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86或者改开的历史功绩 -- 天空不空

共:💬347 🌺3078 🌵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实用主义的精髓

                          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我知道什么是错的——猫腻小说《间客》的这个主题,道出了实用主义的精髓。

                          尼采也说过,人是被错误教导出来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试错,通过实践来不断试错,在绝对真理不存在的情况下,实践就是检验相对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很多人瞧不上邓的实用主义,却不知英国,美国的根本哲学也是实用主义。

                          英国基于科学的经验理性,与法国基于数学的纯粹理性,分别代表社会哲学领域的两大流派。

                          经验理性更有利于自由王国境界的国家,也就是如英国,美国这样的先发优势国家。

                          纯粹理性则更有利于必然王国境界的国家,也就是后发性的国家,德国,日本比法国更为典型。

                          但中国这样的巨型国家,内部严重失衡,十分复杂,则更适合经验理性。

                          所以,中国实质是经验理性,与纯粹理性结合的国家,纯粹理性主要表现为党领导一切。

                          将毛泽东红利,与全球化红利嫁接了起来,将经验理性,与纯粹理性嫁接了起来,邓哪怕有太多的缺点,这个功绩也是巨大的。

                          就如一个物理学家,将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统一了起来,绝对会成为了不起的大师。

                          判断什么是对的容易,还是判断什么是错的容易呢?

                          当然是判断什么错的更容易,就如考试答题,正确的答案往往只有一种,而错误的答案却可以有很多。

                          所以,试错,证伪就是实用主义,经验科学的根本。

                          俺也一直想统一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统一经验理性与纯粹理性,提出的方案就是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

                          良性互动必须建立在均衡制衡的基础上,而良性循环则必须摆脱稀缺造成的内卷化,实现以剩余为基础的扩展化。

                          基于均衡制衡的良性互动,俺称之为贯通,基于剩余而扩展的良性循环,俺称之为健全。

                          中国现在已经基本摆脱了内卷化的魔咒,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尽管离均衡制衡,还比较遥远,但这个成就也太大了,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今天在YouTube上看了一个视频,一个反共的人讲中国为什么不是美国的对手,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不团结,有大量精神外国人存在,这方面俺十分赞同。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缺乏科技自主的能力,只能依赖于从西方引进,一旦西方断供,中国就会像苏联那样陷入停滞,这方面俺不赞成,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市场规模,和产业链,已经可以承受试错,证伪的代价,实现良性的循环。

                          基于实践的实用主义,关键在于试错,证伪;而基于利益的实用主义则根本不同,关键在于趋利避害,后者必然会陷入市侩主义,和机会主义。

                          林彪在长征途中,串联聂帅,和彭大将军,要毛下台,还说毛打仗不行,这个性质太恶劣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苏区,林背叛了毛而站到了博古李德一边。毛长期以为彭是主谋,直到庐山会议才知道真相,彭也特别后悔,当时没有跟毛说清楚,难怪张国焘说,彭是不懂政治,又喜欢参与政治,而彭参合政治的主要策略,就是两头下注,真真是让人无语。

                          除了毛,相对于其他领导人,邓的能力尽管一般,但铜豌豆的性格,和钢铁公司的风格,已经很了不起了。

                          通宝推:fuxd2002,
                      • 家园 邓主持大跃进捅了大篓子,七千人大会上是挨批对象。

                        七千人大会上,修养同志作报告之后,逼主席孤独的自我检讨之后,”毛派头子“邓公在哪里?而”机会主义者“林彪又做了些什么?

                        林是军队代表,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公道话。

                      • 家园 探讨几点

                        第一,林一般是不管政工的,罗总那可是中共政工第一人,主席曾说,山东有一个罗就活了。

                        林是机会主义者,有很多历史明证,例如陈毅曾讲林曾经脱队,后来没办法又回来了。例如李德搞阵地战,林也跟上写了几篇文章。在井冈山,长征中,在刚到陕北的时候,林都不坚定。

                        第二,性格决定命运,领袖性格更决定国运

                        邓与毛本来没有交集,邓因为中途离队而被批判,毛则是靠边站,只能勉强算得上同病相怜。但在那种情况下,邓竟然敢说,山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你们怎么跑到山沟里来了,这简直是打亲苏派的脸了。

                        那么多老相识,那么多手下,都没有为毛说句公道话,如果你我处在毛的位置上,会是怎样的心情?

                        作为毛的嫡系,罗荣恒元帅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有人在罗面前发牢骚,抱不平,罗先是看了一下周围,然后说,以后不要再说了。

                        邓的能力,比罗差很多,但邓的性格,比罗,比其他人强太多了。

                        邓说自己是一粒铜豌豆,毛说他是钢铁公司,是绵里藏针,还是很准确的,而毛对刘的评价,则是不是 过左,就是过右。

                        第三,邓的最大特点是不搞派系

                        如果说性格比较务虚,不到关键时刻,显不出本色,那么,邓不搞派系,不搞团团伙伙,就是邓最了不起的地方,在这方面,邓真算的上是所有干部的榜样。

                        邓的手下,大多对邓看法不好,在淮海战场上,邓说即使我们中野都牺牲了,其他部队也会解放全中国。如俺是邓的手下,心里肯定会骂娘。

                        刘邓大军的名声很大,但刘帅对邓,刘家人对邓都腹诽不少,二者的关系并不好。

                        邓做官几乎做成了孤家寡人,如果不是上面有毛,这种性格的人,很难登上高位。

                        建议去了解一下饶漱石,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只因为性格有问题,几乎从历史中被消失了。

                        第四;邓的能力不足,性格强硬

                        建国后,邓的地位提升的很高,甚至可以说是第三实权人物,仅次于毛刘,而周基本被架空了。

                        反右扩大化是邓搞得,浮夸风是邓搞得,过度征粮还是邓搞得,建国后,特别是抗美援朝以后,毛基本退居幕后,周基本被架空,主要搞外交,国内主要是刘邓主导,而邓总是冲在前面,机会主义的刘则很会明哲保身。

                        冲的太猛,能力不足,性格强硬,干的越多,错的越多,对于这样的邓,俺不想多批判,毛主席把责任担了来。

                        但犯了大错的邓,与曾经中途离队一样并不认为主要是自己的错误,而认为是上面的错误,也就是毛指错了方向,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与刘走在了一起。刘的政策则是三自一包,三和一少,这个政策与改开的政策基本一致,符合邓实用主义的性格。

                        遗憾的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太恶劣了,中国的首要问题是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不承认就造核武器,就发射卫星,就输出革命,就对外援助,绝不能对外妥协,也不能对内妥协。

                        三自一包,三和一少,实质就是对内妥协,对外妥协,根本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文革后,毛首先将刘邓分开,坚决不同意撤销邓的党籍,其次则是将邓保护的很好,有人说这是周做的,明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毛的首肯,周不会那样做。

                        可以说邓被撤职了,一贬到底,但看看之前邓犯的错误,那可比刘多多了,甚至可以称为高层领导错误的第一人,在文革刚开始的那种情况下,更可以看作对邓的保护。

                        第五,邓对毛是有怨念的

                        从改开后邓的言行来看,邓对毛是有怨念的,这主要是邓的心眼太小了。

                        邓自认为是毛的铁杆,比林,比刘这种机会分子坚定的多,唯一一次动摇,也是在自己犯了大错,在所谓两个主席之间站到了刘的一边。

                        当时人民日报可是将毛刘两位主席并列的,国内的很多官员,国外的苏联,都是支持刘,而反对毛的。在这个时候,林彪在军队里支持毛,周搞东方红大型演出,也站到了毛的一边。

                        当时的情况的确很微妙,毛主席退居二线,基本不管事,不露面,苏联元帅亲自对贺老总说,我们搞掉了赫鲁晓夫,你们也应该把毛搞下去。

                        毛亲自去机场迎接访苏代表团,这在毛的经历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邓当时站到刘的一边,一方面应该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实用主义的性格决定的,这种性格必然不能看的高远。

                        邓可能认为自己只是执行者,而毛是决策者,错误本来就主要是毛的。后来,毛虽然承认了错误,保下了他,但自己却退居二线,基本不管事,把他晾了出来,待在刘主导的团队中,滋味肯定不好受。

                        人是被错误教导出来的,邓应该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用决策者的角度看问题,而非仅仅将自己当作执行者。

                        通宝推:fuxd2002,未知如之何,
                        • 家园 探讨伟人人品最好不要选择性失明

                          探讨伟人人品最好不要选择性失明

                          如果说林彪曾经脱队又回去是投机,南昌起义高官除了朱德岂不都是货真价实的逃兵

                          林彪在29年朱毛之争、62年大会都旗帜鲜明的站在毛一边

                          他不支持老毛,哪有长征路上老毛重新掌握大权可能?会理写信就是逼宫

                          “建议去了解一下饶漱石,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只因为性格有问题,几乎从历史中被消失了”

                          饶漱石来山东就是摘桃子的,47年在山东整人,从土共干部到老百姓,祸害大了,他被整也是活该

                          另外刘少奇写自首书才能出来,他写没写?

                          还有罗荣桓,哪怕吴先恩真死了(他从哪儿得到的准信?),娶战友老婆也忒猴急了。另39年一来山东就搞残忍的肃托,这要是“中共政工第一人”,那中共也忒坏了

                        • 家园 罗荣桓警卫员搞得湖西肃托是为了盘活还是祸害山东?

                          罗荣桓警卫员搞得湖西肃托是为了盘活还是祸害山东?

                          同期山东其他地方也搞,没湖西那么血腥残暴罢了

                          山东官兵是四野骨干,为什么听林总不听罗总的呢

                          还——“罗总那可是中共政工第一人,主席曾说,山东有一个罗就活了。”

                          证据呢?毛选毛语录有吗?没有的话八成跟解放台湾还得粟裕之类是编的

                        • 家园 兄台笔力雄健,但这篇立论颇为双标,试逐条探讨

                          第一,"林一般是不管政工的,罗总那可是中共政工第一人,主席曾说,山东有一个罗就活了"

                          ---- 毛主席决定林彪对彭真取而代之的时候,对罗瑞卿讲过:“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只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兄台讲林彪在井冈山上跑路,当然是机会主义,那么邓公在百色起义失败后,撇下部队,单独跑路去上海,是机会主义否?

                          第二,“但在那种情况下,邓竟然敢说,山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你们怎么跑到山沟里来了,这简直是打亲苏派的脸了。那么多老相识,那么多手下,都没有为毛说句公道话,如果你我处在毛的位置上,会是怎样的心情?”

                          ---- 兄台莫非忘了,在之前主席更被孤立,甚至被民主罢免下课的红四军委前委之争中,林彪本为主席对立面朱德陈毅的部下,居然敢强出头、作为唯一写信支持主席(党管一切,实行党的绝对领导)的人,主席彼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在如此孤立甚至屈辱中,被林彪的雪中送炭感念乃至感激,由此引为可以坦诚深入探讨重大关键生死存亡问题的知己,才会有后来的耳熟能详的激情热切的文字专门复给林彪:

                          它是站在地平线上遥望海中已经看得桅杆尖头了的一支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岭〔巅〕远看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燥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第三,"邓的最大特点是不搞派系"

                          搞派系,准确的说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否想搞派系,第二是否搞得起派系。但凡派系首领,首先得有实力强大的独立之一派。而兄台反复讲邓公能力不足,其人红军之初,败军之际,撇下部队单独跑路于前,八路中野时代,不能见容于红四方面军余部及刘帅于后,那么,他当时有搞派系的基础否?尤其是起码的部属的信任基础?如果连部属都不能亲附,何来的同道来附?又怎来的派系呢?

                          而林彪呢,解放后,闭门寡居,与他来往最多的,居然是赋闲的三野粟裕 ---- 粟大将是林彪的派系否?

                          能力、战功、胜利乃至生命摆在眼前,部众愿意亲附,原本是人之常情,更何况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数十年搏命年代,那种经历过失败与成功、死亡与幸存的强烈对比之后,建立在性命以托的绝对信任之上而自然形成的派系,更是正常。比如新四军五师的李先念,在湖北省委省政府也有一派啊,包括后来的三峡高层人士任命。

                          等邓公大权在握之后,不是也有牌友座上客万里、丁关根等人之亲附嘛,否则如何解释丁某从文革后期的工程师、副处长,数年间由部长而政治局候补?且不说二野的秦基伟任国防部长等例了。说个题外话,大事件中邓公调集众派系数十万军围城月余,皆逡巡不前,而真正率先“不怕脏了手”的,居然还是出自他二野的旧部,驻防湖北之15军(此乃15军时任副军长亲口对长辈所言)。那么,邓公之想不想搞不搞派系、搞不搞得起派系,看来也是得看有没有机会啊。

                          第四;“邓的能力不足”

                          这是我持保留态度最甚之点。我认为,主席之所以多次选择、保护邓公,直至辞世前四五事件中拒绝四人帮结束邓公政治生命的要求,其真正原因,恰恰是因为主席在多年的考察后,认定邓公能力非常强,而绝不是兄台所谓的仅仅是由于邓公无派,否则就是太低估主席的识人之明了。主席多次亲口总结的邓的能力:

                          领导两个野战军、协助刘伯承有战功、上海入城纪律、不屈服苏修、办事果断、比较公道、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干事、比较周到、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总而言之,主席给邓的综合评价是:“党内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

                          兄台是河中令我深为佩服的具备原创思想的作者之一,多年来,兄台的大作我每篇必追,敬重之情,爱之愈甚,所以未免苛之愈甚。文字若有冒犯,兄台定会海涵。

                          通宝推:ccceee,唐家山,老老狐狸,hullo,
                          • 家园 再探讨几点

                            第一,时势成就了邓,毛主席成就了邓,中国人民成就了邓,邓自己反而是最末的。

                            中国崛起经历了四部曲,分别是国家独立,国家被国际社会承认,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中国摆脱内卷化而引领世界,前两部分的实质就是事实独立,与合法独立,时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毛主席;后两部分的实质是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时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邓小平。

                            时势造就英雄,甚至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第二,邓的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与其历史地位不相符

                            中国崛起的四部曲,前半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毛主席,后半程的代表人物主要就是邓了,但邓与毛相比,差距真的太大了。

                            有人评价所谓邓指挥了淮海战役,说邓是贪天之功,那么,邓的历史地位,就真真是得天之功了。

                            说邓的能力不足,能力一般,分跟谁比,整体方面跟毛比,差的太远了,具体方面跟某些杰出人物相比,也差距很大,例如跟罗帅相比,政工工作就查了不少。

                            毛对邓能力的嘉许,主要应该是鼓励,抬举,而不是陈述事实。

                            邓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个人性格,是做官风格。

                            第三,邓不搞派系,不搞团团伙伙,已经堪称表率了。

                            政治就是个染缸,就是个泥潭,几乎没有政治完人的存在,以邓的地位,与其他人相比,邓已经做的够好了。

                            第四,林的功劳被夸大了

                            谁是解放战争的第一功臣?在俺看来,应该是粟裕,而不是林帅,林只能排在第二位。

                            东北在战略上是不败之地,北有苏联,东有朝鲜,大连还有苏联驻军。打不过国民党,往苏联朝鲜一撤,往农村一散,只要不被歼灭,就基本是不败之地。

                            但苏北就太凶险了,后来的山东战场,淮海战场,都是极为凶险的。粟总在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忍不住大笑,蒋委员长简直是第一共谍。

                            第五;林和邓还真是没法比

                            林脱队是因为感觉没了希望,这与其之后的多次作为是一致的;邓却是离队到中央讨说法,离队只是不负责任,讨说法则就十分大胆了,简直有些二。

                            在中央苏区,邓被撤了职,被老婆抛弃了,还被关了起来,如果不是邓留过洋,去过苏联,跟很多亲苏派熟识,如果不是博古等人不够狠,邓就被干掉了。在这种情况下,邓仍不服软,哪怕只是因为赌气,而为毛说了句公道话,也是很值得敬佩的。

                            林在红军七大上,反对的却是朱,还是被毛将信公开,而不是主动站出来,况且,我们都知道朱是个老好人,朱会威胁林的性命么?连林的职务也不会动。

                            长征中,毛刚刚掌了权,林就因为多走了些路,先是跟聂帅商量反对毛,聂不同意,林又给彭帅写信,撺掇彭反对毛,这个性质太严重了,如果真将毛搞下去了,中国的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毛一句,他还是个娃娃,他懂什么,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快三十岁的娃娃,成了军团长的娃娃,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

                            到了陕北,林要求离开中央,去打游击。林是个很深沉的人,长征中,到达陕北后,林的言行都有些不正常,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充满奇迹的英雄传奇,却为了抬高其他的领导人,鼓吹什么集体领导,而生生被掺和成了一杯白开水。

                            • 家园 黑邓的应该看看主席对邓的评价

                              “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吗?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他说他不行,我看行。顺不顺要看大家的舆论如何,我观察是比较顺的……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他说他有点诚惶诚恐,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

                              ——这段话挺有名的吧,八大前夕主席对邓的评价。毛主席如此高评价的,也就邓一个。几点:一比较公道公正,二有才干能办事,三顾全大局。

                              后来批邓其实也就批一点:不讲阶级斗争。

                              76年之后邓本来也不是领头人,复出还要给英明领袖写效忠信。但是一来二去怎么他就是头了呢?还是一句话,别人都不如他。

                              通宝推:夜郎国主,hullo,
                              • 家园 毛从来就不是左派

                                共产党的属性是先锋队,天底下有专属左派的先锋队么?先锋队唯有向前,而且是一往无前,因此,毛只能是超越左右的向前派。

                                中国的国旗有五颗星,大星代表共产党,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如果中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那么,是不是要取消两颗小星,从知青对农村的厌恶来看,农民那颗星也应该取消。

                                毛主席晚年,搞左中右结合,老中青结合,很多左派说毛主席就是太仁慈了,没有彻底消灭右派,却完全无视正是毛坚持这两种三结合,以防止官官相护的特权阶级产生。

                                很多人说,人是会变得的,老干部们进了城,当了官,就变质了。那么,张春桥,王洪文等人当了官就不会变质么?相对而言,俺更相信革命的幸存者,而不是那些造反派。

                                左中右结合,老中青结合,实质是以一种制衡体制,就如西方的三权分立。遗憾的是这种体制很难维系下去,毛让邓写保证,继续这种体制,邓不同意。如果是俺,也不会同意,这种政治结构,除了毛,没人可以驾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俺同意前者,但又坚决防止阶级的产生,遏制阶级固化,这不正是邓反复强调的么?

                                邓反复强调不能两极分化,不能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他之后的江搞三个代表,胡搞和谐论,都不怎么强调,甚至暗度陈仓,很多人竟然将这些问题统统归罪于邓,真是没有道理。

                                相对于胡的弱势,江就是普遍贪腐,贫富两极分化,新资产食利阶级产生的最大责任人。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再注意下,里面用了两次“他跟我一样“

                                这么高的评价,没有谁吧。

                                主席这么许了“他跟我一样”,用毛来黑邓的要小心些哦。

                        • 家园 毛泽东到底不是彻底的政治动物,掺杂了私情

                          这么一比较刘邦真是个变态。

                          通宝推:hullo,
                          • 家园 主席对101的确有“私情”存在,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这种兄长对小弟的呵护和喜爱,其一,来自于一个领袖人物对一个头脑灵活敢负责敢相机临事的将才的欣赏;其二,有在领袖面临挫折时候敢于力抗众议支持正确路线的独立思想;其三,101堂兄坚决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力压国涛,确立了领袖的党内领导地位,领袖是否爱屋及乌,也有可能。大事不糊涂,小节可不拘,主席用人向来只注重第一条。

                            领袖个人情感之浓烈深沉,从枝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970年,在101心动之初,便遣人给他送去一本对症下药开拓101思路的五四典籍《何典》——101知道那是主席给自己儿子的必读书目否?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林彪那么溺爱林立果,确实对不起主席

                              以他对历代处在类似位置之上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历史人物的心态与下场的了解,从他读到曹操感慨“骑虎难下之势”而顺手写下的“不要轻易骑上去“的眉批,以及他对江青种种跋扈的忍让 ---- 常人实难理解林彪在处处谨慎到甚至刻意表演之余,居然会那么肆无忌惮的近乎放纵般的溺爱林立果,丝毫不顾忌其绝对会引发的严重政治后果,以及对主席内心深处的情感刺激(岸英),乃至最终的彻底失望。

                              但是作为同乡,我完全可以理解 ---- 家乡人常常自嘲:黄冈人疼儿子不爱老婆

        • 家园 走资派还在走是谁提的?怎么变成邓反对资本家了?

          邓无非是借毛的旗子赚自己的钱,这是他比戈地图高明自私的地方。他当时是思想上的资本家,走资派,还不承认自己是资本家,可以大言不惭说还没有资本家,现在看他家族改开敛的十多万亿,他还算什么无产阶级。主席对他们评价一点没错,走资派,现在是权贵资本家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