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第一人口大国的宝座没了 -- 红十月

共:💬150 🌺819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的好像把人口降下来就自动发达了一样,不知自己马临深渊! -- 有补充

        计生委长期的话术,就是计生搞掉了几亿了,取得了现在的经济成就。典型的强行关联,经济发达和计生有啥关系?反倒和毛时代的人力和教育资源有关系。

        这些话术其实归谬法可破:计生这么有用的话,莫非多搞百日无孩,经济增长更快?这几十年来,经济增长了几十倍,搞了百日无孩之后,是不是经济可以增长百倍了?

        现在,某公挖的人口大坑还没发酵,等到老龄冬天,经济的创新凋敝的时候,还是当心被全世界人民当反面典型来笑话,还普天同庆,不知马临深渊,悲哉。

        通宝推:愣头兔,老老狐狸,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如果降人口可以工业化发达,还要土改社改共产党干什么? -- 补充帖

        人口负担论的逻辑死循环:所以问题都是人造成的,所以消灭问题就是消灭人。 所以,降下人口,就可以发达工业化,过上好日子了。从来不考虑人口和经济和产业的辩证关系。如果这样都有用,还要共产党干什么?还要土改社改干嘛?筚路褴衫搞工业化这么辛苦。

        岂不是革命都是多余的,计生可以包治百病。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还是倒果为因的逻辑

          印度现在有人口压力的问题,那继续人口膨胀会是什么结果?拭目以待就是了。。

          中国当年也一样面临人口快速膨胀的压力,所以才有了计划生育制度。这是很简单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不否认过程中的简单粗暴和很多后遗症,比如一些地区民族比例发生较大改变,比如独生子女本身的不合理。。。但从制度上主动调节人口是个进步,也是人本身对自然界的一种妥协与和解。。

          我一直觉得人口适量减少不是坏事,未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财富创造再也不会是简单化的人力数量的堆积。而且老龄化问题在资本主导思路下无解,但在我国体制下通过更合理资源财富调配是有解的。。总体评价,依然认为当年搞计划生育这事利大于弊。。

          是不是这样,我们拭目以待就是了。还有生育小孩事情上,我看周围年轻人不想生育的,主要还是稳定性条件不成熟,一旦职业稳定有固定住所,基本都会要孩子的。。

          • 家园 毛主席的计划生育在70年代末生育率已经降到2点几了

            毛主席的计划生育在70年代末生育率已经降到2点几了,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生育率大幅下降,东亚国家尤其明显,这在80年代就体现出来了。但是宋健之类的无视这点,张口就人口会到20亿,后面几十年也不修正参数,刚好遇上某人不爱读书,手又黑,于是就极端和惨烈了。

            计生政策为什么难掉头,这和某人的做法有关系,喜欢把行政事务政治运动化,他在大跃进、严打、计生中都是如此,既然政治运动了,那就是高压线了,同时官员在这个运动中筛选强化,整个体系不撞南墙不回头。

            一胎化真的那么情有可原?在学术上,在政务上 后世会去诟病,尤其对比毛主席的计生政策,在老龄衰退的将来,哪怕再蠢的人,都知道宋健和某人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80年代初2.2,这数字在那封信里有。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全国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志们:

              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是一项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符合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重大措施。中央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并且积极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建国以来,由于卫生工作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尤其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寿命大大延长。但是,我们长期对人口出生率没有适当控制,致使人口增长过快。旧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中,全国只增加人口1.3亿,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30年中,出生了人口6亿多,除去死亡,净增4亿3千多万人。人口增长得这样快,使全国人民在吃饭、穿衣、住房、交通、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都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使整个国家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严重的是,我国人口在1963年到1970年这一段时间增加得最快,现在30岁以下的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65,今后每年平均将有2千多万人进入结婚生育期。如果不从现在起用三、四十年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的时间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控制人口的增长,按目前一对夫妇平均生2.2个孩子计算,我国人口总数在20年后将达到13亿,在40年后将超过15亿。这将会大大增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困难,造成人民的生活很难有多少改善的严重局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国务院的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对每家每户来说,增加了人口,在他们不能干活以前,就会多用钱,多用粮,影响家庭生活的改善,这笔帐一算就清楚。当他们能够干活以后,一方面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消费社会上生产的物资。对国家来说,如果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很低,物资的生产还不丰富,人口增长的快慢,就会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的积累。人口增长过快,资金积累就会减少,人口增长减慢,资金的积累就会增加。人口增长,除了家庭需要增加抚养费以外,为了解决他们的上学、就业等问题,国家还需要增加教育经费、设备投资和社会公用事业经费等。请想一想,从这些方面省下钱来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将会起多么大的作用!

              ……

              中共中央

              1980年9月25日

            • 家园 宋健没说错呀

              现在人口都多少了?要是不提计划生育,至少我自己是想要三个的。我的同学里观念里想要多孩的很多,即使计划生育制度执行那么严格,也有多个同学有三个孩子的,最多一个是四胎,还为此有一阵对外说是他姐的孩子。。现在这代人生育执念是不强了,我这代人要是放在不管,破20亿我是一点不怀疑的。。14亿离20亿距离并不大。。我很不喜欢倒果为因的圣人思维模式,我至今仍然认为计划生育制度大方向没啥错,只认为这政策执行细节上有问题,再就是反馈调整速度有点慢了,最大的弊端是应该按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应按人口密度和增长率来指定的灵活制定生育上限,而不是按民族,这让很多民族地区人口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不利于长远的稳定

              通宝推:达雅,假日归客,普鲁托,
              • 家园 14亿和20亿差不多?说好的科学呢。

                宋健的话是,2020会到20亿,2050年会到40亿,引起举国恐慌。不要光看前一句。

                14亿和20亿差不多?知道这里面生育率差了多大吗?20亿需要50年代那种生育率6.X,从80年代保持40年;70年代末的生育率2.2,保持这个生育率,顶点也就比现在多1亿来人,之后也是下降,但是是缓慢下降,而不是现在顶点14亿,后面猛烈下降。

                不是讲科学吗,科学不是提供精确吗? 数字差不多,一胎化就这么办了,这不是拍脑袋吗?那何必拿科学来背书,摇色子抽签也不会比这个差。

                最后再次强调下,一些人讨论人口,下意识拿14亿当稳态,其实14亿是顶点,是瞬间,很快掉下去的,最终只能稳到几亿(每年出生几百万人口,你不几亿谁几亿?),更是和宋健的预测天差地远。

                通宝推:hwd99,老老狐狸,
                • 家园 人家说这话的前提是啥?

                  人家前提是"按当时中国的生育水平”。有啥错,没错呀!执行时间年限30到40年,算算时间,这个制度也就是按预期时间表执行了的。条件变了,结果也跟着变,这不很正常吗?当年设计这个制度理想人口目标还是7亿呐!人口再降低一段时间都很正常。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介绍材料。

                  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宋健等人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人口控制论”的方法研究出来的“百年人口预测报告”: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40亿。

                  1981年宋健从食品和淡水角度估算了百年后中国适度人口数量,结果表明,如果生育2个孩子,我们整个民族将一直处于不良式供应状态。如果在100年左右时间内,我们饮食水平要达到美国和法国目前水平,中国理想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从淡水资源看,中国的水资源最多只能养育6.5亿人。同年田雪原等也得出中国最适人口应该在7亿以内的结论。(陈卫/孟向京《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宋健在光明日报撰文说:“我们绝不应该保持前两年每个育龄妇女平均生2.3个孩子的生育水平。为使我国人口将来不再有大幅度增长,应该在今后30到40年的时期内大力提倡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这是为了纠正我们过去在人口政策上所出现的错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而作出的最优选择。”“英国生态学家根据英国本土的资源推算,现在5600万人太多,应该逐步降到3000万人,即减少46%;荷兰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现在的1350万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平方公里上的生态系统所能负担的限度,应该在今后150年内降到500万,即减少63%。”(宋健:《从现代科学看人口问题》

                  • 家园 此话成立了么?

                    应该在今(80年代已经开始了吧)后30到40年的时期内大力提倡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这是为了纠正我们过去在人口政策上所出现的错误(生2-3娃是错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而作出的最优选择。

                    • 家园 凡事不要离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条件

                      什么是实事求是?看历史问题历史人物不要远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时代条件,事后诸葛亮好当,圣人模式也好做,永远正确,那还要什么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呐。。

                      看这些当年文字,也是解释了当时决策层对控制人口增长趋势的悲观和紧迫,事实上这个政策执行最严苛的就是八九十年代,之后例外的口子早就越开越大了,后期这制度执行力度就越来越趋于宽松,交些罚款生娃的事就很普遍了。。

                      不能说现在人口问题快速增长趋势变了,就把以前计划生育一棒子打死,宋健就成历史罪人了。。反正自己是不接受这种逻辑的。。说起来宋健本身这段话放当时背景下也是合理的。。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多个到两个是量变,两个到一个是质变

                多个到两个是量变,

                两个到一个是质变,

                多个到两个是计划生育,

                两个到一个是计划绝种。

                不管对于民族,还是家族,都是如此。

              • 家园 夸张了,生两胎会有那么大

                可能性不大。

                灭绝式计生太残酷了。

                • 家园 是,我也觉得当时二胎是要好很多

                  只能说当时的人口决策问题上太急也太悲观了,二胎的话,现在很多问题至少缓和了,独生子女就是孩子成长也是不利的。。

            • 家园 现在就是不敢碰邓的高压线

              极为恶劣。

              有些小打小闹的还可以暗暗改,核心的大的,不敢动。

              所以根本性矛盾无法改善。

              当然,改变还会有阵痛,那些能人,比如许家印,柳传志一类,会很痛苦。经济甚至下降。

          • 家园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具体政策

            不同的时间和情况需要不同的政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年提出计划生育确实是有人口膨胀快过经济发展和承载水平的原因。可以问一下七零后八零后,小学班级都是五六十人一个班。升学就业几乎都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待业青年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极大的负担。适当降低生育率可以相对降低就业压力同时暂缓一下抚养人口的数量和提高总体教育程度。待到近十几二十年,生育率已经明显下降,经济发展到就业压力逐渐变成用工慌,就应该逐步调整。现在很多人对计划生育政策不满的原因其实是它掉头太晚,等掉头时又速度太快。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就是要不断地微调。就像开车时要不断微调方向盘才能开得稳开得快,总是急转弯就容易翻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