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方平兄——我这个武汉老乡来聊聊小手工业者的生存实录吧。 -- alane

共:💬52 🌺4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中事件

        当年的毕业生被定向安排读农业还是什么,学生有怨气不理解,但一中的几个老师引导了下,于是上街情愿。玩大了,搞成了反革命事件,领头的有被镇压枪毙了,右派一堆。

        家中舅舅辈的也有参与,外公极其冷静,上街去把他们强拉回来,不得不服外公这判断。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主要是因为汉阳县当时划到了孝感地区,高中升学率大幅度降低

          曾任湖北省作协的副主席的刘富道写了一本 一中事件的纪实,因为他当时也是一中学生,所以记录得比较详细,主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描写了整个一中事件的全貌。

          通宝推:方平,老老狐狸,
    • 家园 其实,说实话,影响还是会有的,比如类似群体,包括高知

      极为建议他们的孩子支边,下基层。

      当然大多不是心甘情愿,留在大城市多么好呢?

      然而,国家需要均衡啊,大城市病也不好啊。

      文革期间,上海出去的人才大概有三分之二,进来的大概五分之一,有意收缩,培养中国均衡的城市群。

      可惜了这个计划没有执行,这是比较遗憾的,类似堪培拉,华盛顿等,这种首都模式,或者中心城市模式还是好的。

      作为一些大城市的所谓聚集效应,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增加百万左右中等城市的数量更为适合中国和中国文化,雄安大概是这么一个思路吧,只是可惜和大湾区计划等背道而驰。

      • 家园 咱念城市规划滴,大城市病是现代病,那会木有。

        一个是教员理想的社会主义路线,与贫下中农结合,共农作脱层皮,淬炼成钢,方能脚踏实地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服务,希望下一代年轻人避免,从根子上避免官僚,用意是好但多数人不见得理解,因为苦要自己吃撒。再个呢,一穷二白的家底,城市养活不了那么多,50年代初期就疏散一次城市人口,我妈本在武汉读小学,但因疏散人口被返回原籍,因此也中断了学业。

        不过,爹妈那个年代的人,多数还是多少显得纯粹,或许跟锤炼有关。

        通宝推:老老狐狸,方平,
    • 家园 支边下农村,不仅促进人才均衡

      还有打破家族宗族意识的意图。

      从你家可以看到,武汉的人才的确可以,不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