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人要争做海外华人 -- 海中山

共:💬5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人人要争做海外华人

    海外华人突然成了一个话题,这既是偶然,更是必然。偶然是说它今天突然就成为了关注的话题,必然是它迟早要成为一个话题而且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海外华人是谁?官方定义是指在海外学习,工作,定居,生活的华裔和华侨。华裔是取得外国国籍,持外国护照的,华侨是中国公民,持中国护照的。

    谁可以成为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在2012年之前,基本上人数比较固定,也跟中国大陆的利益关系不大。但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之后,这个潜在人数骤然包括了14亿大陆人口,也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看到这里,肯定有河友要准备开骂了,稍等,容我说完,你会骂的更痛快。

    谈三个问题

    1. 海外华人的地位。早期出国的华人,多来自福建,浙江等地区人多地少的地方。因为地少,粮食不够吃,只能跑别的地方想辙谋生。目的地多以东南亚国家为主。非洲极少,北美更少。无他,路太远。目前北美的海外华人,也是这批人的后代跑过去的,大陆移民开始迅猛增加,也不过才最近20-30年的事情。在东南亚的华人,众所周知,其经济地位在其所在国一直居于高位,华人因此也很受尊敬或者嫉妒。当地排斥或者打压,也多出于嫉妒,种族歧视和瞧不起的成分极少。北美的华人受白人歧视,是很正常的。因为白人歧视任何人。他们的文化使然。海盗文化就是满世界乱窜找吃的,任何外来的族群跑到他们的地盘,除非你乖乖的听话,为他所用(看看阿三),你要想跟他们平起平坐,分享资源,那你就是入侵者,是该被灭绝的。所以,一厢情愿认为天生平等的北美华人朋友,还有那些讽刺北美华人活的憋屈,瞧不起北美华人的朋友,你们都想多了, sometimes native。从白人手里要平等和尊重,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白人世界里,种族歧视是内在的,不歧视反导不正常了。

    2. 海外华人的贡献。这个例子太多了。可自行百度或放狗。即便我们的开国领袖里面,很多也都曾经是海外华人,两弹一星功勋们,几乎都曾经是海外华人。不可否认,现在海外很多华人,尤其是跟反华势力沆瀣一气的台独,港独,轮子功,极大地损害了华人的根本利益。这批人应该受到惩罚,而不仅仅是谴责。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目前为止的海外华人,都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期或者相对落后的时期出国的,自发的成分多。并不是一个有意识,有组织的行为。这恰恰是我想鼓与呼的。当我们强盛起来,想迈向更高层次的生活时候,更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3. 人人争做海外华人。14亿人都要追求小康生活,都要吃好喝好,这需要巨量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来支撑。陈平教授在他的《代谢增长论》中,反复论证的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经济发展等,都基因式的决定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这个环境所赋予的各种资源。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科技是自然环境之外,我们可以得到资源的另一个手段。所以,他极力主张中国政府要保护环境,要大力发展科技。我深以为然。960万平方公里听起来很大,但不足以支撑14亿人对美好生活的高度向往。我国历史上,当自然资源不能承担我们的人口时,她采取的手段是让我们自相残杀,杀掉30%-50%的人口,然后,我们就会又迎来一个所谓的辉煌朝代。我们引以自豪的汉唐盛世,不过恰好是朝代更迭战争中,杀掉了50%的人口,再加上又开拓了新的土地。这种盛世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代价太大了。我们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就因为千百年来不断地毁林开荒,才成了光秃秃的。现在,国家退耕还林,环境慢慢在变好,但我们总得给子孙后代留点资源啊。所以,我们要发展科技,向科技要资源。我们的智商也够,能够自己发展和研究高科技,这是我们的幸运。但高科技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也有瓶颈期,也有跟不上我们的需求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依靠高科技,我们还要把我们这种传统的眼睛一直向内的生存文化有必要改变一下,学习一下海盗文化好的精华---眼睛向外,敢于冒险和进取。我们应该勇敢的,积极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走向全世界,利用全球的陆地资源,海洋资源,来养活我们自己。一句话,从此人人争做海外华人,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集体生存选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如果有2亿人走向海外谋生,利用海外的资源为大陆的家人和亲人服务,我们的自然环境就会减少很大的压力。但如何保护好这些海外华人的安全和利益?一种办法是三十六计,攻心为上;一种办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目前,北美华人生命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我们民间舆论,以及中国政府,都应该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在全世界人面前树立起华人团结一心不可欺的形象。广结善缘,我们已经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但团结一心不可欺的形象还任重而道远。树立好我们的形象,做到被人尊敬,没有人敢欺负,就是攻心为上。《战狼》中,高举五星红旗,穿越交战双方火线的画面,虽然是电影,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现实中,中国人在巴基斯坦备受尊敬,甚至吃饭不要钱,连韩国棒子都在巴基斯坦冒充中国人。做到这个程度,国家保护海外华人的代价和成本就极小了。这,总比天天派飞机和军舰撤侨容易太多了。所以,瞧不起海外华人,认为海外华人事不关己,应该高高挂起的想法,仍然是闭关锁国,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

    一家之言,欢迎来喷。

    通宝推:otto,海外俗人,
    • 家园 走出去是对的

      但是必须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否则就是一群肥羊。

    • 家园 仁兄末段用的是战狼喻

      这篇帖子,有仁有容,说的是道义,谈的是宏图,这样的思想,我是舍不得喷,莫说喷,巴不得世界就该如此。

      巴不得,其实就是求之不得——若世界没有战火,继续和平发展下去,不用去倡导,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或经商,或求学,或心思探奇,想换块国土感受一下别样的生活,或因异国情缘所牵,移居他国。假以时日,达到两亿人口数量的外迁(可能也有几千万的外来人口涌入)不是不可能的。

      和平,这一切的愿景,是在长期和平的背景下完成的。

      只是,

      这种设定很难!

      若是争端四起,人口的大量流动就变得极不可能——仅仅是安全保障,就难以完成。一个石油航路,便是高层要花大气力解决的事,外迁上亿的人口,没有至少三十支航母编队,如何能成?人与人之间,是会起争端的,协商不成,是要动拳脚,乃至刀兵的!

      兄的这个提议,只考虑了于将来中华有益的善处,而未考虑被迁入地的,诸如民族情绪,文化冲撞,就业利益纠纷,等等不善之处。

      好吧,甚至把被迁入地的人先放一边,假定他们没有大的恶意抵制,就说由中华这块迁出的人,你说的战狼,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就不会认同。

      人家已经踏上另一块土地,安好房屋,慢慢力求理顺人际关系,稍有摩擦之时,你中华派了三支混编战舰来申威。军舰不走还好,这要一走,你让他们如何与本地人相处??

      更何况,出迁的心态各有千万种,有去建设他国的,有因姻缘而去的,有经商滞留的,还有去争取优越工作机会的,凡此种种,焉能一心?

      心若有求于迁入国,讨好以求身份的,以目前中国之实力,即便是誓死要捍卫,也会遭他们瞧不起——原因无他,威势不到,德行之言便会甚显苍白。入不了人法眼的。

      理想很美,现实冷峻。不是喷,是叹息而已。

      • 家园 过誉了。

        也许我没有表达清楚。我说的走出去不是外迁人口,而是到世界各地工作。以前出去谋生不得不定居海外是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现在交通发达,飞机飞遍全球也就是几天的事。我曾经坐飞机绕地球飞了大半圈,也不过3天时间。

        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其实就是在有组织有计划的走出去,是组织企业走出去。我们国家也在中东,非洲等很多地方搞工业园区,目的也在于此。

        我们是合作共赢,我们出技术,出资金,他们出地,出资源;完了大家分成,或者各取所需。跟欧美的海盗文化不一样,所以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航母。

        • 家园 真相与温良

          正看葡萄推荐的《觉醒年代》,刚好是演到北大解聘英国人,结果此人不服,竟写信给英国首相,发出外交照会来威胁这段。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演说里,提了一个词“温良”,先不说精准与否,至少我觉得,在国人看待世事的很多态度上,是有此影子的——是温良,懦弱,还是漠然。这不是我写此段话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正和那句话有关,阿拉斯加说:是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此处,换作是,老兄,你把世界想得太美好了。

          西方阵营里,不是没有讲理,仁厚之人,只是你看看,类似的声音在他们那边,都变得衰弱喑哑,张牙舞爪的愚昧妖人,却日渐得势,越来越占据声音主流。

          此时的世界,若想平和拓展,几无可能!

          通宝推:hwd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