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儿时游戏回忆--老票换积分 -- 老票

共:💬8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儿时游戏回忆--老票换积分

    儿时游戏回忆

    人上岁数了,回忆的次数就明显上升,虽然清晰程度难以保证,但是看在年代久远的份上,也就暇不掩瑜。 比如说小时候玩过的各类游戏,多年后仍然历历在目,情节也栩栩如生,而且似乎还想出了很多改进方法…可惜现在的孩子玩具太多也不爱合群,否则真是大有用武之地。

    小时候没钱,游戏大多是不需要道具的,反正大家都穷,倒也乐得自在。即使有道具,也都是就地取材的。普通的是玻璃球和烟盒三角、纸元宝等等,象滚铁圈、冰车和大沙包都算是高档器具,而会自己制作弹弓的人则是无异于莫邪和鲁班等大师级别了。

    以下说的两个,就是道具最因陋就简的。

    先说一个简单的,“电报”,参与人数最少4人,多则不限:

    小时候住厂矿宿舍区,都是排房,加上旁边各家自己盖的小厨房和杂物棚等等,地形十分复杂;在空地处划一圆圈,中间放一块砖头,就是“电报”;大伙一起石头、剪刀、布,最后一个输者负责看守电报?D?D?D蒙起眼睛自觉地从1数到100,在此期间大伙作鸟兽散,全部隐藏到附近各处;数到100以后,看守人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他必须在附近把所有隐藏的人都找出来,可如果有一个人在他寻找期间趁其不备冲到圈子里将砖头一脚踢处圈外“救了电报”,游戏就要重头开始。

    虽然形式比较类似捉迷藏,但由于增加了“救电报”这项内容,隐藏者就不再是被动的躲避,而是和看守者互动起来?D?D你没法子安心去找啊,老得惦记着回老窝看看。

    这个游戏往往对参与者的自觉程度要求很高,比如说隐藏范围不能太大,您老要是在路边拦个TAXI坐出去10里地远,看守者就只能租直升飞机找你去了;还有就是时间限制,记得一次某小朋友隐藏在自家后院里,一时犯困就回去睡午觉去了,看守者等了将近1小时后急得直哭…

    这个游戏是小时候玩的比较多的,印象比较深的是飞身去“救电报”的时候,砖头踢得脚生疼,现在想想放个足球倒是比较好,可惜丢得快,不等有人来救电报就被路过的人拿走了…还是砖头好。

    再说一个“红灯绿灯”:

    这个游戏就是充分互动的表现了,道具也更简单,只需要一面墙即可,参与人数最少4人,多者不限。

    还是老规矩,大家石头剪刀布(我们那里是喊CAI-GENG-QI,始终不知道是哪三个字)之后,输者做为警察面朝墙站立,其余众人在其身后8-10米处同一条出发线等待出发;警察必须每次对墙喊完“红灯绿灯不许乱动”八个字,然后迅猛的回头检查大家有没有动;而大家也需要在警察喊话时迅速的向警察身后移动,而在警察发现之前站稳双脚。 如果警察回头的时候发现你动了,你就是违章者,需要站在墙边等待受罚。若有人靠近到手可以触摸到警察的距离,就趁其不备迅速的在警察背后拍一掌(捋虎须?),然后大伙就翻身奔逃;警察立刻大喊一声:“站住!”然后装模作样的问大家一些无干紧要的问题来放松大家警惕…“你吃饭了没有?刷牙了没有?写作业了没有….”然后突然说:“追!” 就扑过来。如果在出发线之前抓到任意一个,他就是下一任警察了(最惨的是墙边一溜违章者,离警察最近而且也没有防备,最容易被抓到)。 而如果大家全部成为违章者而没有拍到警察的话,那警察的威风时刻就来了,他有权命令所有人弯腰接成一条长龙,然后他从正后方起跳,重重落在任意一个人后背上(动作很像跳鞍马),多少个违章者他就可以跳多少次,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这个游戏印象比较深刻,首先是孩子们的身体还是比较柔韧的,这么着被跳鞍马多少次也是毫发无损(您老不相信,趴下让我跳一次试试);其次就是游戏充分体现着戏弄权威者的快乐,以及悄悄违规不为人所觉察的欣喜(有朝一日我撰写分析国人劣根性心理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案例写进去),趁警察不备公然拍他一掌然后安然逃走?!这是现在多少司机所不敢梦想的事情啊…

    上古时候,就经常拿“童谣”做国运走势的预兆,我看分析游戏也有这个功效;不管怎么着,这些游戏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和青少年,值得纪念。今天先写到这里,随后再行补充。

    元宝推荐:马鹿,landlord,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