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近30年来最好的国产战争片 -- 向前向前

共:💬92 🌺1333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理解,部队里没有给力的靠山呗

      到了79年打越南才混了个独立师政治部副主任,最后师副政委离休,这也顶多就副师吧。太惨了啊。

      -------------------------------------------------------------

      革命烈士子弟毛远新,30岁左右就担任沈阳军区政委! 大军区级正职。

      我经常感慨,真是【能文能武毛远新】啊。。服气,不服不行

      • 家园 现在是刑满释放人员

        一年左右的正军级,换来17年铁窗,几十年余生刑满释放人员。当时毛病得那么重,反文革的老干部那么多,毛死后他要倒霉是早晚的事,革命工作,路线占队都是有代价的。

      • 家园 79年的事情应该记在你一直鼓吹的凳子身上吧

        提升有限是不是因为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而不是稻子的好战士?

      • 家园 别酸了。阴阳怪气的

        陈永贵上面有人不?还不是当副总理

        毛远新能当司令,确实是因为主席。不过so what? 就凭他是主席信任的人,当个挂名司令不过分啊。

        话说李延年这种同志,如果早都提起来当了军区司令,那到时候想翻主席的案,可能还真没那么容易吧。大概就是这种人没法掌控,所以没人愿意提他们

    • 家园 李延年清楚自己的位置,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

      国庆70周年授勋时,我不知道李延年是谁,也没有去了解。这次看了电视剧,感觉明显有所拔高,他的军政素质和领导能力不可能真如电视剧所表现的那样强。当然,作为代表志愿军英雄的艺术形象,拔高自有其道理。

      我也去查过志愿军的英模表,双特级的杨根思和黄继光都是烈士,双一级的有几十位,其中烈士也不少,又过了六七十年,尚健在的不一定只有李延年,但肯定也没有几位了。仅仅从这个角度,他得到这枚国家勋章,又是何其不易。当然,他被授予国家勋章,也绝不会仅仅只是在志愿军英模中他活得最长的,最关键的还是他一直清楚自己的位置。

      【“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

      实际上,军队以及类似战线上的英模,在立功之后的人生际遇,差别还真是有,往往反差还蛮大。烈士就不说了,活下来的人都应该觉得比烈士幸运。当然,同样是烈士,甚至是同样英勇的烈士,身后的荣誉也会差别很大。普通的战士,没有大牺牲也没有大功劳,但也是有功人员吧,他们的人生际遇也是会有差别的。

      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理解的情况。

      我有二个堂伯父,我称大伯二伯,他们是亲兄弟,分别参加了抗美援朝和援越。复员后就都过得不算好。

      我以前不知道我们之间的血缘有多近,前几年看到了十几年前续修的家谱,才知道不是那么近。我父亲和他们共同一个高祖(祖父的祖父),也就是说他们刚好在五服之内,而到我这一代就出五服了。但是因为我们家族人丁稀少,所以实际关系还比较近。

      按家谱记载,我大伯二伯的曾祖父是,武童屡拔前茅,也就是习武应武科举的,但是这种写法就不肯定到底是考上了武秀才还是没有。不过看到这一条记载,我就想他们家兄弟2人出国参战还真不奇怪,原来一直是有习武传统的。毛主席说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人多得很,要像挑女婿一样挑。可以印证。

      我小时候问过大伯在朝鲜怎么打仗,他说在山上放哨,看见美国飞机过来了就打信号弹报警,我觉得很不过瘾。最近看毛主席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其中竟然专门讲到了打信号弹防空。

      【刚才大家讲到领导这个因素,我说领导是一个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众想办法。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我讲一个例子。战争的头一个月,我们的汽车损失很大。怎么办呢?除了领导想办法以外,主要是靠群众想办法。在汽车路两旁用一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司机听到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把汽车藏起来。同时,把汽车路加宽,又修了许多新汽车路,汽车开过来开过去,畅行无阻。这样,汽车的损失就由开始时的百分之四十,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后来,地下仓库修起来了,地下礼堂也修起来了,敌人在上面丢炸弹,我们在下面开大会。我们住在北京的一些人,一想到朝鲜战场,就感到相当危险。当然,危险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想办法,并不是那么了不起。

      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看来,打信号枪防空的简单工作也还是重要的。

      大伯复员后被分配到大西北炼油厂(我不知道是哪一家),但是南方人吃不了北方的苦,困难时期竟然放弃公职跑回家乡。这相当于当逃兵了,但是各方面对他还是很照顾。首先是大伯的战友介绍自己的妹妹与我大伯结婚,然后我大伯母又作为复员军人军属被优先安排进国营工厂当工人。大伯母是从南京市郊(长江大桥江北处)嫁到武汉市郊的,按说两边条件差不多,但我大伯母还是想念南京家乡,怕失去了自由身不方便回南京,不愿意当工人。最后还是让我大伯这个自动脱离国营企业的逃兵又重新进了国营企业。我印象中,他的工资级别不低,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不过,大伯喜欢喝点小酒,这就会弄得经济上比较紧张,所以他也常有牢骚,觉得他作为参战过的军人被照顾得不够多。后来他学了一手推拿按摩的功夫,业余诊治病人,靠病人的敬送比较好的解决了喝小酒的来源,但也还是有牢骚。到退休前后,他作为参战军人所受的照顾逐步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可惜他没有福气享受多久,没几年就去世了。

      二伯经历的曲折就更大了。他复员后因为男女关系问题竟然进了监狱,具体什么情况我完全不知,不过那时候男女关系出了问题男方很容易被入罪,出了这方面的问题,复员军人的身份显然也无济于事。他从牢里出来的时候大约文革已经结束了,但显然大家都很谨慎,所以少有交流,我也从没有想过去问他在越南什么情况。但是他出来后情况还不错,妻子有正式工作,没有与他离婚,他出来后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是会开拖拉机和汽车,经济状况也很快好起来。

      这么一回顾,又觉得他们兄弟二人与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比,并不是过得那么不好,其实比很多人过得还是要好很多。但是把抗美援朝和援越的光环加在他们身上,就觉得有点不好了。

      通宝推:柴门夜归,达雅,燕人,
      • 家园 【讨论】这段话我觉得不妥

        这次看了电视剧,感觉明显有所拔高,他的军政素质和领导能力不可能真如电视剧所表现的那样强。当然,作为代表志愿军英雄的艺术形象,拔高自有其道理。

        ————————————

        志愿军上百万人,牺牲近20万,李延年这一级别的英雄不到100个,当年活着的就更少了。很多英雄的实际表现比影视剧表现出来的要魔幻的多,以至于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事迹是真的。影视剧有时候表现得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即便是当年的上甘岭,现在看起来都是神一样的作品,崔建功师长看完就走了,觉得根本没有表现出来真实的情况。

        我觉得拔高的还不够,因为受到影视剧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表现的那么完整。李延年作为指导员而不是军事主官,能得到这么大的荣誉,那绝不是排排坐分果果就能达到的。至于他的领导能力和军事素质,你不能因为他最后没提上去就揣测人家这方面能力不够,我觉得这样很不客观。

        • 家园 查了下,崔建功居然是红军直罗镇战役俘虏的东北军士兵

          后来成长为指挥上甘岭战斗的开国少将,红军当时的政工能力真是太牛了,不服不行。

          通宝推:柴门夜归,
        • 家园 请看2019年授勋时新华社所报道的事迹,不会有埋没吧

          【1951年10月,李延年担任志愿军某营7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

          “前两个营在敌人炮火猛烈攻袭下伤亡惨重,我们营接到命令执行强攻任务。”李延年回忆,自己所在营攻击时,发现敌人每隔3分钟左右就会打一轮炮,掌握这个规律后,李延年和战友利用这个间隙慢慢摸了上去。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终于把高地夺了回来。

          这时,连队的机关枪已打得无法连发,步话机也被打烂,后方指挥所无法知晓他们的情况。当时,李延年所在连只剩下40多个人,其他连队情况更差。全营弹药严重不足,部队就到敌前沿去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和弹药。

          两夜一天的战斗,敌人一轮又一轮地压向我军阵地。打完弹药的官兵,靠捡拾敌人留下来的武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军。一名战士在子弹打光后,拿着爆破筒,与冲上阵地的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看到战友一个接着一个牺牲,李延年带领官兵坚守阵地,直到得到上级命令才撤出阵地。】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电视剧的拔高吧。

          简单说二点。攻上去的时候,是营为单位,李没有指挥权,也没有指明是他发现了敌人炮击规律。防守战斗,最后是李指挥的(按百度百科的说法是营级领导伤亡,而李的连队虽然只能编4个班,但比其它连队人多),结局是奉命撤出(部队应该差不多打光了)。而电视剧里是等到了大部队反击。

          无论如何,2019年授勋后没有出现李延年提拔被耽误了的议论,但是在电视剧播出后就有了。不能 否认,这就是电视剧拔高所带来的效果。

          • 家园 从新华社的报道,还真没看出电视剧怎么拔高了,请明示

            从新华社的报道,还真没看出电视剧怎么拔高了,请明示

          • 家园 你这逻辑有点混乱。被人知道=拔高?

            授勋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关注具体事迹而已。再说就算关注了,没打过仗的人也想象不出那个场面。

            电视剧确实很明显有艺术加工,锄奸那一段多半就是别人的事迹。但是这根本不影响”能文能武“的评价。思想工作做不好,指挥不好,那就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阵地。如果真那么容易,他能拿到特等功?这个档次的功臣,一共只有几十个而已。

            • 家园 我当然没打过仗,甚至没当过军迷,但可以讲2个连指导员的战例

              第一个是刚上大学时听老山英模报告知道的。

              这个连荣立集体一等功,指导员口才极好,刚开始还以为就是搞政工耍嘴皮子的,到最后却赢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为什么。因为他骄傲地宣布,他的连队在他指挥下坚守阵地几十天,无一人牺牲。

              但是他叫什么名字呢?说实话我现在完全不记得了,更准确地说我从开始就没去记。不过,我记得报告团中的另外一个名字,一等功臣盛其顺。我当时是以学生记者的名义在台上听,同时能够与不在做报告的团员及跟团的专业记者说说话。这帮记者说我和盛其顺长得很像,然后一通拍照,我理解可能是想表现英模与大学生亲切交流。照片应该是没有见报,但因为这个原因我记住了盛其顺这个名字。根据这个线索,我现在查找到了指导员,应该是他。以下是当时的报道。

              【老山前线某部表彰十名优秀共产党员】

              【某部六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王效章,在连长负伤住院的情况下,一边指挥全连作战,一边冒着炮火到全连的每个猫耳洞里做思想政治工作。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高喊着“共产党员,跟我来!”率领连队在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打退敌人上百次偷袭和反扑。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他们坚守的阵地被评为老山前线的“模范阵地”。】

              这份战功的分量如何?以下是后来的总结评论。

              【在1984年至1989年的中越边境老山轮战中,解放军先后参战6个军所属的级10余个步兵师,以及大量配属单位,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前后歼灭越军近4万人,摧毁敌大量阵地工事和武器装备,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其中,我军歼敌最多的步兵师,就是济南军区第67军199师。】

              【老山地区的一年坚守防御作战中,199师先后与越军步兵3个师8个团进行了殊死较量,粉碎敌团营规模进攻6次、连规模进攻8次,以及1200多次排以下规模的偷袭袭扰。同时,199师组织力量实施出击作战,成功夺取和拔除越军苦心经营的8个阵地,有力改善了我方阵地防御态势。在阵地对峙期间,199师采取积极防御的灵活作战方针,以火力拔点、小分队出击和冷枪冷炮相结合,同越军斗智斗勇,沉重打击了当面之敌,取得大量战果。

              整个作战中,199师重创越步兵军982团、866团,部分歼灭981团、754团8营、881团6营,共毙伤敌5900余人,俘敌1人】

              【199师在作战中伤亡1500余人,师炮兵及配属炮兵发射82毫米以上炮弹28万余发,战损各种火炮67门。】

              【战后,199师有2个单位、3名个人被军委授予荣誉称号:授予199师595团6连“老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有3个单位、5名个人被成都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授予199师595团6连指导员王效章“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王效章后来被提拔了吗?

              【1954年农历12月23日出生于鱼台县张黄镇殷王村。1974年入伍,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指导员、团副政委等职。

              曾任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工会主席。在1985年对越防御作战种舍生忘死、顽强战斗,用自己的大智大勇,指挥战士们冲锋陷阵,势与南疆共存,荣立一等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授予“模范指导员”称号;1985年10月参加全军英雄模范报告团,1987年光荣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任的亲切接见。】

              通宝推:盲人摸象,鹰蓝,白玉老虎,方恨少,桥上,陈王奋起,
    • 家园 关注李延年就关注到待遇问题上去了?

      人家李延年本人可是从来不提功劳二字,

      “他不喜欢谈战场上的事情,从来不向人提起自己的功与名。聊天的时候一谈到这一块,他就会把话岔开。”离休干部王秉山和李延年当了30多年的邻居,很少听李延年提及过当年的事,他的事迹还是从部队的宣传资料和书本上看到的。

      枪林弹雨、尸山血海中活下来的人,他们更渴望的是和平安逸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待遇高低。

      这样的故事从来就不绝于耳,从战场上负伤退役回家,一生务农,几十年后儿女才从报纸上看到部队寻找功臣的消息或是木箱子里压箱底的勋章上才知道父亲功劳的,不知凡几。李延年不过是其一而已。

      他们谁追求过待遇?谁把功劳挂在嘴边过?

      反而是某些已然位居高阶将领的,哪怕人都已经化灰了还在喋喋不休该不该封帅。

      李延年还活着,真好。他就是一个活着的样板。

      通宝推:唐家山,方平,老老狐狸,盲人摸象,journal,袁大头,empire200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