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单介绍下帕雷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社会学理论 -- 大眼

共:💬61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你这段关于国家和自由的论点可能全错了,不管是

          观察历史事实还是做为一种理想理论建构。只要是集合体,哪怕小到只有两个人,个人也没有完全的自由。更不用说国家了。

          • 家园 这段其实是在黑卢梭以来的道德传统

            不过,上贴显然没说完全的自由?这里的核心其实只有一句话,以自我论出发所构建的更高实体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对立。甚至可以援引阿罗不可能定理辅助说明。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作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要为更高实体服务,二是这个实体从本质上取代了最高的价值主体。进而由于这种主客关系,个人只能是由群体而来的个人。换句话说,国家本身成了新的上帝。写的太跳跃,中间有太多基础没写上去。

            并不是在说完全的自由,而是自由在这种理论建设之下,远比想象的更不自由。必然会有所谓“规训”。这也是为什么某些法国学者特别强调反抗,甚至说“挑战那些可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自主和自由的阻碍、禁忌、权威、法律时,才能真正感到快乐。”

      • 家园 一旦有了这种对立的自由,很容易就发现帕累托最优是什么了。 -- 补充帖

        至于为什么说是对立……因为个人伦理的基础是公共伦理,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谋求公共利益,反之亦然。加上自由所要求的独立性,也就意味着群己很难达到利益上的一致性。

        尽管西方自斯宾诺莎起就努力发明国家理性和个人需要的统一。

        这里的帕累托最优是指以此为基础的福利经济学,可以引用忙总的:“为资本家剪羊毛提供心理安慰”“被称为鸡脚杆上刮油有理理论”。

    • 家园 续:衍生物

      什么是衍生物呢?按照帕雷托的说法,这是一种相当于意识形态或者就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为那些没有逻辑或有而不多的事物进行辩护,赋予以一种表面上的逻辑的“理论”,所以衍生物又是一种用以说服人,使人听从的方法,他曾简称之为“非逻辑一经验的论证”( raisonnement non logico- experimental)。

      衍生物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简单肯定( simple affirmation.)。这是对想象性感情性事象的简单肯定。这种“肯定很少或者没有论证的力量,但有时却有一种巨大的说服力。尤其在某种特定的或以感情来维系的人际关系中,某一个人或某一团集对某种东西的简单肯定,很容易为听者所接受和信从。

      第二类求助于权威的论证( raisonnements qui font appeal'autoritel)。有些论证之所以被接受,只是因为出于权威者之口。传统习惯、俗尚的权威同样可以援用。在有些情况下。第一第二两类衍生物是混合在一起的。

      第三类:寓于理论与某种情感或原则的一致中的论证的证据生物看做据”(“ preuves” du raisonnement git dans un accord de latheorie avec certains sentiments ou certains principes)。“卓越的柏拉图有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来获得普遍的赞同,或者,如果人们愿意的话,获得那些智者的赞同;他安排一位对话者让他说自己要说的话来达到一致。”,此外,激发听者的感情,表明命题是同既得利益一致的,或者举出法律实体、形而上学实体或超自然存在的意志等作为论证的‘’证据”来取得说服力,都属于这一类。

      第四类:词语证据( preuves verbales)。这是在形而上学中、社会科学…等中常见的隐蔽在正当论证外衣下的某种诡辩。“因此,我们曾多次指出,常规的词汇一般地不适用于正确确定的事物。所以所有使用这种词汇的论证有成为词语衍生物的既然危险。”②那些不尽不实、模棱两可、无可验证、难于究诘的词语为主要是证据往往是有效应的。动人的政治口号和政策宣传,以及各种地进行经各样通过重复、重复、再重复,魔术般地给人以影响的所谓论证行为的结的“证据”都属于这一类。

      帕雷托的衍生物的学说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数不清的荒谬、诡辩的论证。他在他的有关论述和分析中,明确严厉地指出做为衍生物论证的逻辑上的错误。

      • 家园 果然如此

        就是价值问题的另一个说法,只不过包含具体情形。但这并不是关键,因为这四类本质上都是可以被澄清的价值问题。却无法从原则上解决,因为真正的关键在于,这些价值起作用的情境明显都对应具体的行为实践,价值消解之后,又有什么可以进行替代?

        如果像前文所说的多元,那么又靠什么一较高下?更关键的是,这些价值问题是否还和另外一些价值问题息息相关?比如本身已经没什么意义(意义被抽空),但锚定了其他价值?

        最典型的,恐怕就是清真。清真从健康角度讲已经失去意义,但却有了身份认同的价值。其背后关联了无数种价值的可能,比如生活或者尊严。而这不是靠所谓澄清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 家园 以前与月兄讨论有关价值问题的时候

          隐隐约约觉得我们对不上点,现在大概明白是什么原因了。

          科学认识对价值的判断只关乎真与假,或者说“真假”即是“对错是非”。

          而我们所说价值观里的价值观念“真假问题”和“对错,是非问题”是分开的两个问题。除了辨析“真假问题”,还要分析“对错,是非”问题。

          帕累托提出人类认识的“逻辑--经验领域”和情感两个领域的分野,真理与效用的论述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原则开展的。

          他力求也在情感领域认识里也寻找“真假问题”,给出答案,这就是他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理论,并和“对错问题”分而论之,就是我贴出的真理与效用的论述。月兄好像时不时的把两者混为一谈。

          其实“真理与效用”的提法不如我常说的“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提法清晰明了。

          通宝推:假设,
          • 家园 回到衍生物

            简单肯定指向说服力,说服力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比如这里提出的,“人际关系”。因此本质是通过人际关系肯定。当然,还有语言的艺术。

            权威论证亦然,不过是认为权威本身足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对权威的认可,也即价值认可。

            “既得利益一致的”“形而上学实体”这两个一个是个人利益,一个是最高价值,所以也是价值问题。

            词语证据,主要是通过模糊定义,获得解释能力,继而被赋予超出实际的意义,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认定。尽管所捆绑事实只不过是怎么说都可以。

            这四种价值问题,本质上都可以说未经分析,因为四种问题都可以提出反论来说明可信,不管是理想上的还是实际生活中的。所以这里有个显而易见的预设,那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价值描述。即价值声明远远超出了可以对应的具体事实。进而,不管怎么添加理由,结果都是诡辩、逻辑上的错误。

            所以这个问题简单到可怕——名不副实、言过其实。

            补一

            这里的所谓价值(问题)就是超出实际却认为依然有效力的部分。比如,“应该可以”。也可以说是先验认可,无须后验确定。

            只需要两个字——迷信。

            补二

            残余物那里,偏向价值问题的自然基础。衍生物这里,偏向价值问题的关系基础,但本质依然是价值问题。

            而且这种解读会带来严重问题。前者以本体论解读,忽略了过程和主观选择,实际上是在规定人性。后者以秩序论解读,把问题变得异常复杂,但那些不过是语言问题。

            衍生物看上去由残余物发展而来,其超出,也像是语言或者价值本身的衍生(旁生)——多出来的。用词还算贴切,但意义不大。

            • 家园 你这是语言的错用,或者叫你说的”语言腐败”啊,哈哈

              帕雷托这里是指人在不知事实(真假),无法得出判断(对错是非)的情况下,想获得确定性的选择,即无涉名不副实和言过其实问题,(也无从得出)。

              只需要两个字——迷信。

              补二

              残余物那里,偏向价值问题的自然基础。衍生物这里,偏向价值问题的关系基础,但本质依然是价值问题

              赞一个:这两个说的很清楚。

              比如我对疫情会怎么样发展的认定判断,就迷信于(或依赖于)河里的大白菜,陈王,北九水等诸兄的介绍和观点,相信他们的事实及思维的判断能力,因为我不具了解事实的能力和判断能力呀。

              • 家园 这里强调的是来源,实际上也是符合的。

                因为语言的功效是接收、解读者所赋予,明知无从得出的情况下,还得出所谓结论,那显然属于言其实。

                换句话说是“不知道实是否名”关键在于副(不相符),强调的是关系,而不是弄清楚名实之后再判断。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实的“了解”,是不足以支撑其名的。所以名实从来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本来还有一句,是回复阿甲“综合症”的:剩余物是无法理性化的残余,衍生物是超出原功效的旁生。所以用词并无不妥。

                • 家园 我们以前讨论过

                  言说主体,客体问题,主体即从谁的角度谈问题,客体是谁被谈论,我说我们对不上点就是这问题呀,主体和客体经常混在一起谈会让人糊涂的。

                  • 家园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主体间性”的建构。

                    先解释主体间性,大致可以说是主体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某种客观的、先验的逻辑关系,比如共识、默契。

                    而卢梭的道德基础,是从自我论出发,构建这个主体间性的,比如

                      

                    第一,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而不是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这是人的本性。第二,我们所同情的那些人都和我们有着相似的遭遇,或者我们将来有可能陷入此种遭遇之中。第三,我们的同情程度不取决于他人遭遇的痛苦的程度,而是取决于这些痛苦被我们感受到的程度。(爱弥儿)

                    为了怜悯和同情,首先要把自己放置到那种情景下,并且自己能够感受到那种遭遇。也就是说为了共情,要从自我出发,构建一个可以体验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基于某种客观结构,即这种感受的先验逻辑。

                    而这种先验逻辑(主体间性),被发展为一种社会建构,即公意(道德义务的来源和指向),以公意为基础的“道德”政治体。进而这种政治体取代了公意,成为了成员间关系的媒介,成为了成员理想生活的基础。进而,成员成为了客体(政治体所描述和规范的对象),而政治体成为了主体。

                    于是就有了前文的“所谓自由,完全是从主权国家所界定的权力范围出发的”

                    说的很乱,其实不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或者马克思的“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

                    注:主体间性本是为了解决主客问题而发明出来的,近似于“我们所共同的主体”。但用来说明卢梭并无不妥。

                    补:大致就是被公意所挟裹,这几乎是常识了。

                    • 家园 我口渴了,想喝水

                      这个句式怎么着也不能等同于“水不仅可以喝,而且可以洗手,洗脚”这个句式吧。

                      就是这么简单呀。

                      • 家园 emmm 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如果是说主客、价值会混到一起,其实就是说如果对预设进行分析,必然指向某种“主客”关系(作为预设),比如用途,与其说用途和目的(功效),不如说出发点和动机(价值)。

                        如果是说主体间性,可能是因为并未说明卢梭的一系列预设,比如自然人只有“自我保存”和“怜悯心”,比如“自由意志”是真正的行动起源。进而在这些限定之下,道德动因显的暧昧不清。换句话说,从自我论出发,没办法证明道德可以“无私”。前文用阿罗不可能定理辅助,就是在说个人偏好实际上无法导出真正的社会偏好,必然导致公意实质上是有限的。从哲学上说,“从自我论推导出主体间性的做法应当被抛弃”。

                        至于其他的不过是老一套:有名限制无名,理念僭越实在,人的造物反作用于人。这本身就是主客的颠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