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邓小平时代:我所见及所思 -- 钛坪樽逾

共:💬334 🌺1960 🌵1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吧

                                                            70年代的村民可以参与招工当工人,可以进商店当营业员,可以进饭店当厨师,

                                                            理论上是有的,但实际有百分几可以做到呢?农民有可能自由选择进城吗?

                                                            前几天才有河友发牢骚呢 lsgongl:作为农家子弟,

                                                            在经济制度方面,确实毛的时代,基本上是全包了的,理由很简单,搞市场经济一定会发生贫富分化,这在当年绝对无法忍受。

                                                            很伟大的一个经济制度的尝试,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你硬要说那是市场与计划经济的混合,那就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吧。

                                                            • 家园 我们生产小队有七八人务工

                                                              在本生产大队或者公社的企业工作,外出参加建筑工程的有十多人,本地服务的手艺人有三四个,参军1人。

                                                              一人是合作社业务经理,一人饭店厨师。两人是民办教师,一人是一家地方企业的财务。

                                                              这是我记得的70年代后期的分布。大概占据全部人口的25%,劳动力的40%,这就是江苏苏中的状况,比苏南不如,比苏北略好,可以看成江苏的平均水平。

                                                              • 家园 潮州这边

                                                                我父母的两个村,每个村几百人,改开前,包括能够出去读书的,也就三五人。

                                                                自己的亲戚,最早出来的表哥,要到84年了,同村比他早出来的,应该是82年左右吧。

                                                                你说的70年待后期,估计是文革结束后的事情了,应该放松了,文革期间应该是没那么容易的

                                                                • 家园 这个我算过

                                                                  按照最宽最宽算改开前,按照最窄最窄算改开后,改开后进城农民数量也是改开前的4倍。

                                                                • 家园 我说的事情应该在72年到79年

                                                                  后来离开家乡到县城读书,许多事情慢慢就距离远了。

                                                                  江苏农村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属于数一数二的,其他绝大多数地方都不如它,但是它说明了一个趋势,就是工业发展了,自然就会从农业吸收人口,这个是生产力的驱动,活人不会被尿憋死的,因此所谓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根本就不是问题,有了社会需求,国家不愿意管,也管不住,自然就会放开。

                        • 家园 非也非也,商品价格的形成只是表象或要素之一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根本在于(或源头在于)社会资源由谁来分配。

                          由市场来分配,则是市场经济;有计划(或指令)来分配,则是计划经济。还要明白一点,因为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没有哪个国家曾是单纯的市场经济。

                          最简单的例子,前几年一窝蜂的共享单车,就是市场分配资源的结果。各大资本无人节制地疯狂涌入,都认为自己有利可图。而ofo、摩拜、小鸣等等公司内部仍是计划可循的,单车买几辆、广告投入量、补贴怎么发、押金怎么收都是有计划。但这种公司内部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之争完全无关(这是陈王的错误所在

                          除了商品价格按市场需求浮动外,如副河友所言,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商品交易所等等都是市场经济必备的要素。所以,邓小平当初并没提出市场经济,而是提的商品经济,等到各个要素差不多凑齐,才在南巡之后把市场经济写入十四大报告。而且全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分配中主导地位。

                          占主导地位的意思就是,国家还有计划。像航天工程、军工制造就是国家指令计划为主。

                          在房地产火爆的十几年,像中粮、华润、保利、中海等等这些央企杀入房地产业就是市场经济行为,而国家要调控房地产的时候,要求这企业退出,就是计划经济行为。

                          总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有俗称的概念的,随便翻本经济学教科书,都一目了然。

                          河里没有经济科班的么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不赞同 “完全无关”

                            引用:这种公司内部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之争完全无关

                            关系很大。事实上,古典马列的逻辑就是自由市场、发展为垄断,社会主义革命没收垄断,拿来为我所用。这时候都不需要额外计划了,直接把人家的内部计划拿来用就可以了。

                            内部计划直接上升为计划经济,怎么能说无关?

                            引用:在房地产火爆的十几年,像中粮、华润、保利、中海等等这些央企杀入房地产业就是市场经济行为,而国家要调控房地产的时候,要求企业退出,就是计划经济行为。

                            这个合起来,不就是计划经济么? 那计划经济也不是管家婆,把手把脚,计划经济下的企业也不是木头人,本身也要发挥能动性,否则要你企业领导干什么?

                            军队难道不是典型的命令体制? 但是师长团长连长各有职责,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是有充分自由的。师长难道管你连长怎么占山头,怎么架机枪? 你那块地你负责,上级总管大局进退就好。这不就是你说的 “国家调控,要求企业退出”?

                            我赞同你说的 “纯粹的市场经济已经没有了”,但是不赞同下面这段。

                            引用:总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有俗称的概念的,随便翻本经济学教科书,都一目了然。

                            西方经济学是别人家的领地,我们犯不着跟着别人家的概念走。否则西方鼓噪中国 “市场经济地位”,难道我们就只有硬着脖子争辩的份?改开以来,由于政治因素,计划经济被污蔑至今,这个影响非常不好,因为将来必然是计划成分大增,自由市场缩限于民生和经济体系末端。

                          • 家园 这个我要替陈王出头

                            最简单的例子,前几年一窝蜂的共享单车,就是市场分配资源的结果。各大资本无人节制地疯狂涌入,都认为自己有利可图。而ofo、摩拜、小鸣等等公司内部仍是计划可循的,单车买几辆、广告投入量、补贴怎么发、押金怎么收都是有计划。但这种公司内部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之争完全无关(这是陈王的错误所在F)

                            你说的不过是微观层面的资源分配,在微观层面,确实是指令性的,可以视之为计划经济,这点陈王说的没错。

                            我要说明的是,微观层面,从理论上讲,也完全可以用市场的方法实现资源分配,之所以很少这么做,是因为交易费用更高。

                            到了宏观层面,通过市场运作来进行资源分配,交易费用就可以摊分,从而大幅降低平均的交易费用。

                            强调一下,市场不是万能的。

                            PS:我也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

                            • 家园 这种说法很不严格,科班儿的人不这么说

                              公司内部的确可以通过类似市场的方式进行核算,以提高效率;也可以通过指令的方式来运行。

                              比如说,生产经理按本月需求去库房领若干生产资料,并记账,月底核算;也可以总经理直接发指令让生产经理去库房领若干生产资料,不纳入核算。

                              这些行为不论是类似市场还是类似计划,都不是经济行为。

                              同样,广告部把合同传给法务部,要求其审阅;后勤部按计划把公司办公大楼逐层装修一遍……

                              这些行为统统都不是经济行为,谈不上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什么是经济行为?经济主体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行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行为就没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一说。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就是(宏观的)社会资源(不是公司资源)按计划/指令还是按市场(抽象的)来配置的概念。

                              市场不是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火车站旁边的批发市场……这还需要说么

                              • 家园 按照我的理解

                                我跟陈王之间,关于公司内部的运作辩论,只是类比计划/市场经济。

                                一般而言,计划/市场经济,大多数讲的是宏观国家层面的事情。

                                但是,经济学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只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有可能带有是计划,或者市场性质的。

                                以你提到的库房为例,碰巧我最近做的项目,涉及两类客户,一类是自建库房,所有的库房员工都是公司雇佣的。另一类的库房是外包的,客户必须按量缴费。承包商不止一个客户,市面也存在不止一个库房承包商,承包商之间竞争激烈;与此同时,库房地点合适的承包商也有限,库存有上限,客户之间也会竞争。

                                我们可以观察到,前者虽然会核算成本,但是不存在一个库存服务市场价格。后者则存在一个非常明确的市场价格。

                                由此,我们可以说前者是计划经济,后者是市场经济。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如果是类比,那就没问题了

                                  交易是否自由(包括自由定价)、交易各方是否唯利是图,这都是计划/市场经济体现出来的差别。

                                  还是以库房为例。是否存在库房服务市场价格并非计划/市场的本质。公司自建库房与外包库房的本质区别是,交易双方是否是独立的经济主体。

                                  外包库房的确存在一个市场价格,这个价格怎么来的呢?不同的客户和承包商之间反复多次交易(或者协商),最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

                                  反复多次交易的前提就是,各方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可以自由交易且唯利是图。

                                  所以,

                                  由此,我们可以说前者是计划经济,后者是市场经济。

                                  前者是类比计划经济,后者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行为。

                                  • 家园 还可以再往细处想

                                    各方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可以自由交易且唯利是图。

                                    在邓上台之前之后,员工算不算时独立的经济主体,算不算自由交易,算不算唯利是图?

                                    • 家园 员工算不算?

                                      这个要看员工的具体行为是在干什么。

                                      还是以库房为例:

                                      如果是自建库房,员工从库管员那里领一批料,这当然不算;这种企业内部行为会影响部门间核算,但对外部不会产生税费。

                                      如果是外包库房,员工从库管员那里领一批料,员工此时代表的是企业对外包商产生的行为,这个行为会产生税费,这当然算。

                                      • 家园 我会从另一个角度看

                                        如果这个员工可以自由选择雇主,薪酬可以跟雇主商量,如果觉得低了,不爽,可以另谋高就,这个员工就是自由经济体,否则就不算。

                                        雇主不过是购买这个员工的服务而已,雇主可以自由在就业市场挑选员工的话,员工的薪酬,就是服务的市场价格。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自建库房还是外包库房,都没有关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