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要谈六十年前的文化大革命? -- 张新泉

共:💬212 🌺1053 🌵6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左派右派说穿了都是一回事

                      右派嘴里美利坚就是他们的理想国,左派眼里毛时代所有的都是美好的,毛本人从来没出过错,错误都是别人的

                • 家园 改开发端于小岗村的分田到户

                  原来以为分田到户是从生产队的集体模式,一下跳到每家每户单干模式。后来去小岗村,看了相关介绍,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在搞红手印私下分田到户之前,小岗村已经不搞生产队的集体模式,而是实行分组包干模式了。

                  所谓分组包干,就是两三户成立一个生产组,这两三户要么是父子关系,要么是兄弟关系,都是很亲近的血缘关系。

                  按理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父子一起种田,既能相互照顾,又能提高农具利用率,应该是很合理的安排了。

                  但是,既然兄弟父子当初分家立户,就是基于各自的算计,那么再让他们绑在在一起种田,也就会必然产生各种是非矛盾,所以小岗村的十八户村民,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也要分田单干。

                  所以,改开说到底,是对人性的屈服,因为这种人性的力量太强大了,自古以来就是碾压父子兄弟之情的存在。

                  • 家园 有没有可能是现代性不足?

                    你看现代企业,无血缘关系的合伙人很常见,而且闹翻也经常是经营理念大方向不合,而不是分钱不均。

                    有没有可能,如果陌生人搞生产组反而好些?毕竟家族企业到今天也算不上什么先进模式。

                    • 家园 只要人还没变成其他物种

                      人性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大概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如果连基本属性都变了的话,就得给人重新定义了。

                      至少目前,现代人和过去的人,在基本属性方面,也看不出有啥不同。只要人没变,所谓现代性的概念,也就是起到一个时间坐标的作用,并无更多的实质意义。

                      在人性的一些基本东西里面,自私是从基因程序就设定好的。

                      看过河里有个帖子,讲到过长三角小商品的生产模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一环套一环,从而形成一个全球无敌的产业链集群。

                      如果把这些家庭组在一起,搞一个现代企业,可能竞争优势就没有现在这么强,因为已经有无数个国外的现代企业都被这种模式打败了。

                  • 家园 小岗村分组都斤斤计较的啊,也是一个奇葩村庄
              • 家园 食物是尚可的,否则不会人口那么增长,除了科技手段,食物

                也是必须的,这点也有数据为证,他们是瞪眼瞎说,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所谓的虚假的个体感受而已。

                指标就是人均寿命。

                由于中国基础的落后,也只能满族足基本消耗,所以感觉到了饥饿感。吃饱了也没用啊,粗粮热量不够啊。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就是这么个数据,他们就是总不承认。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那您认为东北大规模的国企工人一夜之间下岗,

              全家没了收入,东莞出现大量的“失足妇女”,算不算到了崩溃的边缘?

            • 家园 大量是多大,改开之后没有讨饭的?
              • 家园 大量就不是少量,不是个别不是罕见

                40多年过去了,回忆不清晰,更不愉快。

                坐标天津市和平区,直到1980年代初我上高中住校之前,在我们胡同和周围街区,上下学的路上以及日常玩耍的区域,见到"臭要饭的"绝对是生活中不值一提的事,因为太常见了。至于常见是平均每天数次还是一两天碰到一次,年代久远,记不清了。

                顺便说,"臭要饭的"真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事实描述,因为他们身上实在太臭了。不是粪便的臭味,因为那时都是去公共厕所,大便的味道虽然难闻但早已经习惯了。要饭的人身上的臭味要浓郁强烈的多。

                能够走到天津市内要饭的人,偏远地区的应该极少,绝大多数就是周围郊县。挨着京津两大直辖市,又没有大灾,竟然需要乞讨,老少边穷地区的生活可想而知。

                这算不算崩溃边缘?谁来告诉我。

                城市居民都是有户口的,应该没有要饭的,但也就是不需要要饭而已。比如我周围的同学邻居以及父母的同事,家庭困难到要把细粮票跟我家换成粗粮票,也是生活中不值一提的事(为什么要把细粮换成粗粮?你猜)。

                回想起来,我的童年生活真的不错,虽然4口人住一间屋子,过道里做饭,没有上下水没有暖气,但因为是双职工家庭,居然没怎么挨饿,而且家里的肉票油票鸡蛋票糖票麻酱票布票之类,应该都是用掉了,印象中好像没有过期作废的情况。这比天津很多家庭要好的多了。

                不说了,心里难受。

              • 家园 不用讨饭了

                都在那送自己的老婆女儿去夜总会了,男人在门口做保安,这么高大上,还要讨什么饭呢。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也不是,哈哈,讨饭村岂是浪得虚名?

                  不过他们的说法改了,市场经济的讨饭能叫讨饭吗?那叫讨钱而已,哈哈,逻辑也没的说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