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台湾都不服,谈何四海宾服?

                冷战打输了,当然没自信了。上层都号召韬光养晦,文人当然争先卖国,这叫拥护中央决议,学邓标兵。

                一尊也不自信啊。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也只好自己说说,一到中央决议,发现邓党根深蒂固,自己还是根基浅,立不起自己的东西。只好继续缴 “晚年错误” 这个投名状。

                文人本来就没脊梁骨,一尊不给他们立起来,他们自然垮塌。

              • 家园 说到挖祖坟还真是祖传手艺

                历来帝王墓能保存完整的极少。汉文帝提倡薄葬,就看江村大墓有没有被盗过了。现在的消息是外面的陪葬坑和陪葬墓已经被盗过。看起来就算是埋瓦罐陶俑,架不住千年之后也成了值钱的古董。

                元朝算是例外。首先和其他王朝比,元朝是真正的薄葬。然后又是密葬。到现在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都找不到其皇陵在哪里。

                元朝挖了宋朝的皇陵,虽然不是皇帝亲手干的,但皇帝宠信的喇嘛干的也一回事。就像孙殿英挖了清东陵,也不是蒋下令的。但蒋也没追究孙殿英的责任。

                明朝想挖元朝皇帝的坟也不算太过分。问题是,“起辇谷”所在地从来都没有被明朝控制过。明朝要挖坟恐怕还得征服了北元才有可能。但如果能征服北元,挖坟就失去坏人风水的意义了。这对明朝是个悖论。🤔

                中国后朝挖前朝的坟,后朝未盛时前朝挖后朝领袖的祖坟都是常态。不过也有例外。例如明朝各位皇帝的坟就没有被挖,清朝对其保护得不错。除了一点,清朝把十三陵的配殿拆了去修紫禁城。这算是废物利用。从使用民力的角度讲,比明朝从西南森林运整根金丝楠木好多了。

                清朝没挖明朝的坟。民国可是把清朝的皇陵挖了个遍。挖坟的程度也就两位可比,一是曹操。曹老兄搞“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青史留名。另一位就是挖了南宋皇陵的杨琏真迦。

                • 家园 连香港泛民都挖人祖坟,果真是中国文化

                  香港还真是,精华不要,糟粕倒是一个不落。

                • 家园 打得过可能挖,打不过必须挖

                  明朝打不过后金,就跑去挖金陵。后来在金陵遗址的考古调查报告,还提到康熙的嘲讽“故明惑形家之说,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金陵,割断地脉。”其它诸如奢崇明,李自成的祖坟统统保不住。

                  不过,清也是说说漂亮话,该挖的时候根本不会手软,例如太平天国的时候,军兴诸王的祖坟一路挖过去,连旁枝李蓝何起义军的将领都不放过。这基本算是历史常态了,封建专制社会,黑暗愚昧也正常。

                  说到洪秀全的祖坟,后来还被陈济棠看上,把自家人埋里边,算是反向操作。但是陈济棠后来也没黄袍加身,荣登大宝。为这事呢,有次我去广东那边参加一个会,还特地跑去问难一个据说属于“风水学”博导的大师,大师不慌不忙,说洪秀全的祖坟有四处,黄蜂吐水和将军下马是最佳,陈济棠选的是烂尾塘蛇,似有龙形,实则蛇也,又被清廷委派高人“减龙”,所以陈济棠当不了皇帝也不奇怪。看他说得很严肃的样子,我就选择相信了。

                  通宝推:从来,潜望镜,
            • 家园 真搞不明白居然还有精神蒙古人在替北元招魂,真是日了狗了

              人家蒙古人自己都认为元朝早在大都城被攻陷时候就亡了。

              蒙古语史料阿勒坦汗传里面就明确写了“于乌哈噶图妥欢帖睦尔汗时,时去运转失大政于汉人手中”

              妥欢帖木儿就是元惠宗。

              还有下面的“外敌持强围攻大都城时,不花帖木儿丞相逼近与之博战,使可汗之身与玉玺等得脱而出,可汗虽失大统性命得全之情如此这般”

              失大统三字瞅见没?

              鬼力赤杀死坤帖木儿,被拥立为汗,废元国号称蒙古,蒙古人自己就把元国号给废了。

              至于后面的也先,自称大元并不代表大元国号以及汉式建制依然在蒙古适用。也先指望建个早已灭亡的元国号来作为绕开黄金家族谋夺蒙古汗位的权宜之计,反而走向了他愿望的反面,建号而急速败亡。也先用他亲身经历说明北元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 家园 这个后面都是美元,无关精神

                前些年美国人财大气粗,满蒙疆藏港台民运轮子,各有一摊经费,连澳门也有。这叫广撒网,效果好再加钱,效果不好就当闲棋冷子,反正不差这几千万美刀。

                下面人拿钱总要干活,各种狗屁不通的文章,不求逻辑,单字数就不少。

                后来经费紧张,许多摊子合并,最著名的就是民运轮子合流,当时双方气得直骂娘,但是这些年下来,磨合得还行。

                另外,美国人在蒙古也没少撒钱,起码鼓动反华情绪没问题。而且这一点美俄利益一致。俄国人哪怕碍着 “背靠背” 的面子,自己不好意思自己下手,放任美国人吹反华妖风,那是肯定乐观其成。

            • 家园 这不是匈奴翻版嘛,你能说当年匈奴和汉朝是南北朝?

              匈奴当年也和汉朝并称兄弟之国。

              也先统一蒙古也是昙花一现,没多少年又崩了。

              • 家园 匈奴非中国王朝正朔

                匈奴非中国王朝正朔,因为

                1、匈奴王庭没有在传统中国范围内获得一个固定的基本盘。匈奴人大批进入中国范围定居,是内附中原王朝的结果,这时的匈奴最多算地方政权了。

                2、匈奴王庭没有获得汉族地主儒生集团的认可,既没有获得中国的“天命”

    • 家园 补张图 -- 补充帖

      清留下的是这个:

      点看全图

      • 家园 看来阴兄把义和团的史料问题,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宣传材料

        混在一起都当作了“民族”问题的范畴。

        新清史不是“学术”问题,不能由着“学术自由、自由讨论”,这个阴兄同意吗?

        中米关系,不是民族问题,而是“阶级”问题,这个阴兄同意吗?

        至于文字狱,金庸先人的事、黄宗羲派弟子自带干粮到清庭修明史,阴兄认为这两件影响不影响关于文字狱的分析?

        至于“元清非中国,与满蒙非中国地”这个观点,不管阴兄怎么分辨,不见新法西斯思潮的河友对此很欢迎?搞新清史的也会很欢迎。

        通宝推:孟词宗,
      • 家园 “元清非中国”

        这个提法太勉强了。看不出意义何在。

        难道元清时代不算中国,发生的事件就不是中国历史了?

        • 家园 元清不算中国,算亡国时期,但元朝清朝算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 有补充

          历史上汉人的政权是灭亡了两次,不过又重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了两次。

          历史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正因为恢复了中华,满蒙才在汉化过程中成为了中华的一员。

          如果没恢复中华,满蒙上层则是天龙人,也谈不上啥民族融合了。

          比如抗战时期演了很多明末抗金,宋末抗蒙的戏曲。满族,蒙古族看了这些戏,也是把自己代入华夏一方,多倾慕岳飞,文天祥,李定国,为元清入侵者的残暴而愤恨。

          反而现在,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还有人来质疑,给秦桧洗地的也有不少。。。

          比如《精忠岳飞》这电视剧,不就红果果地给秦桧洗地了?

          如果一味夸张地赞扬我们的“文化融合”能力,岂不是成了抗战中汉奸的护身符了?

          通宝推:龙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看了讨论,获益不少,改几个字,改成“元清非中国正统” -- 补充帖
          • 家园 中国历史要讲中国逻辑

            既然是讲中国的历史,就按中国的逻辑来讲,何为中国,何为正朔?

            中国的逻辑,既讲血统,有不完全讲血统,中华文明的演化,早就超越血统,到达文化(宗教)认同的程度。中国的正朔王朝认证,有一套中国的政治文化逻辑。

            中国一词,目前考古最早见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这是周武王对周代商的描述。而周能入主中国的理由就是“天命”:

            《何尊》

            “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

            周之前的商代夏,逻辑还是“天命”:

            《尚书.汤誓》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我们先不论什么夏朝有没有,《尚书》真不真,就说从周武王开始,中国历代王朝是否正朔的标志都是以“天命”来衡量的,得“天命”就是正朔,失“天命”就非正朔!

            什么是“天命”?先秦时期,这是由贵族祭祀集团来决定的;但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解释权就交到汉族儒生集团手里了。基本逻辑就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一个王朝要想成为正朔,基本条件就是:在中国范围内打下一个基本盘,这是物质基础;

            能让治下的老百姓获得基本的安定,特别是能尊重汉族地主儒生集团的利益(本质是尊重他们土地利益,表现是尊重汉人的社交礼仪);

            能给治下的知识分子(古代主要是儒家士人)以出路(隋唐以后是开科举)。

            基本上能符合这几条的,就会被中国历史承认为正朔王朝。当然,天命无常,可得也可失。

            按照这个逻辑,夏是正朔(其实是追认),商、周是正朔,秦、汉是正朔,两汉中间的新朝,虽然短也勉强算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是汉人政权,北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在一定时期都算是正朔王朝。

            两宋是正朔,辽、金在特定时期也算正朔王朝。

            元朝是从忽必烈开始算的,忽必烈获得汉人儒生集团的支持,按中国传统祭天登基,当然是中国正朔,之前成吉思汗那段是蒙古地方政权,不算数。北元皇帝跑出中原,失去汉族地址儒生集团的支持后,也就失去天命了,不再是正朔。

            所以明太祖登基承认元朝这段天命: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奉天诏书》(祭天版登基诏书):

            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臣,帝(天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定采石水寨蛮子海牙,方山陆寨陈野先,袁州欧普祥,江州陈友谅,潭州王忠信,新淦邓克明,龙泉彭时中,荆州姜珏,濠州孙德崖,庐州左君弼,安丰刘福通,赣州熊天瑞,永新周安,萍乡易华,平江王世明,沅州李胜,苏州张士诚,庆元方国珍,沂州王宣,益都老保等。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员二万余里。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是用以今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来去是梦)。

            清朝在入关前,只是一个地方蛮夷政权,但是入关后,剪灭诸明,获得汉人地主儒生集团支持,按中国传统祭天登基,当然是中国正朔。等到清帝逊位,爱新觉罗家的“天命”就丢了,之后溥仪再怎么折腾,也只是一个地方傀儡政权,不复中国正朔了。

            孙中山先生开创民国,从此以不用“天命”,而只言“民心”,但是从中国传统意义上论其正朔精神还是一脉相传的。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用多说,正统性来自人民,共产党别管之前打下多大地盘,正统性是从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开始算的:

            毛泽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

            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

            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

            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

            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制

            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

            国家一样的年号。

            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历史就是这些事情,如何认识,全看你认同那种逻辑。现在美国人牵头,从日本人的烂纸堆里翻新出所谓“新清史”论,就是要解构中国的政治历史逻辑,从而达到解构中华民族大统一传统,解构中国的目的。

            我们不能接受美国人、日本人的历史逻辑,中国的历史解释要符合中国的逻辑,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

            ---------------------------------

            元、清 属于中国,这和 “岳飞是民族英雄” 有什么矛盾?

            岳飞活着是宋的忠臣,为大宋精忠报国不应该吗?为什么不能是“民族英雄”?秦桧为什么是汉奸,因为他本是宋臣!在王朝时代,普通老百姓是卖不了国的,中国传统是以出仕与否来衡量。张弘范也是汉人,他灭了南宋,但是中国正统史书里并不称张是汉奸,因为他不是宋臣。

            现在有一帮公知,抹黑岳飞,为秦桧洗地,其目标是为自己出卖中国利益而张目。他们是中国公民,享受公民权利,却准备出卖国家利益,确实是准备当“汉奸”了,所以才会拼命给汉奸洗地。不论你是否承认“元、清属于中国”,他们都会为卖国行为找到借口!

            通宝推:ziyun2015,
            • 家园 岳飞到底算不算民族英雄这事,50-60年代就争论过

              那时候就有一种观点就提出我们现在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匈奴、契丹、女真、蒙古都不算外国入侵,连带着岳飞等人都不算民族英雄。

              这个观点流传地还算挺广的,一直到新世纪了,还是时不时就能看到。

              • 家园 俺的猜想

                这个问题俺没有深入研究过,只能瞎猜:

                岳飞是两宋时人,其民族英雄地位,南宋没有质疑,明朝没有质疑,清朝没有质疑,民国没有质疑,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更没有质疑。

                反倒是中共建国后,50-60年代开始有人质疑“岳飞算不算民族英雄”。

                50-60代是什么背景?

                中共建国,立稳了,但是又没有像历史上的历代王朝那样大肆收编传统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里很多人大失所望,比较著名的一个例子:

                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应和诗词:

                毛泽东与柳亚子诗文唱和

                汪建新

                2016年12月26日12:0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柳亚子(1886-195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颇具声望的爱国诗人。毛泽东和柳亚子之间的诗文唱和,为中国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更有意义的是,毛泽东还通过诗词来开导老友振作精神,为国为民出力。

                1948年1月,柳亚子、何香凝、李济深等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柳亚子出任“民革”中央常委兼秘书长。1949年2月,毛泽东电邀柳亚子赴北平共商建国大计。3月25日,毛泽东抵达北平。当天下午,毛泽东在西苑机场与柳亚子、郭沫若等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亲切会面。当晚,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举行宴会,柳亚子应邀出席。席间,毛泽东与大家频频举杯,谈笑风生,柳亚子亦是春风满怀,感慨良多,当夜就写了三首七律诗。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即3月28日夜,柳亚子突然写了一首心情郁闷、满腹牢骚的七律诗,表达了自己的“退隐”之意,这就是有名的《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自负的性格。柳亚子自诩有“夺席谈经”的学问,但是并非像前汉五鹿充宗那样是依附权势、徒具虚名的人,还借古代故事表示自己对待遇的不满。柳亚子还借东汉初严子陵隐居子陵滩的故事,表示自己有回乡归隐之意。

                毛泽东看到柳亚子的诗后,觉察到柳亚子的言外之意,引起了高度重视。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位老诗友的倔脾气又上来了,要退隐是假,有牢骚才是真,看来还得好好和他谈谈,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积极性啊!”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不顾手头诸事繁忙,采取诗词唱和形式,给柳亚子和了一首情真意切、哲理深远的绝唱: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诗的前四句,毛泽东深情回忆了他们之间三次相会,“饮茶粤海”“索句渝州”和“还旧国”。广州(粤海)、重庆(渝州)、北平(旧国)的有意“袭用”,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本人,始终没有忘记柳亚子等民主人士过去同情共产党人,为反蒋统一战线效力的革命功劳。后四句,出于诗友和诤友间的相互爱护之情,委婉含蓄地批评了柳亚子的牢骚情绪,真诚地挽留他在北京参加建国工作,体现了“风度元戎海水量”,爱人以德,重人以才的宽广胸怀。

                这首诗最早公开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风靡全国,广为传诵。其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两句,被人们转用引申最多。关于柳亚子因何情绪一落千丈,突然之间心生满腹牢骚,历来众说不一,可谓“注家蜂起”,读来饶有兴味。最早谈及此事的是臧克家先生。他认为,“这两句在全篇里最关紧要。这不但表现了友好的规劝情意,也表现出了两个人的心胸气度和对人生问题的看法。‘牢骚’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由此可以推测柳亚子先生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免从个人的立脚点出发,心胸显得狭窄些。”

                张惠让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赏析》中认为,由于柳自视甚高,认为怀才不遇,最后干脆不想参政,决定回故乡隐居。

                郭隽杰在《随笔》1994年第3期《关于柳亚子的“牢骚”》中介绍说,柳亚子的学生陈迩冬先生在“文革”中写的“交待”材料谈到了柳亚子的“牢骚”。柳亚子当时想搞一个北平文史探讨委员会,先得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批准,便搞起来。由于其中鱼龙混杂,有许多前清遗老、北洋政客也混进来了,后来周恩来叫柳亚子停止进行。柳亚子便写信给毛主席,埋怨周恩来。

                曾彦修在1994年第6期《中共党史研究》的《我所知道的柳毛赠答诗中“牢骚”问题的事实背景》一文中披露了田家英的说法。当时柳亚子曾向田家英提出在解放江南以后,回江南某省任职。中央诚恳地挽留他在北京工作,只因种种原因,对其工作愿望难以表达肯定的态度。“牢骚”的关键是个人出路问题。毛泽东答诗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一种略含幽默的坦诚劝慰。而“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才是答诗的点睛之笔,“还是留在北京吧,在这里‘观鱼’比在富春江畔的子陵台上要好得多啊!”毛泽东以极其友好而委婉的方式来谈柳的出路问题。

                冯锡刚在1995年第11期《党史文汇》的《〈离骚〉屈子幽兰怨——对〈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牢骚”的史实背景之我见》一文中认为,“牢骚”的关键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个人的出路,不在于怨中共在物质上亏待自己,而在于“说项依刘我大难”。在柳亚子看来,既然因自己的正行直道而受阻遭挫,那还不如去做一个隐士吧。“牢骚”的产生是柳亚子的性格使然,虽有感情冲动的因素,但究其根本在于“说项依刘我大难”的诤友风格。

                赵自立在1996年第1期《人物》的《柳诗“牢骚”的前前后后》一文中,从柳亚子为人的性格特点,柳亚子所感之“事”和柳毛赠答诗的时间差距来破解“牢骚”之谜。柳亚子曾在10天之内数次要求去碧云寺恭谒孙中山先生之灵堂,然诸多因素未能成行,又无人向他解释。当时中共中央力图争取南京国民党政府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亚子表示他虽是国民党元老,自觉无能为力。以其疾恶如仇的性格也会对此产生一些不愉快和牢骚。况且他对少数曾经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而在革命胜利时转向革命阵营的人也表示怀疑,认为他们是见风使舵的政客,而自己决不是那种人。

                陈东林在1996年11月15日《北京日报》的《毛泽东和柳亚子诗中的“牢骚”指什么》一文则认为,柳毛赠答诗的中心内容应是关于当时战略的误解、质疑与启发、解释,是历史大背景的反映,而不仅仅是为个人地位的牢骚与批评。柳亚子是国民党元老,一直以左派闻名,激烈主张打倒蒋介石,甚至曾建议用暗杀手段。1949年3月26日,电台广播一条重要消息,说中共代表团将于4月1日在北平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举行和平谈判,柳亚子感到极度不能理解,第二天便写出“感事”诗。

                关于柳亚子的“牢骚”,还可以列举出更多的解读。这里之所以颇费笔墨加以罗列,试图弄清楚“牢骚”的真正内容与原因,一来是对于理解柳诗和毛诗都很有裨益,二来是有助于把握柳亚子、毛泽东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柳亚子毕竟是一个旧文人,自然会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毛泽东对待诗友发“牢骚”,既表现了诗人的含蓄机敏,又展示了政治家的宽容大度。他没有纠缠于柳亚子究竟为什么牢骚郁闷,更没有半点歧视排斥之意。毛泽东深知,柳亚子社会声望很高,是对中国革命有过贡献的党外民主人士,虽然还留有旧知识分子的毛病,但主流是爱国的,是能和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读来如望霁月,如沐春风。

                柳亚子见到毛泽东的诗后,很受感动。他欣然接受了毛泽东的规劝,立即又写了一首《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

                离骚屈子幽兰怨,风度元戎海水量。

                倘遗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吴江。

                1949年5月1日,毛泽东携女儿李讷等专程到颐和园拜访柳亚子先生,同乘画舫,比肩爬山,促膝相谈。5月5日,是孙中山就职非常大总统纪念日,毛泽东偕柳亚子到香山谒孙中山衣冠冢并合影留念,随后接柳亚子到家中共进午餐,作陪的有朱德总司令和秘书田家英。大家谈诗论政,极为高兴。散席的时候,柳亚子拿出随身带去的《羿楼纪念册》,请毛泽东和朱德题词。毛泽东写了一首联句诗:

                池塘生春草,

                空梁落燕泥。

                竹外桃花两三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池塘生春草”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登池上楼》;“空梁落燕泥”出自隋代诗人薛道衡的《昔昔盐》;“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四句诗而集三人之句,读来却不见一点斧凿痕迹,犹出一人之手,浑然天成。毛泽东的集句诗,既充分表达了冬天已逝,春天即将到来的情景,更表达了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和兴奋。

                毛泽东和柳亚子是近现代中国诗坛上的双子星。一个是具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一个是具有政治家气质的诗人。他们之间思想的表达,心灵的沟通,往往借助于诗词的唱和。他们仿佛心有灵犀,很多复杂的问题,无需过多的言谈,不必过多的文字叙述,一唱一和之间就达成了共识。

                (汪建新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

                知识分子发牢骚,可不是光写首诗就算完的。之后57-58年反右倾运动,应该是这个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

                那么,建国后中共全面学苏联,搞了一套共产主义风格的民族政策,知识分子们拿岳飞为借口,所谓讨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其实本质上是攻击中央的民族政策。因为岳飞是确凿无疑的民族英雄,上千年来都是民族英雄,结果中共的民族政策一出台,这些知识分子妙笔演绎一下,就把岳飞的民族英雄给免了。这是打谁的脸?所谓用笔杀人不过如此吧。

                这是俺的瞎猜,请指正。

                通宝推:阴霾信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