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我会喜欢一个反华的美国总统? -- 121gdi

共:💬51 🌺142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经济上不可行

        以前都是共有财产,学生下乡吃得上饭,哪怕质量不行。政府也发补贴。

        现在学生下乡,谁出钱给他吃饭,于国家和个人的有何益处?

        • 家园 我记得知青,特指插队,不是一直补贴的
        • 家园 【讨论】你把过去想得太好了

          以插队而论,下乡补贴只是头两个月,按当地城镇居民粮油補贴。两个月过后,和农民一样过日子。直到福建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诉苦后,又给插队知青追加每人180元。我们生产队用这个钱给知青造了房子,一个排屋,每人一间。当时18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其它没有补贴。知青所在生产队收入不同。如果知青参加劳动,挣公分,到年底结算,富队每10个公分可以在7毛到1元,穷队则在2毛左右。穷队的知青,一年干下来,扣除口粮,还倒欠生产队里钱。

          • 家园 口粮是不占用工分的

            因为一个村总有老人和小孩,大概35%的人是无法参加劳动的,无法获得工分,因此也不可能饿死他们。一个普遍的基本政策就是每个人的口粮是不需要工分的。年终决算分的钱是卖余粮所得,农副产品收入和社队办企业利润。

            一般意义上的送公粮,实际上分两种,额定产量15.5%上交,作为农业税,公社会分点化肥、农药或者其他农资作为奖励,额定产量每过几年调整一次,一般落后于真实产量,因此实际税率10%左右,剩下了的就是统购,国家收购,价钱比实际市场略低,好像有粮票发下来,但不是足额。大约10%左右的统购任务,如果人均2亩田,亩产1000斤,人均就有200斤左右的统购粮收入,算20多块钱。

            其他的收入就是集体的农副产品收入,比如我们村种的棉花,养的鱼,养的猪等。这些收入要平均分给每个劳动参与者。生产队办的企业有了收入,也会分配给社员。还有一种收入,就是有人申请做匠人,比如泥水匠、木匠、裁缝等,还有人申请去外地劳动,每年交几十元,保留参与口粮的分配。一个生产队每年总有3~5个人申请。

            工分就是参与分配的方式。一般一个标准劳力,比如30岁左右的妇女,18岁左右刚刚参与劳动的小伙,一个20~45岁的健康男性称为壮劳力,工作一天通常算1.2个工分,有技术的比如拖拉机手·,电工等,视同壮劳力。老年男性,老年女性60岁后一般不参与劳动,如果参与的话一般按照0.8计算。最后就是总收入扣除部分集体提留,其余分配给全体劳动者。收入除以总工分数,得出一个工能分多少钱。

            生产队不是每天都出工,但一年基本上要出300个工左右。如果年底能够每个标准劳动力能分100块钱以上,算是不错的村。夫妻二人可以分200多块钱,加上家里养的猪杀了卖,可以得到200多元,养鸡卖鸡蛋等,一年收入可以有500元左右,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当,不过农民的劳动强度实在太大,只要有可能,大家还是愿意逃走。

            知青们到了年底如果倒欠钱,十有八九是预支了粮食,最后只能用工分扣,还不够的话就倒欠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口粮需拿钱买,钱则是由生产队总收入按工分給付。

              我们队一年双季稻,还有甘蔗,香蕉等经济作物。10分公分有一年是1元零5分。我干一年,扣掉预支款,口粮,菜钱,分到手2百80元。买了一个120的上海牌手表,一条中华,买好一年的信纸信封邮票,买了几丈布寄回家里,另外买好多吃的喝的。一天在城里就全部花完,几个知青都这样。我们队长看我们没几天又去队上预支,吓一跳。我所在对大队地处平坝,而且当地气候炎热,出产丰富,不过干活是真累,又热,当时全凭年轻才能撑下来。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元江同志,我是反讽,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过去那种

            不堪回首的日子,过去那种种反人性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

            谁如果现在还敢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样的运动,恐怕政权都要垮台。

            现在不是都在骂上海(的抗疫)嘛。。上海人民吃点烂菜叶都这样群情汹汹,你让他们的子女再次上山下乡,呵呵。。

            叶辛的【蹉跎岁月】看过吗?

          • 家园 金钱外的服务由国家或者大队负责

            当然,一开始有一些混乱,但是,大部分是集体操作,也算是可以的了。

            由于城市家庭,很多开始家庭提供资金,本来也是城市反哺农村。

            当然。后来越来越成熟规范了。

            基本上是走向更成熟。而李庆霖时期,呵呵。应该是高干子弟回城时期!!

            不过总的来说,只是国家规划三四年,长期只看个人选择。

            把个人选择说成是知青政策,这是一个挺恶心的老话术。

            也就是我们农村是地狱的意思呗,委屈了这些知青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