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无人机比我想象的还要管用。 -- 聊无

共:💬75 🌺22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种低档无人机毫无反抗能力

              飞得不高,而且飞得又慢。几架歼10升空,用机炮打,就和打火鸡一样。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歼10 的雷达能不能发现这些小火鸡。那就可以改装高空无人机为高空无人预警机,专门侦测低慢小这些目标。地面的防空炮,激光,天上的战斗机,可以轻松打掉这些目标。地面的小型防空雷达+激光打无人机,出口给沙特的已经有很多案例了。

              • 家园 似乎这种飞得又低又慢的飞行器反而不好用战斗机来打

                记得河里以前有大牛写共军打蒋军侦查机的事情,u2什么的还好说,反而是一个螺旋桨的侦察飞机不好打。老飞机飞的又低又慢,米格机一下子飞过去了很难在下面找到它。打起来也不容易,也没有多少瞄准时间就错过去了。

                • 家园 那应该是雷达比较差的情况

                  可能得用目视为主来搜索,锚定。现在中国的相控阵雷达都白菜化了,搜索应该比较简单。比如有一款民用英飞睿s5000场面监视雷达,用于帮助农民驱赶野猪。

                  雷达一发现野猪,无人机就去驱离。覆盖范围从半径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可同时监控100个目标。

                  • 家园 那会儿自然是雷达的问题,可是如果用机炮不一样是要目视

                    当然了,如果和近防炮一样有雷达指引锁定就没有问题了。关键在于战斗机不可能飞得和无人机一样低一样慢,攻击的时机稍纵即逝,这才是难点。也许用直升机或者美国的飞行炮艇执行反无人机任务更合适,停空时间长,载弹量大,速度慢,可以从容执行任务。

                    另外不好意思问一下,我回复你要认可,我是在你的屏蔽列表上吗?

              • 家园 拦截有很多办法,关键在于拦截成本。

                这种无人机的目的就是用低成本来消耗对方的资源,来取得最大效果。

                乌克兰面对这种无人机不是没用过防空导弹,但是防空导弹的价格比无人机高的多,无论是弹药的数量和补充时间都比不上无人机。用步枪拦截无人机也是很无奈的办法。

                用有人机进行拦截也是同样的问题,增加装备和人精力的损耗,但是无人机可以随时补充。

                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无人机的发射问题,那么解决这种无人机的袭击的最好办法可能只有用无人机群来拦截。

                • 家园 战斗机机炮+激光

                  当然还有地面防空炮,战斗机的机炮的成本不高,激光的成本更低。还要降低成本,那就让军校学员驾驶教练机,打这些无人机作为训练用,没有什么危险,又能快速增加经验,完美---开个玩笑。

                  还有就是高空无人预警+高空无人机发射小型空空导弹,这样成本比机炮有所提高,但可以自动化作业,节约人力。不过这个需要更强大的战场管理系统,还要兼容现有的系统。

                  • 家园 上初教6,飞行成本1小时千把块钱。
                    • 家园 可能连初教6都用不上

                      按拆解发现,伊朗无人机全都用民用芯片,包括导航用的是民用GPS芯片+惯性导航。搞点GPS干扰,这无人机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白讨论了这么长时间。

                      • 家园 是GPS和惯性复合制导,干扰了GPS还有其他制导方式作为备用

                        专业人士肯定比我们想的更多。

                        这东西好用到美国都要出来说伊朗不能卖无人机给俄罗斯。

                        • 家园 这种低级无人机没啥黑科技

                          如果gps无法使用,只使用惯导的话,飞行几十公里,应该就偏离很大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导航换用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那样会好很多。据说伊朗还有一套战术是用一架侦察型的高级一点的无人机一直盘旋,给低级无人机提供中继导航,或者目标指示,那样对导航的要求降低,但对指挥系统要求就高了。

                          • 家园 我看到的说法是惯性为主,GPS为辅。

                            GPS用于修正,隔一段时间连接一次,不用全程保持连接。而干扰区域是个固定的区域,很快就能穿过去。

                            下面是我在NGA看到的相关说法。

                            首先,关于导航与干扰问题,目前民品可以轻松地实现gnss+惯性融合导航。当有卫星的时候,由gnss实现坐标计算输出经纬高三个数据,当卫星信号被干扰掉,或被判定gnss欺诈后,由惯性导航根据加速度值对时间累积后输出经纬高三个数据。

                            显然的,惯性导航的数据由加速度对时间积分所得,结果受积分初值和加速度精度影响。因此在有gnss时,会定期修正惯性导航的积分初值不会出现全航程积分的现象,因此主要影响惯性导航精度的就是加速度的测量精度。一般这个指标可以用每小时漂移来衡量。某宝上某3000元融合惯导设备,我们测试过每小时飘15公里左右,也就是说,1小时后的定位是在一个半径15公里的圆内(民用低端货)。

                            针对基辅,考虑到gnss干扰及压制的有效半径问题,通常只有末段干扰有实战意义。有效干扰范围认为不超过20km。对照鹅籍伊裔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穿越时间不足6分钟,穿越段纯惯性导航的偏差就在1.5km。如果干扰范围10km,则穿越时间约3分钟,穿越的导航偏差0.75km。(基于民用低端货的数据)。穿越干扰区后gnss定位恢复就会重新修正惯导数据,所以不连成片的干扰区不会让惯性导航累计误差,只会累积最后一次有效gnss信号时刻到当前时刻的误差,所以干扰这种办法只能用在末端使用。

                            而且末端完全可以靠地形匹配+惯性导航进行精确定位,摄像头获取当前下方地形与数据库比对,获取当前经纬高数据给惯导修正积分初值,如果地形匹配频率为每分钟1次,那导航偏差就不会高于0.25km。(这些计算的前提都是低端惯导,时飘15km的货,时飘8km的话所有的偏差基本小一半)

                            结论,针对这型无人机,最好的办法不是掐定位信号或干扰信号,而是假gnss信号诱骗,让它以为自己直飞目标,而实际在盘旋。技术难度有点高。

                            第二项,针对成本问题。可以从某宝直接估计成本。

                            单架成本(以软妹币算)

                            机体批量后约4000,复材+航空层板

                            飞控计算机,1000,某讯基于开源的方案

                            导航设备,6000,给个民用入门级别的

                            发动机,9000,带自启动+发电

                            舵机,3000,上个好点的航模牌子

                            地形匹配的摄像机跟处理板,1100,搞个micro python的开发板随便干

                            电缆、油箱、电池螺旋桨杂七杂八的算10000

                            通信链路及简易地面站,40km的也就3000

                            合计不到4万,除了机体都是淘宝现价。

                            第三项,续航问题。对于巡飞弹来说,控制半径通常都不大(无中继)。但是执行有去无回任务时,只需要奔着目标飞,不再需要控制,作战半径就是最大续航。

                            这种级别的无人机,续航在180-200km/h,巡航油耗通常在1.8-2.3kg/h,30升的油箱基本够这个小玩意飞10小时,奔袭2000km,这种级别的是能做到的,就是不知道伊朗货油耗跟油箱大小跟估计值出入有多大。

                            总结,1)这破玩意在某工业国完全可以干到极低成本,而且爆产能也极其容易

                            2)不要低估这破玩意的打击精度和毁伤能力

                            3)常规的末端压制gnss的方法对这玩意的意义不是很大,不连续的信号压制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4)这一类的无人机通常不存在固定的基地或发射场地,不存在指挥站,有效的超前打击方式只能打生产和集散分发的地点

                            5)常规电磁干扰对一种不需要通信链路,不完全依赖gnss的无人机,作用不是很大。

                            6)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掐断区域gnss,激光武器,gnss诱骗(这个对有地形匹配的无人机作用效果有多少还不清楚)

                            7)这玩意打游击极其舒服,甚至不需要控制终端,手持设备发射前装订目标坐标,有依托可以射,无依托弄个支架也能射,射上去不管。

                            • 家园 我对引文中的说法和一些数据表示怀疑。

                              惯性制导+GPS是无人机导航的关键算法,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惯性为主,GPS为辅”的说法,两者必须一起工作,导航算法才有效。惯性器件采样率为100~200Hz,GPS采样率为1~2Hz。如果GPS失效,根据经验,算法可以维持大约 5~10 s 的水平面位置的有效定位,超过一段时间,这时间其实很短,就认为定位不可信。

                              引文中有一个数据,“每小时飘15公里左右”,我都不知道作者怎么得来,他到底测试过没有。因为民用无人机速度不快,一个原因是电池,大约能用20分钟,另一个原因是遥控距离,大约是十几公里。我们大致估算20分钟飞20公里,我们加电池,让无人机飞一小时,飞60公里,如果飘15公里,这意味着什么?我宁可人工用无人机的下视照相机进行地标导航,也绝对不相信机上的电子导航系统。

                              不过特别要指出的是,前面所说的GPS,指的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不单单指的是美国的gps系统,还包括中国北斗,俄罗斯格罗纳兹,欧洲伽利略,只要能提供当前点的经纬度和速度即可,所以现在的定位芯片,底层抓到哪种卫星多、信号强就用哪种,并不局限于美国的gps系统。所以实际上就算导航用民品芯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有,格罗纳兹系统属于俄罗斯,改改导航芯片中的算法,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工程能力还是有的。如果美军敢在非交战情况下在乌克兰地区干扰其它国家的GPS系统,最差的情况是使用下视地标的方式导航,这种方法在二战时期的飞行员中用得还是挺好的。

                              以上说的是GPS民码。中国北斗在设计军码时就考虑了美军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当然,这需要国家层面的合作了。所以无人机和导航的问题都不是啥大问题,只要躺平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 家园 战机机炮的成本不高,但是战机的出动成本就不一样

                    也只能说现在是毛子的工业能力不够。如果是中国,每天百架,持续一个月,对方估计就受不了了。

                    每天几十个目标飞过来,拦截时疲于奔命,消耗的物资和精力比不上被拦截的无人机,补给速度还没无人机来袭快。同时还要修复被无人机毁坏的目标。基本上没办法耗下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