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出师未捷身先死 ?C 对一次空袭损失的分析 -- 萨苏

共:💬57 🌺2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是找不到莱因公司150榴弹炮的照片

              除了莱因公司那批32倍口径150榴弹炮,其余各种口径的德国火炮都能找到。

              1、肯定不是sFH18,因为高低作动筒的位置和大小不对.

              150mm榴弾砲sFH1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也不是88mm,不管是18还是37。

              88mm(Flak1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88mm(Flak3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更不是128高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4、不是150mm加农炮K1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不是150mm加农炮sK18,那东西1940年才出来。

              6、不是150mm步兵炮SIG3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7、不是莱因公司的105mm榴弹炮leFH1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我觉得G的观点应该比我的有道理

              小日本的记录有误,把我这二把刀也蒙了

              • 家园 不知道呢,主要这炮身和四轮的位置确实比较嫌疑

                要说下面的平衡机被烧掉了,可这炮身位置不会动的.看其他图片,88炮确实是身在四轮中间,而萨的图上,炮明显在一侧.

                没有其他炮的图片,象150柳或75山炮什么的.找到一张150,却是半装甲的,角度也不对,楞看不出什么来.

                比较期待这次有哪位DX能找到比较确切的东西,即使是鬼子的图片错了.

    • 家园 关于进口数量

      查到的资料说兵工署在1937年813之前共进口二十门,命名为“甲炮”,江宁要塞8门(甲一台,甲二台),江阴要塞8门(甲三台,甲四台),武汉外围白浒山4门(甲五台)。

      • 家园 给您爆一个猛料

        空军说炸中了出云舰,海军说雷击了出云舰,实际上出云舰并未受重伤。但是日军自己的记载里,有一战出云舰差点儿就被打沉了,就是江防炮台干的好事,爆破穿甲弹把出云舰水线上打开一个一米多高的大窟窿,不是跑得快老一字魔就完蛋了,当即堵漏开回佐世保修理了几个月。哼哼,就是兄弟现在没时间写啊。我相信绝大多数我们的同胞没有见过这个故事,我也是前些日子为了纪念八一五找材料才发现的,鬼子有记录,有照片,有地点。。。

        不写了,再写又该挖坑了,我先忙汤恩伯去,刚写了一半。

        • 家园 出云号中国方面资料,向老萨求证

          1937年八月十四日,電雷學校快艇大隊附安其邦中校率"史102"艇(艇長胡敬端),"史171"艇(艇長劉功隸,兩人皆電雷一期)偽裝成民船由江陰經內河潛赴上海. 十六日晚八點正,"史102"艇從上海新龍華出動,經過三道沉船阻塞線與避過各英法意艦艇的監視,衝向正停泊在日本郵輪碼頭的"出雲"號旗艦.在距離三百公尺處以50度射角發射了兩枚魚雷. 一枚擊中防雷網炸燬了敷網的駁船,一枚則擊中岸壁.

          "史102"號在轉向脫離時被"出雲"號射中油櫃而損壞,半浮沉於九江路稅關棧橋附近;艇員將艇上機槍拋入水中後游泳逃逸,艇員有一人負傷. 艇長胡敬端因此役成為海軍的抗日英雄人物,戰後胡出任"長治"艦上校艦長,1949年九月廿日被艦上叛變官兵殺害,"長治"艦投共.

          由於"出雲"艦成為多次中國飛機與魚雷快艇的攻擊目標卻無甚損壞,所以最近傳出所謂的日本最新解密文件指稱:"出雲"艦在被攻擊後受傷甚重,日軍為怕其在上海灘公然沉沒於國際媒體與中國軍民眼前,連夜將之拖出港外航往日本意圖搶修,但在途中因補漏不及而沉於海中;日軍見狀立刻召來"出雲"的姐妹艦(如為事實當為"磐手")瓜代駛回上海坐鎮. 不明究裡的人以為出雲是金剛不壞之身,經如此猛烈的攻擊後居然仍能屹立不搖.(陳香梅著"陳納德與飛虎隊"書中即如是說).此說未經正式證實,讀者不妨姑妄聽之(依日方紀錄"出雲"艦於1944年回到日本,於1945年七月廿四日在吳港被美機炸沉);不過日本真的有數艘軍艦與"出雲"艦外觀極像,除了真正的姐妹艦"磐手"外尚有"八雲"等.

    • 家园 战争中的制空权是第一位的
    • 家园 【文摘】关于江阴要塞的88高炮资料在这里

       ②十五公分远射程要塞炮和卅口径高射平射两用炮(江阴要塞装炮记)

        (一)起因。南京政府为了加强江防要塞火力,防止日本军舰沿长江上驶威胁南京,在对德国的军火交易中定购了150毫米口径的远射程要塞炮4门,和88毫米口径的高射平射两用炮8门。并决定把4门150公分要塞炮和4门 88高射平射炮安装在江阴要塞,另外4门高射平射炮安装在江西九江下游的马当要塞。这批炮运到中国大约已在1937年5、6月间。江阴要塞安装新炮的工作由军事委员会总负责,主持人是该会某厅的一位副厅长,姓袁(名字忘了)。由他组织军政部、海军部、城塞局、兵工署及江阴要塞司令部等单位成立了一个安装新要塞炮的机构。工作进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指定具体负责单位和主管人员。其分工情况为:

        第一阶段 选择炮位 由军事委员会袁副厅长负责主持。

        第二阶段 基础工程 由江阴要塞司令部许康司令负责。

        第三阶段 安装大炮及调整试射,出兵工署技士王国章负责。

        同时参加上项工作的还有几名德国顾问,一名是德国退役海军上尉(名字记不清了),参加炮位选择工作,一名是城塞局德国顾问齐梅曼,参加基础工程工作,他的翻译名叫高国淦。另外还有随炮来的两名德国技师,负责火炮的操作训练工作。

        (二)选择炮位。江阴原是一个旧的江防要塞地区,黄山、肖山原有旧要塞炮若干门,都已落后不适合于当时的战争需要。新来的这批炮决定安在黄山区域,这是大的原则,但具体的炮位要从军事观点出发进行选择,所以要由军政部,海军部和江阴要塞司令部从战略战术方面提出意见,定出几个方案,然后组织大家到现场去实地观察,统一意见最后定案报请上级批准。我也参加了实地调查工作,但我的主要目的是审查地形地势,考虑如何把十几吨重的炮件运上山来安置在炮位附近以便安装,以及将来安装时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对于军事方面的要求我则没有责任参加意见,也提不出什么意见。

        军事委员会主持选择炮位的袁副厅长是一个60多岁的老军人,中将衔,好好先生,毫无主见。他下面一个助手名叫吴国桢(不是当时的上海市长,只是同名同姓),少将衔,比较认真负责,经常替袁出谋划策。海军部参加的代表名叫曾以鼎,是某海军舰队副司令,少将衔,他经常发表意见,但和吴国桢两人意见有分歧,看法不同,发生矛盾。有时互相争持不下,而袁副厅长却两边都不得罪,不表示意见,因而使得曾、吴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那位德国海军退役上尉另有一套意见,并对曾以鼎有瞧不起的态度(同行是冤家),说话不够谦虚,引起了曾以鼎的不满。于是形成了吴国桢和德国海军上尉都对曾有意见的局面。在一次招待德国顾问的宴会上,曾以鼎即席发言,他说:“俄们海军中非常重视上下级的级别,如果有一位将官在场,则低级别的军官没有说话的余地”等等,这些话是对那位德国海军上尉的讥讽。当时翻译员觉得这话有问题,并没有把这套话原样照译(因为我懂德语,所以听得出来),所以没有引起德国顾问的怀疑,但是吴国桢听了曾的这番话后,当时大为不满,认为曾在这种场合说这样话,是对外籍顾问的不礼貌,他立即起来对曾进行指责,曾也不肯相让,结果两人冲突起来,势欲动武,后经袁副厅长调解,一场风波才告平息,大家不欢而散。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国民党内陆军和海

      军之间早已存在互相看不起的情绪了。

        选择炮位工作经过视察了几个地点之后形成了几个方案,但在确定推荐结论性的方案时,大家谁也不肯发表肯定性的意见,究竟赞成那个或是反对那个,都只是说些各有优缺点模棱两可的话,因而开了几次会,拖了很久仍然定不下来,最后那位德国上尉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推荐一个方案,大家对此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拥护,就把这个方案作为推荐的方案定下来了报请上级批准(实际上级也无人审查,只不过是备案而己)。我当时对于这个炮位定得合理或不合理也没法判断,并且这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总觉得这样多的中国高级官员,中将、少将好几个都不肯表示肯定性的意见,如此重要问题却只听从一个德国退役海军上尉三言两语就算定了下来,未免把国家大事过于当做儿戏了。这只能说明国民党的军政人员腐败无能,怕负责任。我估计当时大家的心理是唯恐自己提出肯定性的意见照办之后,一旦要塞失守(这在当时已成定局)责任将追到自己头上,为了明哲保身,还是不表示肯定性意见为好。并且既然德国顾问表示了意见,最好遵照执行,即便出了问题也与我无关了。但是事后证明这个炮位定的确有问题。因为这个方案把4门十五公分要塞炮的炮位定在黄山面江的一处山脚下,射出方向只能是对着江面,而当时日本军队都集结在上海、无锡一带,最后也是从陆路上突破无(锡)福(山)防线直出江阴要塞之背,迫使要塞守兵弃炮逃走。如果当初炮位选在较高位置,可以四面射击,未尝不可给陆路进犯的敌兵施以打击,虽然不能说因此而能保住要塞不失守,但也不至于造成一炮未发就放弃要塞逃走的悲惨败局。

        (三)安装重炮。炮位选定之后,即由江阴要塞司令部组织力量进行炮基和掩体等项土建工程的施工。我带着一组技术工人和一组起重工人(每组五六名)先将装箱炮件沿山坡便道运到炮位,并开箱将炮件拆卸清洗准备安装。同时将一门88炮临时安装在山下的营房里,由两名德国技师进行操作训练。基础工程完成之后正式的安装工作大约在1937年9、10月间才开始。安装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但是炮上的关键设备有一部份没有随炮运到,其中有88高射时的引信定秒机没有到,不能使用时间引信进行对空射击,十五公分要塞炮的瞄准器没有到,安装完毕后能不能进行校正,将来也无法瞄准。而更大的问题是十五公分要塞炮的炮弹虽己运到,但引信未到,不能实弹射击投入战斗。有一次日本飞机飞到要塞上空侦察,那时88高射炮已经装好可以使用,但是因为没有时间引信的定秒机,不能使用对空射击的时间引信,只能临时使用碰炸引信的炮弹对空盲目射击几发,这当然不能发挥作用,坐失良机,十分可惜。

        当时战局一天紧似一天,日军己突破了无(锡)福(山)防线(这条防线建造历时多年,被誉为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正向江阴进犯进而直迫南京,大家把防守南京的希望寄托在江阴要塞上,而新要塞炮却因为没有瞄准器,炮弹没有引信而不能使用。大家都很焦急。军政部下了一道命令,限兵工署在10天之内解决炮弹引信问题。兵工署随即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来负责解决。我对此事早已有所考虑,打算选用十五公分重榴弹炮的引信代替。因为如果重新设计,重新制造新引信,10天决无可能,只有用现成的引信改装代替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有人担心十五榴的炮管长度是32倍口径,长约6米,而十五公分要塞重炮的炮管长度是55倍口径,长约9米。炮管太长,唯恐炮弹未出炮管就已解脱保险。即有发生膛炸的可能而把炮管炸坏。这虽然值得考虑,但是不经过试验也不能得出完全否定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当时只有这一绝招儿,除此更无别的办法,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至于没有瞄准器的问题则由于瞄准器构造极为复杂,又无实样和图纸,短期内无法设计制造,确实不能解决,只有采用简单办法,利用象限仪测定抑角,用剪形望远镜测定方向进行瞄淮,这样也能勉强对付射击,不过速度较慢。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就这样决定下来,连夜抓紧准备。

      外链出处

      • 家园 这文章里面少说了一批150

        第一个克虏伯的30倍口径,就是2战德国陆军标准装备的sFH18,国军第一批订购的虽然不是此炮,但后来第2批订货的时候没有定购莱因金属的,而订购了24门该炮。

    • 家园 问老萨一个关于飞虎队的问题

      飞虎队里有法国人吗?

      俺老爹认识一个从法国来的移民(建筑师)。他说他父亲是从法国到中国湖南参加的飞虎队。后来直接来美国定居了。

      那位法国飞虎队对共产党评价特高,说共产党才是真正抗日的。--这都是建筑师说的,俺没见过他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