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5 🌺1256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国有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如是观 -- 补充帖

      英国法国曾经国有制占比五成、七成,但它们就是社会主义了吗?显然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主体地位没有动摇,没有共产党领导,其前途不过是新自由主义割韭菜反复折腾。

      改开以来,公有制占比甚至只有二三成,但中国是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吗?也不是。因为公有制主体地位也没有根本变化,共产党领导不断巩固加强,前途当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然指日可待。

    • 家园 前30年是世界近500年来最伟大的白手起家

      前30年是世界近500年来最伟大的白手起家,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了人类可知历史上的最大的公正和平等。

      通宝推:qq97,
    • 家园 前30年农村的艰苦卓绝是中国工业整体快速发展的保证

      工业化的积累从哪里来。难道要出关去抢吗。

      不要提民间疾苦和仁政,毛主席早就教训过

      【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坏的!”】

      所有对前30年的农业政策唧唧歪歪的,在毛主席”大仁政“的原则下,都可以闭嘴了。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钱六,朴石,盲人摸象,北庄,李根,呆头呆脑,阴霾信仰,qq97,
      • 家园 总觉得哪里不对!要农民勒紧裤腰带和发挥积极性不矛盾啊

        毛主席一直是主张发挥基层积极性的

        • 家园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农产品价格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自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这大规模压低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为城市工业投资募集了资金。工人相对来说收入有保证。

          • 家园 剪刀差19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都有吧

            又不是说大包干了就没剪刀差了

            • 家园 即使还有的话,也少多了

              八十年代国家大幅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而国家粮食供应价格又要稳定,因此普遍出现了国家从农民收购粮食的价格高于粮食卖给居民的价格的现象,即倒挂现象。

              倒挂就只能靠财政补贴来解决,85年,倒挂10-20%,1987年,倒挂差达到60%,1987年4月,倒挂差达80%,即农产品以18块买进,10块卖出,这样财政补贴的结果,就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席卷全国的通货膨胀潮了。

              八十年代是先给农民,后给全国人民大发红包的年代,但到了90年代,给农民就发不起了,于是就“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了”。

              • 家园 那照你这么说,邓小平对中国农民还不错啊。。蛮有良心的嘛

                八十年代是先给农民,后给全国人民大发红包的年代,但到了90年代,给农民就发不起了,于是就“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了”。

                • 家园 怎么说呢?邓小平大跃进祸害农民长了记性。

                  然后92年去祸祸工商业搞新跃进了。

                  结果其实也很惨烈,但是比较纳闷的是怎么就吹成大功了呢?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
                  • 家园 80,90年代两次差点翻船!

                    不贪江习的功劳,成绩根本没法看!

                    (拨乱反正了不少,,纠正军队经商,纠正买不如租,强化研发和央企,纠正民族宗教,纠正计生,强化公有,农村脱贫靠集体化,香港问题,重建军队和党组织)

                • 家园 是的,该对农民好些了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积累,到7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建成,这时就应该逐步减小农村负担,工业化要开始逐步反哺农业了。

                  事实上,从70年代初,三线建设告一段落,就开始兴办五小工业和县办工业,农村开始有了农业机械,水利设施提供了农田电力,县小化肥提供了化肥,但这时的化肥量还不大,大化肥四三方案在建设中,到70年代末开始助推农业。袁隆平的水稻和李振声的小麦良种分别接近推广阶段,它们在76-80年开始推广,到80年代开始发挥重大作用。

                  国家从79年开始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征购指标,直到83-85年,经济作物的收购价格也大幅提高。

                  这些都是八十年代派给农民的红包,只不过这些红包都是毛泽东时代留下来的,而毛泽东时代却在这个年代被黑得一无是处。

                  在改开年代,这些统统不提,只剩下了包产到户一包就灵的神话。

                  了解的资料越多,就越感叹包产到户配套组合政策和宣传真的是政治高手的绝骚操作,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深信不疑,哪怕是在以理工科求实精神自居的西西河。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阴霾信仰,燕人,
                  • 家园 不算派红包吧?

                    现在的补贴算,之前减征不算。美国佬说:我本来想抢85,现在抢30,你要感谢我。减征称为发红包,大致就是美国人的先进思维。

            • 家园 剪刀差的存在

              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在扯远就无意义了。

      • 家园 艰苦是真,卓绝是假

        前三十年农民虽然艰苦,但是比起旧社会那是好太多了,就一条人均寿命大幅上升,就足以说明问题。

        其实五六十年代,美帝农民是否艰苦?现在的年轻人去过那样的日子,能撑几天?

    • 家园 冒进和单干是刘邓和赫鲁晓夫路线的一体两面

      当时刘邓系统在一线把大跃进搞成大冒进、共产风、浮夸风,捅了篓子,就用包产到户做权宜之计。为什么说是刘邓,而不是毛,请看文章最下面转发毛的两次反冒进讲话。

      刘邓体系捅了篓子,倒退回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其实和城市里的个体户一样,都是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产物,后面摸着石头过河往哪里去,就会有一个方向问题,先是生产资料法权的问题,后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到底是资本主义法权,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还是社会主义法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是牵扯到人民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问题。

      赫鲁晓夫他们一代一代走下去,就自然而然地出了戈尔巴乔夫,选择了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民主,结果就是苏联解体,而俄罗斯持续被有先发优势的资本主义列强一直碾压,几乎亡国灭种。同样,邓派按照单干思路一直走来,就自然而然到了8-9-6-4,也是该路线的历史必然,而邓为了扭转该路线的历史必然,搞拖拉机清场。单干的长期结果必然导致对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制度基础的怀疑,以及对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领导集体:GCD的怀疑和否定。民国就是单干,满清就是单干,封建王朝几千年就是单干,那么要GCD何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至于单干能否满足全国人民的粮食供应,而不仅仅是小农自己的粮食供应问题,

      只要看看现在,谁才是全国的产量大户?是东北和西北的那些国营机械化农场,单靠小农单干能打几斤粮食?全国人民能吃到几斤?我表哥他们就在农村,每人分一两亩地,仅仅够自己的口粮而已,多余的卖粮食也根本不赚钱,为啥不赚钱?很简单,效率低,成本高;如果完全是市场经济,城市人与其买中国小农的粮食,不如出口工业品挣了外汇,再买国外的粮食吃划算,中国农民能干得过国外的‘洋米洋面’吗?不就又回到满清和民国时期,农村破产的境地了?再放眼周边,日本也好,韩国也好,台湾省也好,只要人多地少,哪里的小农经济不靠政府补贴,就是全国其他人民的补贴来生存呢?

      当然,搞集体生产,无论是农村公社也好,城市国企也好,都离不开民主-人民民主,来捍卫社会主义法权和监督社会主义干部,这就是毛发动文革的初衷。先搞权威主义变成大冒进,再搞右倾退回单干,是刘邓和赫鲁晓夫路线的一体两面,其核心就是不敢触碰民主,怕人民反对他们的官僚体系。但这是早晚避免不了的,否则法权不明,监督不利,要么搞集体生产就消极怠工,要么搞个体单干就分家解体。

      下面是毛反对大冒进,共产风,浮夸风的两次讲话。

      1959年3月,毛泽东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说:

      “从去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主要有三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三是猪、鸡、鸭、(有的部分,有的全部)无偿归公社,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筷等无偿归公社食堂,还有大部分自留地归公社……。这样一来,“共产风”刮遍全国。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都还采用赎买政策,怎么可以无偿剥夺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这样做,实际是抢产,没给钱,不是抢是什么?这样下去,一定垮台!我代表1000万队长干部,五亿农民说话,坚持右倾机会主义,贯彻到底,你们不跟我贯彻,我一个人贯彻,直到开除党籍,要到马克思那里告状!”  

      毛在1959年四月选择了直接给各级干部写信节选如下: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第一个问题……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例如,去年亩产只有三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既然要包产,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

      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少的问题……目前几年的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同时进行。  

      第五个问题,机械化问题……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的。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

      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同目前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目的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通宝推:北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