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三峡大坝等防洪泄洪的微信讨论 -- 流江河

共:💬139 🌺162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记得上辈老人经常念叨的就是54年大水,其次是躲小鬼子,连 -- 补充帖

        解放前的苦日子都不提。

        只要说日子苦,就提54年大水,可见其危害之大、危害时间之长。我们那里是鱼米之乡,再苦都很少出去要饭。而54年大水,唉,别提了。

        隔壁县里因为水患更重,所以解放后,也有出去要饭的。小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上门要饭的,记得家里再困难老人也想办法多少给点食物,应该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可怜吧。

        通宝推:外俗内正,
          • 家园 修荆江大堤之前

            荆江沿岸基本就是一片沼泽,附近的房子都建在高台之上。为了建高台,生生地挖出了无数池塘。

            荆江大堤修好后,就不再浪费人力物力夯土建高台了,还改造出无数的良田。

            长江穿过三峡后,由于泥沙淤积,长江干道不停地改道,水患特别频繁,这个问题,直到解放后,才彻底解决。

            比如汉阳,山南水北称之为阳,按这个规律,汉阳应该在汉水的北岸。而现在的汉阳是在汉水的南岸,汉口才在北岸。

            什么原因?

            因为明朝之前,汉阳本来就在汉水北岸。明朝时汉水改道了,把汉阳这块地弄到自己的南岸去了,变成了汉阴。

            通宝推:未知如之何,
            • 家园 长江水含沙量下降

              长江中下游航道应该是逐渐加深的。

            • 家园 没错,通过卫星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出高台大量存在,

              歪曲逶迤的村子是老的,大致直线排列的都是后改造的。

              直的河道都是后来 人定胜天 修的人工渠道,而歪曲的是原有的老河道,可惜的是被填埋的老河道是完全没有踪影了。

    • 家园 想起来小时候很多的河渠水塘

      我是生长在北方,对水患概念缺乏,印象里92年左右一次大雨,一块本身被建筑工地当做堆料场的农田积水,大概有一个多月才蒸发掉。后来听说是这里本身泥土就是胶泥多,难下渗,农田都是很多年前换过土的。当时某些积水的地方深度能过小孩的屁股。我也是记忆里第一次观察了蜻蜓幼虫的勺子嘴巴、观察了龙虱、水黾

      第二次是96年一次山洪,原本的河道被垃圾堵塞、被部分种植,累积了隐患。加上那里原本还有棚户区、砖砌平房,损失不小。

      曾经的河渠都在,大多上面有了水泥盖子,成了道路。最为牛逼的是某栋属于基层街道办的没有产权证的楼房,像是高脚屋一样站在河道上方。曾经的缓冲池蓄洪池,当年以为的臭水潭,现在都成为了公园了。不过系统还在,水闸还突兀地出现在步行道的某处。

    • 家园 按B的解释,宜昌城内应该挖人工湖调节雨水。

      三峡在春季也应该适当放水,之所以不能放,还是因为周边湖、河消失,不能循环供水的原因吧?

      • 家园 大致是的

        当时武汉内涝,一个说法就是填湖封渠导致水无法去无处去。

        以我现在所在地为例,当年可以说三几百米就一条河沟渠,随着城建,市区扩大n倍,但露天的开放式的沟渠已然罕见,部分填了,部分改管道,部分封顶,近年来逢大雨必有地方浸。

        开挖人工湖,有改善,按这边的经验是有限。水道不通,宣泄不及时,造成局部一定时间内水浸;部分建筑物所在地势低,本身就是汇水之地。这些问题,都不简单的“修可以行车的下水道”可以解决的,是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思路。城市越大,这个问题越解决不了。

        我喜欢住老城区,一个是生活方便,人气旺,烟火味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好,老城区肯定是当地“风水”最好的地方,地势高,地质条件稳定,通风日照好。

        • 家园 2016年武汉内涝的原因

          2016年6月10日之后的武汉市内涝,以4000亩占地南湖花园最为严重。本人十几年前参与了南湖花园这个大型居住区的规划及开发建设,整个居住区是在1990年按控制性规划全新建设的雨污管网,且高程要高于临近的城市干道,为何一片泽国?

          内涝当日我清晨五点就下楼查看,并指挥了小区自救及两日后的排水。为此,专门联系了市政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内涝原因是——由于每小时上百毫米的降雨,导致南湖水面高于雨水排水口1.5米,形成倒灌!

          至于武汉南湖,可以百度下前些年的新闻,填呗! 倾倒建筑垃圾呗!

        • 家园 建国初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武汉有127个

          截止2015年,湖北省现在只剩下300个,武汉市还剩38个。即使幸存的湖泊,其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无一幸免“。

          很多小区,如梅园小区,填的就是以前的湖(晒湖)。有的从名称上直接就知道填的是哪片湖---比如南湖小区。这些建立在被填的湖泊之上的小区,位置本来就低,被淹也是没办法。

          房改前,90年代初,家长单位在梅园盖了一栋家属楼,结果年年被淹,一楼积水及脖(不是脚脖),用大浴盆送孩子出小区去上学。积水里有各色鱼等(武汉人都知道,淹了水的鱼吃不得),还见有🐍。

          最后大家都受不了了,单位最后还是在大院里(地势高)扒了一幢老楼,重新盖了一栋。

          有人说武汉市装备的抽水机是全国最多的,即便如此,也抽不赢。

          房地产贡献不小。

          通宝推: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