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86或者改开的历史功绩 -- 天空不空

共:💬347 🌺3078 🌵8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286的改革开放,肯定没有西西河可下,有没有5分5毛

      也不知道。

      • 家园 这个假设不成立

        建国后是被封锁,所以对外,主要是指欧美,交往交流少,但也不是没突破,比如说法国六几年就建交。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重返联合国为标志,说明我对我国的外交封锁已经无法有效维持。

        以尼克松访华,中美三个联合公告来看,美欧对中国的封锁已然宣告失败。

        依上面的情况推断,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脚步,一直不停。这个前进,是依靠实力,而不是某些人某些政部力量或些国家的恩赐。这个要认识清楚。

        针锋相对的华约北约,苏美,它们之后同样有合作妥协。这同样也是力量使然。

        不认识到我们一直是靠自己挣得所有东西,就会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通宝推:hwd99,zen,老老狐狸,
      • 家园 历史当然是有因果性的

        比如换个说法,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也不是这样的,没有毛主席的解放现在也不是这样的,这些都说得通。

    • 家园 还是数据说话吧,先说城乡差距

      点看全图

      《新中国五十周统计资料汇编》P22,A-2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

      1957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0.9元,城镇是农村的3.13倍;

      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1.6元,生活费支出占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90.74%;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33.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6.1元,生活费支出占农村居民纯收入86.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7倍;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家庭的2.68倍;

      比较1957年和1978年,可以认为这21年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再看看1998年的数据:

      1998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1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31.6元,生活费支出占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79.84%;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16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0.3元,生活费支出占农村居民纯收入73.5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1倍;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家庭的2.72倍。

      1979-1998,统计数据完全看不出这20年城乡差距有多明显的缩小。

      通宝推:zen,桥上,审度,老阿,
      • 家园 改开后的农村政策,可谓是竭泽而渔,

        直到取消农业税,财政大力投资农村,才算有起色。

      • 家园 2、再说说城乡固化

        首先应该承认,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乡流动是受到限制,但这个限制并不是完全固化,也不是78年后就一夜消失掉,而是有一个过程,直到2013年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说:户口将不再是城乡人口流动的壁垒。

        1953年底,为了工业化,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接下来就是逐步建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间不再是建国初相对自由的迁移流动,58、59大跃进期间各地大量招工,导致城市供应极度紧张,60年底开始清理和下放,此后,户籍管理趋于严格,除了招生、招工、参军等几个渠道,农村户籍很难离开土地。

        在本质上是因为那个阶段国民经济主要投资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第一部类产业,单位投资产生的就业岗位少,工业化迅速推进并未同步带来城市化水平提高。

        但即便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尽量创造城乡流动的机会了。

        1968-1978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含到农场)1800万(加上68年前下乡知青约2000万),期间知青回城900万(招生、招工、参军、病困退等),同期全国总人口从68年底的7.85亿人增加到9.63亿,增加22.6%,合计1.7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由1.38增加到1.72亿,增加24.6%,合计3400万,城镇人口比重由17.62%到17.92%,基本没变。而同期全国职工人数由5500万增加到9500万,增加72.6%,合计增加了4000万个工作岗位。考虑尚有78年底1000万出头的城市知青留在农村,那么至少有同样数量的农村人口来到城市。

        这同样是城乡流动,为农村人口提供机会吧。

        78年后也并未立即就放开城乡流动。知青大返城,城市就业岗位不足,不仅带来了80年代初的严打,也带来农村招工人数大量减少。

        80年代中期,中央鼓励兴办乡镇企业(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集体和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工厂”的农民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90年代,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旺盛,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离土又离乡,进城进工厂”的农民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新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农民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简单把这个“打破城乡固化”归因于286,既不历史、也不辩证,当然,更不唯物。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没太看明白

          点看全图

          • 家园 第1、4列是年份,2、5列是当年城市化率,3、6列是当年

            人均gdp。

        • 家园 不固化也要看流动的方式

          农民进城,就好比高校招生,除了考虑数量,也要看考察方式。我们家乡六十年代招工进城,除了年龄这个硬指标,主要是看受教育程度(很重要)、劳动表现(这个一般不特别突出就算都一样),也看家庭出身。退伍军人和党员干部子女优先,但是是有限的优先。比如同一批次招工进城的可能有村里副支书的初中毕业生子女,也有地主家高中毕业生的子女。地主家的初中毕业生和书记家的高小小毕业生子女可能都落选了。

        • 家园 78年以后的确没有完全放开

          是逐步放松的。有个词叫“盲流”嘛。不过从数据来看,改开后进城农民数量还是碾压改开前的。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估算依据是一篇网文“1949-2017年中国城镇化人口大数据”,里面的口径是常住人口。1965年全国人口7.2538亿,城市人口1.3042亿;1974年全国人口9.0859亿,城市人口1.6026亿;1983年全国人口10.3008亿,城市人口2.4013亿。估算方法是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的5/6在农村,假设农村吸纳1000万知青,那么从65年到74年农村人口自然增长1.5267亿,加上吸纳知青0.1亿,减去实际农村人口,得到进城人口930万。假设这1000万知青回城,算下来74年到83年,原农村人口进城是4900万。

          当然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人恐怕多半没有户籍。户籍其实也稍微放开了一点,网上数据是农转非控制比例1980年从1.5%放宽到了2%,不过主要限制在配偶。十分不公平。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大批农民得以进城是解决了粮食问题
          • 家园 是的,大跃进后,60年城镇人口比例达到一个高点,但粮食出

            问题,陈云主持城镇人口清理、下放,比例降下去过了多年才回升上来。

            沙俄就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1913年,谷物产量8000多万吨,还有3000多万吨土豆在外,人均谷物5、600kg,我们现在都没达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