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 黄序

共:💬104 🌺60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看到不少河友聊音乐,本想着就爬楼回复凑个热闹,思前想后发现想凑的热闹太多,不如干脆自己发个新帖,系统回顾一哈。

    从头讲起的话那还是七十年代初,我还是独生子女的时候。当年每周一三五晚上父母都要在单位参加政治学习,把我一人关在家里也怕我闷得慌,就斥60元巨资买了一台上海漕河泾无线电厂出的电唱机,陆陆续续买了一堆唱片供我home alone的时候消遣。常听的曲目有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等,总之是非常之丰富。我最喜欢的好像是车轮飞,汽笛响,火车向着韶山跑,还有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儿仰啊......如今我老人家也是这岁数的老司机了。

    嗯,不对,其实还应该更早。我还在摇篮里是老爸已经弹着吉他给我唱外国名歌200首了。南斯拉夫的深深的海洋,西班牙/古巴的鸽子,当然最多的是苏俄歌曲,这些够回头另起一篇的。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八十年代,开放了,也到了我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正好当时电台电视台还有前敌台的英语节目多如牛毛。不过一开始没想到的是,除了跟着学说鸟语,俺的爱乐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当时央视的英语教学节目有两位主讲老师,一个是北京的陈琳老师,另一位是英籍华人彭文兰女士。而彭姐姐授课之余也教唱过几首英语歌曲,无形中成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早期音乐启蒙者。

    彭姐姐教的第一首歌是这个:

    Puff the Magic Dragon

    ~土鳖抗铁牛

    通宝推:oldnew,尚儒,camelry,唐家山,桥上,踢细胞,莫言2024,mezhan,AleaJactaEst,一直在看,普鲁托,燕人,奔波儿,
    • 家园 【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续完)

      前面说过貌似现在听现场比听唱片多,后来想想今年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今年时间大多花在油管上了。

      说起来新冠疫情对演艺圈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绝大多数乐团剧院都关门了,音乐家们和吃瓜群众一样只能宅在家里。另一方面像多明戈、穆特、波切利这样的大咖感染新冠,在舆论上引起不小的震动,所幸这些人都挺过来了。

      为了给乐迷们解闷儿,除了音乐家们频繁参与各种云演出外,各表演团体也纷纷在官网或社交媒体官方频道上放出大招。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都是每天上线一部歌剧,维国歌还有舞剧节目。开始的时候乐迷爽啊,天天看大戏不香么?时间一长盯不住了,一部戏平均三个小时,是真看不过来啊。

      最令人兴奋的是俄罗斯两家顶级天团的芭蕾舞剧系列,因为平时真是很难得看到官方发布的高清全剧视频,这次确实大饱眼福。其中Bolshoi在油管活跃了两个月的时间,除了老柴三大、《堂吉诃德》、《斯巴达克》之外,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海盗》,《强盗的女儿》,《明亮的小溪》等等。Mariinsky开始的稍晚,但延续的时间略长,除了芭蕾舞剧还有一系列交响音乐会和全本歌剧。不过老毛子任性,歌剧不给配字幕,节目首播的时候是被吐槽最多的。

      另外俄罗斯还有一个Perm歌剧舞剧院也非常有名,同时他们还是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过去几个月也上线了大量精彩节目。

      目前马林斯基的发布还在继续,只是芭蕾舞剧基本上是前段时间节目的复播。今天看还马林斯基第二剧院开幕演出的录像,明星荟萃值得一看。

      这段时间放大招的还有英国皇家歌剧院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巴黎国家歌剧院路易威登基金会荷兰国家歌剧舞剧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莫斯科爱乐柏林爱乐、德国的各种国歌、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意大利罗马歌剧院等等等等。

      欧洲的很多话剧团也拿出了一大批经典剧目,比如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英国国家剧院。至于德国法国比利时那些听不懂的就根本顾不上了。

      遗憾的是除了少数几家,大部分单位都已停止更新节目了。比如维国歌的节目持续了三个月,上个月刚刚结束。

      也许不应该说遗憾,毕竟欧洲的情况在慢慢好转,减少线上视频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机构已经开始逐步恢复正式的演出了。

      糟糕的是美国这边。鉴于疫情仍然严重,大都会歌剧院官方已经宣布取消年底之前的一切演出,估计他们的线上视频还会继续。除了大都会,还有很多美国剧院和乐团宣布取消年底前的演出。本地乐团虽然还没说,但原计划秋天来访的柏林爱乐和中国蛋交都已经取消了行程。

      看来美国演艺界的寒冬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次为写这些帖子花了点时间在B站找视频。比较而言,还是更习惯油管的界面和功能。一般而言油管的视频画质也更好,毕竟B站很多内容是从油管搬过去的,而且从我这看B站常有卡顿现象。但是B站也有“优点”,视频能长时间在线。不像油管,官方发布的往往只能看几天,因为版权的原因,个人转发的有可能很快被删帖甚至封号。

      比如说前段时间看芭蕾比较多,在油管发现了个叫“龚sir聊芭蕾”的频道,里面有很多短视频介绍经典剧目和基本的芭蕾技巧,挺不错的,对了解那些平时不常见的剧目很有帮助,没想到没过多久这频道就消失了。倒是前几天在B站有找到了很多,有兴趣的河友不妨看一看。

      以往一提芭蕾舞,话题总是集中在老柴的三大上。三大固然是经典,但其实还有不少其他剧目,融合了新的编舞和音乐,体现一些新的风格,同样值得关注。前些年牙签帝带马林斯基访华,曾经因为这个原因大力推荐《海盗》,看过之后知道他所言非虚。

      这几个月线上节目如此丰富多彩,不知道生活恢复正常以后,该怎样回忆这段时光。

      写到这里我想这个主题也差不多该告一段落了。本来只是想呼应一下其它的帖子,以为写个两三篇就完了,没想到絮絮叨叨了这么久。题目起的是关于自己的爱乐经历,而不是侧重于某一具体音乐类型的讨论。中间经常跑偏,但大致还算是围绕最初的主题。虽然是自说自话,如果碰巧能给新人提供一点线索,或者为老鸟聊备些许谈资,那还是一件让人高兴的快事。

      未尽之意,以后有机会再选些小一点的题目唠叨吧。

      ~就酱~

      通宝推:桥上,mezhan,踢细胞,大眼,camelry,
      • 家园 互联网对于文化传播

        虚拟剧场都是决定意义。

        因为各种原因,能够去剧场的毕竟是人群中的极少数啊。

        几位应该还记得美国作家房龙。他写的《宽容》在1986-1990之间很火。他还有一本通俗艺术史《艺术的故事》,国内也有翻译出版的。我记得他谈到《艺术的故事》的创作动机,来自于某次他在旅行中途径一个边远地区的小镇,火车停靠的时候。他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背着乐器和画板走过,突然明白他的书是写给谁的。

        对人类精美文化遗产的普及和教育,互联网是一个最伟大的工具,就如印刷术在欧洲结束了普遍的愚昧无知一样。

    • 家园 【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续18)

      前一篇貌似对internet发了些牢骚,实际上这个事还是应该一分为二。

      早先跟着电台电视台的英语老师学音乐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毕竟在那个时代他们的资源也非常有限。后来发现平常用的《牛津英汉双解辞典》很有用,它后面附有一个世界名人录,出人意料的是里面的音乐家词条非常多,基本上八段以上的高手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能满足我一个初哥的需求。

      当然,自从有了互联网,音乐欣赏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开始首先是更好地满足了查找资料的要求。最先是靠雅虎搜索,慢慢的很多唱片公司、乐团、音乐家和音乐出版社都有了官网。再后来陆续出现了一些论坛。开始的时候论坛们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经过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乐迷逐渐聚集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水平坛子里。

      当年中文网上最常去的一家叫“爱乐人走四方”。这里有一批高水平的乐迷,多数人在内地,也有不少旅欧旅美旅日的,能更多地分享现场观看演出的心得。另外因为跟新加坡类似的原因,当时的香港音乐欣赏方面的条件也很优越,论坛里的几位老资格香港乐迷非常活跃。其中有位网名叫Patzak的尤其渊博。前一篇里提到的Patzak & Ferrier版《大地之歌》就是他推荐的。

      点看全图

      论坛里不乏业余高手,有自幼习琴的,有抱着总谱分析瓦格纳的。相当多的人还是实名发帖。其中一些文笔不错的,像马慧元、韩晓波等人,不仅至今还有文字在网上流传,有乐评结集出版,甚至干脆还转行进了音乐圈。

      这些网友以欣赏古典音乐为主,但是对其它类型音乐的态度也相当开放。不少人对京昆艺术颇有研究,有几位堪称票友。跟着他们学了不少东西。

      爱乐人论坛的影响不断扩大,甚至逐渐吸引了不少专业的音乐工作者。经常发言的有作曲家鲍元恺,黄安伦等人,还有李德伦的女儿这样的专业家属。鲍元恺还曾经就他的新作《炎黄风情》在论坛里征求意见。

      这些圈内人发表了不少回忆性的文字,以第一视角叙述了很多60年代以来的亲身经历。其中尤其有价值的是关于样板戏创作过程的讨论,大多为江青同志说了不少公道话。尤其意见一致的是大家都认为于会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为他后来的结局感到惋惜。

      然而,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短短几年之后,传统论坛纷纷受到了新兴社交网络的冲击,水量逐渐减少。加上一些其它原因,网管宣布了一个论坛关闭的计划,同时预告在关坛之前把新的集结方式告诉大家。

      可惜的是我当时挺忙,忘了关注他们的最后通知,等想起来去看的时候已经404了

      如果有河友知道这帮人现在在哪里聚集麻烦告诉我一声。

      走四方没有了,就又开始东游西逛寻找新的根据地,最后转进到了“伊美姬”。

      这是一个以分享为主的论坛,音乐类型更加丰富,老歌星周璇白光姚莉、新弗拉门戈、波萨诺瓦、法国香颂应有尽有,也有机会了解很多小众的唱片公司。台湾校园歌曲的回顾让老大爷们不胜唏嘘。

      点看全图

      那时候央视戏曲频道正在推京剧名家音配像系列,伊美姬也出现了很多应景的内容,涵盖了很多三、四十年代的京昆大师,让人过足了戏瘾。

      点看全图

      这里也有不少来自香港的资深乐迷,主打地水南音,和有浓郁八十年代风格的世界音乐。

      点看全图

      红番吉他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妙趣人生的ID,丰富的收藏加上温润如玉的文风,让众多乐友受益良多。

      有一段世界,妙趣人生明显提高了发帖的频率,让人颇有些应接不暇。终于有一天他发言说这个帖子发完,需要休息一段很长时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另一位香港网友发消息,告诉大家说妙趣人生因为身患绝症,已经悄然辞世了。

      ......

      我很怀念这位从未谋面的乐友,愿他的妙趣人生在天堂能得以延续。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踢细胞,camelry,桥上,大眼,
    • 家园 【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续17) -- 有补充

      这个系列是从唱片开始的,我想现在应该可以回头再说几句这个话题了。

      当时我的“收藏”,都是些33转塑料密纹唱片。内容以当时的群众歌曲和电影音乐为主,也应我的要求加进了少量广播剧和相声。数量有上百张,可以说相当丰富了。

      我还记得跟着马季的相声学了几句斯瓦西里语

      下面几段,可以为燕人河友的电影音乐贴做点补充: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渔家姑娘在海边

      闪闪红星里,我最喜欢的其实是这首:

      映山红

      去年一段时间,突然流行起《我和我的祖国》,其实曲作者秦咏诚也是六七十年代就已成名的作曲家,作品包括:

      满怀深情望北京

      我为祖国献石油

      这些都是新创作的作品。我的唱片还包括大量民歌民乐,包括小放牛,无锡景,放风筝,小河淌水,知道不知道,凤阳花鼓,放马山歌等等。

      写到这里我就想,建国前三十年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和改造是空前的,也很有可能是绝后的。这里的原因,一方面是有政府层面文化部门的系统组织,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可以说既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又有主动深入民间的意愿;既有从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的谦卑态度,又有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的使命感;还有通过苏联老师学习借鉴的现代西方作曲理论和技巧,和作曲家群体本身扎实的工作作风。

      当年李德伦还是谁讲起对民间音乐的再创作,要达到做中国的巴托克这种高度。这比现在只会给自己作品加民歌佐料和所谓原生态噱头的艺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话说虽然儿童时代对那些歌曲很熟悉,毕竟年代久远了。之所以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要归功于八十年代央视的一部音乐片《跳动的旋律》,把民歌经典重新演绎了一遍。我把节目录下来反复看,记忆又强化了很多。片中一位伴舞的小姐姐美若天仙,是海政歌舞团的张雁,至今念念不忘。

      六十年代中唱公司在香港成立了一家窗口公司叫百利唱片,出版发行中国的原创音乐,也包括那些著名的样板戏。

      比如这个:

      点看全图

      而这些作品,改开之后在大陆命运反转,成了政治不正确,或者不合时宜,中唱就拿给百利在香港继续出,最后成了硕果仅存的珍品,仍然广受海外华人的欢迎。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八十年代初我偶然在北京结识了一群香港朋友,在一起的几天交流非常愉快。后来一度保持很长时间的通信联系,有一年他们去我家乡旅行特意到我家来看我。从和他们的交谈中能够体会到不少香港市民相当左倾的政治倾向。说实话当时还蛮吃惊的。98年我第一次去香港,住在大浦村屋的朋友家里,天天和普通民众朝夕相处,更加深了这一印象。香港青年现在的思想状况,有TG官员归咎于香港居民的构成,什么三分之一49年逃港,三分之一文革逃港,天然的反共倾向。我听了就TM想骂娘,尼玛当年是深耕港澳,现在这样明明是23年来无所作为的恶果好不好?

      又扯远了。

      话说告别了小密纹唱片时代后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磁带时期,那是夏普777四喇叭收录机和蛤蟆镜流行的年代。前面几篇提过,开始都是转录和那啥,后来家父赴美进修,逛yard sales掏了一批东西,给他自己的是一些乡村音乐的黑胶,给我的是几十盒磁带。

      这批磁带里好东西不少,有霍洛维茨的贝多芬和肖邦,奥曼第、赛尔、伯恩斯坦等人的若干报纸版包括德九贝三,帕瓦罗蒂的拿波里民歌,有一盘我莫名喜爱的德彪西大海/夜曲/牧神午后。还有第一次听到的柴一钢,演奏者是叛逃前的阿什肯纳齐,等等等等。

      内容虽好,可磁带的缺点就是不耐造,很多都被我听坏了。

      后来我就去新加坡了:

      人在旅途

      在新加坡有幸结识了一位朋友老李,他的爱好是西方民谣、乡村、轻音乐和New Age,少许爵士,外加山口百惠和五轮真弓,帮我补了不少短板。

      老李从国内带了好多磁带,每一盘都用香烟盒单独保护起来。看到人家那么精心我真有点后悔没有好好爱惜我的那些磁带。

      老李虽然精心,奈何新加坡太潮,过了一段时间居然有些磁带发霉了。他心痛不已,只好想办法先送回了北京。

      老李最先介绍给我的应该是范吉里斯。但我一听发现以前听过,只是不知道名字。印象最深的不是《火的战车》,而是电影《南极物语》的插曲:

      南极

      这是片尾的片段,男主大家都认识吧?

      不过我第一次听这曲子是在电视台的时装秀里,灯光变幻中,干冰四起,一群长腿小姐姐踏着这音乐款款而来,如梦似幻有没有?

      还有为NHK系列片《丝绸之路》作曲的喜多郎。

      丝绸之路

      话说喜多郎有年去新加坡演出,在樟宜机场被拦下来,说你头发这么长不能入关,除非你剪了。喜多郎说八嘎,没有长发我哪有音乐的灵感。双方各不相让,结果是喜多郎调头飞回了日本

      另外一个日本人宗次郎的作品大黄河,似乎更喜欢一点。

      大黄河

      那时候两位领导还没到,我们两位好基友就一起租房,一起寻遍当地音像店淘碟。又在同一天各怀鬼胎出门,到晚上不约而同各自买了台HiFi回来。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我搬家时,基友送了我张喜多郎的CD留念。

      话说新加坡地处东西方的十字路口,交通方便人员往来频繁,文化市场也非常繁荣,可以很方便地淘到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音像产品。

      不过那时候挣钱不多,买东西都精挑细选。不夸张地说,我当时买的头100张CD,片名,价钱和购买地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最早一次买了四张,分别是Vangelis、Kenny Rogers、Simon & Garfunkel和龙眼荔枝的精选集。

      而面对琳琅满目的古典CD,老李劝我先暂时别碰,因为坑太大,水太深,一旦开始买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了。

      于是我憋了很久,其间只买了一个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全集(因为猫和老鼠),和海汀克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集。都是飞利浦小双张,好听不贵。

      还有就是陆续买了些中国音乐。话说二十多年前有批香港音乐人,专注于高品质的中国民族音乐制作,比较出众的有易有伍的雨果公司和马濬的金弦公司。当时内地唱片制作水平不足,欧美日的公司又没兴趣,这时候这些公司的出现就非常及时地填补了这些空白。尤其是雨果老板易有伍,在很多民族音乐艺术家的生涯晚期几乎是抢救性地完成了一大批录制工作,可以说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很多老艺术家,比如郭兰英、郭淑珍等人,都在雨果留下了高品质珍贵的录音。

      雨果唱片还包含很多前三十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话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并不是一个特别能歌善舞的族群,而那些民族乐器也没有经过充分的交响化改良。虽然有优秀的独奏作品传世,但合奏起来总没有那么和谐悦耳。具体来说,一是单件民族乐器大多个性太强,二来缺少合适的低音乐器。这个时候民族音乐交响化就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比如这个雨果录制的民族管弦乐: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乐曲在西洋乐器中加入笛子,板胡,很好地兼顾了协奏效果和最炫民族风,高潮之处出现的唢呐更是神来之笔,这么多年真是百听不厌。

      易老板本人也有比较深的苏俄情结,苏联解体后敏锐地抓住机会跑到前苏联低价录制了一批珍品。

      说来也巧,出于对发烧音效的追求,这几家公司不约而同录制了京胡和大鼓合奏的《夜深沉》,论京胡演奏我选雨果,而大鼓的音效则是金弦版更胜一筹。

      马濬后来跑到美国新开了家公司一听钟情,又把以前的录音重新制作了一把。现在市面上的大概只能看见一听钟情版了。

      夜深沉

      没找到想要的视频,上面这个可以看个大概意思。

      说到这里我又要唠叨几句,几年前中央广播民族乐团送戏下乡到我们村慰问侨胞,演出曲目里有这个夜深沉,现场的效果真不是啥音响设备可以比的。

      此外还慢慢开始听一点爵士,除了欧美音乐人的唱片,在新加坡还有很多日本录音公司的唱片,比如说JVC。这些唱片大多数制作十分精良,音效也非常好。遗憾的是大多数日本歌手的英/法/西语让人无法接受,只有小野丽莎和铃木重子几个少数的例外,所以买的不多。

      回头说古典音乐。实际上开始不敢多买,除了怕一发而不可收,对唱片的选择也是不小的挑战。

      九十年代或许可以说是唱片业的最后辉煌。在古典音乐这一块,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并购重组,像RCA成了BMG,CBS并入Sony。美国的Mercury先为Philips收购,后来又一起同Decca合并,但是基本上还保持原有品牌的制作风格和历史脉络。另外多数厂家的唱片设计也还沿袭过去的传统,比如EMI的黑红色系,RCA的报纸版,DG的大荷花系列等等。

      从资源和制作偏好上讲,几大公司各有擅场。

      Decca以歌剧见长,自诩为The Opera Company。他们的一个经典制作是萧提爵士(aka锁二弟)指挥的,史上第一个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的完整录音室录音。Decca邀请当时各个角色最出色的演唱者,并和演员们签订协议,10年内不能为其它公司录制相同角色。这招太狠了 ,一个演员歌唱生涯的高峰能有多久啊。90年代这套CD经过重制以新包装发行,我在新加坡一家唱片店看见几次都没舍得买,直到老板为我亮出了70% off的标签。

      Philips擅长室内乐风格的制作,长期合作的有布伦德尔,海布勒,内田光子,格鲁米欧和美艺三重奏,圣马丁室内乐团等。另外也不缺大型乐队的录音,像海汀克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团和科林戴维斯爵士的歌剧等等。90年代飞利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是180CD装的莫扎特大全集。

      EMI在二战前后欧洲名家的资源上拥有优势,从富特文格勒到卡拉斯群星荟萃。这部分归功于其著名制作人,商场上长袖善舞的李哥,而李嫂就是前几天介绍过的歌剧红伶施瓦茨科芙,她在EMI也有很多录音。

      而DG因为六十年代后抱住了伯姆、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等人的大腿,加上和柏林/维也纳爱乐的良好合作,很大程度上主导了CD时代开启后的新录音制作。

      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拥有CBS和RC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欧洲出走的大部分名家,像拉赫玛尼诺夫、海菲茨、瓦尔特、霍洛维茨等人大多在这两家留有重要的录音。

      这里有一个另类的兄弟,就是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Μелодия/Melodiya),前两天gasarak河友贴过照片的。不用说,他们本身拥有的苏联音乐资源已经足够雄厚,但还有一部分宝贝是当年苏联红军从德国唱片公司抢回来的录音母带。Melodiya用这部分德国母带出版了很多珍贵唱片。稍显遗憾的是当时市场上销售的并不多,能不能买到要靠唱片店老板的品味了。

      当时新加坡有好几家大型的唱片店,像Tower records,远东等等。我最常去的是HMV,它在闹市区乌节路拥有一个三层楼的店面,其中三楼有一半是封闭的古典区,非常安静,给顾客绝佳的试听体验。这里每年还向顾客免费赠送各厂牌的唱片目录,DG、Decca/Philips和EMI的尤其精美。当时真是翻看这些目录就觉得非常享受,到现在那些目录我还都珍藏着。

      这么多唱片咋选呢?应该讲一开始对曲目的选择主要还是基于自己的积累,那唱片该买哪一版本呢?好在那时获取资讯的途径已经多了很多,可以上网查,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也有不错的资料。

      一开始,作为初哥,很自然地依靠起那些流行的榜单。企鹅三星戴花,留声机百大,日本唱片艺术300名盘,美国TAS发烧天碟,等等。

      依靠榜单当然有它的好处,按图索骥容易上手。但榜单的作者来自不同国家,有明显的偏向性,比如企鹅和留声机的选择就过分偏重英伦三岛,这样难免漏掉很多好碟。

      而且那时我还有个执念,只买立体声,不碰单声道。回过头来看,真是差点错过了一大批宝藏。

      几大公司里,RCA和Mercury在50年代早期就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立体声技术,分别是Living Stereo和Living Presence。Decca稍慢一步也跟了上来。而EMI和DG直到60年代初都还有不少单声道的制作。

      可是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那是多少巨星的辉煌巅峰岁月啊!

      首先帮我破除心里障碍的是EMI推出的卡拉斯全集,大部分是单声道,但感人至深的演唱比比皆是。

      而让我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的关键一张唱片,是Decca出的马勒《大地之歌》,由瓦尔特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唱者是男高音Julius Patzak和女低音Kathleen Ferrier。其中Ferrier录音时己身患癌症,自知不久于人世,唱来也特别凄婉动人,让这个版本成了她本人的旷世绝响。

      但是总的来说,大厂对单声道历史录音的制作,至少在90年代还没有充分重视。一些厂牌为了减噪就简单把高频滤掉,这样就牺牲掉很多音乐细节。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像Pearl, Music & Arts, Tahra等小众公司逐渐进入历史录音重制的领域。他们录音工程师的理念,是在降噪和保留音乐细节方面找到一个平衡,制作的录音,虽然仍有明显的噪音,但爱乐者的耳朵经过适应可以很好地消除其影响,而把注意力倾注在美妙的音乐中。

      很多二三十年代大师的录音,虽然版权期已过,但母带在大公司手里拿不到。这些小公司就去市场上收集保存较好的黑胶,精心清洗,再请大牛录音师转录,出的唱片比原厂产品还受欢迎。这中间的典型代表是Pearl公司重制的施纳贝尔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后来加入这一领域的还有Naxos公司。这本是一个以廉价唱片著称的品牌,我第一次见是在一家图书馆,一大排古典音乐录音,多是Naxos请捷克匈牙利等东欧国家音乐家录制的,显然节约不少成本。香港的马可波罗唱片公司为很多内地乐迷所熟悉,它其实是Naxos的子公司。马可波罗的《梁祝》里,小提琴手西崎崇子就是Naxos公司的老板娘。

      Naxos公司请来录音大牛Mark Obert-Thorn(记得他好像也是Pearl版贝钢奏的工程师),重制了一大批历史录音。其中包括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演奏自己的全部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狂想曲,海菲茨的协奏曲合集,当然还有再次重制的施纳贝尔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海菲茨演奏中不苟言笑,身体不动如山,很多人觉得他琴风冷峻不近人情。但是听听他30年代前后的贝小协,特别是末乐章里表现出的醉人的浪漫情怀。还有柴小协里无人能够模仿的酒香浓烈的醇厚音色,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如果只关注他晚年的立体声录音,而错失了其技术巅峰时期的珍品,该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那几年在新加坡,陆续收集了几百张CD。当时天天乘地铁上下班,坐在新加坡地铁整洁舒适的车厢里,捧着Aiwa discman,一路聆听我心爱的音乐,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后来来美国时这些CD成了我唯一被抽关税的行李。

      说实话在美国还没有新加坡HMV那样档次的实体唱片店,但唱片卖场也不少。我的好多Naxos历史录音还是在Best buy买的。另外就是多了很多一些线上商店,其实开始还是邮购店,比如当时美国的BMG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缺点是货不大全。

      后来我的一大发现是欧洲的一些网店,德国法国的都有,最棒的是英国的MDT Classics。美国的买家要付点邮费,但不用付VAT税,总的来说价格还算公道。最大的优点是货品极全,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有,而且后来视频资料出得也快,我的基洛夫芭蕾大部分是从那买的。

      那个时候CD问世已经有20多年,各种后继的存储格式不断出现,但一直都没能一统天下。当时市场上可以看到XRCD、XRCD2、DSD、DVD Audio、SACD等格式的唱片,让人眼花缭乱又犹豫不决,只好持币待购。我只是买了有限的几张,像什么黑教堂,白教堂,当铺爵士之类的尝尝鲜。

      顺便说一句,据说CD刚出现的时候,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一张唱片定多长的播放时间。于是索尼的老板找卡拉扬商量,卡老师说这个好办,你就定一个能容纳整首贝九的时长。

      按当时多数指挥的演绎,这个标准后来定在74分钟。

      于是动作比较慢的柴利必达凯悲剧了

      光盘的标准讨论其实也没延续久,真正的互联网时代就来临了,很快MP3成了事实上的标准,之后更有YouTube的出现。虽然也有APE, FLAC之类的无损格式支撑,但这都已经没CD什么事儿了。

      唱片的黄金岁月无可奈何地终结了!

      在这个过程中,先是实体唱片店备受冲击,最令人伤感的是我所钟爱的新加坡HMV几年前就关门大吉了。不仅如此,连那些线上唱片店也纷纷倒闭,很遗憾MDT也是其中之一。这之后不久我发现在MDT买的海布勒莫扎特钢协全集装错了一张碟,可惜已经找不到店家更换了。

      除了经销商,唱片厂家在冲击中也经历了重新洗牌。DG,Decca/Philips现在都是环球的一部分;BMG也与SONY合并;EMI则并入了华纳,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华纳已经停止使用EMI的logo,新出的老录音的改成华纳范了。

      伴随着这种变化和孩子的成长,我听音乐的习惯也在慢慢改变,真是怀念过去那些悠然自得逛唱片店的美好时光。有时候我跟娃说现在很少有心情和完整的空闲,听唱片的时间还不如听现场的多。

      不知道这应该是喜还是忧。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踢细胞,拈花虎,高中三年,ccceee,大眼,桥上,camelry,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写错了,《指环》是打七折。 -- 补充帖
      • 家园 补充一个也值得寻觅的收藏 -- 有补充

        年长一些的我也凑个热闹:

        你说得都是“大牌子”的录音公司,我补充一个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字“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它也出过一些非常棒的黑胶片,我有八片套的,奥曼迪指挥的费城交响乐团的52首交响乐精品集 - “The Spectacular Philadelphia”(52 Light Classical Favorites)。

        直到今天听起来,还是感到震撼。

        除了一点点丝丝的转盘声外:

        音域之宽,音色之真,音效之广,强弱之对比,细节之清晰,风格之鲜明,现场感之强烈。。。。

        都不但不输现代技术的进步,而且更具欣赏性的享受。

        黑胶确实不负盛名!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现场音乐是最珍贵的享受 -- 补充帖

        一定要坚持欣赏现场音乐的习惯,不管是朋友的家庭聚会,或者是小型的室内乐,还是音乐厅的交响乐。只要完全地原声聆听(没有任何音响设备),水平高低都行,社区乐团也会有非常精彩的表现,甚至是初学者也能让你享受,可以体验和思索一些平时忽略了的“美”和“人生”。

        你会发现,那些声音在不同的回音环境中,绝对是千变万化的,都无限无比地动人心弦。因为演员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每次表现,是不可能完全地相同的。他的情绪和发挥,你都能清清楚楚地感受。

      • 见前补充 4535299
      • 家园 《映山红》不错,

        点了你的链接。记得这个旋律。那时人小,不欣赏这样婉转的,还是《红星歌》等比较带劲儿。

        还得说,《闪闪的红星》是文革中的一个异数。两年后文革以政变的形式结束。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实践竟然以这种形式结束。。。文革那种极左的社会状态不会持久的。这是原因之一吧。

        你这帖子信息量太大。

    • 见前补充 4534249
    • 家园 【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续16)

      上一篇里有评论提到电影《火红的第五乐章》里的接吻镜头,这我还真是没印象了。

      我头一次感受这一类型的视觉冲击是在更早的一部英国电影里:

      水晶鞋与玫瑰花

      实际上这就是一部音乐剧版的Cinderella。不过这部戏里我反倒对音乐没怎么注意,而是经常被片中低胸装出场的小姐姐们搞得心旌神摇。现在回过头一看,嗨,这有嘛啊?

      当然,还有接吻镜头。当时有一期的《大众电影》杂志,在封底登了这部戏的剧照:

      点看全图

      矮马,居然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上万读者参与的大讨论,轰动一时

      另外一部在当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是埃及电影《走向深渊》,讲一埃及美女大学生留学法国,被摩萨德特工策反的故事。电影里有一段巴黎夜总会艳舞的场景,类似红磨坊的那种风格。

      走向深渊

      尼玛当时我幼小的心灵绝对受到重击

      不过重击归重击,我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冷静,捕捉到了片中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音乐(10分30秒处)。

      那是片中女主角刚到巴黎时的背景音乐,分明是两只老虎的旋律嘛。当时我就震惊了,这咋还有打倒土豪呢?尼玛埃及人想造反不该是打倒法老么?

      过了很久我才整明白这本来就是一法国歌Frère Jacques:

      雅克兄弟

      到英国又变成Brother John:

      约翰兄弟

      这首歌流传到中国变成了《打倒列强》、《打倒土豪》、《打倒老蒋》等等各种打倒,当然还有《两只老虎》。其实之前就已经有各种欧洲主要语言的版本了。

      这曲子这么流行,几乎不可能不遭到古典音乐家的毒手。

      于是隔壁的马勒下手了:

      马勒版《两只老虎》

      Mahler - Symphony No. 1

      其实说来说去,八十年代早期正经的音乐普及平台还是不多。大伙就瞎听,而且很多时候音乐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盗版翻唱扒带子,很多时候不知道曲名,不知道演绎者,也常常听不懂歌词。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不知名的动听旋律刻在脑子里难以忘怀,直到多年以后慢慢找到了出处。

      比如当时有一盘流行的无名口哨音乐磁带,印象最深的是这首:

      A Fistful of Dollars by Ennio Morricone

      后来才知道是出自大师之手。

      至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不少是Brothers Four唱给我们听的。

      哥儿四个最出名的歌就是这首《那些花儿都去哪儿啦?》。或者说,这首歌最出名的演绎者是Brothers Four。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T

      这首著名的反战歌曲,据说最初是一首乌克兰民谣。歌词的创作灵感来自肖洛霍夫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别问我谁是静静。这歌火了以后也传回了前苏联,被前苏的民谣歌手做了少许符合国情的修改翻唱了一把:

      Zhanna Bichevskaya - Where are all the flower

      另一位著名的演唱者应该是反战立场更激进的Joan Baez:

      Joan Baez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Joan Baez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B站的这个效果很差)

      常听的还有双方各自的《五百哩路》:

      琼版五百哩路

      兄弟版五百哩路

      那个时代的民谣女歌手如果列个单子,我的首选应该就是Joan Baez。

      虽然她最广为人知的是那首 Diamonds and Rust ,以及她和Bob Dylan纠缠不清的恋情。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首:

      Donna Donna

      还有俺媳妇的最爱卡朋特。当年处对象的时候我俩在她学校附近轧马路,从路边的音像店里传出来这首歌:

      卡朋特,什锦菜

      媳妇说好听!我马上毫不犹豫冲进店里花了八块大洋买下我人生第一盘原版带送给她。

      尼玛那时候我每月生活费也就20多。

      可惜卡姐姐红颜薄命。

      同样英年早逝的还有Eva Cassidy:

      Eva Cassidy - Autumn Leave

      这位以业余身份演唱的歌手,生前没有大红大紫,仅仅在家乡DC地区有为数不多的粉丝。去世后才由大西洋彼岸的英国音乐人介绍给更多的听众。她留下的录音虽多是翻唱,但仍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另外也要缅怀一下不久前刚刚去世的Kenny Rogers:

      Lady

      美好的回忆不应该只带来伤感,也聊点开心的。

      不久前偶尔看到这段视频,欣喜地看到Zamfir老大爷还在登台表演:

      孤独的牧羊人

      看看听众中多少人为之动容。

      当年经常为Zamfir伴奏的,是在八十年代陪伴我们的三大轻音乐乐团之一,“詹姆斯·拉斯特”乐队:

      James Last, Georghe Zamfir - 孤独的牧羊人

      另外两家是

      曼托瓦尼乐队

      和:

      保罗·莫里哀乐队

      三大里最喜欢的还是James Last,他们当年在Polydor出的CD买了不少。

      偶然看到的视频还有:

      Frank Mills Music Box - Official Video

      虽然感叹Frank也已经变成一位真正的老大爷,但他的笑容和熟悉的旋律还是让人深受感染。

      在中国,可能是因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颜值高一点,多数人听过的是小克版:

      音乐盒舞者 - Richard Clayderman

      但是应该记住最早用这首乐曲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是Frank他老人家。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袁大头,独草,踢细胞,camelry,燕人,桥上,一直在看,大眼,
    • 家园 【原创】50岁老大爷的爱乐经历 (续15)

      回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话题。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音乐知识也不都是英语老师教的

      当年央广星期天有个节目叫《一支外国名曲》,我好像是碰巧从第一期就开始听了。最早介绍的曲目是这些当年很流行,现在却不太常听到的:

      溜冰圆舞曲

      乘风破浪圆舞曲

      经常被人搞混的: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当然还有: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这个节目只有15分钟,介绍蓝色多瑙河的时候只能简单说几句,不然全曲就放不下了。讲了好几期圆舞曲,让我怀疑央广手头是不是只有一盘打口磁带

      某次到朋友家聚会喝酒,主人说起小时候偷偷播放家里的反革命黑胶唱片,头一次听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那种灵魂出窍的感觉,跟我的经历蛮像的,心有戚戚焉。

      貌似不少同龄人也都是从圆舞曲开始接触西方音乐的。

      不过今天先不多说施特劳斯他们一家,再说点肖斯塔科维奇。

      老肖的第二号圆舞曲,出自第二号爵士乐组曲。舞曲并不缺少多数同类曲目的华丽和热烈,同时还有那么一丝伤感和忧郁,一些神秘和暧昧,有时候甚至能体会出一丝阴谋的意味。

      肖斯塔科维奇 - 第二圆舞曲

      【手风琴&小提琴 】 第二圆舞曲/肖斯塔科维奇

      篇幅不大却能表达如此丰富情感的一首曲子,自然也遭到了不少电影导演的严重喜爱。想起有哪部电影里用到过么?

      举个栗子:

      大开眼戒

      还有,姜文的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 - 看片头

      可能因为曲风的原因,虽然音乐家们还算是经常演奏老肖,但他的音乐似乎在日常生活里存在感不太高。不过下边贴的这段《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选段,二十几秒钟后很多国产老电影的影迷应该会觉得似曾相识吧

      肖斯塔科维奇 《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第二乐章

      说起老电影就想起当时一部日本片子叫《火红的第五乐章》。故事情节早已忘了,只记得影片让我认识了贯穿其中的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特别是末乐章:

      火红的乐章

      那以后不久电视台放了一部北京马拉松的纪录片,背景音乐用的就是这个片段。

      当时北马还是从工人体育场出发的,激昂的乐曲声中万头攒动争先起跑的场面令人至今记忆犹新。虽然我如今自己也已跑了十几个全马,想起那个画面仍会觉得热血沸腾。

      提到德沃夏克也让我想起一段遗憾。几年前收拾屋子,偶然发现一张乐团的音乐会宣传单,曲目有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独奏是前苏联名将罗斯特罗波维奇。

      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 小泽征尔指挥

      这是我最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而老罗又是我心目中此曲的最佳演绎者。

      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我看到这张传单时,不仅音乐会日期已过,连老罗本人也已仙逝了

      又过了很多年,为庆祝捷克建国一百周年,捷克爱乐乐团全球巡演来到俺们村,演出了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和新世界交响曲。

      点看全图

      这样的曲目,这样原汁原味的现场演出是绝对不能再错过了:

      点看全图

      多少算是了却了一段心愿。

      八十年代开始陆续有很多青年歌剧演员在国际比赛上获奖,女的有胡晓平、梁宁、迪里拜尔等,男的有张建一、傅海静等。不过因为普及率的关系,平时并没有多少机会听到他们本专业的演唱。直到有一天,记得是春节期间,家里有父母的朋友来访,我端着饺子回自己屋,打开电梯,刚好赶上《莫扎特的婚礼》开演。因为看见梁宁的名字,感觉好奇想一听究竟,没想到从此歌剧之门就算是为我打开了。

      良好的感觉从序曲就开始了: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当年登台的演员中,现在还记得的也只有女中音梁宁了,她在剧中反串书童凯鲁比诺,一曲《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深得我心:

      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另一首是费加罗唱给凯鲁比诺听的:

      不要再去做情郎

      熟悉了这个旋律,后来看到电影《莫扎特传》里小莫PK萨列里的片段时不禁莞尔:

      莫扎特PK萨列里

      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我运气不错,第一次听歌剧,就碰上这么一个对初哥友好的剧目,还是全中文版,又有饺子,感觉完全没有欣赏障碍。

      那时候还有一网红作家叫蒋子龙,写了几部关于企业改革的小说。其中之一叫《赤橙黄绿青蓝紫》,后来改编成电视剧。有段剧情是钢厂汽车队新任美女副队长解净到小混混刘思佳家里做思想工作,进屋后没见人,一不小心触发了一个机关,屋里瞬间响起这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

      标题【这么帅的竟然是女孩子】西本智实指挥 卡门序曲 (credit to camelry 河友)

      小混混的扮演者陈宝国凭此剧一炮而红,而我则是借它初识了《卡门》。

      巧的是多年以后,我第一次进歌剧院,看的就是《卡门》。

      国家大剧院版《卡门》

      说起来《卡门》是可以说是另一部初识者友好的剧目。不仅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音乐也是名段频出,高潮迭起,自始至终没有冷场。

      哈巴涅拉

      吉普塞之歌

      斗牛士之歌

      儿童合唱

      还有一段据说很多人会跟某些其它乐曲分不清:

      《卡门》第三幕间奏曲

      比较一下:

      格里格 - 晨曲

      柴可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

      我觉得还好吧。

      顺便说一句,晨曲开头的那个长笛手,原来是我们村文工团的首席,跳槽走了怪可惜的。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一直在看,cctothere,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