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版20条出来后,疫情控制不理想。 -- lanlong

共:💬128 🌺956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新版20条出来后,疫情控制不理想。

    而且趁这段时间,各国不好的舆论新闻冒出来了。现在感觉已经到了,要么快速找到能更好封控的办法,要么解封。按现有防疫方式,积累的矛盾迟早爆发。

    • 家园 已经不用找背锅的了,一尊讲话了

      11说,目前中国流传的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其致命性远低于德尔塔变异株,这为中国进一步放开防疫措施开出了一条路,中国一些地区已经这样做了。

      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21203-1339763

    • 家园 这回应该没有任何疑问了吧

      党中央选择2。石家庄不信,这回北京做示范了。

    • 家园 今天浙江宣传的文章讲的很透

      “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

      原创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11-29 15:36 发表于浙江

      从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算来,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时间拉长,不少人的心理承受和忍耐程度倍受考验,甚至正一点一点在流失。正如有的网友说:如果第一年是恐慌,带着一点窃喜,能在家好好歇会儿;第二年开始迷茫,盼着疫情快点结束;第三年则是有些抱怨,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加之,近来有的地方借防疫之名“层层加码”,滥用权力、为难群众,导致防疫变了形、走了样,有的表面上不说封控实则就是在封控,漠视群众利益和民生诉求,随意打断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有甚者置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了群众的心。甚至还有些人,借机发疫情财。相比疫情,这些现象刺痛人心。随之而来的无奈、厌倦甚至愤怒,都是可以理解的。

      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从来只有“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都应该是为了让社会能够早日回归正常,让生活尽快回到正轨。所有的选项,都是我们通往这个目标的“桥”和“船”,而不是简单地把人防住,不计成本盲动蛮干。

      这段时间,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观众席上的人群不戴口罩、肆意狂欢,似乎和疫情前没什么两样。有人则问:“世界上很多国家现在已经一切如常,‘躺平’不也躺过来了吗?他们‘放开’行,我们为什么不行?”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看几组数据:

      先看确诊病例,截至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6.36亿,累计死亡病例超660万,最近一天新增确诊病例23万例、死亡病例428例。其中,日本1.26亿人口,日新增9.8万确诊病例;韩国5000多万人口,日新增4.7万确诊病例。

      再看医疗资源,今年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数6.7张,而2020年,韩国12.65张,日本12.63张,德国7.82张;2020年,我国每10万人ICU床位4.5张,德国28.2张,美国21.6张,法国16.4张,日本13.8张,全球平均10张。今年年初,新冠重症患者占用了美国ICU总容量的32.7%,每10万人ICU床位约7张被新冠重症患者挤占,已超过我国每10万人ICU床位数总量。

      最后看“一老一小”,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少儿人口超过2.5亿,“一老一小”群体规模很大。根据新加坡的最新数据,有疫苗保护的60-69、70-79、80岁以上的老人感染死亡率分别是0.014%、0.064%、0.54%;无疫苗保护的三个年龄段老人感染死亡率分别是0.19%、0.29%和2.5%。而我国未完成接种的三个年龄段老人分别约为2264万、1616万、1400万。如果现在就彻底放开,按照新加坡的感染死亡率估算,我国仅6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人数就将会达到60万左右。

      虽然病亡人数是个冰冷的数字,但最终都落到每个家庭头上。试问,我们能眼睁睁接受身边人离去的现实吗?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不允许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辈祖辈和孩子,面临死亡威胁而无动于衷、直接放弃。举个例子,西方有的国家一所养老院就有上百人死于疫情,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国家,相信是难以接受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我们国家为控住疫情所作的努力。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超额死亡估计达1820万人,超额死亡率为每10万人120.3人;美国超额死亡率每10万人179.3人;中国超额死亡率仅为每10万人0.6人。

      任何事情不能只说结果,不谈过程。西方国家今天的“一切如常”,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和一个个家庭破碎的基础之上。最新数据显示,欧洲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经突破200万,美国则近108万,是全球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光羡慕西方国家的自在与狂欢,却忽视了他们付出的惨痛代价,是选择性遗忘;脱离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谈疫情的“控”与“放”,都是空想性命题。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为了抵达对岸,有的国家选择赤膊下水、优胜劣汰,默许一些人成为牺牲品;而中国选择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尽可能用一艘大船让所有人获得求生机会。当大船正艰难而逐渐靠向对岸驶去时,如果盲目羡慕那些已经登陆上岸的游泳过河者,不再齐心协力划船而选择冒然跳船,之前许多付出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中国选择的抗疫道路,从一开始就不同于西方国家,贯穿始终的大逻辑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时制宜”。

      记得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当病毒最强大的时候,我们深挖战壕,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全面打响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在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随着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我们审时度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使得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而后,随着病毒攻势减弱,境内疫情总体零星散发,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采取常态化防控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如今,面对病毒毒性逐渐减弱、传播特点出现变化,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制定实施第九版防控方案,推出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不断迭代防控举措。

      每一次调整,都是循客观规律而动,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

      作为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大陆疫情累计死亡人数为5200多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2020、2021两年平均增长5.1%,成为主要经济体的优等生。

      我们用中国的制度优势和资源配置方式,尽最大努力把人民生命保下来,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丰功伟绩。

      近来,一些地方在执行“动态清零”的过程中,由于认识的问题、能力的问题、方式方法的问题,乃至背后利益的问题,导致防控政策跑偏了、变形了、走样了,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悲剧。

      政策把握没有“一盘棋”。中央定下来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一些地方有不同解读,极大降低了中央政策的权威性。疫情防控在有的人眼里,只是管住自家“小池塘”,而不是共同管好流动的“大河”。所以,才会搞出“流动性管理”,“我负责流动,你负责管理”,后果必然是“一地生病,多地吃药”。

      政策执行“坐跷跷板”。对于疫情防控最新优化调整的落实,踯躅不前或者一溜到底都是危险的。有的地方“猛踩油门”之后“掉挡失速”,最终“进一步退两步”,严重损害了群众对稳定预期的渴望。有的地方要么“一封了之”,要么“一放了之”,对于怎样走小步不停步,防控怎样更科学精准,资源配置怎样更合理有效,远没有形成有章法的“组合拳”。

      “防疫至上”代替“人民至上”。有的地方以防疫为名,轻视民生经济,轻视百姓生活,更有甚者在政策执行中默许“只有新冠是病,其他病无关紧要”,扭曲了“生命至上”理念。有的给防疫“层层加码”,目中没了法律、没了规则,甚至想出各种招数“对付”群众,让百姓寒了心。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可忽视,但动辄归咎于“动态清零”政策也不符合实际。当前的疫情防控,更像一架“利害相权”的天平,不仅要有算明白民生账、政治账、经济账的头脑,更要求在多目标平衡中实现“最优解”。如何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围绕阶段性目标,突出科学精准,确保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治理能力,也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智慧和担当。

      当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也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在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中跑偏了走样了、不科学不精准,从而全盘否认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否定“动态清零”总方针,这是不讲道理的,是只看到了一时一地的小逻辑而忽视了疫情防控的大逻辑。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个别防疫工作人员暴露出能力和作风上的不足,我们既要指出来,督促他们改正,也不能以点概面,认为所有防疫人员都是不好的,甚至认为他们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更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没有去现场、缺乏任何依据却借助拼接而成的视频和图片来制造、传播虚假消息,唯恐天下不乱。

      走出疫情阴霾,不是一句“放”与“不放”就能解决的事情。争论不会自动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从一个个具体环节着手,迅速提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努力以软着陆方式管住管好。这是我们应该争取的。

      为什么病毒致死率低了仍不能立马“放开”?就拿疫苗接种来说,我国80岁以上老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40%,小孩接种率还不是很高,全民整体的免疫水平也不高。一旦出现大范围感染,我们的医疗资源也可能面临被瞬间击穿的风险。这个时候,与其纠结“放”与“不放”,倒不如先抓紧把我们的疫苗水平提上去,把我们的药物备得更充分,把我们的重症病床建得多多的,家里有“矿”、手里有“粮”,面对任何潜在的风险,都会心中不慌。

      为什么会出现“一刀切”“层层加码”?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创新举措,实际上是政策加码;看起来不是“一刀切”,实际上是造着概念搞“一刀切”。说到底,还是实事求是的意识太弱、担当作为的精神太弱、因时而动的能力太弱。每一次决策、每一个举措的出台都是经过审慎研判的,具体到执行这个环节,更要把以人为本的导向立起来,对防疫不力的严肃问责,对那些“层层加码”也要坚决问责,让他们都成为“过街老鼠”。

      为什么有的地方防疫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却很“吃力”?一些地方“码”有了,但不管用,看起来是大数据筛选,实际上还是人在操作;不同的省、不同的市乃至不同的县都在开发各自的“码”,去一个地方就得换一个码,让人“累觉不爱”。要尽快把健康码标准真正全国统一起来,把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联互通,把先进地区精密智控的做法经验快快地复制推广到更多地方,“一地创新、全国使用”。不能让所谓的属地化、行政化甚至利益群体阻碍技术经验的推广普及,而是要想尽办法,让数据多流动,让病毒少流蹿,让老百姓少折腾。

      为什么有时该说的不说,“对的事”却说不好、听不懂?有些党员干部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的能力较弱,要么一味回避躲闪群众关切,要么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大通,结果都不是群众想听的、普通人能听懂的。要把那些逃避责任该说不说的揪出来曝光,把说不好、不会说的人从发布席上快快赶下去,把那有资格说、而且说得好说得清说得准的人多多请上来,在不确定性中多给人以确定性,让权威专业的声音立起来。

      每一种能力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考量,那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公众的呼声与诉求,历来是我们调整优化抗疫政策的基点。抗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民造福,就是护佑每一个人的健康、平安。抓住了这一点,我们的步子就不会乱、行动就不会偏。

      疫情发展到现在,防控早已不是开“盲盒”。任何一次调整,其实都是政策的迭代、防控的优化,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不是自我放弃、自我否定,不应循规蹈矩、自我设限。对我们来说,疫情防控就像开一艘大船,减速失速不行,急速转弯也不行。正因如此,才有防控方案从第一版,迭代到现在的第九版。沿着这个方向,相信还会迎来更加精准的第十版、第十一版……

      建造疫情防控这艘“大船”,最终是要载着14亿多人顺利到达对岸。船到湍流处,更需心劲齐。要相信,我们不会一直漂流下去,只要团结一致、步调平稳、节奏不乱,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平安下船。

      二流报纸现在只会念经了,已经什么人听了。浙江宣传这篇文章,算是御林军了,对今上的心思摸得还是很准的。

      就是用疫情防控这个把手,针对下层官僚的。

      现在病例增多,不是中央的锅,是基层没执行好。

      • 家园 是哪个说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来着

        哦,有成绩的时候你亲自部署。现在出问题了,推给“下层官僚”了。合着好处全让你占去了。

        对这种解释我只能嗤之以鼻。现在这种情况就是习近平愚蠢傲慢还僵化的表现。

      • 家园 多余帖子,删除
      • 家园 文字游戏,无耻之极

        清零跟防疫至上,不说语义上有多少区别,反正都是口号,具体措施呢?第九版出来之后,形势急转直下,然后又出了二十条。中央放开大门,纵敌长驱直入,还要求基层官兵抵抗,好意思吗?

        中央要放开,就主动承担责任,现在像个什么样子?学邓打左灯向右转,邓什么下场什么历史评价?况且邓好歹有西方支持,一尊把自己搞得孤家寡人,难道沪强蔡京就包打天下了?

        通宝推:杨微粒,
        • 家园 浙宣立论的前提可能有问题

          如今,面对病毒毒性逐渐减弱、传播特点出现变化,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制定实施第九版防控方案,推出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不断迭代防控举措。

          然而真的毒性弱化了吗?我看到的说法是,omicron新变种降低了肺毒性,但是增加了神经毒性和对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降低了对小白鼠的攻击力,增加了对人类的特化。但是文宣中仍然称新冠为「肺炎」。

          猴痘、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欧美相继流行,恐怕就是新冠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果。【《战疫·2022》第一集:直面奥密克戎-哔哩哔哩】 https://b23.tv/T7oCRWW 中也提到,omicron变种在攻击免疫系统方面类似艾滋病了。

          • 家园 真正的问题其实已经是社会主义还是野蛮主义了

            一百年前,欧洲国家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屠杀,造成17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罗莎·卢森堡提出了一个口号,即人类面临着“过渡到社会主义”或是“退回到野蛮主义”的历史选择。https://zhuanlan.zhihu.com/p/30811815

            如今,气候变化和疫情又一次把社会主义还是野蛮主义的选择摆到了世人的面前。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高强度、高杠杆、低保障、低储备的时代。一个小小的病毒就把这一切都破功了。

            本次疫情,暴露出了一个远比重症率,死亡率,后遗症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更可怕的真相:

            我们(可以说是全人类)的保障是羸弱的!

            当大家在美国,欧洲,印度,香港,台湾,大陆等等不同地区的疫情话题下,反复刷着同样的梗,比如“低端人口”,“低种姓”,“手停口停”的时候,还自己觉得无比正确,无法反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手停口停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这种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本身就是错的!

            我为什么早在2020年就提出这些帮扶措施?我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还写过不止一篇文章,探讨和呼吁建立新的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

            没有保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短板。

            挺意外吧?不是“老人孩子警告”,而是“手停口停”警告。

            手停口停就意味着没有保障储备和长期承受力。而这就意味着没有抗风险能力。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不论是新冠,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比如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概承受不了。

            整个底盘只不过是个被掏空的世界。

            要知道,新冠已经是比较温和的一个敌人了!

            首先,它的死亡率其实并不是十分骇人,尚在可承受范围内。

            其次,它没有思想和意识形态,只会正面肉搏,不会攻心。

            再次,它很老实,你只要真有本事给摁下去,它倒也认输。

            最后,至少,它感染的是生物,没有破坏物体的力量,比方说,不至于发射导弹把你电厂炸了。

            然而,就这么个温和的敌人,在三年时间里,给全人类造成了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的损失(无论是从生命还是财产而言)。

            如果你站的基础是手停口停,那么,承受力与容错率都会非常低:

            清零状态下,你承受不住任何防疫带来的不便,连几天的临时封控或者隔离都撑不住,要么零感染,不用封,要么感染了也不能封,只能放弃防疫,没有战略相持的时间和空间。

            反过来,共存了,你照样承受不住病痛本身带来的不便,都不用重症或者死亡,仅仅只是发烧加咳嗽几天的轻症就可以让你无法胜任工作(手停口停的人不可能从事的是宽松舒适的职业),除非是(而且每一次重复感染都是)真正没有任何感觉的无症状(可以不知不觉继续上班),否则,请假,不在状态等等情形出现的次数稍微多点,照样有可能手停,同样没有战略相持的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理,换成自然灾害或者战争,就凭你那手停口停的紧巴日子,仍然撑不过必然会出现的动荡与萧条。

            简而言之,手停口停的人越多,人类社会整体的抗冲击能力就越弱。

            对人类个体而言,免疫力低下是短板。

            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整体而言,保障力低下是短板。

            回到开头,而新冠恰恰照出了这个短板。

            新冠不恐怖,恐怖的是这个短板。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个短板,人类相互扶持,是有持久作战能力的,是能争取到战略相持的时间和空间的,迟早把病毒按在地上摩擦。

            而一旦有了这个短板,人类社会撕裂,相互攻讦,难以达成共识,无谓的内耗,丧失持久作战能力,被病毒反复轮。

            这就是为什么我三年前的文章就着眼于保障力。

            因为保障力才是全社会的免疫力。

            我明知道不可能清零病毒,但还是支持清零,是因为我认为并希望借助清零这个高调,倒逼保障力提升。

            提升保障力就是提升社会的免疫力。

            我们不可能永远赌运气。

            要知道,从非典到新冠,仅仅只过了17年。

            仅仅17年,病毒的“战斗力”和“破坏效果”就有了如此触目惊心的增强。

            人类“修炼”的17年明显没有跑过病毒的17年。

            就算非典时运气好,它突然退潮了,就算这一次运气也还不太坏,它姑且算是温和了。

            那下一次呢?以后呢?

            https://www.zhihu.com/answer/2783419599

            通宝推:唐家山,
      • 家园 臣等本欲死战,奈何陛下先降

        投降投出了优越感。

        看这小报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有点想吐。🤮

    • 家园 看看深圳都让这二十条逼成啥样了

      深圳:倡导市民暂时居家工作

      据深圳发布消息,当前,我市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面临防输入、防扩散的巨大压力。为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健康和城市安全,我们倡导:11月28日至12月2日(周一至周五),有条件的企业、机构员工和市民暂时居家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排工作人员限流轮岗上班,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 家园 20条应该理解为 放开的准备

      文件大致的意思是,允许病毒传播,但是要可控。

      但是如何可控呢?关键是两条路径,一个是依靠组织能力减少传播指数,另一个更关键的是疫苗。

      个人很看好吸入式疫苗,希望能够在疫情控制上验证有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