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 燕人

共:💬96 🌺51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不怎样?不妥吧?

              捷克没那么强,是有奥匈的底子,但是有二战的红利,一战还是列强。

              同时,二战战后,美国是收割了亚洲财产,但是,很多单子,资金也留在了日本。

            • 家园 七十年代联邦德国还被日本甩开了呢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你咋不说西德也不行

              • 家园 七十年代联邦德国算不上被日本甩开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那是看经济总量。1970年日本人口是1.05亿,GDP总值是2126亿美元,人均GDP是2038美元,联邦德国人口6100万,GDP总值是1917亿美元,人均GDP是3231美元, 1980年日本人口是1.17亿,GDP总值是11050亿美元,人均GDP是9465美元,联邦德国是6160万,GDP总值是8342亿美元,人均GDP是13542美元。看人均GDP的话,1970年日本是联邦德国的63%,1980年是70%。所以在70年代日本的经济比联邦德国发展快,两者距离逐渐缩小,但是说日本甩开联邦德国还从来没有发生过。2019年的人均GDP是日本40246美元,德国45445美元。

                两国的经济那段时间也是各有所长。德国的机械,汽车,化工很强大,电子那个时候也还不错。日本的电子行业已经崛起,汽车还弱于德国。

              • 家园 注意逻辑

                联邦德国和日本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这两个国家对比说明不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优劣,因为他们两个里面没有计划经济国家。

                同理,苏联和东德对比也说明不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优劣,因为他们两个里面没有市场经济国家。

                你得拿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对比,才能说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优劣。

                所以捷克和日本的对比才有意义(同为前列强国家,捷克的底子还强于日本)。而到1974年的时候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已经被日本远远甩开,这正说明了斯大林经济体制不怎么样。

                • 家园 你咋不说南朝鲜和北朝鲜呢

                  风物长宜放眼量吧

                  • 家园 朝鲜与韩国是最好的例子,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失败

                    在日本殖民时期,朝鲜半岛的大部分的重工业基地都分布于半岛北部,比如金属工业、煤矿、铁矿、化学工业、电器机器工业;而南部则只有农田和轻工业,比如纺织工业、印刷业、食品工业、农林水产业。

                    在日本统治的殖民地年代,日本按照南农北工的计划开发朝鲜半岛。因此造成了朝鲜脱离日本独立时大部分重工业即战略工业在北方的局面。金属工业的90.1%、煤矿和铁矿的100%、化学工业的81.8%、电器机器工业85%、发电量92%在北半岛。纺织工业84.9%、印刷业89%、食品工业65.1%和农林水产业82.6%在南半岛。

                    建国时的韩国是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体系。其经济基础还是农业以及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少量轻工业。

                    百度百科 - 韩国经济

                    南北分治时,北方的起点比南方高太多了。

                    可结果呢?到1970年,韩国的人均GDP就超越了朝鲜,此后更是远远地把朝鲜抛在了身后:

                    1960年,朝鲜人均GDP是253美元,而韩国只有82美元。1970年时,朝鲜人均GDP是400美元, 而韩国达到了410美元。到1976年,朝鲜人均GDP是530美元,而韩国到达了1000美元。

                    知乎 - 韩国和朝鲜的差距从何而来

              • 家园 没错,西德虽然gdp不如日本

                但是当时的实力确实还是高于日本的,从各个方面。

                当时日本大公司确实牛,到处收购。

        • 家园 韩国?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甚至整个八十年代 南朝鲜的经济 不如北朝鲜。

        • 家园 这个GDP是估算值,不是统计值

          因为早期社会主义国家只统计工农业总产值,不计算第三产业。

        • 家园 80年代,东欧强国的商品质量比日本好得多,只是包装差

          80年代后期,日本质量的确上来了。

          日本美国仰脖都是在90年代之后,包括香港。

          • 家园 同志们,要正视事实,否则怎么进步?

            80年代,东欧强国的商品质量比日本好得多,只是包装差

            这完全与历史相反。

            举一个最简单最众所周知的例子,东芝事件。

            1983年早春的一个深夜,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了数十箱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部件。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产品,苏联根本无法自行设计制造。由于该设备可用于加工军用舰艇的螺旋桨,大大减少舰艇的噪音,明显属于被“巴黎统筹委员会”禁止向苏联出口的机械设备。

            百度百科 - 东芝事件

            众所周知苏联东欧轻工业是短板,重工业算是相对优势。可是就算是重工业,高端机床工业这一“重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照样不行。

            • 家园 这种西方几十年的脑残老段子,也就骗骗读者文摘的读者

              是完全可以反着听的,其实就是脑残的洗脑段子。

              其实当时苏联是紧跟美国的,而东德是跟西德的,基本上还是比较到位的,其实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也不错。

              质量和技术都不错,关键问题在于,自己放弃了理想和政体,还污名化。是自主解散的,不是敌人攻击的成果,当然,自己解散确实这事操蛋也是真的。

              1949年粗钢产量:苏联2330万吨,中国15.8万吨。

              1955年粗钢产量:苏联4527.1万吨,捷克斯洛伐克447.4万吨,波兰442.6万吨,中国285.0万吨,东德250.8万吨,南斯拉夫80.5万吨,罗马尼亚76.6万吨,匈牙利162.9万吨,朝鲜13.7万吨,保加利亚7.4万吨。

              1960年粗钢产量:苏联6529.4万吨,中国1866.0万吨,捷克斯洛伐克676.8万吨,波兰668.1万吨,东德378.6万吨,匈牙利188.7万吨,罗马尼亚180.6万吨,南斯拉夫144.2万吨,朝鲜64.1万吨,保加利亚25.3万吨。

              1965年粗钢产量:苏联9102.1万吨,中国1223.0万吨,波兰908.8万吨,捷克斯洛伐克859.9万吨,东德436.6万吨,罗马尼亚342.6万吨,匈牙利252.0万吨,南斯拉夫176.9万吨,朝鲜123.0万吨,保加利亚56.8万吨。

              1967年粗钢产量:苏联10222.4万吨,波兰1086.2万吨,中国1029.0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000.2万吨,东德459.2万吨,罗马尼亚408.8万吨,匈牙利273.9万吨,南斯拉夫183.2万吨,朝鲜145.0万吨,保加利亚123.9万吨,古巴10.2万吨。

              1970年粗钢产量:苏联11588.9万吨,中国1779.0万吨,波兰1175.0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148.0万吨,罗马尼亚651.7万吨,东德542.5万吨,匈牙利311.0万吨,南斯拉夫222.8万吨,朝鲜220.0万吨,保加利亚180.0万吨,古巴14.0万吨。

              1975年粗钢产量:苏联14132.8万吨,中国2390.0万吨,波兰1500.7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432.4万吨,罗马尼亚954.9万吨,东德648.0万吨,匈牙利367.3万吨,南斯拉夫291.6万吨,朝鲜290.0万吨,保加利亚226.5万吨,古巴30.0万吨。

              1980年粗钢产量:苏联14793.1万吨,中国3712.1万吨,波兰1948.5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492.5万吨,罗马尼亚1317.5万吨,东德730.8万吨,朝鲜580.0万吨,匈牙利376.7万吨,南斯拉夫363.4万吨,保加利亚256.7万吨,古巴30.4万吨。

              1985年粗钢产量:苏联15465.3万吨,中国4679.4万吨,波兰1612.6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503.6万吨,罗马尼亚1379.5万吨,东德785.2万吨,朝鲜650.0万吨,南斯拉夫448.0万吨,匈牙利364.7万吨,保加利亚294.5万吨,古巴40.8万吨。

              1990年粗钢产量:苏联15443.6万吨,中国6634.9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487.7万吨,波兰1353.3万吨,罗马尼亚976.1万吨,朝鲜700.0万吨,东德556.6万吨,南斯拉夫360.8万吨,匈牙利296.3万吨,保加利亚218.0万吨,古巴25.5万吨,阿尔巴尼亚14.3万吨,越南10.2万吨。

              1991年粗钢产量:苏联13283.9万吨,中国7100.0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207.1万吨,波兰1040.3万吨,罗马尼亚711.0万吨,朝鲜500.0万吨,南斯拉夫217.6万吨,匈牙利193.1万吨,保加利亚161.5万吨,越南18.3万吨,古巴18.0万吨,阿尔巴尼亚2.8万吨。

              1992年粗钢产量:前苏联11798.0万吨(俄罗斯6702.9万吨,乌克兰4175.9万吨,哈萨克567.5万吨,白俄罗斯110.5万吨,乌兹别克63.0万吨,摩尔多瓦61.9万吨,格鲁吉亚52.9万吨,阿塞拜疆38.5万吨,拉脱维亚24.6万吨,立陶宛3000吨),中国8093.5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108.4万吨(捷克728.6万吨,斯洛伐克379.8万吨),波兰986.7万吨,罗马尼亚537.6万吨,朝鲜400.0万吨,前南斯拉夫160.1万吨(其中南联盟66.7万吨,斯洛文尼亚40.1万吨,波黑26.1万吨,马其顿17.1万吨),保加利亚155.2万吨,越南21.9万吨,古巴13.4万吨,阿尔巴尼亚2.0万吨。

              1993年粗钢产量,前苏联9811.1万吨(俄罗斯5834.6万吨,乌克兰3260.9万吨),中国8953.9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069.1万吨(捷克676.9万吨,斯洛伐克392.2万吨),波兰993.9万吨,罗马尼亚544.6万吨,朝鲜350.0万吨,保加利亚194.1万吨,匈牙利175.3万吨,前南斯拉夫149.4万吨,越南27.0万吨,古巴9.1万吨,阿尔巴尼亚1.9万吨。

              1994年粗钢产量:中国9261.3万吨,前苏联7825.7万吨(俄罗斯4881.2万吨,乌克兰2408.1万吨),波兰1111.3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103.3万吨(捷克708.5万吨,斯洛伐克394.8万吨),罗马尼亚580.0万吨,保加利亚249.1万吨,匈牙利193.8万吨,朝鲜160.0万吨,前南斯拉夫138.6万吨,越南30.1万吨,古巴13.1万吨,阿尔巴尼亚1.9万吨。

              1995年粗钢产量:中国9536.0万吨,前苏联7908.5万吨(俄罗斯5158.9万吨,乌克兰2230.9万吨),波兰1189.0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115.9万吨(捷克718.4万吨,斯洛伐克397.5万吨),罗马尼亚655.5万吨,保加利亚272.4万吨,匈牙利186.1万吨,前南斯拉夫65.4万吨,朝鲜60.0万吨,越南27.1万吨,古巴20.7万吨,阿尔巴尼亚2.2万吨。

              1996年粗钢产量:中国10124.1万吨,前苏联7717.5万吨(俄罗斯4925.3万吨,乌克兰2233.2万吨),波兰1043.2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011.1万吨(捷克650.9万吨,斯洛伐克360.8万吨),罗马尼亚608.2万吨,保加利亚245.7万吨,匈牙利187.2万吨,前南斯拉夫110.3万吨,朝鲜60.0万吨,越南31.1万吨,古巴23.1万吨,阿尔巴尼亚2.3万吨。

              1997年粗钢产量:中国10894.2万吨,前苏联8102.6万吨(俄罗斯4850.2万吨,乌克兰2562.9万吨),波兰1158.5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058.5万吨(捷克675.0万吨,斯洛伐克383.5万吨),罗马尼亚667.4万吨,保加利亚262.8万吨,匈牙利169.0万吨,前南斯拉夫153.9万吨,朝鲜60.0万吨,古巴34.2万吨,越南31.4万吨,阿尔巴尼亚2.2万吨。

              1998年粗钢产量:中国11559.0万吨,前苏联7442.0万吨(俄罗斯4382.2万吨,乌克兰2444.5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992.6万吨(捷克649.8万吨,斯洛伐克342.8万吨),波兰991.5万吨,罗马尼亚639.3万吨,保加利亚221.6万吨,匈牙利181.6万吨,前南斯拉夫161.0万吨,越南30.6万吨,朝鲜30.0万吨,古巴28.3万吨,阿尔巴尼亚2.2万吨。

              1999年粗钢产量:中国12426.0万吨,前苏联8614.2万吨(俄罗斯5151.0万吨,乌克兰2745.3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918.5万吨(捷克561.6万吨,斯洛伐克356.9万吨),波兰884.8万吨,罗马尼亚435.4万吨,保加利亚186.8万吨,匈牙利181.3万吨,前南斯拉夫81.8万吨,越南30.8万吨,古巴30.3万吨,朝鲜30.0万吨,阿尔巴尼亚1.6万吨。

              2000年粗钢产量:中国12850.0万吨,前苏联9898.7万吨(俄罗斯5913.6万吨,乌克兰3176.7万吨),波兰1049.8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994.9万吨(捷克621.6万吨,斯洛伐克373.3万吨),罗马尼亚467.2万吨,保加利亚202.2万吨,匈牙利187.1万吨,前南斯拉夫152.4万吨,古巴33.6万吨,越南30.6万吨,朝鲜30.0万吨,阿尔巴尼亚0.5万吨。

              2007年粗钢产量:中国48928.8万吨,前苏联12486.5万吨(俄罗斯7238.7万吨,乌克兰4283.0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1214.8万吨(捷克705.9万吨,斯洛伐克508.9万吨),波兰1063.2万吨,罗马尼亚626.1万吨,前南斯拉夫325.7万吨,匈牙利222.7万吨,越南202.4万吨,保加利亚190.9万吨,朝鲜30.0万吨,古巴26.8万吨,阿尔巴尼亚26.3万吨。

              2009年粗钢产量:中国57218.2万吨,前苏联9833.7万吨(俄罗斯6001.1万吨,乌克兰2985.5万吨),前捷克斯洛伐克834.1万吨(捷克459.4万吨,斯洛伐克374.7万吨),波兰712.8万吨,罗马尼亚276.1万吨,越南270.0万吨,前南斯拉夫245.1万吨,匈牙利140.1万吨,保加利亚72.6万吨,古巴26.7万吨,阿尔巴尼亚25.0万吨,朝鲜25.0万吨。

              (来源:1970年之前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年鉴》1958年、1970年版,1970年以后数据来自于世界钢协《钢铁统计年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版,中国数字已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了修订)

            • 家园 这是著名的笑话,耽误至今中国也无法仿造的台风级安225出

              来了吗?

              这个是影响加工能力,可是不影响整体工业水平啊。

              高端机床啊,好像苏联多低似的。

              东德的技术呢?

              唉,几十年的洗脑谣言,太无趣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