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佛教修行的真实目标是让人消除自我意识 -- 飞羽

共:💬67 🌺24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佛教修行的真实目标是让人消除自我意识

    佛教“戒,定,慧”三学的最后目标是“慧”。佛教的“慧”其实就是消除自我意识,实现“无我”。五戒十善什么的只是基础的“戒学”的具体条款。“戒学”的核心思想是减少甚至杜绝情绪的影响,让人能够顺利入定,最终实现“无我”。“戒学”跟道德其实没什么关系。

    佛教用各种理论证明“我”不存在。我在这里不讨论“我”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能被消除。但自我意识的消除应该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光学习佛教的理论而不修禅定也能帮助消除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消除是许多精神疾病的根源。甚至不需要完全消除,光是这个过程就会导致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灭苦”什么的,只是广告词罢了。佛法灭不了苦,只能去消灭经历苦和感受苦的主体或主体意识,委实是挂羊头卖狗肉。

    释迦牟尼为什么要教人消除自我意识,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Tags): #佛法#邪教#无我观通宝推:大眼,
    • 家园 理论上忘我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自我一般认为是个人和社会的桥梁,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大致说:

      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d”,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这个和柏拉图的思想其实很接近,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情感和理性,而神因为没有肉体所以没有欲望而只有情感和理性。而理性来自于“理念世界”,理念世界的最高层级是“善”。这个观点后来被基督教继承并具体化,声称人的灵魂可以死后进入天堂。

      佛教里有个和“理念世界”类似的东西,就是“佛性”,也叫“宇宙的心”,修行的目的就是使人接触并体会这个“宇宙的心”。另外佛教也有”净土“的概念,和西方”天堂“大致是对应的,某些佛教分支里有”往生极乐(净土)“的说法。

      道家对应的则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庄子则说,”天下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白玉蟾则提出”与道合一“,这个大概就是现代修真小说里”以身合道“的最早源头了。(白玉蟾可能受到了佛家的影响)。

      佛教有很多支派,传入中国比较早的是”有宗“,比较晚的是”空宗“,后来又发展出有本土特色的大乘佛教和禅宗等,成为中国的主流。

      以下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总地说来,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称为它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对这些进行讨论之前,必须首先考察一下佛学的几个一般概念。

      .

      虽说佛教有许多宗派,每个宗派都提出了某些不同的东西,可是所有的宗派一致同意,他们都相信"业"的学说。业,通常解释为行为,动作。但是业的实际含义更广,不只限于外部的行动,而且包括一个有情物说的和想的。照佛学的说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点什么,这点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将来。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

      .

      一个有情物的今生,仅只是这个全过程的一个方面。死不是他的存在的终结,而只是这个过程的另一个方面。今生是什么,来自前生的业;今生的业,决定来生是什么。如此,今生的业,报在来生;来生的业,报在来生的来生;以至无穷。这一连串的因果报应,就是"生死轮回"。它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

      照佛学的说法,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它们,迷恋它们。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于生的贪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

      .

      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在于将"无明"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的"菩提"。佛教一切不同的宗派的教义和修行,都是试图对菩提有所贡献。从这些对菩提的贡献中,个人可以在多次再生的过程中,积累不再贪恋什么而能避开贪恋的业。个人有了这样的业,其结果就是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叫做"涅槃"。

      .

      那么,涅槃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前他没有了解或自觉这一点。佛教的大乘宗派,中国人称作性宗的,阐发了这个学说。(在性宗中,性和心是一回事。)在阐发之中,性宗将宇宙的心的观念引入了中国思想。所以性宗可译为SchoolofUniversalMind("宇宙的心"宗)。

      .

      佛教大乘的其他宗派,如中国人称为空宗,又称为中道宗的,却不是这样描述涅盘的。它们的描述方法,我称之为负的方法。

      .

      另外,佛教的”八识“也可以与弗洛依德”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对比来看。

      • 家园 所以到底什么是“我”

        赞这个手段的提法,因为忘我这个事臣妾做不到😄。

        忘我了,自我意识了,小狗看镜子认出自己算不算自我意识?狠斗私字一闪念算不算忘我?

        其实忘我说的容易,如果可以通过理工科喜欢的一套程序性操作手法,达到忘我境地,那敢情好,却没物理可能性😁。 实际上能够喊出“忘我”就是说明还是“有我”,我知道这有点胡搅蛮缠,但事实如此。

        这其中的道理是,人不可能能没有bias,ego,中文应该叫偏见吧。 所以一个人可以想到的任何解决问题之路,即使在已经明确认识到了问题的前提下,仍然无法完全不受自身的偏见影响,这是一个宇宙真理,任何试图抵抗诋毁否认这个本质的尝试,最后都会同样栽在这个物理局限上。

        原因是我们归根结底还是动物,人类的智能与认知一切都是建立在动物性的基础上,你的延续后代,你的生死焦虑,你的喜怒哀乐,你大脑成长期受到到家教与环境影响,你人生前几年舌尖接触到的食物口味,这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能够减小这些固有的影响就已经是大智了,妄图把自己超脱于动物性的智能原理之上的企图,会被证明是走火入魔精神失常。

        不管这些佛宗哲人晦涩的叙事的话,只是放在我们日常生活范畴内,这个“忘我”倒是有一个很具实践意义的尝试。比如键政爱好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上帝视角,虽然会受到个人的认知与经历影响,但视角的高度,广度本身决定了上帝视角的底层逻辑是不能受个人影响的,换句话说,使用上帝视角会把个人的认知放到一个放大镜下,接受更激烈的考验,比如一个短期的预判失误就会带来打脸。

        当然现在的流行时政键政因为受互联网网红带货影响,横跳与套路成为主流,不但忘我不用想,根本就是唯我独尊😁。 但真正的键政对视角是有严格要求的, 这个视角的参与其实门槛不是很低应该是更高的,而其中关键中的关键就是“忘我”,是超越自己的能力,这个门槛怎么可能低呢。但却是普通人可以在生活中实践中难得的一个“忘我”的机会,对开拓自身认知能力与指导生活实践有重大意义。

        • 家园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圆觉经》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这个自我的觉悟是从知识到无我的哲学实践,是能力和证量,是一个向下打井的过程。

    • 家园 有了欲望,随之而来就有了痛苦

      求而不得的痛苦

    • 家园 涅槃就是彻底销号,无余涅槃意思就是消失得渣渣都不剩。
    • 家园 我甚至有个脑洞

      难不成这世界真是虚拟的,释迦摩尼是抵抗军,消灭自我意识是屏蔽主脑,让它得不到信息的消极抵抗,然后因此可以摆脱主脑监控,回到真实世界?又成黑客帝国桥段了。

      • 家园 “缸中之脑”无法自证

        你说的这个就是典型的“缸中之脑”证明问题。不论是证明还是证伪,都不可能由“缸中之脑”独立作出。

        另外,《黑客帝国》的确参考了佛教世界观。

    • 家园 这种理解仍然偏中国

      华尔街那贴那贴过来的。

      原始佛教的无我是彻底的我不存在。其实看佛陀划分的快乐等级就知道了,没有自我意识最多算第四禅快乐。而空无边处快乐已经是空洞无物的状态了。

        

      1.五种感官快乐――眼耳鼻舌身感知可爱迷人的色声香味触。

      2.第一禅快乐――摆脱欲乐,戒绝恶事,独自寂静,有思辨,有考虑,进人第一禅,欢喜快乐。

      3.第二禅快乐――内心平静,思想集中,无思辨,无考虑,入定,进入第二禅,欢喜快乐。

      4.第三禅快乐――摆脱欢喜,一视同仁,神志清醒,进入第三禅,体验到圣贤所说的“一视同仁,神志清醒,享有快乐”。

      5.第四禅快乐――摒弃快乐和痛苦,摆脱过去的喜悦和优愁,无痛苦,无快乐,一视同仁,神志清醒,进入第四禅。

      6.空无边处快乐――彻底消除物质感知,摆脱感觉反应,不产生种种想法,思惟“空无边”,进人空无边处。

      7.识无边处快乐――完全超越空无边处,思惟“识无边”,进人识无边处。

      8.无所有处快乐――完全超越识无边处,思惟“无所有”,进人无所有处。

      9.非想非非想处快乐――完全超越无所有处,进人非想非非想处。

      10.想受灭快乐――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处,达到灭寂念想和感受。

      而消除自我意识,是古代的普遍特征。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我、基督教的虚己、伊斯兰的苏菲派……

      中庸是保持全面开放的可能,四毋就已经是无我了。道家不用多说。基督教麻烦一些,是指基督消解作为个体的我,实际上是没有小我。苏菲派则是神秘主义的普遍思路,也就是消解个人意识,与超验存在融为一体。有毁灭和保持两种,后者是意识到实在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认识自己的渺小,摆正位置。

      佛教的灭定(想受灭)是以什么都没有为追求的。古希腊和沙漠教的神秘主义是为了体验到神的存在与伟大,在这个过程中升华自我。只有儒道的无我是为了具体实践中不受自我意识干扰。两者的初衷都是政教、修身。

        

      虚者固不谓空洞无物,静者固不谓兀然而木石也。——司马光

    • 家园 人小的时候没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1岁半到2岁半逐步建立起来的。即使到了4岁,儿童的自我意识也不强,因此小朋友一直是非常快乐的。

      通宝推:钓者任公子,桥上,
      • 家园 松开一点所谓“我执”,其实是更放松自己而已。

        松开一点我执,可以让副交感神经更兴奋一点,这样会有难得的放松。

        我们人更象一个“动物”人,而短时忘掉在扮演角色的人。

        • 家园 问题在于自我意识是什么。

          孩子其实是有这种认识的,只是被我们定义成自我意识的基础或者来源。比如意识活动中必然出现主观想法与客观世界的差异,感知与行动的差异,进而导向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观念的确立。看上去自我和观念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因为观念一方面是自己建立的认识,一方面是外界的理解。这个外界理解并不是谁谁告诉你,而是具体到实践,作为真切的事实出现的。现实中,人的每一种造物,包括自己,都是这种理解的表达。

          这些表达,本质上都是事实与价值的合一(比如车与代步)。事实我们可以轻易地消解掉,最终干扰我们的是价值。价值决定了世界边界,指导了具体行动,提供了标准,参与了判断。比如我完全是某一意志的化身(性善、自由意志)。这种化身已经给自我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法执就是如此。

          不管我执还是法执,佛教都是用先验基础消解其存在,用更高价值消解其价值。结果上都导致了进一步的主体生成,不管是基础(事实)还是价值。所以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后续修正和具体实践的话。

          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形神、有无和体用。限制我们的是「有用」,回归「体无」才能解决问题。但是没有「有用」、「形用」我们就无法确立自身和世界的存在。所以强调「有无相生」。

          佛教也是在借用了这一结构之后才解决了本体论的难题。即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一个形成客观,一个形成主观。只是他们依然唯心,过分关注现实的建构成分。这是他们的先验立场所决定的。毕竟没人敢推翻佛陀。

          这里要多说一点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对我们来说仍是一种「建构」,不是说它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客观世界是由人的感官和科学知识导向的先验自我(超验主体)所奠定的。我们通过理性获取的科学知识,比如作为物质基础的原子(共相),存在于先验自我中,进而构建出客观世界中的物质(殊相)。

          这也是为什么说所谓客观世界仍是经验的。因为实在的终极我们不可知,而只是用经验确立了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指向,还有相应的解释。一旦明白这点,也就是「有名」是指向「无名」的,「有名」只是「形用」而无法替代「神体」,那么所谓观念就会显异常可笑……因为人类几乎将永远是无知的。

          最后,既然观念是问题所在,去掉观念不就行了?但没有观念我们无法理解世界,一旦产生认识就会生成观念。所以问题只是消解掉错误的观念。我们必须一直思辨下去。

          很久之前说过,一旦认识到现实的无限和知识的有限,那么就能认识到我们必然是以无知的状态面对世界的。能够使我们避免无知的,只有学。一切经验、事实都无法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只有价值才能带来方向,指引我们往哪里走,这就是道。

          就连佛教也是有道的,不然就变成了纯粹的虚无主义。小乘是为了自我解脱,大乘是为了众生解脱。只是这无法解决理论上的先天缺陷,不可避免的让人迷惑。

          上面是拆掉之前没回复的拼出来的,未免跳跃,见谅。超验主体说的也过于简陋。习惯于胡说八道了。

          其实人在体验世界、专注于对象本身的时候,没什么自我意识。大家可以很轻松的回到事物本身。问题只是观念会积重难返,影响我们的最终认识。

          通宝推:钓者任公子,
          • 家园 观世界而得世界观

            =====感谢回复,才看到,我得学习学习。======

            观世界而得世界观,而如何针对世界观决策,就是价值观了。

            是的,世界是无法预测的,甚至连其概率分布都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我们无法完整地描述这个复杂的世界,除非你就是世界或称为造物主。

            但是,我们也不必要去事无俱细地了解一切。我们可以应对,决策,而无需知道细节。

            比如,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我们 的“战-逃”反应,是我们千万年来进化或者说学习得到的应对方法,埴入了“潜意识”。

            “逃”错了,(预测重大危险, 其实是错了)其实也损失很小。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也是正确的。

            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新出现的观念,有可能扭曲人千万年应对方式,从而造成潜意识内在的痛苦。也许会成为现在的心理乃至生理的疾病。

            当然,我们无法复辟,躲上终南山清修。只能在每天的某一时刻,消解过于紧张的身体,让副交感神经放松,然后再迎接被资本、技术等现代因素“异化”的新一天。

            • 家园 谢谢。 -- 有补充

              我写的很乱,至今找不到比较合适的表达,只能这么说了。

              其实大家一般说的小时候没有自我意识,是和他人比较的结果。比如,小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她会认为别人也会知道。所以会下意识的认为别人会有和她同样的行为。这和成年后的自以为是是很相似的。其实不是自以为是,而是没有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也就是没有“自我”意识。接近无分别心。

              没有这种自我意识的好处,当然就是不会因为比较生烦恼了。

              我在这里说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相对于世界本身而言的。有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我们在认识或者回忆的时候,意识对象和意识行为是同时出现的。比如回想这里的文字,已经预设了我(看)的存在。其二是我们的认识和现实有差距,这样意识和现实就产生了分别,为了解释这种不同而规定的对象或者说原因,也就是我。一般来说,这会导向意识的过程和方法。

              那么这会带来两种我,其一是人的认识基础,或者说先天形式。比如五感、时空之类。偏向生理与客观存在。其二是人的经验材料,或者说后天内容。比如衣食住行之类。偏向心理与主观存在。当然也少不了其一到其二的过程。进而无我会有两种,消解掉生理感觉的牵制(寡欲),抹除心理印象的障碍(清心)。对应的概念就像之前说的,世界各大宗教都有,无非是你熟悉哪个系统。

              一般来说,清修或者说修行是不分时间地点的。雁过寒潭不留影,红尘万丈自在来。就连冥思静坐,其实也可以随时随地,行走坐卧皆修行。儒家那么强调入世,不也是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是也强调中庸?

              所以还是看你目的,看你情况。各家学说也是如此,因为目的,因为问题的不同而带来不同的发展。

              我觉得这里不适合用演化理论来解释,尽管它可以解释部分先天形式的来源,但本身意义不大。人又不是靠(这种)本能活下去的,恰恰相反,人靠的是对抗本能(带来的害处),把自己塑造成自己想要的形式(所谓自为的存在)。而这主要是通过文化来传承的。即便形成先天形式,也需要后天发展才能够充分实现。

               (当然这也是每时每刻的自我所塑造的。这里可以借用一万小时理论。不是解释有意识地、主动的训练。而是从幼年开始,把自己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化为自己呼吸一般的表达。而这一般是从一个原初的价值经验开始的。少数人则指从自身的生理优势/神经类型开始的,再辅以和这种优势关联的价值经验。所以有时候改变是非常难的,因为积累了太久。)

               (就像我理解这些没什么困难,都可以追溯到小时候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表达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表达是需要训练的,因为能被人接受的表达无非就那么几种,自己开创一个的难度太大。当然生活方式本身作为一种表达不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者虽然讲的都是常识,但是能够简洁优美的表达也是本事,能作为普遍使用的方式更是本事。)

               (文化上的传承,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表达)就是语言和语言思维了。只要你使用这种语言,不需要深入理解结构机制,也可以做到完全相同的结果。只要没有人刻意建构使语言僵化。比如汉语是分析语,强调情境、意合,很难固化成某种绝对理解,指向某种绝对存在。再之上的政治和生活文化,大家都熟悉,不必多说。)

              现代生活的问题,无非两点,生活方式和饮食消费在生理上的影响,拉平式多元主义带来的价值虚无,也即心理上的影响。找出自己的路,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价值(方向),以不变应万变。并且调整好自己的生理以应对各种可能。

               (而这只是古代所有修行的第一步罢了。修行只是一个名号,代表的是,努力将自身的坚持(价值)转化为生命的现实。)(说白了就是四个字,价值行动。由于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拥有相似的体验,有也是非人化的(物化、辖域化),人们转向宗教式活动来回归自然(去辖域化)、与超验存在沟通(天人合一)。复还原始的天真。)

               (但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只是补充,而不是生成,是无法对抗消解的。只有无时不刻的生成才有可能对抗无时不刻的消解,也就是生生不息。一旦确立了自身最高价值,自强不息的进步,就它们没什么事情了。只是现实没有这么简单,人们只好退而求次。求次,等于放弃。)

               (所以说,儒家才是大道。只是多数人做不到。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到。而是没必要做到。因为努力的生活,本身已经是了。日用常行皆是道。)

              通宝推:钓者任公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改不了了 -- 补充帖

              括号只是补充,不知道放在哪里合适。只看括号以外的就够了。

              ——

              前面说的主要是作为意向性对象的我,还没讨论自我认识,也就是通过价值确立自身边界的我。也就是前文的「价值决定了世界边界」。

              价值决定了事实的边界,等于世界的边界,也就是自身的边界。因为没有价值约束的事实是无限的。看牛郎织女这个帖子,可以大致了解。体无有时候也可以说是回归这种无限,并找出符合自己价值的部分。

              分析价值的高低比较麻烦,先不写了。

            • 见前补充 47186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