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可能的支持中医证据 -- 龙牡

共:💬106 🌺529 🌵6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对对。你一说我记起来了。

            早段时间多到个“女福穴”,取穴位置在踝前一下肌肉突起处,特点就是有压痛,据说专门对付妇科疾病。这个应该就是压痛点,天应穴。

        • 家园 穴位不要,剩下的有多少成分算中医就比较难说了

          针刺疗法印度、古西医都有。像这篇论文则更多属于现代科学的成就。

          同理,中医需要停止依赖所谓“望闻问切”这类粗陋的诊断方法,可是如果采用了现代医疗的检查手段,那么到底还算不算中医呢?

    • 匿名 老生常谈

      在目前阶段,无论哪一种观点体现了都是对中医认识的不足。今天看到“穴位”新闻,又是如此

      重大发现!与穴位密切相关!中国科学家团队首次发现人体存在“组织液循环网络”

      中国生物技术网

      10月23日,北京医院宣布李宏义教授团队原创性科学发现: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首次提出了“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即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人体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组织液循环网络”系统。该研究有望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即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

      据悉,这项研究是北京医院联合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历经16年努力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

      人体中存在大量的组织液,约占成年人体重的20%。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对组织液是否全身循环尚不明确。李宏义团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这种组织液流动网络广泛分布在静脉和动脉外膜、神经和皮肤等部位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并与人体四肢远端的穴位相连接;而且组织液不仅在局部扩散,而且能够像血液、淋巴液一样全身流动,在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等多种解剖学部位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该研究开拓了从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角度研究经络穴位的新领域。

      李宏义的父亲擅长中医针灸,他自幼深受父亲影响,工作后出于对祖国医学,尤其是经络的浓厚兴趣,自2006年开始,李宏义医生采用医学磁共振示踪成像技术和高分辨率生物成像技术,在健康受试者、遗体标本和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大量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这种组织液流动网络广泛分布在静脉和动脉外膜、神经和皮肤等部位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并与人体四肢远端的穴位相连接。

      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发现对我国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据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介绍,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发现,将对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心血管循环系统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及其异常在疾病中的作用,展开全新的研究篇章,例如,动静脉管壁及其周围的组织液流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血管和器官炎症、局部免疫应答微环境影响等。

      该研究还拓展了组织灌注的概念。传统生理学认为,液体等物质离开毛细血管后,在组织间隙中局部扩散而到达细胞。而这项研究发现,凝胶样组织间隙中存在组织液循环网络。值得期待的是,神经组织液流动网络将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中的新领域,以及组织液循环网络介导的药物运输新途径。

      张烜表示,这一研究成果还有望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传统的药物运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药物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难以实现针对靶器官的“点对点”输送。据了解,中医临床会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疾病,在“穴位注射”,通过相应的“经络”传输,达到治疗的目的,其背后的机制一直不清楚。“李宏义研究团队的工作,如果绘制出与体表穴位相关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将不仅为传统‘穴位给药’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科学的解释,也将科学系统地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从而避免全身给药对其他相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利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解剖组胚学系主任马超介绍,组织液循环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包括皮肤、筋膜、血管和神经等多个通道,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组织液传输网络。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的解剖学结构和四肢的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可以形成从特定外周穴位到内脏器官的连续通道,以上这些发现为穴位和经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指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有望发展为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基础科学原创性理论,将有可能把中医和西医真正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医学模式,建立起一个包括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和组织液循环的人体完整循环系统的宏观图像,形成一项全新的医学理论,这其中很可能孕育着一系列新的发现、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

      李宏义说,实验数据表明“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与穴位的关系密切,但并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经络”,与经络的确切关系还需要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为了推动“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李宏义呼吁在中国设立和开展一项大科学计划——绘制“人类组织液连接组图谱”,力争在数年内阐明“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分布、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等。并同时绘制与穴位连接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在此基础上再与传统的经络穴位进行比对。这一工作将建立起一个融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全新理论——“组织液循环网络”理论,推动医学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的发展,为维护人类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服务。

      中国生物技术网综合自新京报、新浪医药和经济日报

    • 家园 【原创】感想:八段锦打起来!

      好高科技啊,但可能只是盲人摸到的一脚。

      不如八段锦打起来,这是疫情以来的最大收获。

      每天早上半个小时,满身舒畅,感觉真好。

      腰肌劳损算是没了,一点顽固的皮炎也基本好了。

      感觉这东西,肯定有底层的物理因素支撑,只是现在不知道只是仪器测不出来。。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越多。

      由于八段锦(非国标那种),开始对经络感兴趣,然后有点对伤寒论感兴趣了。

      不禁感慨:张仲景老神仙完全用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方法啊。

      也许我们永远不知道所以然,但是,好用就行。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国内医保还有余额

      其它发达国家也能维持,在这种状态下,高低真假的所谓中西医专业人士都有一席之地,其乐融融。

      医保穿底会促进变化,正负影响难言。医疗从来不是一个“专业”问题。

      大数据,广信息也许能规范多个领域。但怎么规范大数据,广信息?

    • 家园 看到马兜铃,想起新版药典已经不收录马兜铃这药了。

      这药治肺热咳嗽的,也不是没代用品,不收录就不收录了。

      引起争议的马兜铃酸还有个名字叫增噬力酸,欧洲那边60年代就用这个治炎症了,差不多也是到了90年代才退市。

      各路科普和医学大V,每当谈起中医中药,必定提及马兜铃酸,言之凿凿称中医滥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危害大众、导致我国肾病发病率畸高,对欧洲人曾经直接使用马兜铃酸却绝口不提。

      据Webster等2016年的报道,我国CKD患病率在5-10%之间,韩国为10-15%,日本更是超过20%;而据Hill等在同一年的报道,全球CKD平均患病率为13.4%。

      我国的肾病从卫生部的数据来看,和曾经大量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密切相关。

      部分中药含马兜铃酸,对服用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这是事实;但我国CKD患病率并没有因此升高,甚至还低于平均水平,这也是事实。

      至于为什么大V们讲一半留一半,你猜?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62829010

      现在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已经被禁用。

      马兜铃加了这么一条警告:本品含马兜铃酸,可损害肾脏,故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慎 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通宝推:真理,hwd99,审度,empire2007,陈王奋起,
      • 家园 我的网名来源于《西游记》

        过去酸腐文人爱用中药名作诗。这句似乎是唐僧走到一个地方,道路艰苦思念家乡,勒马山岗即兴吟的。我不在家乡工作,读着应景就拿来做网名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西游记另一处用马兜铃代指马尿,给匮乏的年代孩子带来快乐,印象深刻,这药在我同龄小朋友里知名度大概仅次于人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