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美分手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不太可能有惊喜。 -- 百年

共:💬321 🌺2873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有那一天的话,普通海华最大的障碍是机票,而不是房子。

                就算自己没有房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会没有住的地方吧。关键是真有那一天的话,普通人很难拿到机票。

                以过去两年为例吧。由于机票价格(黄牛票最高被炒到单程8万块)以及隔离政策,过去两年海华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回国的。也就是说,过去两年有回国需求的海华远低于总人数的1%。然而就这少数不得不回国的人,回国过程困难重重。

                俺哥们小D的父亲肺癌,他从动议回国到成行花了4个月时间,期间一日三惊,直到坐上飞机才敢确信自己终于成行。完成隔离到医院的第二天老人就去了,堪堪见了父亲最后一面。

                另一个兄弟的岳母探亲被堵在美国。这哥们有钱,各种尝试未果后,终于买到了一张阿姆斯特丹飞广州的机票。然后一家人陪老太太提前2周到荷兰,在荷兰休整2周后,把老太太送上飞机。老太太在广州完成隔离后被大儿子接走。整个行程花了多少钱我没问,反正一般人花不起。

                ---------

                果真有你们说的那一天,有回国需求的海华最起码是现在的几百倍,你脚得一般人能买到机票吗?

                ----------

                原创于西河的《战场上的蒲公英》不知你看过没有,以蔡智诚夫妇的职位和背景,想某两张去台湾的船票都不能。真到了650万海华需要逃离的时候,你脚的普通人能买到机票吗?

                =======

                至于你那个亲戚,

                我的一个亲戚在科罗拉多开货车。人家在北京买不起房,也在我们这五线小城买了房子。

                真有那一天的话,他准备砸多少钱去抢回国的那张机票,回去住那个五线小城的房子?

                还是开上卡车带上枪到落基山里打游击更现实一些。

                • 家园 林林总总写一大堆,无非是不舍得那些坛坛罐罐

                  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吧。

                  就是不知道真有事时,你老婆小孩会不会同意你的做法。

                • 家园 你说的的确是个大问题。

                  还是寄希望于人类的进步吧。如任总所说,当中美在山顶相会时,终究会互相拥抱的。(而不是拼刺刀)。

                  通宝推:燕人,踢细胞,七天,
                  • 家园 小声问一句,任总是哪位

                    不是任大炮吧?

                  • 家园 毛主席说,要抓主要矛盾;刘帅说,六根不定,输得一干二净。

                    主要矛盾抓不住,只能看到细枝末节,还不如守拙。

                    典型的例子就是波士顿的那个黎某。波士顿是整个美国医疗水平最高的地方(哈佛医学院、MIT医学院),黎某很年轻(30来岁)、症状也很轻(否则无法承担如此长的旅途)。偏偏自作聪明跑回国躲病毒,结果进了监狱、留下一个犯罪记录,年纪轻轻就把自己一辈子彻底毁了。

                    -----

                    所以呢,对于我和 @踢细胞 这样的普通人,心一定要定,否则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因为我们普通人资源有限、犯不起错误。

              • 家园 佩服兄台的气量

                给你行个礼。

                关键是你前面说话的引用造成了误解,尽管并没有针对谁。

                我看那段时感觉也不舒服。现在好了。

            • 家园 我倒啊!刚一看,我都傻了。想了五分钟,才算找回自信。
        • 家园 附和一句

          真的热战了,该走还得走,当然,来不及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那也只能认命了。

          如果是比现在程度还高的冷战的话,也可以考虑缓归,不过按照中美目前的态势,要么像现在这样凉战,要么就黑天鹅热战,传统冷战反而最不可能。

      • 家园 哈哈,真敢说啊

        献花吧。

      • 家园 中国是个传统社会

        其传统的社会格局还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也就是以家庭一一家族一一地方一一国家来建立人际关系的亲疏,所以对华夏子孙始终保有一种温情。例如钱永健获诺贝尔奖,中国人也会觉得与有荣焉。

        而西方,尤其是美国,是个移民社会,其社会格局是建立在共同价值基础上的,清教徒的内部辖制和排斥异已是内生的。很难想象,德裔的特朗普会如此排斥移民,而移民社区代替了中国的地方社区。这就是为什么,钱永健会觉得中国人的祝福很奇怪,是一种污辱。

        所以中国始终会对华夏子孙保持一种温情。清明又快到了,只要中国人不停止扫墓,家族的凝聚力就始终还在。土华和海华各自的归宿不一定相同,但没有必要给对方施加压力,要互相理解对方的处境。

        通宝推:玉米菜,踢细胞,
        • 家园 虽然感性,但是这种民族感情大概也不会因为没了扫墓而消失

          扫墓有也可,没有也还行吧。

          现在扫墓都很难了,烧纸也不方便了。

          在心里就好了。

          • 家园 我们新一代这方面比不上老一代

            我在国外碰到两个N代后的华人。

            一个泰国女孩,在泰国五代以上了,是我本家,当然现在的姓已经泰国化了。据她说,他们家每年清明都会给先人上坟。

            一个柬埔寨华人家庭,女的是广东人后代,男的是海南人后代,也都已经离开中国五代以上了。他们家的内部语言是粤语,女的在小时候读过两三年柬埔寨华文学校,基本上能用普通话交流。更绝的是,他们家里正房里供着祖先牌位,逢年过节会上供上香。

            我及我上这一代的留学生好像没见到有这么做的,我们的子女更加指望不上了。我们那些偷渡,劳工或移民出来的老乡们比我们要好一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