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原子弹、大炮、罗斯福 -- 宝特勤

共:💬102 🌺58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印象你的孩子是男孩,做孩子王在成长中非常重要

                  根据出生月份,有时晚一年入学更好,这样孩子在班里男孩子中年龄偏大,更容易做孩子王。

              • 家园 也聊聊“自闭”

                聊聊“自闭”

                我觉得“自闭”和“多动”一样,都属于个人正常的生活表现,不是贬义词,只是过头了的自闭症和多动症才需要矫正。

                女孩子一个人自言自语地玩“扮家家”,男孩子聚集一齐玩“打仗”,都太正常了。小时候,“简爱”里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一个人躲在窗台上,让自己向往得浮想联翩。

                因为自己有过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我就分两个部分聊,一是青少年的“自闭”,二是成年和老年的“自闭”。

                我有一个亲友,母亲是书香门第,从小到大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是满分。父亲却是出自农家,父亲是老村长,自己一直吃苦耐劳,自处和谋生能力极强。

                这个孩子最小,体现了父母的特长。他成长时,也是父母事业的开拓期,生活上最受宠爱,但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他智力超群,博览群书,但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周围的人的熟视无睹,助长了他的“独来独往”,等到发现不对头时,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过去亲友们一起聚聚时,他是来去自由,往往别人还没有动筷子,他就已经抹抹嘴离席了。他不修边幅,独行我素,自言自语,自得其乐。后来纠正无效后,大家也就放弃了。他并不太妨碍他人,只是举止奇特而已。他是自食其力的普通工人,工作有些敷衍,但因为不在乎提薪和奖金,也不讨人嫌。

                他只与我的老父谈得来,是隔代的知音和挚交。他把葛剑雄(学生之一)的“分裂与统一”要去看了后,自己又买了许多参考资料,老的和小的聊得非常热闹。

                我每次回国,都会花时间与他见面,因为他会同我讨论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别看他穿着邋遢,但有着非常敏锐和深入的美感。他对我很慷慨,每次都随便让我从他的巨量的包罗万象的藏书里(他不成家,所有的钱都换成了书),挑一些喜欢的带走。我家人会阻止我,但他父母说,我们一直在帮他扔,没关系的。我也就释怀了。

                我从来不评价他个人的生活选择,也有点羡慕他的自由自在,但是真心地对这样的原始材料没能修琢成器,为国为民建功立业而感到挽惜。

                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就打开他的世界,不要让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定要让他去接触和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和改造那个世界。这是我从他身上取得的教训。

                接下来,也聊聊我们这些成年人和老年人,也要对“自闭”具备警惕和自省。

                不要以为孩子们才要防止“自闭”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自己可能已经患了或多或少的“自闭症”了。

                列一些我个人定义的表现:

                1. 固执己见,抵触不同的意见。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自己感觉得那个样子。用同样的框框去套所有的事情。

                2. 自设围墙,以自己为中心来划线,把朋友搞得越来越少。

                3. 不能开阔胸怀去接纳别人的人,往往也不注意自律。“对人严对己宽”是他们的常态,损人也不利己则是后果。

                4. 鸵鸟方式的生活态度,只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

                等等,等等。

                我看到的那些提前进入“老年痴呆”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慢慢地向这样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西河好像就是自己防止未老先衰的精神养老院嘛!

                谢谢铁手和河友们的关爱。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月之回忆,起于青萍之末,自由呼吸F0,审度,宝特勤,大眼,
                • 家园 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这些问题

                  “1. 固执己见,抵触不同的意见。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自己感觉得那个样子。用同样的框框去套所有的事情。

                  2. 自设围墙,以自己为中心来划线,把朋友搞得越来越少。

                  3. 不能开阔胸怀去接纳别人的人,往往也不注意自律。“对人严对己宽”是他们的常态,损人也不利己则是后果。

                  4. 鸵鸟方式的生活态度,只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

                • 家园 我小时候天马行空之甚

                  所以我发现我孩子记忆力超强的时候非常恐惧。怕他自闭。

                  还好他父母、祖辈、朋友和先后三个对他真心不错的家教齐心协力,他自己也争气,现在他心理挺健康。

                • 家园 我能够理解你的观点,按照你4点定义你亲友在发生前

                  就已经博览群书了。我理解他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沟通都没有问题。

                  我讨论的“自闭”,是指孩子在没有能够语言、文字和人沟通能力之前,就进入你的定义状态,等到家长发现是已经晚了,很难或无法改变。到学龄期、青春期、成人阶段,孩子年龄越大,给父母家庭带来的痛苦越巨大。

                • 家园 葛剑雄是您父亲的学生呀

                  您父亲👍👍👍

            • 家园 非常好也是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
        • 家园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人生,我们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学习和实践。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人生,我们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学习和实践。

          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培养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我在孩子还很小时就会常陪她散步,看到什么就聊什么,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但是会有意识地引导她,一是找找哪些东西相似或相关,二是看看它们是怎样变化的,三是它们变化需要那些条件。特别在她表达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什么的时候,就告诉她有些东西必须学会接受,而有些东西要慢慢地改变。

          再长大些的时候,我们就会一起讨论她遇到的人或者事情了,每个讨论都会分析背景和来龙去脉,也包括我对她自己的态度与处理的意见。

          我个人觉得,生活上的关怀是母亲的重点,父亲则要建立教育上的威信与可靠。

          我个人的工作习惯,可以浓缩为两句话,一是“做之前尽量准备”,二是“边做边学边改”。

          换专业或者换职业前,我都会先收集大量的资料学习。接受任务前,也会尽量地去想得透一些。就是玩乐器,玩摄影,玩运动,钓鱼养花等也都会多花些时间钻研一下。

          我希望自己变着花样地活着,也喜欢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在做事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地请教和学习外,也不断地尝试着不同的做法,当然是为了做得更好些,也是因为这样做才会感到不枯燥,有了兴趣后才能保持有持久的动力。

          喜欢琢磨和喜欢折腾,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因为我自己的不消停,家人过去也跟着受了不少累,但慢慢地习惯成自然,现在也都被我同化了。

          人生苦短,保持一些理想和追求,不管多少和大小,都会有价值。既能益于他人,也能满足自己。

          写出来给大家看的,我一般都是选择正面的多。实际上当然也有许多不足和遗憾,那些东西我多会选择在小圈子里,与特定的对象交流。是因为自己觉得社会交流的主旋律应该是向上的,那样才有积极的意义。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说说我提出第一个系列问题的理由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我的帖子介绍的大脑发育的概念,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六)—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有几个要点:

          1、高智力对应于连接更好的大脑神经网络。电脑和大脑都具有以开关为基础的网络结构,用来实现信息处理功能。人类大脑的高级功能,就是常说的智力或智慧,也都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从神经网络来看,连接的越好,信息处理功能就越强大,大脑就越聪明。

          2、人脑发育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出生以后,人脑发育最重要的部分(神经网络)也发生在出生以后。

          3、环境可以改变人脑的结构(神经网络)。环境信号不断地对随机生成的大脑神经信息网络进行修剪、调整,最终保留最有效的信息处理网络。

          4、教育也可以改变人的大脑。人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遵照第3条原理、使用各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地来给孩子提供各种环境信号(比如各种习题),以构建更“聪明”的大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

          另一方面是考虑了智商测试的发明者刘易斯·特曼的《天才的遗传研究》结果。天才的遗传研究

          特曼从从25万中小学生中筛选出1147个智商在140至200之间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纳入的比例是千分之五,也就是智商在最高0.5%的孩子。这些研究对象出生于1900年至1925年间,都生活在加利福尼亚,90%为白人,大部分来自中上阶层,一直追踪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其结果是大部分高智商人平庸无奇,在最初被特曼被排除的学生中,有两人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虽然对特曼的研究有很多批评,但我认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对特曼的批评:智商测试只是检测了大脑对有标准答案问题的回答能力,对大脑处理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能力没有测试。

          《异类》作者好像进一步举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例子,对一个英国高中生和一个美国高中生问同样的问题:写出一块板砖有什么作用?

          一个英国高中生只写出两个功能,而美国高中生给出的功能一页纸的正反面都不够写的。。。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考虑,我认为学校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用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训练孩子的大脑,这样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学生。这个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尤其突出,再加上资本加持的教培,对孩子的戕害就更厉害了。

          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定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脑的可塑性(环境改变大脑结构),在大脑完成发育时(或者完成学校教育时),塑造出连接更好的神经网络结构,一个开放的、能够面对、处理未知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

          所以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尽量在学校以外,培养孩子处理没有标准答案的能力,其中包括执行功能。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四)— 教育的新概念

          通宝推:唐家山,薄荷糖家族,
          • 家园 现在智力(商)的定义也变了

            现在的智力概念,更多是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我们可以分出两种不同的概念,智商、学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那些标准测试的成果。而智力则是这些能力背后对应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或者说潜能所在。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问题和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也离不开关系。

            但无论如何细致,无论如何确证。实际上都没逃过传统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也是为什么新式语文这么多年,甚至不如旧私塾一两年的成果。所以我认为不需要更多的深入,而是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可以把握自身,认识所长,并且可以尽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好吧,有点走偏。原本想说的是,对于问题而言,定义是不同的。比如板砖有什么用,是价值问题,也是事实问题。因此答案可以天差地别,很难说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因为这里需要明晰问题的前提。那就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实际功用,当然只有几种答案。如果是价值,几乎是无限的。即便是价值,也是如此。更强调功用,还是更强调可以?事实与价值结合,背后是联想能力,还是推理能力?

            所以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也不一定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因为关键在于问题环境,也就是该如何判断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孩子的能力在文化环境中的具体表现。不仅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观点,还是我们基于观点提供的环境。

            (这不是说标准答案没有限制孩子,自己也是这个观点。)

            而且,我们讨论问题解决能力,实际上都是基于现有问题,从结果上还是按 “标准” 来算。这样,智力和智商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未知问题该如何探索?如何分析判断代入已有的认识结构,试图解决问题?

            当然,由于空间广阔,不再局限于智商测试的几个小问题,很容易发现那些具体的能力,比如多元智能就是从传统智商定义中摆脱出来的,可以更好地的描述现象,发现智力。

            简单说,提出问题就是在决定结果。不管是对智力、智商的评定,还是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

            题外:就像编号兄说的,古代官员,一个人几乎什么都干,为什么可以?我觉得恰恰是从能力论中摆脱出来,更强调认识体系。当然这就没能力说清楚了。于是目前只能局限在意义的生成。

    • 家园 就是说打仗呗,不一定是打坏人。

      关于死亡的话,早晚要面对的,我是路上碰到个被撞死的动物,就和娃说一下它死了,有一个阶段会纠结,过一阵子就好了,年轻人不会太想死这事儿的。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如果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建议一个iPad App

      BrainPOP,标题

      相当于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做成短动画片,由一个孩子和一个机器人讲述。每个月的月费大概7美元。

      孩子的许多问题可以查找到相应的episode。

      另外,纽约和加州湾区真是教育内卷化最严重的地方。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不止原子弹 -- 有补充

      大量文字背后自带价值判断,认字的时候怎么办?

      下面可能又要罗嗦重复自己小学那套了。

      我们都知道,汉语是分析语,要根据使用环境领会语义。决定含义的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背后的具体情境,也就是前提预设。

      在这里,前提是指价值,预设是指事实。我们可以认为文字都是由这两者组成的,尽管价值上推可能是某种事实。比如上次提及的「车」。

      「车」车在字典上「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有轮子的工具,这是事实。运输,这是价值,或者说目的。比如代步。它们背后也有前提预设,比如省时、省力。

      进而探究前提预设的过程,就是探究文字背后完整意义世界的过程。这和小孩子问为什么是一致的。为什么可以运输?事实。为什么要运输?价值。

      我们都知道,是前提预设决定了意义,那么单纯讲「某物是好的」「某物是用来干什么的」都只讲了一部分。似乎不太合适。

      回到宝兄的情景,「原子弹是打坏人的」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这句话是两个句子构成的——「原子弹可用于打人」、「坏人需要打」。

      只有一个句子,如果不了解前提预设,会将原子弹打的都等于坏人。真的是这样吗?分开便不会如此。这是方法一,拆分到基本描述。

      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了解「打」的前提预设,会让孩子误以为,「打」是因为「坏」。那么怎么说合适呢?

      可能我会说:「原子弹是结束战争用的」,这是事实。「战争有好有坏的」,这是价值。两者都是某种目的。这是方法二,上一级陈述打包。

      这样捆绑的价值就可以消除,或者说,放到下一个问题进行解释。

      还可以预先把握问题的方向。

      以上方法不在于明晰表述,而在于明确价值对应的是什么?就像「原子弹可以终结战争」、「原子弹造成人伤亡」这是判断它好坏的基础。进而每一个价值判断背后,都有一个具体情景,都有前提预设可以说明。随着过程的展开,不用提醒,孩子就会明白这件事情。不会再一概而论。

      但问题在于,这似乎就将价值分成了一个个命题,一个个事实。而这是无穷无尽的,总会推进到自己回答不了的那一刻。连科学都是如此。我们必须让孩子接受我们的认识是有限的。

      也就是上贴所说的意义的生成。这里略去不谈。问题在于,即便有限,我们也需要判断价值,不然该如何行动?所以我们需要价值,不能只有事实。或者说,不能只是科学。

      我们不能绕过这件事情。要知道就连「人为什么要吃饭?」都可以问到「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终极。何况这里的问题,人的好坏、战争的好坏,成年人都难以把握。

      于是上贴紧接着说性本善。扔掉本善,其实就只是说价值是怎来的。

      我们可以粗略地告诉孩子,好坏都只是属性,是人赋予的。好坏也都是目标,是如何行动。「原子弹是结束战争用的」,其中的事实和价值,就是行动和目标。

      但我们的认识有限,行动和目标总会出现偏差,就像「好心办坏事」。这种例子到处都是。也就是告诉孩子,同样一件事情,会有两种价值。

      有些时候,坏事不严重,好心会被认可。有些时候,好心不重要,坏事需要负责。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关键在于,要让孩子明白,判断价值不仅仅是行动和目标,还是你我他。就像上贴大家的建议,这点运动就可以做到了。

      但是,接着肯定疑问。只需要考虑你、我、他就可以了吗?大家又是凭什么判断的呢?有时候三方人或者更多人认可,还是会办坏事呢?

      或者说,好坏就意味着认可的多少吗?就意味着只要完成目标就可以吗?

      这一点很难。因为这是一个跳跃,例子总是很难讲清。但是会有疑问,也就意味着知道有一种价值,是超出你我他,是超出人数多少的。

      进而,就会想要知道,就会想要改变……明白具体行动的方向。

      以上还是很扯。关键在于,认识到有更高一层的价值。这种价值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有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它是什么,比如觉得「不应该炸死那么多人」那么就会去想「不炸死那么多人」也能完成目标的办法。换句话说,价值判断,已经可以由他自己思考了。

      开始的时候,认识有限,当然不会有什么结论。但是,这些疑问会像种子一样扎根心里,总会去探寻,总是在进步。就像「学而」,那些疑问,是要随着经历,随着生活渐渐清晰的。进而获得属于自己的价值。

      抱歉还是很乱,价值问题总是讲不好。以上的关键在于,获得两个「方法」。

      其一、发现背后的预设。这实际就是逻辑分析、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也就是科学方法。捆绑的是意义的生成,世界的边界,也就是道生万物。

      其二、探索背后的前提。这实际就是价值判断,把握目标行动的关键,也就是人文思考。捆绑的是潜能的发展,人性的可能,也就是一以贯之。

      而这种方法,是可以通过回答过程本身,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甚至还可以故意说错,让孩子觉得有问题。

      但这两者都只是方法,关键的还是知道价值是什么,事实是什么。后者有大量科学知识可以运用,且不说知识储备,拿手机偷偷搜索都行。问题还是价值。所以特别强调了性本善和众生平等是怎么来的。

      性本善的关键在于,告诉你性是什么,而不是说性是不是善恶。以原子弹为例,「原子弹可以伤人」,这是它的本性吗?再往上推,「原子弹可以裂变产生大量能量」,这是它的本性吗?我们在讨论原子弹的本性的时候,只是在说那些前提预设吗?

      可以看出来,所谓分析前提预设,就是得出每一个阶段的本性。但这样做,是无法定性的。

      这个时候,「更高一层价值」的意义就出现了。

      我们先看孟子的表述,是「皆有」、「可以为」、「端」,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尚未发展的时候,这些可能全部存在,而且是内蕴于自身的。随着意义的生成也就是事情的一步步发展,逐渐体现的。

      原子可以裂变、裂变会产生能量、能量会造成伤害、伤害可以投放、投放可以打击、打击可以威慑、威慑可以结束战争。

      于是就有了「原子弹是结束战争用的」。

      当我们了解到这种可能,并且可以把握的时候,「更高一层的价值」会指引我们做出最好的结果,尽力做出最好的结果,符合这种价值。这就是「善」。

      尽管事实上是由每个阶段的价值(好)来实现的,但根本来说,是这种「向善潜能」的具体展现。善(好)贯彻了所有环节,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潜能,所以是本善。

      像「五」所说。虽然我们不知道「更高一层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但因为我们可以认识到存在,所以一直可以去明确、去实践,来知道那是什么,来符合那种感觉。进而,「原子弹的意义」,就变成了「最高价值指引发展的一系列具体事实。」意义的生成和价值的生成,互相纠缠。

      那么问题来了,最高价值是什么?你不知道,他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次,告诉孩子,更高一层的价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战争不结束,会有更多的人会死。」「虽然人都会死,但大家都想好好活着」「大家认为,结束战争是最好的办法」诸如此类。可能这种说法太过浅薄。但关键在于这里全都是「应该会怎么样(应然)」,不是事实。要让他认识到「应然」本身。(只是事实会有自杀这类问题,暂时不要触及。)

      这对表述又有什么影响呢?那就是不要说「打」,要说「结束」这样相对中性的词语,而且要强调「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活着。

      上面还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好,又怎么得出一系列判断呢?四端似乎可以解释原初的好是怎么发展出来的,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环境,而且好坏都变得十分复杂。那么孩子的好是从哪来的呢?

      是通过你来认识的。

      原初的经验,是从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上获得的。虽然有些人会晚一些,或者从其他人身上得到。但无论如何,家长才是起点。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意义,让价值成为生活本身,像呼吸一样自然。进而,这些就会成为一切价值的源泉。也许长大之后已经忘记,但对善恶好坏的感觉,是不会消失的。会让人感到这个纷乱的世界,终归是可以确定的。

      对于「死」这个问题来说,依然是论语——「未知生,焉知死?」重要的是导向生,既然不知道生是什么,死也就无所谓了不是吗?而生就是生活本身。

      当他问你「爸爸会死吗?」的时候,可以说「爸爸会死的」接着说「爸爸会努力看着你长大。」或者「你愿意让爸爸死吗?」

      只有知道了「死」意味着什么。才能明白「七」那种序列的意义所在。

      死,意味着失去生。

      生命是宝贵的。所以才会用死亡震慑坏人,结束战争,让大家都能活下去。

      这就是更高一层的价值。

      本来想简单写完,结果越写越乱。无非是通过价值、事实,更高一层的价值,把握言传身教的方向,要注意自己的表述方式会带来错误认识,并且自己可以引导这些方向而已。而且这个过程是可以跟着学习文字、理解生活慢慢展开的。

      上面内容不重要,关键是方法和过程。

      基本上把之前说过的又重复了一遍。抱歉。

      通宝推:燕人,GWA,宝特勤,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一句话 -- 补充帖

      问题随着你的表述而来,所以你决定如何展开。还能趁机灌输一番。

    • 见前补充 46618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