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盖棺论定谈小强施政——国史上第三次人口大灭绝事件的始作俑者 -- 梦里依稀是神州

共:💬461 🌺3388 🌵2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每个人都是自己购房事务的第一责任人
      • 家园 如果再给老百姓上杠杆梦兄可以把这个主贴标题换人了

        本届十年矢志不渝在干的一件事就是给老百姓上杠杆,曾经的我们是一个被罗杰斯等西方投资者称为有很多余粮的国家,现在居民杠杆率已经奔着美国人去了。

        等居民杠杆都上去了,又开始问,怎么老百姓不消费、不生孩子?然后把教培之流干了。虽然干教培我是支持的,我觉得我们小孩的学习生涯有太多时间在做无用功——比如学了12年还说不利索写不利索的英语——一门语言有这么复杂吗?

        可问题是他们干完了教培又没搞其他配套的改革,教育资源、选拔机制都还在那,结果导致现在教培名亡实存,只不过变得“贵族化”了。

        同样的道理,这两天放的风是明年要促销费。且不说特么明天全世界经济都在下滑,明显需要苟,搏一个逆周期毫无道理,就说你真要促销费,那就降居民杠杆啊!

        给中低层把杠杆降下来,人家自然会去消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没有呢?作为制造业大国,改善生活的东西又都大都是内需。

        结果人老哥又开始说房地产了……

        老百姓不是不能付代价,但这批人给人的感觉,是把老百姓付的代价不当回事。老百姓好不容易摸出几快大洋交给他们,他们来到河边咻咻咻打了几个水漂,然后跟大家说:“看我这水漂弹了多少次,我好厉害呀!”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七天,手可摘星辰,西安笨老虎,达雅,杨微粒,
        • 家园 对于房地产我感觉现在的作用是盘活国民经济,毕竟还是支柱产业

          原来的作用是房地产发展给地方财政提供资金,地方有钱了就发展改善地方民生,现在可能是往上收,从整个国家层面利用其支柱作用来盘活经济,这几年就是卡死房地产,经济就萎靡不振,所以不得不回头适当放开。对于地方财政应该是给两条路:一:产业升级,二:特色产业,突飙猛进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高质量发展,拼内功的时候。

          • 家园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我来河里最早的帖子之一就是说三条红线之后熬了2年,把房企的成色都熬出来了,接下来救给力的就行了。

            可问题在于,之后的极速放开乱象让我对执行层面的操作水平大为震惊。以前看国家政策我只看大方向,觉得大方向对了就行了,现在我觉得必须要考虑执行层面究竟能不能落实。

            如果不提GDP目标,没有什么“明年要刺激经济”的传言,不搞什么“明年促销费”的政策,那我认为是可以优化地产结构的,不一定要以上杠杆为代价。但现在这种ICU→KTV的风格,以及执行层面拙劣的能力,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又是一轮翻大饼。

            通宝推:杨微粒,
            • 家园 防控放开要准备好的,但却完全无准备

              生动的诠释了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原因:你好歹先有个预案,要求各地根据推算的疫情高峰备足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药也好,下发常用药凭身份证限制购买也罢,总归要有对策。

              结果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决策,任凭恐慌抢药,药架空空,阳性患者去哪都找不到药。

        • 家园 16年李:发挥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psl就是将原本已经抵押100亿的地产,说升值了可以抵押200亿,然后从银行再贷出100亿,棚改货币化的钱除了国开行那些没人还被迫延期续贷的外,主要来自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房价暴涨的那些细则,全是小强推动的,棚改货币化、psl等。真跟刘鹤关系不大,虽然他也是鼓吹房地产支柱产业的一员猛将。

          http://www.gov.cn/premier/2016-09/06/content_5105852.htm

          李克强:以制度性改革挖掘“补短板”巨大潜力

          2016-09-06 19:01 来源: 中国政府网

          “‘补短板’一定要抓住两个重点:首先是要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第二也是更重要的,许多制度性、体制性改革,政府不花钱就可以调动有效投资。这方面尤其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去干!”李克强总理在9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当天会议部署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依靠改革开放推动发展升级和民生改善。李克强说,在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同时,加力补短板,实现“加减”并举,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他强调:“我们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释放制度性红利,挖掘补短板、扩大有效投资的巨大潜力。”

          我们国家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存在大量明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

          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列举了一组数据:当前我国人均公共产品拥有水平、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以及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仅为西欧的1/3、北美的1/4。在2015年在全球基础设施综合排名中,我国仅列第39位。

          “必须认识到,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很大,还存在大量明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李克强说,“这些短板我们迟早都要补,迟早都要投资建设。因此要抓住当前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等有利时机,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政策‘配方’,打好‘组合拳’。”

          李克强说,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对于拉动有效投资、稳增长和保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G20峰会上各界普遍认为,要协力进一步启动投资的引擎。”总理说,“当然,我们的投资不能‘大水漫灌’,而是要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补短板’带动合理有效投资,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比较充分的就业。”

          (资料图)2014年5月22日,在赤峰考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时,李克强鼓励当地政府,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补足城市发展“短板”。他以城市污水处理为例指出,只靠政府补贴难以持续,应放开行业准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而实现相关项目的自主运营和盈利。

          以制度性改革,调动有效投资向“补短板”倾斜聚集

          在讨论中,李克强指着手中的文件一一询问相关部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促进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建设,这项工作能不能再加快一点?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限制,目前有没有具体举措?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能不能切实做到民办与公办机构在市场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

          他特别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修订相关投资项目目录,创新机制高效吸引利用外资,改革完善有利于“补短板”的投融资体制。

          “这些制度性、体制性改革,都是政府不花钱就能办的事情,必须加快进度,调动有效投资向‘补短板’倾斜聚集!”李克强说。

          既要深化改革释放制度性红利,又要适时调整政府存量资金结构

          “补短板”的另几项重点,是加快脱贫攻坚、灾后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各地财政滞留资金的审计督查力度,盘活存量资金;同时发挥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作用,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他说:“总而言之,我们既要深化改革,释放制度性红利,又要适时调整政府存量资金结构,从而切实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发挥对稳增长、增后劲、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抓紧制定产权保护制度措施实施细则,加大对非公有财产的刑法保护

          李克强强调,补短板、拉动有效投资,当前要加大奖惩激励机制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既要对主动作为的地方、部门人员加大奖励力度,也要对不作为的地方部门人员进行问责,同时还要建立允许‘试错’的保护机制。”总理说,“中央深改组已经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措施,加大对各种所有制财产的法律保护,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动力。”

          李克强最后强调,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拿出硬措施,排出工作时间表,国办要依据时间表对此进行督查。(李之南)

          • 家园 我不是给李洗

            如果大环境都现在这个样子了,接下来还给老百姓加杠杆,造成的损害会比以前大得多,之前的那一系列操作无论是不是李,和这个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 家园 靠嘴涨不了房价,加不了杠杆

              得靠真金白银。以前和现在,都证明,降低首付和利率对涨房价效果不大,还得靠棚改货币化印钱给拆迁户。

              刘鹤从中美贸易战带着那纸协议回来,被习总否决,即边缘化了,何况他也没办法推动二次棚改,第一次棚改货币化也不是他的责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