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下周回国们儿

        下周回国高就高在张三李四赵五里都是既得利益阶层不乏众多明星企业家哈哈哈哈,所以才有了下周回国他的演技真的顶尖(或者说当年大树底下好乘凉得势时指鹿为马的趋炎附势),如果张三李四赵五换成小老百姓还出什么国呢,老百姓苦被卖了都没辙,退避三舍保命要紧,神州大地上谁用黑土换黄金?可见权贵阶级的脑子也跟(部分)老百姓一样没什么特殊的,只要有背书外星人都买你股票,你不卖就跟你急,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在这一片神奇的大地上真的有魔法存在,面对世界我要做一个清醒的傻瓜。

        • 家园 兄台我的文章并没有写完啊,你有点性急了

          搞不好你看到后面又后悔今天这个发言的。

          • 家园 你继续写打扰你不好意思

            急也透露出我自己本身的缺点,你说的是准确的,因为没有删除功能只能写下去了哈哈哈哈早就后悔了,但是学习是无止境的也只能不要脸的乱说两句了哈哈 。

            • 家园 我把你的话读了又读,从里面读出了约定两个字
              • 家园 一种可能是这样的

                任何一件事在数学里是函数的存在,得利和成本模型化,以成本为逻辑,事还没干,反推一下那人只要说了一句话就知道他要干嘛了,信用也是成本,越简单的人越不简单也是符合这种函数逻辑的,我认为道就是函数,我不懂数学也不懂经济我就是瞎子摸像的感慨两句,逆向思维是钥匙,多元思维是万能钥匙(留下这些字是方便以后自己慢慢的纠正错误。)海涵。

                其实看你的文章也是发现你在实验,受益颇多的。

      • 家园 小傻子只知道造车(2)

        人类的行为充满艺术性,能不能提炼出这个小公式来?

        我现在把事情改一下,公司换成美女,认购的股份凭证换成结婚证,然后我再建一个结婚证的二级市场,是不是会有一堆人把这个结婚证抢来抛去,但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关心这个美女?

        所以为什么来了个老头,跳广场舞的大妈就不淡定了呢?其实并没有几个大妈真的在乎这个老头,真正在乎的是谁能抢到这 个老头,或者谁抛弃了这个老头。我前面曾经讲了个故事,说有个老头加入了大妈跳舞的队伍,大妈们就来劲了,最后,有一名大妈中了大奖,跟老头睡了。但这只是表面文章,真相是,这名大妈被其它大妈给坑惨了。我敢打赌,这位中奖的大妈在老头没来之前就一直被其它大妈“踩”,她就是“最底层”。

        所以现在明白为什么一定会出现股票的二级市场了吗?因为说起来是向社会募集资金,然而真相却是向“底层”募集资金。“底层”手里有点小闲钱,存银行他不甘心,觉得被银行利用了,银行是收集这些资金然后去放贷,这叫借鸡下蛋;自己去创业一是资金不够,二是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说自己要开公司,什么都不缺,就缺点钱,那么就会有“底层”动心——“底层”帮助“底层”,我是“底层”小人物,你是“底层”小企业,我们互助。

        但实际上,不管是你这个募资的“底层”小企业,还是你这个投资的“底层”小人物,其实根本就不会共进退,有福是可以同亨的,有难却是“不是我不想帮你,但我实在有困难,我先撤了”。

        然而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才能保证有福呢?谁能保证企业做得顺风顺水呢?只要企业出了状况,哪怕只是一时遇到了困难,股东立马就要“闹离婚”。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难道是去跟人讲道理吗?“我们要同舟共济,我们要患难与共,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因为眼下的困难而动摇”,你口号喊得再响,也没人搭理你。讲理能讲通,母猪能上树。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讲理,要讲理,也只能讲歪理。所以这里面又有一个小公式,讲正理是行不通的,你讲歪理马上就有人认购。

        我把这个股东认购凭证赋一个值,我再请几个托,来回颠一下勺,你不信吧,二级市场它就建起来了。所以你看很多股民他是怎么说的呢?他如果给套了,他就说自己炒股不小心炒成了股东。他从来就是来炒的,股东不股东的,企业不企业的,跟他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不敢相信吧?全世界,二级市场都不缺人气。

        跳广场舞的大妈抢的并不是老头,老头只是一个被赋了值的“东西”,这个“东西”谁最后抱在手里谁倒霉,它其实是这么一个玩法。所以我一再讲,钱,它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资本家并不想要钱,想要钱的就是最后跟老头睡了的那位大妈。这里我讲的是很懂人类行为艺术的资本家,不是所有资本家都懂的,比如,算了,我就不指名道姓了。

        钞票它本身就是个凭证,谁拿了这个凭证就意味着有人欠自己多少实物,比如你手里拿着100元人民币,其实就是说有人欠你30斤苹果。按道理讲,凭证本身是没有价格的,但是在现实中,凭证它有自己的价格。所以马克思说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或者说不完全正确。应该说,货币原本只是一种凭证,但被赋了值,它的价格会波动。

        可是为什么我们说到钞票的时候它就很绕舌了呢?很简单,因为钞票本身就有面值,它跟股票不一样。股票的价格并不是股票的面值,一张股票就一元钱,在今天,这一元钱早就被忽略不计了,所以股票就只剩了价格。这是其一。其二、钞票的价格并没有直接标出来,比如说,100元一张的人民币它的价格是多少,这个没有标出来,不像股票那样“明码标价”。往简单里说,股票的面值早就被忽略了,股票的价格被人牢牢记下了来,而钞票的面值被人记得很牢,钞票的价格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大把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钞票是有价格的)。

        还有一点,你不能直接拿股票去买苹果买鸡蛋,它的使用范围已经被约束起来了,只能在二级市场,但是钞票就不一样,到哪都可以用。这也是人们往往想不起来其实钞票跟股票没区别的原因之一。

        那么钞票的价格到底是什么呢?利息啊,简单的说就是利息。比如说,你找我借1000块,但是你给钞票赋了一个值,50块,所以你还的时候是给我1050元。相当于你花50块,摸了一把钞票。

        你可以这么来想象一下,说,我手里有一摞钞票它是宝票,它是开了光的,谁摸一下谁就会有运气。摸一下50块,摸不摸?

        你肯定会问我:大师,这运气到底有多大呢?

        我怎么回答呢?我肯定说:运气是一定有的,但是有多大,这要看各人本事,你要是本事小,你摸了也跟没摸一样,他要是本事大,他摸了那就不得不了,马上能上天。

        你必然就会说:我就不信了,他的本事能比我大!我就要来摸,他能上天,我能飞出地球!

        然后你就摸了,摸了之后别人都知道了,你是摸了本大师开过光的宝票,能不能飞出太阳系不好说,但肯定是有神功的。所以别人都有点怕你,这样,你的运气不就来了吗?你这么一试,果然是我的宝票你摸了有运气,再加上你的本事很大,所以你就很大方的给了我50块。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钞票它既有面值,又有价格,然后它到处流通,所以它自己就会下崽。

        还是请大家想象一下,整个市场里原本一共只有100块,100块可以买30斤苹果,但是我这个100块它是开过光的,谁摸一下谁晚上就能睡得香,摸一下50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没有50块啊!因为一共才100块,并且这100块宝票在我手里,你只是摸一下,可是我却要求你摸一下给我50块,你这个50块从从哪来呢?

        所以你就愁眉苦脸的来找我了,你说道:大师啊,你这个宝票确实有神功呐,我摸了之后每天晚上都睡得极香。可是啊,我没有50块啊。

        我说道:哎,年轻人,不要老提钱,我也是为大家谋福嘛。你刚刚说,你睡得香,然后呢?

        你说道:然后白天我就有精神了呀。

        我问道:然后呢?

        你说道:然后我就浑身是劲,我种出来的苹果更多了呀。

        我说道:有了,我正好想吃苹果,这样吧,我出50块,买你20斤苹果,你看怎么样?

        你大喜:太好了,我这就去拿苹果。

        你去拿苹果的时候,我就打开了机器,印了一张50块的钞票。你来了之后,我就把50块的钞票给了你,你把20斤苹果给了我。然后你又把50块的钞票给了我,因为你摸了一把,咱们之前说好了的,摸一把50块。这样,就两清了。

        • 家园 小傻子只知道造车(3.1)

          货币不是商品,它只是凭证。

          商品是什么?是苹果,今天已经吃了一个,可以了;是速溶咖啡,热水一冲,嗯,还行,挺香;是拖鞋,但这双拖鞋不行,打滑,明儿我得换一双。货币不是商品,除非……你用钞票缝一件衣服,夏天穿。哦,不,这也不是因为它是钞票,而是因为它是纸。

          凭证又是什么呢?就是你答应我明天晚上陪我打一把王者你得立个字据按上手印否则你到时候又赖皮;就是肉票、粮票、布票;就是钞票。

          所以凭证就是约定的外在表达,或口头或书面,一般来说,这约定发生在你跟我之间。我们俩立下誓言,我们永远在一起直到海枯石烂。可是三个月之后,我反悔了,“当初我考虑不成熟,现在我发现我们不合适,还是分手吧。”

          “等等,我知道问题在哪了,倒带。”

          遵命,倒带,重新来。

          “我们俩立下誓言,我们争取永远在一起直到海枯石烂。对,是争取,这样我就不是渣男了。”

          所以你到底有没有争取这事没有人知道,可能你自己也不能确认,我能说你刚刚是在“争取”你不是渣男吗?

          “等等,我知道问题在哪了,倒带。”

          遵命,倒带,重新来。

          “我认为情况是这样的,我希望我的现任女友过得很幸福,一直有人陪着她。如果始终是我这当然很好,但我不能保证,实际上她也不能保证,所以我应该争取总有一个合适的人陪着她。”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哪天你们分手了,你应该在退出前给她再找个男友,她也应该给你再找一个女友?另外,是不是其实你真的希望这世界上每个人都过得很幸福,所以他们的爱人你也负责给找好?

          “不行不行,我的脑子又让你给搞乱了,让我静一静。”

          同志们,看到没有,我说他是个小傻子有没有说错?没有吧。

          就让小傻子自己静一静吧,我来陪大家接着唠。

          事情的原本是,说话算数它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但凡想过这个问题的人一般是不会答应别人什么的,甚至从不,比如我就这样。我总是把丑话说在前面,“保不齐我到时候会变卦的”,但这并不叫先小人后君子。我的意思是说,违约很常见。

          “狼来了”这个故事通常被解读成撒谎将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并不是,它讲的是违约。放羊的娃跟大人们有一个约定,如果狼来了就示警,大人们会尽力赶来。约定时双方是否郑重其事这是个问号,因为这故事是编的,且编得很潦草。后来放羊娃首先单方面违约,且不接受教育,屡次三番重施故伎,双方的约定也就悄无声息的自动解除了。

          尽管“狼来了”的故事被错误的解读成不能撒谎,但孩子们还是听懂了,违约的代价惊人,并且就此在思想上打下了一个钢印,这个钢印对人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类故事,大意就是一男一女先是在网上相识,后来奔现时却不幸翻车,比如男方觉得“现实过于残酷”,却会含泪把饭吃完,接着默默买单又默默离去,但就因为这往往还给女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倒是挺不错的,就是太遗憾了。”我亲历过类似的事。大约在20多年前,互联网刚刚步入民间社会,我跟对方约好见面,原先的计划是商量着一块做个人网,然而对方是三名……初中……男生。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其实我一早就看见这三名初中生了,可我凭着想象把他们给排除了,还伸着脖子四处张望,等到后来确认身份时双方都很尴尬。接下来自然就是故作镇定,强行大方,握手、问候、尬聊,建个人网站的事一句都没提,最后,双方在既默契又尴尬的气氛中互道珍重。那会我并不能准确的认识到到底是什么让我,不对,是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逃离现场,可是我能确信,我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这是过了很多年之后,我才发现是早年间打下的思想钢印在起作用。在经历了彷徨和迷茫之后,我慢慢理出了头绪,抓住了关键,守信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说过的话要算数。

          不是非要经历奔现这类事,怀疑人生其实发生得更早,比如遇到某人用“说过的话得算数”来胁迫你,可惜很多人并没有抓住机会深入下去,自始至终彷徨着、迷茫着。印象中去年看过一则报道,是说相亲男女见面吃饭时女子点了一大桌子菜,估计男子是认定遇到了杀猪盘于是偷偷溜走了,最后是女子自己埋单。事件曝光后围观群众各执一词,有的挺男踩女,有的却认为该男子过于精明,换了自己会“宁愿挨宰也绝不丢这个人”。实际上这件事并不复杂,男子的处理方式跟信用二字有关,而信用又跟思想钢印有关,“绝不丢人”方要是个人信誉和个人荣誉,并不是虚荣,但在我个人看来或许稍微有迂腐之嫌,可单凭这一件事也不好下结论。反方,也就是“挺男踩女”方的情况就复杂得多,这里我就啥也不说了。

          重点在守约或者违约,显而易见,这是人生大事,我们得下点功夫去研究它才行。违约是如何发生的呢?除不可抗力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恶意违约,另一类是过失违约。我是绝不会用故意这个词来替代过失的,但在展开之前我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很多人只建一种模型,好的或者坏的。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可是这个坏习惯却特别常见,因为很多人喜欢“按概率办事”。“按概率办事”这一问题我已谈过多次,但这里我必须再谈一次。“按概率办事”实质上是偷懒,实质上是弄虚作假,比如调查整个国家后发现确实是不可信的人比较多,于是用大概率来判断张三不可信,又用大概率来判断李四不可信,结果就是所有人实质上变成了【都】不可信。个人并不是党中央,我们一生中能遇到的人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并不能滥用概率。或许会有人提出,“可现实中往往没有条件去调查了解对方,不用概率用什么呢?”不能滥用概率这是可以确定的,至于用什么那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也是一个关键,是坑不能踩,正确的路在哪另说,这是纪律,可有人不守纪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守“是坑不能踩,正确的路慢慢找”之纪律的人恐怕在守信问题上也是堪忧的。

          现在展开来谈过失违约。为什么我会坚持用过失,而拒绝用故意呢?路上有一元钱你路不拾遗,路上有一百元你是“微风吹过了你内心那平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路上有一万元你干脆利落的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这个我重复了无数次的例子是在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边界,边界之内是个好人,边界之外他就扛不住了,所以才会叫过失,过了界。可扛不住算不算主观故意呢?当然是能算做主观故意的,可扛不住在这里当叫过失,它跟恶意是两码事,后者是蓄谋,前者却是“赶上了”。但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甚至认为故意就是恶意,因此经常会出现某人申辩“我不是故意的”之情形。我女儿就这样,尽管我跟她谈过很多次,但收效甚微。也许是我的方法不对,也许是环境影响太大,这我不清楚。正确的申辩应该是“我没有恶意,但我有过失”。然而在现实中有些人疑心很重,总是抱着“宁愿错杀一万,也不能放走一个”的态度,所以这种人往往会说“我不想听,我就只看结果”。遇到这种疑心重的人,简单的申辩自然无效,得想点别的法子。

          为什么我会费这么多口舌来谈过失和恶意这个问题呢?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讲,若被认定违约是他所不愿意面对的,而若被认定恶意违约那就是他万万不能面对的了,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会以死自辩。

          “你说得不对,如今社会上有些人他违约了是无所谓的,甚至还为此沾沾自喜。”

          咦?你怎么又来了……好吧,我继续。如果某人他确确实实是违约了无所谓,且洋洋得意,那他就已经是恶意违约了。可是,现实中有很多人是装出一副违约无所谓的样子,因为他很害怕被贴上一个“信誉差”的标签,所以用表面的无所谓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还有一种情况更为常见,那就是某人事实上经常过失违约,可他自认为是个好人是守信之人,也就是俗话中所说的有好心。然而面对事实他也无话可说,那么就只好破罐破摔了,“你爱怎么讲就怎么讲”。这两种情况都跟过失违约有关,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过失违约呢?

          “我知道,有人分不清过失、恶意、故意这三者之间的区别,这个问题你刚刚讲过了。”

          确实如此,有很多人分不清过失、恶意、故意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比如我在用词时,用的是过失违约和恶意违约,然而法律术语用的是过失伤害和故意伤害,不结合上下文,望文生义一定会混淆。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过失违约和恶意违约很难判定,并且,过失当中是一定多少带有少许恶意的,这是一个要点。某些道德卫士就会死死抓住这“少许恶意”判定别人是恶意。正因为过失和恶意不容易分辨,反而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故而引发出巨大的社会问题。

          • 家园 小傻子只知道造车(3.2)

            下面我要谈的是恶意违约,正好手边有一个极好的案例,《明斯克协议》。

            2014年2月,乌克兰民选政府被西方支持的独立广场(也有翻译成欧洲广场)政变推翻,波罗申科成为乌克兰新总统。政变的结果之就是一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引发了一场流血冲突,乌东人民拒绝接受新政权,成立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宣布独立。

            基辅新政权试图用军事手段解决新成立的两个共和国,但遭到了顽强抵抗。由于未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基辅新政权诉诸谈判,可是乌克兰政府又不愿与两个共和国的领导人直接对话,谈判一时受阻。

            在这种情况下,由乌克兰、俄罗斯、欧安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组成的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签订了《明斯克协议》。会谈是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

            第一份《明斯克协议》于2014年9月5签署,其主要内容如下:

            1.双方承诺停火并将其部队撤出接触线;

            2.缓冲区内严禁部署重型武器;

            3.龙卷风和飓风多管火箭炮系统以及圆点短程弹道导弹系统应从接触线撤出70公里;

            4.欧安组织观察将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

            5.交换俘虏;

            6.考虑到顿巴斯地区即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立场,乌克兰方面还应该通过关于这两个共和国特殊地位的法律,并在那里举行地方选举。

            7.在乌克兰实施改革,设法将权力下放的概率引入乌克兰宪法,宪法应考虑到顿巴斯地区的某些区域的特点。

            2015年2月12日,签署了《明斯克2号协议》,整体内容与9月协议相符。

            然而,乌克兰方面根本就没有执行《明斯克协议》当中的重要条款,相反,乌方首先要求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领土的边界控制权移交给基辅。要求遭到了两个共和国和俄罗斯的拒绝。此外,乌克兰还非法占领了缓冲区并在那里部署重型武器。

            欧洲方面对乌克兰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却指责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涉嫌违反《明斯克协议》。

            2022年2月,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爆发。

            2022年12月,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向外界“坦白”,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是缓兵之计,以便让乌克兰得以增强军事力量。随后,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对此做了认同表示。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政府的立场被一些人误解或者曲解成态度暧昧,一些憨憨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既不想指责俄罗斯(武装入侵乌克兰),又担心什么也不说会被乌克兰和“国际社会”(实际上只有美国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反将一军。事实相反恰好,中国政府的立场一直都是鲜明的,那就是回到《明斯克协议》。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既然《明斯克协议》从一开始就是假的,乌克兰及它背后的欧美一些国家从来就没有打算执行该协议,那么中国政府的立场岂不是“也就嘴巴说说”?孤立的看,确实难以摆脱这样的嫌疑,然而我们所有人都很清楚恶意违约在今天之所以“蔚然成风”,是因为美国人“身先士卒”,处处做“表率”,因此,中国政府的行动并不会止步于此。

            显而易见,恶意违约的背后是霸权霸道霸凌,如果我们手里没有狼牙棒,如果我们不去打倒这些黑恶势力,说再多也是毫无意义的,但这并不在我此次讨论的范围之内。我想讨论的是,恶意违约的泛滥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

            恶意违约的泛滥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答案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苛责之风将盛行,将制造出极多的冤假错案,过失违约将尽数被认定为恶意违约,所有人将不得不过上噤若寒蝉的生活。

            严苛是一种折磨,它有非常多的具体表现,比如,人们会开始教条化的信奉“言必信,行必果”,而实际上孔子的原话是“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砼念keng,是一个拟声词,拟的是敲击石块的声音。敲击石块并不是敲击用石头制成的乐器,声音很不好听,这是因为石块是个“实心坨”,故而敲击声异常简陋,而不是乐器所发出的富有韵味的声响。因此,砼砼然所表达的意思是肤浅单薄,肤浅单薄的人做事通常机械、呆板、教条,对此我们都很熟悉了。其二,我的意图并非是用孔子的原话证明什么,而是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当人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把名人名句搬出来重新讨论一番。朱熹就曾经解读过孔子的这句“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可朱熹生活在什么年代?南宋又是个什么状况?今天又有好些人重读《论语》,其中就包含了孔子的这句话。从来就没有人把孔子当成圣人,也从来就没有人把孔子说过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人们只是躲在孔子的身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越是不知所措,就越是要摆出一副“只是以学术的态度来进行研究”的样子,这难道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难道不足以说明思想混乱已经发展到了一种可怕危险的程度了吗?

            再比如,今天的人在谈婚论嫁时往往会提出一些很高、高到叫人难以忍受的要求,这也是严苛的具体表现,而并不是拜金主义在作祟。女方之所以向男方大肆“索要”房、车、钱,女人之所以更看好“现在就富”的男人而对“未来可期的潜力股”不感兴趣,表面上看是贪婪,实际上是恐惧。恐惧的是未来,这不是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而是恐惧时间,时间越长久越是恐惧,夜越长梦越多,“以后的事谁能说得清楚”,这是因为约定本来就关乎的是“以后”、关乎的是时间(的长短)。正因为如此,未富的年轻男性受到了冷落,适龄女青年宁愿去找已富的大叔,而在已富大叔的眼中跟自己年龄差距过大的女青年并非理想对象,再说已富大叔通常已经组建家庭,有妻子有儿女。这样一来,已富大叔在适龄女青年那里就成了香饽饽,已富大叔原本的家庭便有了倾覆的风险,已富大叔的妻子们便将适龄女青年视为头号对手,而未富的年轻男性则将已富大叔看作仇敌。当然,已富才是重点,大叔是为次要,实际上,已富大叔只是富二代、官二代的“平替”、“备胎”。进一步,未富的年青男性的父母们也卷了进来,无人能够幸免。因此,到处散布的仇富言论并不是真相,真相只有一个,人们活在恐惧当中,活在恐惧当中的人又被迫走向贪婪。

            点看全图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严厉打击恶意违约,那么过失违约就会被套上沉重的枷锁,所有的人也就戴上了手铐与脚镣。可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我说是美帝,我的意思是打击恶意违约需要一个时间。但恐怕有人不同意,不同意的人真实意思是“快要崩溃了”,等不了那么久了。这样,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通宝推:东方白,心有戚戚,
            • 家园 小傻子只知道造车(3.3)

              公元前497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三年,孔子离开鲁国,这一年他55岁。在周游了十二个诸侯国后,68岁的孔子回到鲁国,五年后孔子离开了人世。可是,在最后的五年当中孔子是处于怎样的一种心境当呢?是“唉,礼乐崩坏已经无法阻止,罢了罢了,我也就求死个体面”?还是“看来我是看不懂这个世界了,还是留给后代解决吧”?

              如果孔子能在今天复活,我敢打保票,他会又惊又喜,惊的是怎么又礼乐崩坏了?喜的是看来后人还是有智慧的,否则上一回崩盘后就芭比Q了,也就没有今天了。

              所以我们 要问一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的红?不对,说错了,我们要问礼乐崩坏到底是怎么肥事。如果我说礼乐崩坏其实就是大面积违约,是不是有点意外?想想看,我们建立规章和制度,难道不就是为了跟明天定下一场约定吗?

              “对不起,这个弯拐得有点大,我不理解。”

              不理解?好吧,我说,你听,还是以为婚恋(注意,在此处我拒绝使用婚恋市场这个词)这个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我问你,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什么才是正确的择偶观?

              “这我知道,门当户对,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

              那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择偶观其实就是一种范式,而这种范式的本质就是约定?很多中国人认为门当户对才是未来幸福的保障,对吗?

              “以前没有意识到,但你这么一说,我理解了。”

              可是这样的一种范式,一种约定,如今被破坏了。

              “被破坏了?”

              是的。按世俗的看法,不妨将适婚男女青年分为甲类男青年和乙类男青年、甲类女青年和乙类女青年,而现在的情况是乙类女青年找男类男青年,乙类男青年找甲类女青年,这是不是就可以说是一种违约?不符合传统的约定?

              “可以这么说,但是……”

              你想的说是“但是这只是一部分”,对吧?只是一部分乙类女青年找男类男青年,一部分乙类男青年找甲类女青年,但是……

              “但是什么?”

              我们还要注意到,另一部分本以为自己“应该”能找得到乙类女青年的乙类男青年被单身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边,另一部分乙类女青年被单身。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甲类男青年也被单被身,“原本属于他们的”甲类女青年被一群名叫“舔狗”的乙类男青年抢走了,一部分甲类女青年也因同样的原因被单身。

              “我的脑子又乱了,我得静一静。”

              不,这次你不用静,我给你画了一张图表,请看。

              点看全图

              “哈,这下就清楚了,A1、B2和P1和Q2都被单身了。可奇怪的是,为什么他们就愿意这么单身呢?”

              这是因为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攀高枝”的意向,也就是违背了门当户对这样一种平等的约定。

              “你的意思是说,A1宁愿单着也不愿意找P1?Q2宁愿孤老也瞧不上B2?”

              是这样的,但两者情况略有不同。A1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是X1,然而X1并不存在于现实中,所以娱乐行业就造出了一种叫女神的X1,也造出了一种叫男神的Y1。B2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是Q1,可Q1已成了A2的人,Q2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是B1,然而B1却投怀送抱匍匐在P2的裙下。

              “啊这,怎么会这样?”

              你先不要急着问为什么,实际上,为什么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你还要注意到,后面会有一连串连锁反应,比如B2会仇恨A2,Q2会仇恨P2,这就叫仇富。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还有已婚的大叔和大妈也会被卷进来。有一种乙类女青年Q1在找不到甲类男青年A2的情况下,会将“魔爪”伸向大叔。由于大叔原本就不是柳下惠,原本就觉得已婚的日子过得有些单调乏味,所以会有一些大叔在猛烈的“爱情”攻势下成为Q1的俘虏,这样,大妈就单着了。或心有不甘或耐不住寂寞的大妈很快就发现其实自己还是蛮有吸引力的,“小鲜肉”乙类男青年B1正在向自己频送秋波。

              “等等,为什么会有Q1找不到A2?”

              这是因为按世俗的观点来排序——请一定要注意我这句话——甲类永远是少数,乙类永远是多数。

              “啊,这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剩男剩女了,因为一边多一边少,以多抢少,自然就会有剩。”

              是的,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等级观念或等级制。被等级观念或者等级制统治的多数人,一定是“自觉自愿”的按金字塔的结构进行排序的。

              “所以孔子的意思就是,必须平等,只要倾斜,就会天下大乱。”

              可是孔子的这个平等背后是不平等,首先是等级,然后是排序,然后才是门当户对,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

              “所以毛主席反孔子本质是反等级?”

              是这样的,但即便是毛主席也做不到在一日之内扭转乾坤,等级观念和等级制的“统治力”在人类统一之前恐怕是不可能被彻底“颠覆”的。

              不过毛主席反孔子是复杂的,并非只为了等级,还因为我在前面提到的,是绝望还是留给后代来解决。如果你观察一下到处弥漫着绝望气息的当前社会,你就会相信我所说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是的,经你刚才的剖析,我确实也产生了大厦将倾之感。”

              是啊,在这样的局面下还能心如止水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之人,然而……

              “然而,为什么孔子那个年代礼乐崩坏之后我们还活到了今天?还不是因为后继有人吗?我就知道你想说这个。”

              小傻子,哥没有白教你。

              本文到此告一段落,让我给大伙唱一首歌吧。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哎红得好像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花儿为什么这样鲜

              为什么这样鲜

              哎鲜得使人

              鲜得使人不忍离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总结

              金字塔结构是等级的产物,这一结构有一种“内在动力”,它的名字就叫破坏,这是因为在等级观念或者等级制统治之下,多数人一定会去“攀高枝”,而绝不可能“坚守”门当户对。在全领域都是如此,不仅是婚恋,还包括择校、就业等等。“攀高枝”一定会倾覆原有的金字塔大厦,这是不证自明的。

              如果我们不能彻底打倒等级观念和等级制,那么人类的历史只不过是一遍又一遍的复制,人类最终会在绝望中死去。

              所以该怎么办呢?这份答卷就留给各位自己作答吧。

              • 家园 解释解释我为什么一天到晚“攻击”马克思

                很简单,因为人“生下来”就是朴素唯物主义者,自己就会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所有的物质都具备可比较性,在某个属性上排大小,所以,朴素唯物主义就是等级观念和等级制的温床。

                不经过学习,人就会停留在朴素唯物主义者这个阶段上,好比如果不学习,就会一直认为速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

                到底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还是其实根本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如下:

                蛋里本有鸡,鸡中本有蛋。

                换言之,人既需要物质,又需要意识,物质和意识互相影响。

                朴素唯物主义坚信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他是因为穷而精神空虚,一旦有了钱他的精神就充实了。对于某些穷得只剩钱日子难熬的案例,比如石崇,却视而不见,或者是“我没有亲身体验过,我不相信”。

                正因为人是“天生”的朴素唯物主义者,所以一切唯物主义都很受欢迎。也就是说,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就是这么形成的。说白了,愚生奸,奸生愚。

                这里还是自夸一句,我骂谁,谁我又认为可以“放他一马”,都是有理有据的。只不过,我一般懒得说。这么简单的事老要我说,又不给钱,我兴趣有限。

                比如,剩男剩女是怎么来的,我的解释跟市面上流行的不一样吧,大相径庭吧?那你觉得是我的分析对,还是市面上流行的对呢?

                我说金字塔结构天然不稳定,自己就会崩塌,而不是“不小心”,这个观点你有在别的地方见过吗?可是这事真的很难吗?有条大腿不就分析出来了?

                说到底,你愚啊,不学无术啊。你的学习就是背啊,就是吃现成饭啊。或者是,你肚圆就满足啊,自己呆在井里啊。剩男、剩女、小仙女、小鲜肉、出轨的大叔和大妈、女神男神,这些是一个整体,对吗?他们之间发生了连锁反应,对吗?可你为什么看不出来呢?

                打倒了孔子,又扶起来马克思,还是在等级观念和等级制里打转,understand?是因为马克思的胡子看起来比孔子更有范,所以换一个吗?

                不是只有皇帝在裸奔,而是你,你们也光着腚。事实上,中国的皇帝还是穿了个裤衩的,你以及你们才是一丝不挂。

              • 家园 对“没有人是圣人”的补充

                故意这个词的使用不规范,或者是没有统一。比如,在中国的法律术语中,故意伤害就是恶意伤害。而在我的用语中,故意伤害既包括过失违约,也包括恶意违约。

                为什么中国的法律术语不用恶意伤害呢?我猜是因为这个词相当“暴力”,容易引发一些人对审判结果的不满。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听到的是:张三恶意伤害李四,被判一年有期徒刑,会跟“张三故意伤害李四,被判一年有期判刑”,一个效果吗?在人们的意识,一听到恶意就想要铲除它,而不是有期徒刑。正因为如此,故意的使用就分场合,它会有不同的内涵。过失、恶意这两个词的内涵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脱离具体语境的。这是其一。

                其二。除不可抗力外,所有违约都会有主观意愿在里面推动。比如你投资我这家公司,说好了至少投资一年,但三个月后你改主意了,难道不是你的主观意愿在发挥作用?你说跟我海枯石烂,一年之后你另接新欢,难道不是你的主观意愿?所以,过失违约非常多。这是因为很多人他有一个边界,界内他守信,界外他违约,所谓的“控制不了自己”。比如某某女士,假设我疯狂追求你,你就有可能先跟我滚床单,然后跟那边离婚,再嫁给我,对吗?可是你一开始想的是从一而终啊。我能因此审判你吗?说你不道德吗?

                你不是圣人,你是有边界的。正因为如此,在一开始你的择偶观是门当户对,可是因为 某种原因,你要看到“现钱”,再过20年你觉得不靠谱,于是“攀高枝”,是不是也是过失违约呢?

                你不是圣人,你有边界,一旦过 了界,你就扛不住了,你扛不住必然会违约,所以叫【过】失违约。你不是圣人,你却有好心,但光有好心不够,你最终还是扛不住,违约,你内心又不安,人家一审判你,你就崩溃了。这样你自认是罪犯,你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所以当我们谈个人教育时,我们就会说,应该尽力朝着圣人那个方向去,这样你的“领土”就大,你就不容易过界,不容易被人审判。如果你的“领土”太小,一定老是过失违约,自己也很难跟自己交待,这才是人之常情。

                最后就是这个思想钢印问题。我们自幼就被教授要守信,说话得算数,这个教育并没有错,因为小孩子太幼稚,你不“施暴”、你不用火治,他很容易玩火自焚,到时候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了。问题在于这个思想钢印打得过重,长大了之后还深受影响,这个问题之前我是谈过的,这里就不重复了。

                正因为如此,一般的道德审判治的是标,根本就不可能治本,过度的道德审判是小人作祟。要治本,就必须推倒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必须打死这只千年老妖。可是,有这个认识的人,全世界能占到1%吗?

                假设今天党中央一声令下,召我入伍去打美帝,我想都不想就跑着去了,有几个人会像我这样?或许也有不少人愿意,可是他们真的很明白为什么要打倒美帝吗?这就是现状,昨天、今天,都是如此,明天会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明天还这样,人类必然会因绝望而死。

                我不是道德高尚,而是因为我知道我的死敌是谁。我活了50年,就一直在跟它战斗,我要跟它战斗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可以失败,可以被打倒,但我绝不会投降,绝不会,我的字典中没有屈服这两个字。但这只是我,只是我自己,其它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不想死啊,我想亲手打爆美帝,亲眼见证人类的统一,或许到那一天,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是我会死,我能有什么办法?尽人事,听天命,问心无愧就好了。

              • 家园 后记

                并不是我比专家更高明,只不过是因为我说实话,他们却在极力遮掩。我就是那个小孩,“快看呐,所有人都没有穿衣服,可为什么他们却一副衣冠楚楚的样子呢?”

                话音还没有落,就有人跑过来捂住我的嘴,替我说道:“他太小了,小孩子的话不能当真的,确实有人光着腚,但那只是皇帝,其它人还是穿着衣服的。”

    • 家园 心猿意马

      尽管我整体看好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但是,有的话我还是要再说一次。

      有的人,不管他是什么原因,他心无所系,他整个人是心猿意马的,偶尔他手里有事时才会“分散”他的心猿意马,一旦手里没活就继续心猿意马。

      这种人一定会怎么样呢?一定是,但凡外界有个动静,他就会去“回应”。

      轻的乱花钱,重的,一定是被人往死里整。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个5岁的娃没事做,动不动就去捅别人,捅完了还说“你来追我呀”,结果有一天,遇到一狠人,人家上来就是一巴掌,牙都给你打飞了。

      活得心猿意马,就是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有的人仗着自己多少有点人生阅历,自觉能控制住火候,那么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地点:北京

      时间:2022年7月(记得不准确)

      一王姓男子跟一李姓男子在聚餐结束后继续找了个地方喝酒。期间,李姓男子不断吹嘘自己教子有方,考了这个证拿了那个奖,结果王姓男子很不高兴。两人先是吵架,后来打架。王姓把李姓男子打成【法定轻伤】。

      事后,法庭出面调解,李姓男子索赔100万,王姓男子自称没有收入,全靠媳妇养着,在跟媳妇商量了之后同意借给李姓男子3万块。法庭见调解无效,判王姓男子一年有期徒刑。

      一个是酒壮怂人胆,一个是祸从口出,一个进了班房,一个躺进了医院。我就问一句,正经人会这样吗?

      实在闲得慌,去看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CCTV12,好吗!

      什么叫心有所系?就是挂块石头,它还有个名字,叫压舱石!

      什么叫沉得下心来?就是在自己心上挂一块压舱石。正因为如此,几乎可以断言,凡沉不下心来读书的,没惹出大祸,实属意外。

      你看看美帝,这么大一个国家,心无所系,如今烂成啥样了?他的钱来得太“舒服”了,他没有大志向,他必然就是心无所系,他必然是心猿意马。

      人心可以无限飞翔,你不挂块石头,你就是在玩火,你就是在找死。这块石头别人挂不了,只能靠自己。

      忍住不说话,不乱讲话,那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治标不治本的人,早晚要“爆发”。治标是给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时间治本,给自己争取到时间在自己的心上挂一块压舱石。

      所以我为什么说很多人退休之后必定会整出么蛾子呢?因为他从来就是心无所系的,一旦退了休,他一定是无事生非,一定是什么祸都能惹出来的。

      可是,并不需要退休,并不需要。有的人,年纪轻轻,不关心自己的前程,不发愤读书,结果只要学校一放假,他就“飞扬了”。于是逛个街,买个包,嘴上没有把门的,遇到一个狠人,给打得皮开肉绽;还有的人,你别看他年龄不小了,其实同样是个心无所系的人,一到双休日,他是准时准点“闹将起来”。比如在网上瞎看,然后瞎议论,完了还不爽,要拖着身边的亲朋好友一块来,结果遇到一狠人,给打得骨折,打得视网膜脱落。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闲人一定会遇到狠人呢?因为我们这个国家,确确实实有的人他在挣钱这方面不费劲,而另有一些人他也确确实实挣点钱不容易。所以前一种人他总是吊儿郎当,后一种人他有很多怒火攻心,两者若狭路相逢,必然就是“勇者胜”,怂的被打伤被打残被打死,“勇”的蹲班房吃枪子。

      不管是哪家,家里如果有这种人,非得教育不可,如果教育不了,那就开除他,如果开除不了他,那就开除自己。

      那么,心有所系,能不能把某个人当成压舱石呢?不能,但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很多人他说起来是关爱儿女,很多人他说起来是对爱情忠诚,其实他就是把儿女、把伴侣当成了压舱石。

      这种情况我该怎么说才好呢?这就好比手工饺子,你说它不是手工吧,它确实是手工包的,你说它是手工吧,皮是机器擀的,馅是机器剁的。所以不好评价,我只说一句,这样做,害人又害己。

      那么能不能把自己的心系在国家的前途上呢?系在人类的命运上呢?老实说,也不好评价。

      我只能这么说,得找块石头系着,但石头找不好就一定会“有为”,找准了就会无为。或者这么说,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找什么石头,非我要给一个建议,把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系在自己心上,总比把儿女的前程、伴侣的幸福系在自己心上强一些,或者可以分散一点,“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毕竟绝大部分人是无法理解无为的,更是做不到的,不是所有人都跟我这样是一个求道之人的。

      如果以上都不采纳,那我会怎么说呢?每天读5万字,走或跑5公里,写5000字读书笔记或者内自省(把5全改成3也可以,但不能再少了),按时起床,定点睡觉,一日三餐,荤素搭配,五色俱全。

      这是我最后一招了,没了。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我对【光子波粒二象性】的一份“臆想”

      如果有一个小球围绕着一个中心周而复始的旋转,我们将看到什么?

      “圆周运动啊……你这话问得真奇怪。”

      还是这样一个圆周运动,但现在让我用一张纸遮盖住它,并且在这张纸上挖出来两个洞,一左一右,正好对称,请问,这次你看到的又是什么?

      “让我想象一下……嗯……就是左、右反复交替出现。”

      是的,在没有纸遮盖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圆周运动,但如果加上一张纸却“变”成了左右摇摆——可具体怎么个左右摇摆法却有三种可能性,在左与右之间直线摆动;一个平行于你的面上做圆周运动;在一个垂直于你的面上做圆周运动。我这还只讲了规则运动的三种可能性,如果是不规则,那就无穷尽了。

      但光的波粒二象性并非是人“看”出来的,我们有几个相关的经典实验让光子表现出波粒二象性,比如光电效应说明光子是一种粒子,而衍射现象则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因此,有没有一种可能,重点并不在“看”,而在于那张纸?

      纸又是什么呢?我还不能很好的给出定义,但可以称之为“中间物”,你可以将它跟媒介二字划上等号。

      如果这一猜想成立,那么光子就不可能在真空中表现出其波粒二象性,但由于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真空,所以这就无法证伪了。

      我的意思是说,光子可能只有波动性,而并没有粒子性。但由于纸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会给人一种粒子感。换言之,波动性大于粒子性,波动性因此在某种情况下会被解释成粒子运动。

      我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呢?有一次,我在说“固体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如果我们借助仪器,就会发现分子或者原子在不停的运动”时,突然间意识到,(在绝对零度以上)这种分子或者原子的不停断的运动,其实是电子在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并且这种电子的圆周运动也只是我们人类采取了一种省略的方式来进行描述,它的真实运动要复杂得多。

      那一瞬间,我大概就意识到了,如果A大于B,那么A就可以被解释成B,反过来却是不能的。

      这就好比说,股价接下来会怎么样,总可以说有三种可能性,涨、平、跌,但结果只有一个。但假设股价接下来只会涨(这个假设与现实完全不符,需要你狠狠的想象一下),自然就不存在猜是涨、平、跌中的哪一种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