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来了,来了,普通人的黑暗时代降临了。 -- 沾花富翁

共:💬422 🌺1841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9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了

            但日本的国立不多,很多人把国立和公立混同了,国立前十绝对难考,私立中的名牌也不容易。

            国立必须中心考(类似统一考)达到分数才有资格报名参考,国公立每年同一天考,理论上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报考横浜大学,你考出全日本第一名,东大也不会录取你,国公立考全科,而私立分文理,在日本有钱人的孩子从小就入私立名门,钱是必须的但不是关键,家庭背景很重要,入了幼儿园,升小学,中学,高中顺理成章,这中一贯制教育,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内基础好,但还占了留学生枠(留学生专有名额)的优惠,日本其能考取好校的人大都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公立差远了。

            中国教育的公平性至少到目前为止,好于日本

            • 花了
              家园 东亚国家都一样的毛病

              对待所谓“国际生”比较宽容,如果中国考生去日本上大学,本人成绩不变学校档次可以大幅度提升!

            • 花了
              家园 以结果而言中国的教育确实比日本公平

              看东大京大的录取学生来源,九成以上是私立中学来的。中国私立学校不少了,但是清北交复的生源估计不到一成来自私校。

              另外有一个小虫, 就是没有横浜大学,有横浜市立大学(公立)和横浜国立大学(国立)。两个学校设立的时候争抢横浜大学这个牌子,结果谁也没拿到,各自加上尾巴。然后横国变成了日本唯一一个名字里面有”国立大学“字样的大学。当然,改不了二流学校本质。市立大学则非常不爽,因为听起来和横浜私立大学一毛一样。而一般来说私立大学除了排前头那几个大家都觉得不咋滴。

        • 家园 感觉还是阶层分化问题,阶层必然分化,关键是如何保证流动性。

          日本的问题,是不是因为就那几所好大学有意义,上个普通学校,和中国上个三本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前途?

          如果是这样,假设中国不进行高考缩招,最终走向估计也就是日本的情况了。

          • 家园 熵增不可逆

            打破阶层固化要靠增量,也就是用负熵对抗熵增。

            增量做不起来,存量博弈加剧,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内卷化就是熵急剧膨胀的表现。中国人均财富不高,人口规模又十分巨大,马太效应搞起来非常吓人。

            过去十年经济增长不过是从10%降到了6%,现在就业市场这块已经是刺刀见红似的博弈了

          • 家园 缩不缩两难。人口断崖已经来了。

            就是按人口普查数据,几年之内新生儿数量也跌掉了三分之一。那意味着15年以后的中考人数、18年之后的高考人数也要暴跌。

            这种人口断崖已经让市场经济搞不下去了,必须一定程度上恢复计划经济。而教育怎么搞,也完全不清楚。

            • 家园 市场化带来的问题计划来解决?

              那么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呢?农业化来解决?还是别的什么化来解决?从英国到加拿大到前苏联以至今天的俄罗斯,都有主体民族人口下降问题,不管补贴或者是政策鼓励奖励,目前看结果是连下降趋势都没有阻止。我以为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只能是工业化来解决。市场化的问题,人口再生产的问题,也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很明显,在目前的市场体制下,人口的再生产收益率大概率为负数情况下,人类自动减少人口的再生产是很正常且很正确的选择。要想进行改变,那只能是工业化方式生产高质量的人口出来,其他方法都是缘木求鱼绝对失败。

              至于你说的新生儿今年降三分之一,多少年后小学生降三分之一,多少年后高中生大学生降低多少,在一个根本没有把人当成是人的政策制定者看来,只是合格韭菜有没有的问题,帝国需要的干电池数量够不够用。以前好像有人的小白鼠做过实验,大致就是不愁吃喝住的情况,会快速繁殖一阵子,然后保持一定的数量一阵子,再然后就开始不繁殖,再然后慢慢死掉,直到最后死完为止。我想现在这么多的人知道自己是韭菜的下场,知道自己只是帝国的干电池,而又无法改变,那只能是不生下一代,不让下一代重复自己的悲惨命运,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类负责。小白鼠都能做到的事,我不怀疑智力更高级的人类也能想明白做得到。当然这只是站一个立场上来说事。

              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悲观,至少身边很多年轻人都生了两胎,尽管他们生活过的很艰难,但是他们依然对将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也许他们的行为能延缓大家说的那种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下降的到来。但我依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能解决人口问题,因为他们也会觉醒,也会早一日搞清楚工业化社会下的人口再生产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是规律性的东西,不因为大家的感情或者是习惯爱好而改变。就像大家认为现在我们中国工业化了,要向高端商品的生产上靠拢,自然就会出现腾笼换鸟的思维和行动,把那些低端商品的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去,其实谁都知道这些是财富生产的事,咋能弄到别人家里呢,可是市场的体制逼迫他们必须遵守市场规律去办事。当年英国是这样,美国依然这样,日本是这样,只不过它们这些货们心怀鬼胎,为了自己能更长时间地垄断工业化带来的红利,千方百计延缓这种转移的速度,比如臭名昭著的摩尔定律就是最明显的骗局。但到了我们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勤劳的人们像一只只小蜜蜂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工作,我们自带干粮地去给印度搞基建,给非洲搞基建,给一带一路的国家搞基建,来让他们早日工业化,早日成我们的对手,早日有更大的能力做我们最凶恶的敌人。而我们自己呢?这个好像不是大家讨论的范围,好像大家也不关心这些小事。

              • 家园 突然间似乎明白了 -- 有补充

                在一个根本没有把人当成是人的政策制定者看来,只是合格韭菜有没有的问题,帝国需要的干电池数量够不够用。

                我们在这里讨论政策得失,其实是杞人忧天。人家不是无心的,其实早就考虑清楚了,把50%的人赶进职高,出来后,既没有知识技能,也缺乏学习能力,更别提思辨训练和认识水平。这不就是最好的炮灰和电池吗?

                看来还是自己浅薄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人家考虑问题是很深远的 -- 补充帖

                我们本地,两所小学,一墙之隔。一个私立一个公立,住在这一片区域的居民,只有买了所谓学位房的,可以上私立。其他的只能上公立,或者交钱上私立。而这个所谓的私立,是区政府下属全资国企投资。

                两所小学,一墙之隔,二十年前就这么规划好建设好。后面二十年,凭借着这个学校,卖地卖房,风生水起。思虑深远啊。

                而且这种赤裸裸的人为制造教育不公的事,人家干的心安理得。

                看来,对于有些人,既不能高估他们的良心,更不能低估他们的智商啊。

              • 见前补充 4636269
              • 家园 可不是么

                市场化制造了问题,又不能解决问题,那不只好重新启动计划来解决问题么。你总不能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死不能搞计划。

            • 家园 题目太大,不敢置喙

              计划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又是什么,我还没有搞明白呢。

              还是说教育吗,教育应该怎么样。咱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关键还是公平。两方面吧。1、机会均等;2、选拔公平。当然完全做到不可能,但是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

              机会均等,也意味着资源平衡。二十年前及更早,我们县一中,每年都有一两个清华北大,全县前40名,985肯定没问题。而近年来,别说TOP2,全县2/30名也就勉强一个211,985的门都摸不到。

              问题是什么,一个是师资下降严重,优秀教师想方设法去省里,优秀毕业生更不会到县城来。另一个是省里最好那几个中学,全省掐尖,学费、学籍什么都不是问题,给出各种优惠拉尖子去。在省会甚至从小学就开始锁定那几个尖子。而当政者对此是默认甚至鼓励状态。

              其实呢,这应该是历史常态,但主席好像不是这么想的。我们那个年纪,幸有主席遗泽,还能在小地方接受不错的教育,从而走出来。不过,这种常态一直走下去,估计周期律这个常态也一样会按时到来。

              至于公平问题,幸好高考太重要了,太受关注了。区域的内部公平应该是各类考试中相对最好的,但是地域不平衡又是个大问题。这就太大了,讨论也很多。就不多说了。

              但是一旦把筛选权下放一大部分到中考,我对这个“公平”就难免要怀疑起来。未来怎么样,走着看吧。

              至于说是缩招还是扩招,其实无所谓。缩招了,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扩招了,市场自己也会有相应动作。十年前,某些大厂招聘时,已经明确非985,或某些特定学校特定专业不要。无非还是个分层,不管是自己去分,还是让市场来分,肯定会分层。

              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不能主动的去害孩子,那是未来。当年没扩招前,每年大专院校只录取30%左右,有问题吗?剩下的70%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是在他们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紧张严肃的环境中度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为什么反对现在的职中,根源在现在职中,别说和高中比,和当年的职中比也已经差很多。如果说真的目标就是“男的不死,女的不生”,那把孩子们赶紧去,就是在害他们啊。我宁可让孩子读三年高中,拼一次,拼不过也能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能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念。而去职中,那大部分应该就废了。

              当政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咱不清楚。目前看到的动作有。1、中考分流;2、高职院校转并;3、放风文科无用。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暂没注意到。不过,我觉得,不从根本上去想办法,那还是浮于表面,也不会有太大用处。

              正如三胎一样,普查数据一出来,马上就三胎政策。问题是,房价,教育(这里主要指价格,我们本地一个初中生,每年各种培训正常要十万左右。TOP学校的平均水平是二十万)两大问题不解决,没用!

      • 家园 俺家因有几个海华

        就俺家人交流的赶脚,社会公平上,天朝别说比不上日本德国,很可能还不如美国。

        俺姐夫曾说,他出国时国内流行的顺口溜是这样的:

        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香港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美国,不知道资本主义好。

        现在反过来了,俺在汇佳就听学校老师讲过,相比天朝,澳洲加拿大德国日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要怎样怎样利用。。。

        俺家曾有一次大讨论,说为啥现在纷纷立项,搞大大的各类思想研究,包括教育思想,目的是啥。

        后来俺家有理论高手的分析说服了大家:

        社会上普遍把前30年和后40年对立起来看,所以需要新的理论体系来融合,直白点说就是过去翻篇,从现在开始搞新的,新的不但要解释前后不对立,还要证明前后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才有最大公约数之类的表述。

        俺当时听不以为意,心说这不瞪眼说瞎话么?后四十年光动刀动枪明着搞都两次了,还说不对立?这也行?

        但河里的事实证明,俺幼稚了——那些大牛回归,哪个不是这个调调?

        所以不让屁民孩子上高中是绝对正确的,QED。

        俺只是有些困惑想问问这些大牛们,像你老兄这样的,老举国外数据的,是不是也是境外打马恩牌的敌对势力,要不要举报你老兄,举报了能不能换一个高中入学名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9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