用这样的原理。这个家居神器有一个很萌的名字“有只兔子”。

                            大家在使用平常的陶瓷餐具的时候都觉得很光滑,其实不是这样的,任何看似光滑的物质也是由细小的粒子构成,只不过要看粒子的大小和中间排列的距离。当普通陶瓷餐具放大800倍后,你会发现,表面呈夹角状,很容易积累油渍。所以看似光滑的陶瓷在盛完菜后会残留油渍,需要使用去污、去油的物品才能解决。

                            而纳米材质制作的餐具,表面粒子排布为波浪曲面,油渍、污渍会残留在餐具表面。不论是毛血旺这类大油的菜,还是糖醋里脊这样浓稠的汤汁,只需要用水一冲,立刻干干净净。如果你懒癌严重的话,放在下次做饭前冲洗,还是有一冲就净的效果。

                            疏性水净瓷采用特殊的瓷土配方加微纳米材料,经过1300度高温烧制而成。外表和普通的陶瓷餐具一样,拥有着瓷器特有的光泽。还通过矿物发色原理,为餐具穿上了不同颜色的外衣。

                            这样的餐具也可以使用百洁布、丝瓜瓤之类的清洁用具,不用担心会损坏表面,影响清洁效果。水洗去油的效果也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

                            • 家园 这个不也是扯吗?

                              我当年的课题就是纳米。

                              就算不说成本,你纳米结构去日常生活使用,过两天表面被磨了,被破坏了。 你商家怎么办,退款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