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纪念】《歌唱二小放牛郎》 -- 蛇公子

共:💬8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纪念】《歌唱二小放牛郎》

    今天电视里放这首歌时,我才发现,我几乎已忘了这首歌。小学音乐课教这首歌,当唱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时,我哭了起来,旁边人都笑话我,老师一面抓住机会教育大家一番,一面却又嘀咕“这娃儿感情倒挺丰富”。我只觉得奇怪,这么感人的一首歌,难道不值得一哭?后来,“六一”节合唱这首歌,没让我参加。今天又听见这首歌,心里哽哽的,上网找到了下面的内容:

    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作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大名叫王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庄村“王二小故居”。背后是三间土瓦房,1929年王二小就出生在西头那间屋子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连续下了四十多天大雨,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沿着村南的大道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五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高山林搭救,后来他被安排到李家台给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狼牙口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四周群峰耸峙,山峦环抱,抗日战争中这一带因地势险要,远离县城,是华北战场抗日巩固区,晋察冀边区领导机关长驻在附近,当时涞源抗日政府就驻在离狼牙口八里远的范庄旺村。狼牙口位于交通要道,是通往涞源、阜平和山西的必经之路。因此,进攻边区的日寇,一定首先要来扫荡这个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到阜平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条山沟两旁刀劈斧削的峭壁巍然耸立,谷底一条小溪弯弯曲曲流向山外。最后转过一个大弯来到了石湖旮旯,站在这里并不会看出有什么异样,一块巨石静卧在山谷中,绕过它前方似乎还是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一挂瀑布从山崖上落下。六十年前这两旁的坡顶上就埋伏着我们的部队,监视着脚下山谷里的动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当年这场战斗发生的地方,石湖旮旯外的那片山坡上,几年前由涞源县政府立起了一块洁白的石碑,上面是原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肖克将军题写的“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纪念碑”几个大字,今天偶尔还会有人前来凭悼。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去往刘家庄的崎岖山道,六十多年前在这条山道上,二小走完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段路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路旁一座小小的乱石堆就是王二小的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年王二小和另两位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就被掩埋在旁边这片山坡上,四五年前才由村花了几十块钱将二小迁到一旁堆上这座新坟。二小死得那么悲壮,坟上却连块碑都没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二小牺牲后,当时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得到消息,马上把他的事迹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中华大地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感染了无数的国人。

    感谢Cfun和他的朋友们的寻访,使我可以在此作一番凭吊!

    http://auto.sina.com.cn/bbs/2005/0801/12511833.html

    [MP=320,20]http://hongxiao.com/hechang/hechang3/2.WMA[/MP]

    方冰 词 劫夫 曲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他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关键词(Tags): #王二小#抗战#英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