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纪事】【原创】机床问题 -- 新华声

共:💬57 🌺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纪事】【原创】机床问题

    鉴于最近有<经济专家嘲笑: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工业寸步难行>.为此笔者决定作一个网络调查.这个调查将以如下问题为目标:

    问题:

    1. 中国对于日本机床的依赖程度究竟多严重?中国离开了日本的机床是否寸步难行?

    2.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处于怎样的阶段.

    笔者把这个问题称为"机床问题".

    笔者曾经作过一个"玉米问题"的网络调研.本文将遵循相同的方法.调研的结果将在本文中陆续发表.由于本文将采取笔者习惯的边查边写的方式发表,敬请各位耐心阅读.

    2005-7-26

    机床问题的源头是日本所谓经济学家谷川庆太郎发表在日本《呼声》5月号的文章《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 见[1] 该文的观点,不在这里一一赘述.读者可以自己去查阅.

    世界第一机床市场-中国

    从2003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也是数控机床最大的进口国. 这里引述机床专业网站的数据:

    “2003年,中国的企业总共购买了价值约65.8亿美元的机床产品,比2002年的机床消费额增加了约14亿美元,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与全球其它机床消费竞争对手的距离。根据《2004年世界机床生产与消费调查报告》的统计,2003年全球机床消费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①中国:65.8亿美元;②德国:43.7亿美元;③日本:41亿美元;④美国:38.9亿美元;⑤意大利:32.9亿美元;⑥韩国:27.6亿美元;⑦中国台湾地区:11.4亿美元;⑧加拿大:11亿美元;⑨法国:11亿美元;⑩西班牙:8.84亿美元。

    2003年,中国的机床消费额增长了27%,而其它一些国家(尤其是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的增长率则停滞不前。以消费额计,其它几个机床消费增长较快的国家(地区)包括:日本:增加9亿美元,增长率28%;韩国:增加8亿美元,增长率41%;中国台湾地区:增加1.2亿美元,增长率11%。此外,印度的机床消费也大幅度增长,增长率高达50%。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经是全球机床产品的头号大买家。从1993年到2000年,美国一直稳居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的位置。但到了2001年,美国的机床消费额下滑了23%;2002年,又大幅下滑36%(为33亿美元);2003年仅小幅增长了1%。 ”http://www.cuttingtools.com.cn/readnew.asp?id=32

    有鉴于此,中国的消费能力将掌控国际机床工业的方向,所谓因为需求增长受制于日本的说法,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无法说通。除非世界上只有日本垄断了机床供应。

    那么市场的供方是什么状况呢?

    从交易额看,日本在2003年成为世界第一

    非常有趣的是,中国在2003年成为机床第一消费市场,而日本则在2003年成为机床产值世界第一。这是有因果关系的。正是中国的需求增长推升了日本的产值。下面引述网站数据:

    “在机床生产方面,调查报告显示,世界上30个机床制造业发达国家2003年的机床总产值为363亿美元,比2002年的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日本在2003年重新成为世界机床生产的“领头羊”,其机床总产值达78.6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18亿美元;德国紧随其后,机床产值为75.2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5亿美元以上;其后依次为意大利(41.8亿美元)、中国(29.1亿美元)、美国(22.1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20.6亿美元)、韩国(20.5亿美元)、瑞士(17.3亿美元)、西班牙(9.45亿美元)和法国(7.61亿美元)。机床产值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依次为:韩国(33%)、日本(30%)、中国(26%)、意大利(10.8%)和德国(8.6%)。

    调查报告指出,如按地区划分,由15个国家组成的西欧联盟(CECIMO)的机床产值达117亿美元,约占全球机床总产值的一半;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地区2003年机床产值从2002年占世界总产值的37%上升为42%。”

    2003年,中国的机床生产总值列世界第4(按当年估算达到50亿美圆)。到2004年,中国超过意大利,为世界第3。

    按照中国机床界的估计,中国可能在2009年达到100亿美圆的机床产值,成为世界第一的机床生产国。从产值上看,中日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问题是日本是否具有垄断的机床品种?

    德国机床水平最高

    笔者不是机床方面专家,根据网络调研,结果如下:

    1。德国机床水平最高。“目前德国和瑞士的机床精度最高,综合起来,德国的水平最高,日本的产值最大。美国的机床业一般。中国大陆、韩国。台湾属于同一水平。但就门类、种类多少而言,我们应该能进世界前4名。”引自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网站 http://www.ioe.ac.cn/showart.asp?art_id=203&cat_id=3

    2。世界上三家最大的机床公司,日本有2个。“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厂商是:日本发那客、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其余还有法国扭姆、西班牙凡高等。”出处同上。从网络上可以看到的情报,日本并不具有品种垄断的地方。即便谷川庆太郎也只是强调日本机床特别耐用。

    笔者认为日本不具有品种垄断的实力。德国瑞士在机床精度方面超过日本。日本主要是性价比更好。

    日本在中国市场处于竞争占优的态势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看,首先中国为世界最大机床消费市场,日本的数控机床性价比超过德国,因此日本虽然不占有垄断优势,但是还是具有较强的总体竞争优势。

    但是,中国离开了日本的机床寸步难行的说法,实在是夸大到离谱的地步。相反,笔者更发现,日本只不过是在竞争中暂时领先,情况并不是日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一句话,中国是个竞争到残酷地步的市场,精密机床也不例外。

    竞争推动各国到中国设厂

    笔者已经指出,精密机床在中国不存在谁垄断的问题,中国是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因此日本在性价比上的优势必然引发德国等厂商的相机行事。各大厂商必须把生产厂开到中国,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世界著名机床厂商在我国的投资情况

    1、2000年,世界最大的专业机床制造商马扎克(MAZAK)在宁夏银川投资建了名为“宁夏小巨人机床公司”的机床公司,生产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和车铣复合中心。机床质量不错,目前效益良好,年产600台,目前正在建2期工程,建成后可以年产1200台。

    2、2003年,德国著名的机床制造商德马吉在上海投资建厂,目前年组装生产数控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120台左右。

    3、2002年,日本著名的机床生产商大隈公司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合资建厂,年生产能力为1000

    台,生产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

    4、韩国大宇在山东青岛投资建厂,目前生产能力不知。台湾省的著名机床制造商友嘉在浙江萧山投资建厂,年生产能力800台。”引自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网站 http://www.ioe.ac.cn/showart.asp?art_id=203&cat_id=3

    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市场,外国企业在这里只要遇上竞争,必然会走上就地建厂的道路,你不走,别人照走,你就可能出局。

    外国厂家开始面临本土企业的竞争

    中国本土的机床,主要占领了中低端的市场,然而,高端市场利润率高,本土企业终归要设法进入这个市场的。

    “民营企业进入机床行业情况

    1、浙江日发公司,2000年投产,生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年生产能力300台。

    2.2004年,浙江宁波著名的铸塑机厂商海天公司投资生产机床,主要是从日本引进技术,目前刚开始,起点比较高。

    3.2002年,西安北村投产,名字象日本的,其实老板是中国人,采用日本技术。生产小型仪表数控车床,水平相当不错。”引自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网站。

    中国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也并不是空白

    “国的机床企业利用新兴技术在核心技术开发上取得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

      比如,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NAM-800纳米级超精密车床,纳米级脉冲当量进给,主轴与导轨采用气浮,实现纳米级精密控制,数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和纳米级光栅全闭环控制。而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 

      在成熟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也有机会提高技术能力,缩短与跨国公司的差距。

      比如,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床在国际上一直被美国和德国的公司所垄断,国内基本上不具备此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而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用户”相结合,研制成功的七轴五联动全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床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比国外产品进口价格低将近2/3,而研发的成本则远远低于购买。”

    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成为技术的新东家

    此外,中国企业近年来开始收购国外企业,其中一个动机就是掌握对方的技术。比如2004年8月,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收购日本的老牌机床厂商池贝。[4]

    又比如“秦川机械发展公司收购了联合美国工业公司,这一战略性的重组与整合,使秦川发展一下子拥有了拉削、拉刀、拉刀磨、拉床“四拉合一”等自主核心技术,同时还拥有了齿轮加工生产线的装备能力,具备了向国家重大关键装备工业服务的能力。”[3]

    “上海明精机床公司收购了德国著名重型数控车床和数控专用机床生产厂沃伦贝格机床制造公司53.6%的股份。实现收购之后,明精公司完全掌握沃伦贝格的核心技术,这样大大改变了我国高效、高精度、重型、多轴联动机床主要依靠从欧洲、美国、日本进口的现状。”[3]

    这种收购的办法是过去我们所没有的。但是,这种办法绝对是最有效的。

    综上所述,所谓日本决定我国机床使用的说法,就是痴人说梦。真正需要担心受怕的,应该是日本企业自己。一方面面临世界各国精密机床竞争对手到中国设厂的威胁,另一方面面临中国本土机床企业得陇望蜀步步拔高自己的进逼。日本企业能够守住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盘,就不错了。

    [1]http://www.ruishi.info/forum/read.php?tid=18116&fpage=1

    [2]我国机床自主开发应避开的误区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o/dh/200507/20050700178839.html

    [3]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o/dh/200507/20050700178839.html

    [3]http://www.jrj.com.cn/NewsRead/Detail.asp?NewsID=664866

    元宝推荐:不忘中国,高士奇,
    • 家园 花等下文
    • 家园 07年机床进出口逆差首次减少

      机床工业迎来了拐点

      [URL=]http://www.cmtba.org.cn/info/2008118/2008118151414.shtml

      [/URL]

      [URL=]http://www.cmtba.org.cn/info/2008121/2008121153049.shtml

      [/URL]

      2007年1-10月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贸易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13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8%。由于今年进口贸易增幅呈现回落态势,出口贸易增势保持快速增长,持续多年不断扩大的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首次出现减少。1-10月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53.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13亿美元,同比下降11.68%。

      金属加工机床进口主要来源地按排名为日本、台湾、德国、韩国等。

      进口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重心逐渐转移。外商投资企业以设备进口作为投资的贸易方式占金属加工机床份额下降,为53.6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0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占进口额的比重也出现大幅度下降。

      金属加工机床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金切机床出口平均价格有较大幅度提高。

      我国对印度出口大幅度提高。近两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到印度的金额成倍增。

      • 家园 就这三、五年,装备工业变化很明显,但基础研究也一定要赶上来。

        现在差距还是比较大,举个材料方面的例子,模具钢材还是几乎全部要从日本、德国等进口,特别是高精度大批次的。

    • 家园 机床问题需要持续关注

      4月份有个CIMT2007(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到我国机床业的一些最新动态。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五轴(坐标)联动控制技术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成为世界机床制造业的一个技术制高点。它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加工空间曲面零件,是航空工业关键设备,外国过去一直对我国封锁禁运,现在仍然有所限制。CIMT2007共展出了70多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其中有40多台是中国自主开发的。我国机床工业已经向航空工业提供了这类品种,占领了这个制高点,这是很大的一个成就。

      机床结构出现革命性变革。CIMT2007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机床结构的并联结构机床。并联结构机床通过多杆结构在空间同时运动来移动主轴头,与串联结构相比,具有更为简单、刚度高、动态性能更好等一系列优点。世界上二三十家机床厂在从事这方面的研发,我国机床业也有七八个团队在进行研发,其中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与哈工大合作研发的品种已批量生产六七台,售给汽轮机叶片加工用户成功用于生产。这次展会上,哈量又推出与瑞典EXECHON合作的新一代 LINKS-EXE700型并联结构机床,其特点是结构简化,精度、刚度、速度提高,加工范围增大,五轴联动编程常规化,可用于六面体加工,这一特点超越了任何常规机床,打破了近几年世界范围这方面研发工作的沉寂。

      有一些世界水平的国产新产品值得关注,如济南二机床为航空工业开发的XHF2707型五轴联动定梁龙门移动式仿形复合加工中心及5000吨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上海机床厂为临港制造基地生产的数控轧辊磨床,加工直径达2.5米;杭州机床的七轴五联动强力成形磨床;天津市天锻压力机公司研发的THP10- 10000型万吨数控等温锻造液压机,大连机床为我国航空工业提供的CHD25型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中心,武重、齐一、齐二为军工、核工业、造船工业生产的多种超重型五轴联动数控立车、卧车及龙门式铣镗机床等。

      外链出处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成了整个展会中最耀眼的明星。它的研制成功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自主生产曲轴加工设备的国家,其意义相当深远。

        “长期以来,我国造船工业一直是‘船等机、机等轴’。大型曲轴是造船工业中与柴油机相配套的关键部件,但我国大型曲轴的生产水平低下,这导致我国船舶生产能力一直受制于国外曲轴的进口。”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说:“齐重数控这台机床是国内首创,用于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制造,可加工重达260吨、长14.5米的大型曲轴,有效地解决船舶曲轴加工问题。”

      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上出了2006年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总结了去年的情况;今年以来最新的发展可能要等小楼的资料了,呵呵。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关键词(Tags): #机床问题
    • 家园 纳米级光栅和纳米技术应该不是一回事。

        纳米级光栅是指光栅的精度和分辩率达到纳米级。

        而纳米技术是指把某种材料的大小尺度(粒度)加工纳米级。

    • 家园 找点资料YY下说汽车的,虽然是YY也可以看此消彼长一斑

      del

    • 家园 葡萄:原文在这里。你转的我删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