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三峡大坝等防洪泄洪的微信讨论 -- 流江河

共:💬139 🌺162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日本的城市规划在防洪上应该很有可取之处

          我不是干这行的,只能说点个人观察结果。

          我住过的几个公寓楼都有雨水调整池,就是停车场或者空地下面都是空的储水槽。暴雨的时候可以看到周围的水明显地汇集到这些水槽里。估计是下雨的时候储存雨水,雨停了慢慢排出。

          附近的公园里面也都有这种调整池。有封闭的,也有开放的。特别是有些低洼的地方修成球场,下雨时候就作为调节池使用。

          城市路面基本是沥青的,人行道铺砖,这些都可以增加雨水渗漏。

          下水道挖得很大很深,好像他们叫共同沟。这样暴雨之后排水也比较快。

          日本夏天的台风季节暴雨很厉害。不过积水内涝基本没看到。发生水灾主要都是河川决堤或者满溢造成的。

          国内估计慢慢也做起来了。只是这种建设需要的周期很长,而且说实话地方长官不是很有动力搞这个。花个十来年才有成效的事情,谁建设,谁受益呢?

          通宝推:外俗内正,
          • 家园 您说的这个啊,其实主要是一个字:钱。还有就是现在是高速发

            发展阶段,也是冲刺赶超美国的阶段,更是防止被美国打压的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精力要防止发展上,金钱要放在发展上,时间也要放在发展上。

            所以,洪涝的问题就变成了来不及投入、处理的问题。在洪涝问题上,也以防洪为主,涝的问题真的是没钱没时间没精力。

            到了某个时候,涝的问题其实好解决。

            涝的问题、水的综合利用等等,其实有一部分人在做,只是不够。

          • 家园 海绵城市的理念

            国内也在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 家园 其实很多技术是现成的,城市有中水利用系统。

            但是,但是当技术与官僚意见不一致时,参见央视“大楼”。(这大楼最初方案更高比例更苗条,也还有其它好方案)

            本来规划方案以15 20年起步,常常30年50年的规划。环评可研资料备足才运行,但拍板决定的因素不一定是来自资料。

      • 家园 城市化缩短降雨高峰和洪峰的时间间隔

        手上没有中文图,抓一张英文图表示这种关系。

        点看全图

        城市化: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增加了不可渗透(水泥)表面的面积。

        在城市化之前,存在大量农地、湖泊、沟渠,雨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去,从而减少地面水的汇集。这样,高峰降雨之后,要经历较长时间,雨水才能汇集到河流形成洪峰。

        城市化之后,由于大量的房屋、水泥地面代替了原来的农地、湖泊、沟渠,雨水无处可渗,如果城市的下水道、排水基础设施做得不好,雨水大量在城市表面里汇集,来不及流到大河里,则城市出现内涝,街道房屋被淹(比如宜昌)。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对于宜昌这样的城市,如何解决,是个涉及城市规划的大课题。笔者离开规划界已经有很多年了,这个问题还是交给专家来办吧。

        • 家园 规划就不说了,官方的事。

          小的地方讲讲。以前我们住的道路两旁是有沟渠的。人行道边也是用钢筋与马路连接的,雨水就可以顺着人行道边直接流下去,但现在连这些都被填掉了。雨水稍大点就水浸,都不用等暴雨。

    • 家园 一个小故事

      欧洲,去接孩子没到时间,与某白人聊天,提到三峡大坝,其开始要鬼扯什么鱼类保护什么之类的,我一听她那个意思就料定她要鬼扯那一套洋磕或者叫公蛭嗑,我就在她发挥之前直接告诉她事实真相。

      我的家乡就在某江边,属于宜昌到武汉之间的水患区。

      以前为了应对水患,这个区域的老百姓必须:

      1、有大片的分洪区,这些分洪区就是为了保大城市而设置的不可居住、不可种植的区域,损失很大。而有了三峡大坝之后,部分就可以用来种植、养殖,发挥经济效益了;

      2、水患区的老百姓,每年冬天必须去 挑堤 -- 就是用人工担土的方式修整加固江堤,这是没有收入的劳动贡献,如果没有成年人劳工,就必须用现金代替。大冬天,这些人就只能住在最简易的窝棚里过夜,或者是挤在大堤附近村子里的人家的地上,又潮湿又冷。

      我的一个朋友没有考上大学赌气说不上大学就做农民,结果,冬天去挑堤一次之后,老老实实回去念书考大学了;

      3、夏天必须守堤--抗洪抢险,每年必须,不管洪水大小。给她讲了很多,这里就不需要细说了。其艰难和危险,中国人都多少有点体会。

      光这3条,还是必须有TG这样强力领导的情况下,还能基本保住生命财产。如果是欧洲那套体系,小命都保不住。

      而有了三峡大坝,则情况完全不同了。不仅小命保住,而且基本不用担心财产问题,同时也能放心发展经济。

      说完这些,时间也就差不多到了。我根本就不留给她时间去发挥和鬼扯。

      那些质疑三峡大坝的,都是不相信TG、怀疑TG的内心多少有点公蛭意识的人,根本就不理解三峡大坝的意义。

      有些嘛,根本就是想搞事,骗鬼的。

      其实关于三峡大坝的信息很简单,看湖北日报的新闻就够了。

      ps:洪涝洪涝,洪和涝是完全不同的。大面积长时间积水叫涝,有洪必有涝。在湖北这种地方,每年都必有地方会涝,没有涝是不可能的。

      湖北人最怕的是洪,那个一旦发生,基本就完蛋了。所以以前必须每年冬夏两季都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去防洪。洪的大致意思应该是:冲起来的大水。

      通宝推:流江河,黄序,阴霾信仰,方恨少,沧溟之水,河江河,侧翼,武仙,ton,北纬42度,唐家山,nettman,桥上,方平,尚儒,外俗内正,
      • 家园 以马后炮来看,三峡修高一定会更好。

        现在是175 ,如果修到185 甚至200更好

        • 家园 三峡建设以前,

          有高中低三个方案,其中又以高坝方案和中坝方案为主,最终因淹没面积及重庆港原因,中坝方案胜出。

          高坝方案:坝高200米,蓄水位185米,增加防洪100多亿方。就是不知道发电量能增加多少?

      • 家园 湖北人最该感谢三峡,更该感谢四川重庆人民

        当年好像是李总理讲过的,对争资源争经费争项目的湖北省领导:”你们还争什么?你们才有多少万移民(需要搬迁安置)?四川重庆有多少万?“

        湖北省领导顿时闭嘴。三峡,从某种意义上,利在湖北,亏了四川。三峡大坝在湖北,被淹没的库区主要在四川重庆呐。这要换在别的国家,可能嘛?

        所以重庆设立直辖市,而不是80年代拟议中的三峡省(省府拟定宜昌)。

        • 家园 其实各省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

          原本三峡没那么高,回水只到万县一带,主要淹湖北,但是航运枢纽不就成了万县?现在是重庆力争后的结果,可以保证重庆交通枢纽地位,可以说川东人民损失大了,为了重庆的发展,土地被淹/航运枢纽被抢/最后还被重庆兼并了。。。

          再说个搞笑的,三峡规划之初,重庆湖北都以“淹了这么多地,太可怜了”为理由,抢三峡的电。结果三峡快完工的时候,全国电力过剩,重庆湖北再次拿出“淹地太多太可怜”的理由,表示不想要三峡的电,最后只好远距离送到江浙沪和广东,没出十年湖北重庆都后悔了。。。

          通宝推:方平,白玉老虎,ton,
          • 家园 划到重庆对川东是件好事

            四川一直以来的建设重点在成都,对重庆是打压。当初重庆还在四川的时候,向省里上交的利税几倍于省里拨下来的财政款,相当于剥削重庆去补贴成都,在铁路、公路规划等方面也一直卡着重庆。对四川边远点的地方也是基本无视的。

            重庆直辖后才摆脱了这些限制,对新划入的川东等地的建设也比四川上心得多。现在的重庆东部和现在的四川东部,原来同属四川时是差不多的地方,如今建设发展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