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追忆当年的港台神曲 -- 燕人

共:💬34 🌺127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亚洲四小龙发的都是中国财

      现在要变局,它们得做出历史选择。目前来看,香港选择了进步,台湾毫无疑问的继续当卖国贼,南朝鲜自己没能力做选择,新加坡首鼠两端。留给新加坡的时间应该不多了吧。

      关于香港经济发展,似乎都不敢以76或78年做一个分界线。或者说,四小龙如果以76年做分界线,可能会影响一些概定的结论。

      • 家园 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80年代四小龙经济好。

        其次欧美日流行音乐正在一个高潮期,有得可抄,小虎队就是原封不动抄袭日本少年队。

        第三当时流行的东西符合中国人对音乐的审美,一直到现在中国人对快歌仍然停留在迪斯科的水平上,所以当迪斯科在欧美退潮后,之后的东西引进来水土不服,靠说唱成功的至今只有一个周杰伦,而且周杰伦后期的歌很明显越来越慢吐字越来越清晰,离说唱越来越远,再比如凤凰传奇,其实就是迪斯科点缀些说唱,连曾毅自己都自嘲可有可无。

        到现在两岸三地搞音乐的都没啥大起色,抄西方的在中文圈里太小众,本土流行的一直在八九十年代的风格里打转转,没啥突破。曾经俺觉得是不是俺老了,可是看到前两年台湾金曲奖的大热门仍然是蔡依林和林忆莲,可可托海听上去就是刀郎再世,嗯,可以确认如今真是没啥人。。。

        • 家园 时代变了

          “大众文化”已经消亡了。有的只是“大众媒介”。现在年轻人听的,可能大家根本搞不懂。看看音乐应用的歌单和榜单,会发现另一个世界。(当然也可能大跌眼镜。)

          才发现之前帖子回错人了。其实如果对音乐“不够了解”,尤其注重形态,就会出现estephenchan这种情况。

          简介:香港土生土长。退休后定居深圳。年青时热爱日本文化。熟年期拒做哈日族。特别看不起国内哈日那些后起之秀...

          也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其实他的判断标准有问题。但却符合一般人的认识。大家都是借此认定的。另外还有知名/统计问题。这里不讨论公有领域。)

          而且由于人家的实验音乐、地下音乐是专门搞形态创新的,没有这个原生环境,怎么追也是比不上的。

        • 家园 我不赞同 “抄袭” 一说

          李白作诗,你抄一遍,才叫抄袭。改几个字,那可就难说了,也许是升华呢?或者换过来,我写了诗,李白给我画龙点睛,难道我好意思说,李白抄袭我吗?

          表演的东西,总是有自己的演绎。演得成功,有人买账,那就好,不用扯什么抄袭。没人看出来,就不算抄袭。搬运本身也是劳动。越往偏僻的地方搬运,当然利润越大,本来做生意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流行歌曲这个档次,就不要说什么抄袭了。大家都是下里巴人,抡大锤的姿势当然也差不多。

          • 家园 抄袭不重要,钱才重要

            现在 对 抄袭与否看得非常重,主要是因为版权制度完善,大家都靠这个吃饭

            一百年前就有意思了......不谈抄袭、大家都研究怎么模仿得更像

            京剧在一百年前,就是 流行歌曲,那时候的名角,和现在的双栖明星一样,连粉丝团和粉丝之间撕逼,都和现在有的一拼

            但是,当时新编的京剧剧目并不多,大部分还是唱老剧,一般名角会自己略作改编,加以演绎。所以,出道的时候,大部分演员根本不敢谈“创新”,反而极其强调师承,就是能尽可能的和公认的 “角” 唱的像

            这里面就出了个很好玩的个案:言菊朋 自称 旧谭派 领袖😁,言菊朋是票友下海中成绩最高的,他本是蒙古贵族,高祖父做过大学士;他自己作为贵族,清朝末年在军校里混日子,极其爱好京剧,闹出不脱军服就跑去听 谭鑫培的珠帘寨,被记大过一次的笑话。但也因为如此,他听的谭派剧目,比正式拜师谭鑫培的余叔岩还多不少(旧例,伶人不可以买票去听其他人的剧目,有偷师的嫌疑,但是票友不在此例),他本人的嗓子也好,和很多艺人合作,民国初年就经常唱些义务戏之类的。后来,正式下海唱戏赚钱了,而 当时谭鑫培的孙子谭富英都出道了....他总不能抢人家的牌子,于是自称旧谭派😜 不过话说,他学的还真的比较像。

            我的意思就是,在不强调版权(都是旧剧目,也无法算版权)的时候,因为 谭鑫培是 伶界大王(这是当时公认的称号),所以唱老生的,反而都推崇学的象

            后来......言菊朋也算自创了 言派,而创新的原因也比较尬——体力问题。当时名角 虽然赚钱,但是体力消耗极大,上了年纪 不得不在唱腔上 做些取巧的改变,当然他本身学问在艺人中间是拔尖的,所以结合音韵学的知识,至少改的自有道理。所以,没事儿谁创新啊

            通宝推:燕人,潜望镜,
            • 家园 钱,市场,国民经济

              这三者可以重合的。

              港台艺术的发展与停滞,与其经济本身是相关的。

              只有中国例外论。

            • 家园 这是创新的本质

              那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

              其实就是在不断重复之中表现一定的差异。

              进而不管是抄袭模仿借鉴,都可以找到更早的原型,不断的追溯下去。哪怕是某个媒介全新的创造,也可以找到其他媒介的原始形式。

              就算是意外创造也是,毕竟大家的质料都是现有认识的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不存在“抄袭”。

              但问题也在于这种差异有多少自己的“发挥创造”。如果没有多少,只能说是“抄袭”。

              其实抄袭这类问题,从上学听到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只以形态讨论,不经严格界定。最后表达出来的就是大家都是抄啊抄的。尤其是指向亚洲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抄来的。好吧。按照这个逻辑,难道人家不也是从亚洲、非洲、美洲抄过去的?

              胡扯完了,再来说京剧。

              公有版权的都是以还原、逼真,又有点自己风格为标准的,到现在也是如此。西方也一样,比如戏剧和古典音乐。虽然现在因为某些文化风向,已经不强调这个了。比如选用非裔出演这种创新。

              所以师承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过是质量保障。而不是创新,也就是个人风格的演绎。

               

              题外

              其实说书的最懂“创新”,知道什么时候换一下。之前总结差异为:偏反增减,后来看人家文章,发现这是说书人最爱干的。

                

              《建》片也有主次转换,以往总是“主席发火,总理相劝”(如《大决战》),《建》中总理发火,主席相劝,还有“主席醉倒,总理激情”——这是评书演进的规律,因为耳熟能详,换一下花样,是说者和听者的需要。

              这种差异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连原作都不认识了。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原创”了。

              • 家园 说书人过去是有个纲,细节靠临场发挥

                而且早先说书的还有不少人识字不多,根本没有写好本子的

                真正记录成文本,大行其道的反而是 民国时期——虽然他们说的书前身都有年头了;小时候听三侠剑等书,后来慢慢发现 各种旧武侠的套路 雷同的极多,倒是金庸古龙多少改了一些

                然后,最近看到的......说书人在国外也是如此 只要能赚钱,大作家也说书,代表人物是狄更斯,他靠自己作品的朗诵会赚了不少钱,不过他确实敬业,甚至准备一些小道具,而且偶尔还有其他演员来配合,介于现在的相声、小品之间吧

                按道理,既然是朗诵会,就是以狄更斯自己作品为底本,他确实也印底本。但是.....赚钱有术:他每次都临场发挥、抖些新包袱,以免听众只看本子了

                鼎盛时期,狄更斯一场晚会,赚了190英镑——大约折合当时500-600两白银(放到大清 那也是顶级的 角 啊)

            • 家园 对,以前文章都讲究用典,讲究有出处,创新就是胡扯

              所以刘禹锡不敢用 “糕” 字,因为没有出处。

              都是利益。

              在传播不发达的年代,还恨不得人家抄袭呢。没人抄袭就没有名气,抄得洛阳纸贵才好。

          • 家园 改李白的诗一般都是越改越烂吧

            当然,李鬼靠改动李白的诗作能赚钱也是能耐,但是就不要提李鬼水平有多高了。。。

            比如日本少年队的what's your nam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W411s7RQ/

            其实就是小虎队第一首歌青苹果乐园,升华没看出来,只看出来小虎队跳得好像没原版好。。。

            • 家园 能耐和水平,是近义词吧

              引用:李鬼靠改动李白的诗作能赚钱也是能耐,但是就不要提李鬼水平有多高了。

              你承认人家有能耐,意思就是水平不错吧?

              如果你说艺术方面的水平,嗨,都是下里巴人,就别讲究了。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音乐是很难判定抄袭的,现在连采样的标准都很难。

            还有借此版权碰瓷的。

            只是模仿是少不了的,早年国内摇滚就这个方面,甚至可以算“全是抄”。毕竟,摇滚不是本土发明的嘛。而且不少人痕迹太重。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自己的声音,以形态论是不可能有结果的。问题只是,缺乏自己的“价值”,无法再现那种“生存状态”。甚至连一些被人认为装模做样的都比不过。或者说,这其实就只是文化问题。

            而且不只是价值。中国的音乐,是以汉语发音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强调单音节的变化。而现代音乐更多是以字母语言,以多音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强调多音节的节奏。虽然现在有很多国风和戏腔,但是做到前者的极少。大多数不过是听个音色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