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应该考虑放弃动态清零政策的这个选项 -- llama

共:💬281 🌺2025 🌵1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均床位超过国内条件最好的魔都3倍的韩国已经棺材都不够用了 -- 有补充

      按韩国人自己的报道:

      搞共存的韩国40%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火葬场排队,择期诊疗取消,养老院惨不忍睹。

      魔都这些天的乱象网上也有不少了,真躺平,魔都都应付不来,全国有几个地方能应付那么多病人的?

      通宝推:玉米菜,心有戚戚,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推荐个合订本 -- 补充帖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21202232

      • 家园 国内有人想躺平也可以,立下生死状

        放开之后,生死由命。

        别到时候又来时代一粒沙。

        • 家园 放开以后激增的病例对于医疗的挤压远远高于现在封城

          真放开,全国都要被这些躺平的拖下水。

          Nature上那篇讨论超额死亡的文章比较能够印证奥密克戎的威力藏在超额死亡里。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7-021-01019-1

          摘录部分结论:

          美国2020年和2021年两年时间多死了120万人。

          前面提到的韩国仅仅1月份就超额死亡15%,这还不是3月份感染高峰的数字。

          最近不少人夸的越南,超额死亡是全球最多的一档,超过25%了。

    • 见前补充 4726774
    • 家园 改成"重症清零"就好。两点论重点论嘛

      既避免一刀切,又抓住主要矛盾。

      • 家园 菜英文好象已用了重症清零了 -- 有补充

        所以,这操蛋玩意就显然也不能用了。

        自从上海的精准防疫失控于奥密克戎以来,对上海的批评乃至批判越来越严厉,甚至有点歇斯底里。

        然而事实说明另一方面。

        上海至今只有一例重症,至今无新增死亡病例。上海的疫苗覆盖率九成三,可以说领先全世界。这不是抓住了重点,什么叫抓住了重点?这不叫成就显著,什么叫成就显著?

        那些批评或批判上海的,有一种声音重点就是要给上海扣上动摇乃至背离中央动态清零统一部署,向西方躺平共存失败防疫方略看齐、妥协、接轨,甚至是所谓一贯的买办派还在卖?

        西方哪一个国家地区共存躺平后只有一例重症,无死亡病例,无症状率九成几?

        有这样的买办这么样办事儿地吗?上海的"买办",就为了让西方彻底失去最后那块遮羞布?

        全面清零动态清零你们办不到,怎么才叫与病毒共存的正确打开方式,也你们说地也不算!

        奥密克戎覆盖全球几亿人已有一段时间了,目前形势已越来越明确了,情况已与一九年底二零年初时完全不同。及时研判适当调整已十分必要。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逐渐适应与病毒作长期更灵活斗争 -- 补充帖
      • 见前补充 4729324
      • 家园 观网风闻:上海人真正怕的是什么?

        转自微信公众号“科学有故事”:汪诘不吐不快:面对疫情,上海人真正怕的是什么?(原文附上海疾控专家采访录音)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病毒的误解和恐慌。

        对新冠病人伤害最大的,是对他们的鄙视和谩骂。

        我是职业科普人汪诘,一位住在上海浦西闵行区的普通市民。闵行区是这一波疫情的重灾区之一,我住的小区从 3 月16 号就开始执行封控管理至今,中间有过短暂的几天解封。

        作为一位科普创作者,我喊过武汉加油、西安加油,但说句心里话,身在风暴之外,无论表现的多么义正词严,都是廉价的慷慨激昂。只有当你自己被病毒包围时,才会发自内心,极度渴望了解真实情况。

        今天,我不在意任何键盘侠,也不再多虑当讲不当讲,我只想讲出我认为该讲的:

        第一:上海自 3 月 1 日到 4 月 1 日,一共发现 42952 名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但没有发生一例重症,更不要说死亡病例,上海卫健委没有丝毫隐瞒。那么,我们到底在怕什么?是更怕核酸阳性呢?还是更怕骨肉分离,被拉进方舱跟成百上千的陌生人挤在一起?或者是更怕自己被谩骂、被鄙视,被那些隔岸观火的键盘侠视为祸害,甚至被小区里的其他居民戳脊梁骨?

        第二:上海这一波疫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感染者,不打针不吃药,会在十天左右,顶多半个月内自己痊愈,核酸转阴。如果你是一位 60 岁以下的没有严重基础慢性病的人,或者你已经接种过 3 针疫苗,那新冠病毒对你的影响不会超过流感。你到底在怕什么?

        第三:如果被通知新冠阳性,目前最佳的应对措施,就是居家隔离。只要症状不严重,只要允许自愿选择,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尤其是方舱,按照得了流感一模一样的心态对待,在家多喝水、多休息就足够。如果有老人出现较为严重的肺炎症状,再呼叫 120 急救,别动不动去打急救电话,把最宝贵的抢救资源让给真正需要的人。保持好心态就是对抗疫最大的贡献!有人说那万一在家里需要急救却叫不到急救怎么办?我只能告诉你,尽力去叫,但急救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你身在哪里而有歧视。

        第四:新冠后遗症绝没有你看到的那些小视频说得可怕。这波流行的奥密克戎第二代变异株连被感染时都症状轻微,更不要说病毒清除后了,网上流传的许多危言耸听的后遗症都是瞎扯,大量的研究都是过时的研究早期毒株的,目前最佳证据是,绝大多数人后遗症轻微,且慢慢都会消退。

        第五:上海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没有肺炎症状”的感染者,不是“没有感冒症状”的感染者。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第九版诊疗方案中的一些现在看来已经脱离实际的过时定义,这说来话长,但绝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卫健委有什么隐瞒和阴谋。再说一遍,上海这波疫情,只有 4.4% 左右的人会出现肺炎症状,但目前 0 重症,0 死亡,剩下的 96%左右要么几乎没感觉,要么有点咳嗽、发烧等流感症状。就是这样,没有什么阴谋,别瞎想,这就是真相。

        第六:现在上海的医疗资源已经几乎枯竭,原因并不是有多少新冠病人需要抢救,而是大量的医生被抽调去做其他事情。所以,现在上海的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很可能会大于新冠本身造成的危害。有一个段子说:上海现在就是一群疲惫不堪的医护把一堆濒临死亡的病人拦在医院外,守着病房生龙活虎的无症状感染者刷手机。虽然有点夸张啊,但本质没错。我呼吁,无症状感染者,如非必要,尽可能别去打搅医疗工作者,这就是对抗疫的巨大贡献。

        好了,以上六点说完。我猜,可能又会有一些隔岸观火的键盘侠们,已经昂起了他们骄傲但知识贫乏的头颅,准备打下“谁提大号流感谁是汉奸”“谁提与病毒共存谁是境外势力”了。我对他们没有怒气,只有同情和怜悯,因为他们这些人永远学不会切换视角、站在少数群体的立场思考问题,除非他们自己成为少数群体的一员。只有当他们自己被检测出阳性,或者被拉走隔离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科学事实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有当他们自己被看成祸害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委屈、愤怒和无力。

        现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病毒的无知和恐慌;是医疗资源的内耗;是外行人指导内行人抗疫;是“举报一个上海来的人奖励 5000 块”的荒唐政策的制定者;是不懂装懂、用油腻的双手在肮脏的键盘上打出“引进辉瑞疫苗和特效药是洋人买办”的人。

        是时候回归科学了,让专业的事情交给真正懂专业的人去做。

        本期节目最后,我附上一些让我敢于做本期节目的信源。

        首先是我电话采访上海浦东疾控中心朱医生的电话录音,上海有这样敢言的医生,是这座城市的良心。

        浦东疾控医生与科学声音汪诘的电话录音

        汪诘:朱医生你好,我介绍一下我叫汪诘,我是上海市科普作协的一个职业科普作家,我现在特别能够理解目前疾控还有整个上海市的压力,但是我现在确实看到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误解和谣言,对整个上海市的管控是起到相反作用的。如果说我们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为整个上海市民传递一些正确的理念出去,我觉得是可以帮助疾控部门缓解整个上海市的压力。

        朱医生:我们现在是忙得焦头烂额,我的部门今天要调查 220 个病例,然后我要去现在最起码要去两个现场,就是说现在浪费很多资源,其实我都没有精力静下心来去说一些或者思考一些专业的问题,

        汪诘:我想问一下您目前接触到的临床案例来看,目前上海这一波感染者危重症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朱医生:目前我们流调下来来看,危重症的比例很低,应该危重症我这边其实都没碰到过。

        汪诘:您几乎就没碰到过对吧?所以我们只能说它很低很低,但具体多少数字您这边不知道对吧?

        朱医生:对的。

        汪诘:好,那么还有我想问一下绝大多数感染者是不是休息一周左右就会自愈的?

        朱医生:目前来讲是这样的。

        汪诘:就是大多数人的症状跟流感差不多。我们可以这么说,对吧。

        朱医生:对。反正就是说最后的话能够自愈。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你本来有很多复杂的慢性疾病,那有可能就会出现并发症。但出现并发症是另外一回事,不能够单纯从一个正常人得了目前的奥密克戎,这么相提并论。不要把这两件事情扯在一起。

        汪诘:那么如果如果一旦被检查出阳性以后,是不是说居家隔离是我们目前上海市民的最好的一个处理方式?因为医疗资源基本上已经挤兑完了。

        朱医生: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讲,从我们目前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有采调信息的一个实际情况反馈,现在其实整个上海医疗资源确实是在处于一个挤兑的状态。

        汪诘:所以最好的心态是自己在家里隔离,按照得了流感来对待。

        朱医生:对。

        汪诘:也就是说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去医院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去方舱医院,因为我看到方舱医院的条件其实不是太好。

        朱医生:是这样的。方舱医院因为我们昨天有一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收进了方舱医院,但是现在又出不来,所以的话现在这里面资源比较紧缺。

        汪诘:好的,您作为疾病控制中心,专门从事预防医学的专家,我想请您从个人观点来看,目前的新冠奥密克戎第二代变异株与流感病毒相比,它到底要可怕多少?

        朱医生:我们目前调查下来的有限的数据,应该说在浦东的话,我没有觉得比流感更严重。

        汪诘:根据我对第九版的诊疗方案的解读,我认为现在上海所谓的无症状指的是无影像学肺炎症状,并不是指无发烧咳嗽的流感症状,我想跟您确认一下是不是这样?

        朱医生:诊疗方案上现在没有“无症状”这个定义。

        汪诘:只有“疑似”和“确诊”,诊疗方案我认真读过。

        朱医生:对。

        汪诘:所以现在上海其实面临一个尴尬,就是我放到“疑似”也不合适,我放到“确诊”也不合适,因为没有肺部影像学诊断资料,所以我只好给它放到“无症状”里头,但是普通人觉得无症状好像就是连什么发烧咳嗽这种流感症状也没有,但其实不是,是有的,只是没有肺部影像学资料,是这么理解吗?

        朱医生:对。但老百姓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现在网上也有很多老百姓反映,我明明告诉你有症状,然后你把我们一堆人发布成为“无症状”。

        汪诘:是的,所以我觉得公众是需要被教育的,其实我觉得告诉大家真相,告诉大家实际的情况其实是好事,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这种误解。

        朱医生:对,我们调查出来很多都是类似流感的类流感症状,上呼吸道的一些症状,就是说有一点发烧,有一点咳嗽,但是基本上都是可控的,就是说跟前几轮的流感流行差不多的情况,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

        汪诘:所以我认为现在上海市发布的数据没有一例重症,也没有一例死亡,这个应该是可信的对吧?

        朱医生:这个是应该可信的,但是他发布的无症状有点扰乱视听,因为老百姓不知道嗯这个无症状是没有影像学资料,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是不会这么想的。

        汪诘:明白。好的,朱医生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也希望您能够多保重。

        下面播放我视频采访前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陶黎纳医生的电话录音,他目前也是一位医学科普自媒体人,也是上海人。(原文附视频)

        汪诘:陶医生你好,我想问一下您作为上海市疾控中心前医生,您觉得我们作为还没有被感染的健康人,因为现在上海大多数人还是健康人,那么在封控隔离期间,对待小区里如果出现了阳性感染者或者同楼的人出现了阳性感染者,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比较健康的正确的?

        陶医生:我觉得如果说上海因为资源不够,那么这些感染者暂时被留在这个小区里面,我觉得大家也不要恐慌。千万不要因此而去搞投诉什么的。那么你可以关注一下,就是说可以问问居委说现在这个人在小区里面,你有没有把它门禁装好,他的生活有没有保障?然后他也肯定在小区的群里面。我们可以对他有一个关心,千万不要歧视他。觉得你一旦感染了,我一定要把你驱逐出去,我觉得那个是不对的。

        汪诘:如果我被检查出来了阳性,您觉得应该最佳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陶医生:阳性只代表感染,并不代表你的病情轻重。所以是不是要采取医学措施,就是说隔离是要隔离,但是是不是要治疗,我认为是要根据他的病情来看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上海有 4 万多例感染者,但目前还没有曝出重症,更没有说死亡,因为我们现在也已经看到就是说一些隔离点的情况并不是太好。那么你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是很轻的类似感冒的症状,你是不是一定要去隔离点呢?去隔离点可能你折腾一下症状还更重了,所以这个是必须要一个理性考虑的问题。

        汪诘:所以你也是支持,如果一旦被查出阳性,居家隔离是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陶医生:对,我认为非常好。

        汪诘:我现在看到网上有一些方舱传出来的小视频。方舱医院里头的有一些隔离的人,他们的情绪非常的激动,为什么呢,因为三天不给他们发药,不给他们测核酸,然后就把他们放在那里,不管不顾,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

        陶医生:我觉得总体上来讲中国人有一个误区,觉得得了病我一定是要吃药的,然后哪个药贵就要吃哪个药。像这个疾病,如果你是一个感染者,你是不是一定要吃药?我相信如果没有经过科普,大多数人是默认选择你一定要给我吃点药,不吃药好像你没有对我治疗,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政府在宣传的时候,目前还没有哪个专家敢正面站出来宣传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你得了病不一定需要治疗。你的休息,你多喝水,这也可能可以是一种治疗,我觉得主要就是听指挥,不添乱,就那么简单。

        汪诘:好的,非常感谢陶医生,今天就采访到这里。

        上海,永远充满希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