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乾隆整垮张廷玉 -- 温相

共:💬30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乾隆整垮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 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刑部侍郎。世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 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又任《明史》总裁。廷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 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保和殿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 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世宗死, 与鄂尔泰同受顾命。乾隆初为总理大臣辅政,任《世宗实录》总裁官。三年(1738),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如故。旋进封三等勒宣伯。

    张廷玉深受雍正的喜爱,一次,雍正问群臣:朕臂痛,尔等知否?群臣不解,世宗说:大学士张廷玉最近患病,其人乃朕之股肱,岂不是臂痛?

    一年春节,世宗问廷玉,可有春联?廷玉答无,世宗亲笔书写: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

    张家一门以此联贴至终生,天下荣之。

    世宗临崩,遗诏以廷玉和鄂尔泰配享太庙,以皇帝遗诏而命大臣当此殊荣者,古来无有。乾隆即位,以廷玉位列总理大臣之中,时称“天下缙绅,张姚二家占尽其二。”乾隆深忌之。

    此后,乾隆开始对张廷玉有计划的打击,张廷玉一直想把世宗的遗诏关于自己配享太庙一事

    落实,乾隆就非常不高兴,廷玉乖觉,借机告老,然而,乾隆因为其人长期入值内廷,宫闱

    之事知之甚详,不愿意放他回安徽老家,而廷玉居然老而昏聩,坚持回原籍,惹得乾隆大怒

    ,做诗讽之。但是,因为皇考的遗诏所关,乾隆尚不能对廷玉大张挞伐。

    然而不久,因为乾隆亲许廷玉可以身后配享,廷玉竟然不来当面谢恩,只派了儿子,乾隆就此发难,大骂张廷玉,不料,廷玉的门生汪由敦以大学士身份秉笔在侧,暗中派人告知廷玉

    ,次日,廷玉上殿谢恩,乾隆大感惊诧,后来一旦深究,乃知是汪由敦泄密,乾隆早就对廷玉门生遍于天下,深加忌讳,就此大张旗鼓的进行收拾,汪由敦以斩监候罪名定,廷玉革去

    伯爵。乾隆还不算完,命人把廷玉生平事业开列,让廷玉自己说是否适合身当配享的荣宠。

    廷玉自康熙入仕,未受如此大辱,立刻回复请予革去配享。此后丢官罢爵,一世的生名就此

    完结。

    乾隆二十年南巡,廷玉以接驾来迟,再度受到乾隆的大骂,此时廷玉已然恍惚。二十年三月病故于家,乾隆追命,仍以廷玉配享世宗庙。

    其实,非是乾隆独恶廷玉,而是乾隆新政,鄂尔泰、张廷玉各张一党,积不相能,朝廷以鄂尔泰、张廷玉为意,不重君命,乾隆因而动怒,以诗抄事件打击鄂尔泰,以配享事件打击张廷玉,自此,君权再度拔升,以致神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Re:【原创】乾隆整垮张廷玉

      权力太大了,被天子所忌。他如此下场,也算不错了。

      • 家园 乾隆因为皇考的遗诏,所以,最后还是保全了张廷玉:

        自古以来,用稍毁名节来求全者不是没有,但是,以结党自存来作保全者,则未必然。

    • 家园 转一篇关于张廷玉的趣闻-“椒椒”是谁

      “椒椒”是谁

      说“椒椒”是一种称谓,你一准不信,因为翻遍《中国称谓大词典》,也找不到“椒椒”这两个字。但如果你在桐城随便找一个人,问“椒椒”是谁,他都会很干脆地回答:“叔叔呗。”北方人称“媳妇”是自己的老婆,南方人称“媳妇”则是儿媳。北方人称“爹”,是自己的父亲,南方人称“爹”则是父亲的父亲了。还有“婆婆”一般都称作婆母,而也有称作外婆和奶奶的。这些似乎都好理解,而称作叔叔为“椒椒”,却似乎没来由,弄不清被誉为“文章甲天下”的桐城,怎么弄出这样没来由的称谓来?

      据说“椒椒”的称呼源于张廷玉的一次笔误,桐城人张廷玉在朝为官,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当地人称为“小宰相”。其父张英官至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当地人称为“老宰相”。两代宰相历康、雍、乾三代帝王,极受宠信。尤其是张廷玉,更是乾隆所倚重的首辅大臣,私交甚笃。乾隆闲着的时候,总爱到张廷玉的书房里坐坐,聊聊天,来之前也不用先打招呼。正是因为深受皇上的倚重,张廷玉更是勤勤恳恳,真可谓日理万机。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一日,张廷玉回来,觉得浑身酸乏,本想躺倒休息,但想到好久没给叔叔写信了,就来到书房,坐下来给叔叔写信。刚刚写了两三行,忽报“皇上驾到!”张廷玉便慌忙接驾,将皇上迎进书房。

      乾隆就坐在张廷玉往常坐的那张靠背太师椅上,张廷玉垂手立在一旁,皇上扫了一眼书桌上的东西,就顺手拿起那封没写完的书信看了起来。笑着问道:“‘桐城’啊,是给谁写的信呀?”“回皇上,是给微臣的叔叔写的信。”张廷玉答道。皇上越发笑了:“叔叔怎么是‘椒椒’哇?”这时张廷玉才发现因为太过劳累,头晕脑涨,竟将“叔叔”误写成“椒椒”了。因为在皇上眼里,张廷玉一直是个饱学之士,他不想让皇上知道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首辅大臣还写错了字,就想马虎过去。说道:“回皇上,微臣家乡称叔叔就叫‘椒椒’。”没想到皇上却来了兴趣,说:哪有称叔叔为椒椒的?张廷玉只好以错就错,说不敢欺瞒皇上,微臣家乡就是这样称呼的。皇上高兴起来,竟然有这等称呼,朕倒要实地去看看。张廷玉这才知道闯了大祸,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欺君之罪啊!好说歹说才劝住了皇上,说小地方,路途遥远,皇上龙体要紧,别亲自去了。但还是挡不住皇上的好奇心,一定要派个钦差前去实地考察。

      皇上走后,张廷玉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钦差一到,露了馅儿,还不是欺君之罪吗!便即刻找来一个亲信家人,让他流星快马日夜兼程,务必在钦差之前赶到桐城打点一下。那家人知道利害,不敢稍有懈怠,只两昼夜就到达桐城,向县令呈上相爷书信。老相爷的事,县官当然也不敢怠慢,立即布置下去,凡桐城县境内,官民人等,三日之内一律改口喊“叔叔”为“椒椒”,违者格杀勿论!

      再说钦差也知道那只是皇上一时好奇,并非什么重要的事,乐得一路游山玩水,半个月之后才到达桐城,但毕竟皇命在身,少不了要认真对待。钦差没去县衙,而是直接去民间微服私访。钦差先在县城找了些人,随机询问,都异口同声称“叔叔”为“椒椒”。然后又去乡下,同样随机打听,也都众口一词,说“椒椒”就是“叔叔”。

      正是五黄六月,小麦熟了,男人们都在地里割麦,中午时分,只听一个孩童站在山坡上亮开嗓子喊一声:“椒――椒,回家吃饭??――”钦差这才打心眼里相信了。回到京城,回复了皇上,皇上便对张廷玉说:“‘桐城’啊,你的家乡果真是文章之邦,连称谓都与别的地方不同哩!有趣,有趣!”张廷玉这才松了口气。

      从此以后,桐城人也就将“叔叔”喊作“椒椒”了。

    • 家园 好文!
    • 家园 乾隆对张廷玉的评价:

      廷玉有此卓识,

      乃未见及。朕必遵皇考遗旨,令其配享。古所谓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为戒,且

      为廷玉惜之。

    • 家园 张廷玉类似于我党的胡乔木:

      功劳都在笔下所得,他主持的三大部头,《圣祖实录》、《世宗实录》和《明史》,对满清

      特别是对世宗一系法统的确定功莫大焉。

    • 家园 我倒觉的张廷玉故意露些破绽是个给后代延续富贵的方法

      中国历史很少有大臣享有如此地位与权利而且可以富贵姓名苟全超过三代的。何况头上顶个眼睛不揉沙子的乾隆,可是最后张廷玉该有的一个都没有少。没有在官场白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