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一骑兵军(引子) -- 梦秋

共:💬210 🌺125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件事情战后成为公案

            图哈认为西南方面军特别是布琼尼根本就不该围攻利沃夫,矛头直指叶戈罗夫和政委斯大林,斯大林则认为是加米涅夫下达的围攻利沃夫的命令,布琼尼是奉命行事,以图哈的部队兵力已经可以攻下华沙,他是在推卸责任。不管是谁下的命令,在华沙战役波兰发动反击的时候西方面军竟然毫无准备,远在明斯克的图哈两天后才发布撤退命令,他自己麻痹乐观的责任不能因为分兵洗掉。

            • 家园 华沙战役的失败

              赶脚有下面几个原因:

              1、图哈过于乐观,而且指挥所过于靠后,无法即时掌握部队的情况。

              2、西方面军部队过于疲劳,后勤也无以为继,全凭一口气撑着。一旦敌人不垮,自己就要崩溃。还是兵圣睿智: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这也是二战后期,苏军兵临维斯瓦河左岸的时候,并不急于渡河攻占华沙,而是秣马厉兵,整顿部队和后勤。可以说是充分吸取了这次华沙之役的教训。

              3、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齐头并进,主次不分。最关键的是这两个攻击方向无法互相支援,都怨那个普利皮亚特沼泽地。既然如此,当初西南方面军也许不该投入如此多的兵力。

              4、敌人方面,毕苏斯基一战时在奥匈帝国麾下带兵和俄国作战(从不与英法交战),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为了遏制红色苏联,大力援助毕苏斯基,这也是波兰入侵苏联的缘由之一(历史恩怨是其二)。华沙战役,毕苏斯基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华沙和波兰(虽然波军可战,军械充足,但苏军兵临城下、风声鹤唳,重振士气并不容易)。这也是波兰和西方友谊的基础。

              • 家园 有一种说法是托洛茨基和斯大林都想先入华沙为王

                所以难以形成合力,对于当时党内地位还不高的斯大林尤其重要。但图哈就像苏德战争初期同一职务的巴甫洛夫在敌人反击时对前线一无所知,部队完全自生自灭,这一点他作为西方面军一把手难辞其咎,他的部队中有沙俄旧军官,军事经验并不差。他后来悲剧性的结局和他这个时候当托洛茨基的枪有很大关系。而真正对此事有借鉴的是柏林战役,如何划分朱可夫和科涅夫的战役范围时斯大林肯定想到了这件事。

      • 家园 布琼尼的战术的确和二战东线中后期苏军的战术很相似

        都是在敌人的防御周边不停地用试探性的进攻找出弱点,一旦有某个局部达成突破,立刻将所有的机动兵力、甚至抽调出正在其他方向上鏖战的部队投入这个突破口,毫不留情地撕裂敌人的防线。这就是大纵深装甲突破的雏形吧?图哈切夫斯基的战术在这点上和布琼尼也很想象,都是为了达成突破不惜削弱其他方向的风格。如果图哈能不被杀,二战初期苏军的态势应该会好很多吧?

        转载一下拿皇的老帖子:

        发信人: napolen (风准备着为期末考试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33--坦克,进入突破口!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1 16:08:50 1999)

        卫国战争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许就是坦克的大量使用,这使得整个陆战的样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这也是整个欧洲战场的最重要特点。红军之所以能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与红军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坦克战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红军认为坦克是运动,攻击和防御的最佳搭配,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将坦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们看来,整个陆战的中心就是坦克战,其它兵种都是配合坦克部队的。全军要以坦克部队的利益为利益,以坦克部队的胜利为胜利。

        红军的防御第一位的就是对敌坦克的防御,而进攻就是以其它军兵种来保障,掩护坦克部队到达突破。

        与希特勒专门注重坦克的防御能力,以至造出了像虎王,鼠式坦克不同,红军注重的是坦克各种性能的综合,包括经济性在内。

        因此,红军的坦克部队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配合诸兵种合成部队作战的部队,主要是各独立坦克军,旅,团,以及配属合成部队的其它坦克;另一种则是单独的坦克部队,主要是6个坦克集团军,和其它被编入快速集群的独立坦克部队。

        乍一看这些坦克部队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他们的作用大相径庭。举个例子,战后红军的编制中一个合成集团军有83000人,1541辆坦克,832辆步兵战车,1100辆装甲车,而一个坦克集团军有54000人,1416辆坦克,993辆步兵战车。令人惊异的是,一个合成集团军的坦克比一个坦克集团军的还多。但其实这正是红军坦克战思想的体现,合成部队是由其它军兵种和配属的坦克部队组成,他们的任务是进攻撕开突破口,掩护坦克部队进入,防御时削弱敌军的力量,尤其是坦克力量,为坦克部队的反击作准备。配属合成部队的坦克往往更注重火力与防御力,实际上红军的重型坦克如KB和NC式主要就是编成独立重型坦克旅,团,营,配属合成部队作战。合成集团军虽然有大规模的坦克部队,但也有很多其它突击力,运动力较弱的部队,如步兵(装甲车〕和牵引火炮,这些都是坦克集团军所没有的。 未完,待续

        发信人: napolen (风:休息,休息一会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34--坦克,进入突破口!2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l 3 15:42:34 1999)

        而坦克集团军则担负着主突的任务。坦克集团军和其它一些坦克部队与加强部队一起,被编为方面军快速集群。当合成集团军撕开突破口后,快速集群就从突破口进入敌军纵深,向敌军后方快速挺进,直到他所能到达的最大纵深。一路上,快速集群应该绕过敌人的抵抗据点,直扑战役目标。因此快速集群应当有较强的突击力和机动力,一般由中型坦克,自行火炮与重型机械化步兵为主。

        我们可以总结出红军一般的进攻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是猛烈的炮兵与航空兵火力准备,摧毁敌军的防御阵地:然后是诸兵种合成部队在配属的坦克部队掩护下向敌军防线发起突击:当指挥员判断突破口已经打开(可能只有1,2公里,甚至几百米〕,就会出动快速集群,向敌纵深猛扑:而合成集团军则跟在后面,扩大突破口,肃清残敌与抵抗据点:当战役突破完成后,合成集团军一般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和其它一些机械化部队一起编成其自己的快速纵队,随方面军快速集群之后挺进。

        打个比方说:合成集团军就象高涨的水位,将堤坝压出一道缝隙:坦克集团军就象一股汹涌的洪水,从这道缝隙中奔腾而下,所到之处冲毁一切:合成集团军则随后象一片平静的大水,慢慢上涨,直到淹没整个地区,浸透房屋,使它们坍塌。

        当然红军这种战法也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1941年,莫斯科反攻的时候,由于坦克不足,红军的快速集群主要是由骑兵与滑雪部队再加上少数空降兵组成,这种部队虽然有一定的机动力,但火力与防御力均不足,面对敌军的反冲击和坚强抵抗往往无能为力,甚至会遭受损失。在突向维亚兹马的战斗中,组成快速集群的红军第33集团军,近卫骑兵第一军,空降4军就由于德军防御严密,无法攻克维亚兹马,合围德军,反而被德军合围,损失惨重。

        1942年,红军组建了将坦克军与步兵师混编而成的坦克集团军。并投入斯大林格勒反攻。未完,待续

        发信人: napolen (风:休息,休息一会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35--坦克,进入突破口!3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l 4 16:23:06 1999)

        但是,这种编制的效果也不好。主要是步兵师无法跟上坦克部队。导致在战斗中,坦克部队往往孤军深入,得不到其它兵种的配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攻阶段,西南方面军突击德顿河集团军群侧翼时,巴达诺夫将军指挥的坦克24军就由于突入敌军纵深过远,没有其它支援,在塔秦斯卡娅地域被德军合围。这甚至惊动了斯大林本人,他亲自打电话给朱可夫,说“千万不要忘了巴达诺夫,要救他出来”,并指出“今后如果要突入比较远,最好不要让一个坦克军单独去”于是在此后不久,红军改编了坦克集团军,改为辖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和一些其它支援部队。这样,红军的快速集群就有了一定的综合作战能力,可以独当一面,在敌军纵深如入无人之境了。

        卫国战争后期,红军的这种战术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在1945年初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作为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快速集群的近卫坦克第1,2,3,4集团军,大胆突入敌军纵深,超越了后退的德军,抢先占领德军的一系列防御地带,在遭遇战中歼灭了德军的战役战术预备队,3周之内横扫整个波兰。快速集群的进攻速度达到每昼夜70公里以上,脱离各合成集团军达100公里。由于红军坦克部队的迅猛突击,除了在第一道防线和如波兹南等少数几个要塞城市外,德军基本上没能作出有效的抵抗。而在远东战局中,红军的坦克部队更是大显神威。后贝加尔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的进攻速度甚至达到了每昼夜150公里,这相当于一周从北京打到武汉。日本关东军根本无力反抗。

        当然,红军这种战术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也有让坦克集团军去突破德军防线(如柏林战役中,朱可夫元帅就让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在近卫第8集团军的地域内投入战斗,突击赛洛高地),甚至让坦克集团军去打防御(如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中,坦克第6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各加强了一个步兵军之后就受命组成合围正面,阻击德军)。但一般来说,在坦克部队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是不提倡这样做的。未完,待续

        发信人: napolen (风:休息,休息一会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36--坦克,进入突破口!4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Jul 5 20:52:49 1999)

        红军的战法不仅在苏德战场上大显神威,在其它战争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争论红军与美军的战斗力强弱,其实他们较量过,那就是在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使用着苏式装备,驾驶着T34坦克突破38线。他们采取了红军的战术: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7个步兵师以坦克为先导突破敌军防线。而后坦克部队向纵深猛插。面对T34坦克,南朝鲜军无计可施,一旦T34突破防线,深入敌后,南朝鲜军的防御就会崩溃。开战第一天,人民军占领开城;第二天占领议政府;第三天占领汉城。这时美国人就已经宣布,南朝鲜军不复存在了。

        在大批M26坦克和其它增援部队到来之前,美军面对人民军的坦克战法也无可奈何。7月5日,美24师的史密斯特遣队与人民军交火,几乎立即被全歼。7月20日,人民军攻占大田重创美24师。师长威廉.迪安在拿着一支火箭筒准备打坦克时被人民军俘虏。只是在后来美军不断增援,人民军消耗殆尽的情况下,由于麦克阿瑟的任川登陆,才改变了朝鲜战局。

        应当指出的是,朝鲜战争中,人民军的坦克战法并没能完全按照红军的来。主要是因为坦克与机械化部队数量不足。战争爆发时,人民军只有150辆T34坦克和几十辆CY-76自行火炮。相当于半个坦克军。由于数量不足,加上没有其它机械化部队支援,人民军的坦克部队无法象红军那样长驱直入。只能作战术性的突破。实际上,人民军的坦克部队除了编成一个独立坦克旅外,其它都被用来支援步兵。突破敌军防线而去的人民军坦克其实只具备红军的形,而不具备神。因此,在美军参加战斗后,人民军的进攻速度就大大降低了,使得美军得以“以空间换时间”,将大批部队运抵。最终导致战局的改变。如果人民军能有一个坦克军,一个机械化军再加上几个自行火炮团和一些工兵与运输兵,将之组成一个快速集群,一突破38线就让他们直扑釜山.那么完全可能在7月中旬美军主力到达之前结束朝鲜战争.而这大概需要再增加300辆T34和100辆自行火炮。

        如果这仗让红军来打的话,恐怕美军早就给赶下日本海了。

        未完,待续

        发信人: napolen (风:休息,休息一会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37--坦克,进入突破口!5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Jul 7 13:21:52 1999) WWW-POST

        相比之下,志愿军坦克部队的表现则令人失望。虽然在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也有相当数量的坦克部队入朝参战,但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果。

        从我军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志愿军的坦克基本上是分散使用。主要是打打埋伏或是抽个空子朝敌人阵地打两炮。很少见到营以上规模的集中使用,甚至连象人民军那样支援步兵进行战术突破也几乎没有。总的来说是在把坦克当自行火炮用。

        当然,这与当时阵地战的特殊情况有关,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军坦克战术不行。

        其实没认清坦克作用的军队有很多。在二战中真正可以说打了坦克战的也只有苏德美英而已。这四国中,英军的战术相当拙劣,经常被远少于己方的德军打得落花流水。而美军则基本上没有遇到很强的对手。因此真正谈得上坦克战能手的也就只有苏德两家。

        德军是坦克战的发起者,在这方面有相当的造诣。但在后期,德军的坦克战思想发生了重大偏差。过于强调防护力,造出了一群诸如虎式坦克之类的铁甲怪物。机动力极差,火力也一般。基本上无法进行机动作战,也是在当自行火炮使。这样的坦克就相当于可移动装甲炮塔,只能用于半固定的反坦克作战,根本无法象红军那样突入敌军纵深。丧失了机动力,再厉害的火力也只能打到那一片,再坚固的装甲也会被敌军击穿。T34火力,防护力均不如虎式坦克,但它机动力强,可以绕开敌军的坚固防御--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虎式坦克虽然厉害,但面对红军的坚强防御也无可奈何,库尔斯克就是一个证明。

        此外还有一点是包括德国在内的其它大多数国家没有考虑到的,就是坦克的经济性。T34坦克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都不是最佳,综合效应虽然很好,但与豹式坦克相比也不过是在伯仲之间。但T34的经济性极好,据说随便在哪个院子里搭上架子就可以生产,而且非常节省材料,非常简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在西部大片工业区沦丧的情况下在4年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生产了近10万辆T34,而与此同时德国的虎式与豹式坦克加起来也只有几千辆。一辆虎式再厉害,打得过5辆T34吗?而你生产一辆虎式的时候,已经有10辆T34生产出来了。德军焉得不败。当然战时经济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将来再专题讨论吧。

        通宝推:北纬42度,一着,桥上,
    • 家园 如饮醇酒

      读完八章后,来赞美一下作者。

      各位的回帖也很棒!

    • 家园 【原创】第一骑兵军(第八章:别尔季切夫突破)

      第八章 别尔季切夫突破

      许多西方历史学家认为,苏波战争的爆发时间是在1920年4月25日。波兰历史学家则认为,苏波战争早在1919年就已经开始。当年冬天来临前,波军占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城市:维尔诺(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明斯克(今白俄罗斯首都)以及利沃夫(今乌克兰同名城市)。在乌克兰,波军前线距离基辅只有两百多公里。

      经过灭国一百多年之后再度获得独立波兰,一开始就在两条建国路线上纠缠不清。一条路线是建立一个单一民族的波兰共和国;另外一条,则是致力于恢复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大部分控制过的领土,建立多民族的波兰国家。要知道,莫斯科历史上曾被外族攻占过三次,一次是蒙古人,一次是拿破仑。剩下那一次,是三百年前的波兰人。历史上,波兰控制过乌克兰大部,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国家全部,领土向东最远曾经扩张到斯摩棱斯克。建立多民族的波兰国家,意味着要从苏俄手中夺取大片领土。

      1919年的波兰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出生于维尔诺。他选择的正是第二条建国路线,恢复昔日祖国曾有的荣光。这是苏波战争的肇始。1920年春天,毕苏斯基打算在乌克兰扶植一个亲波兰政权,以居中缓冲波兰与苏俄。这个政权的领导人,就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声名狼藉的西蒙·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留拉。这一位现在在本国被公认为乌克兰民族主义英雄,而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里,他和他的部队被称为“彼得留拉匪帮”。

      彼得留拉在革命前曾经当过记者,写过不少宣扬乌克兰独立的文字,持有反俄政治立场。在苏俄内战期间,他既反对布尔什维克,也反对邓尼金白军。1919年10月,白军予以彼得留拉部队毁灭性打击,他不得不率领残部逃往华沙。1920年4月,彼得留拉以“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名义与波兰签署结盟条约,承认波兰在加利西亚东部地区(今乌克兰西部利沃夫、捷尔诺波尔、罗夫诺等州)的领土利益,换取波兰对“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支持)。协议签署后,波军立刻向东发动了“基辅攻势”。

      虽然早已获悉波军将要发动对基辅的进攻,但苏维埃政府仍无暇西顾,红军也没有做好准备。西南方面军在叶戈罗夫的率领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马赫诺武装和克里米亚作战方面。在西部只部署了第十二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这两支部队所有战斗人员加在一起只有1.56万人,人数少得让人怀疑,更加不足以抵抗波军的进攻。

      1920年4月28日,在苏波大规模战争开始后三天,图哈切夫斯基从南俄前线紧急调任西方面军司令员,在白俄罗斯发动了一系列进攻。因西方面军作战较为谨慎,进展较缓慢,无助于改变乌克兰的局面。5月6日,红军放弃基辅。波军和部分彼得留拉的乌克兰武装占领了这座乌克兰第一大城市。

      波军在乌克兰方面的部署如下:波兰东南方面军从北到南部署了第三、第二、第六集团军,分为“基辅”和“敖德萨”两个战斗集群。红军需要在这两个集群的结合部打开局面。1920年4月29日,加米涅夫致电叶戈罗夫,告诉他波军集群前出太远,后勤补给跟不上,侧翼暴露,建议红军转入反攻。叶戈罗夫决定将打击重点落在波军基辅集群。,反攻时间设在1920年5月23日。后来又推迟了三天。

      从加米涅夫建议反攻,到叶戈罗夫最后付诸行动,中间隔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红军反应如此迟缓,是因为叶戈罗夫在等待第一骑兵集团军的到来。

      3月25日,共革军委电召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前往莫斯科,商谈将第一骑兵集团军调往乌克兰前线的问题。共革军委参谋长列别杰夫建议用火车尽快将红色骑兵部署到乌曼一带(基辅正南方190公里)。这个建议得到了共革军委作战部长沙波什尼科夫(1940年苏联元帅)的支持,不料用火车运送兵员的方式却遭到了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的反对。

      布琼尼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目前苏俄控制下的铁路因内战已经破烂不堪,牵引机车严重不足,根本无法迅速将第一骑兵集团军部署至前线。伏罗希洛夫补充解释说,将整个集团军调动到前线需要大量的列车。运送人员、马匹和武器就需要92列列车,每列列车挂50节车厢,就需要4600节车厢。运送司令部、后勤部、装甲汽车部队、航空兵等还需要至少20列列车。苏维埃共和国在1920年1月控制的全部车厢只有12000节,根本不可能满足单一方向调动一个集团军所需。就算车厢足够,装车人手不足,一列列车就要装一昼夜。如此算下来,第一骑兵集团军到达前线至少得4个月时间。

      想要迅速调动部队,就得骑着马过去。布琼尼总结说。

      布琼尼有自己的算计。他认为,从迈科普到乌曼的距离大约为1000多公里。红色骑兵每天行军30到35公里,走完全部行程要30到35天,各种因素影响下要增加一定的冗余时间,预计经过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红色骑兵才能到达指定地点。就这样也比铁路运输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至于沿途所需要的物资补给,由当地苏维埃政府筹措。

      共革军委参谋长列别杰夫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现在“不是成吉思汗的时代”。布琼尼因此跟列别杰夫争吵了起来,两人关系闹得有点僵。后来在出发前往乌克兰的时候,布琼尼还是向列别杰夫提出要15-20列列车运送物资。列别杰夫说,超过10趟就不给。布琼尼当场大怒,质问说:“您为什么要说‘给’或者‘不给’?这些列车是您的财产吗?还是我们和伏罗希洛夫的财产?”虽然经加米涅夫调节,双方没有进一步吵架,但很多年后,布琼尼还是把这一细节写进了回忆录里。作为赫赫有名的红军骑兵集团军司令,布琼尼的心胸实在算不上宽阔。

      至于是否骑马还是坐火车前往乌克兰,后面列宁亲自出面协调,共革军委接受了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的建议。4月7日,布琼尼与伏罗希洛夫从莫斯科来到哈尔科夫,与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见面商议部队的转移工作。当天,第一骑兵集团军各师奉命开始集结,向乌克兰前线前进。此时红色骑兵的四个师长分别是:戈罗多维科夫(第四骑兵师)、铁木辛哥(第六骑兵师)、莫罗佐夫(第十一骑兵师)【 原第十一骑兵师师长马图坚科调任到第三骑兵军当库班骑兵师师长】和帕尔霍缅科(第十四骑兵师)。另外还获得了第九骑兵师的加强[【到达乌克兰后,第九骑兵师作为五个骑兵师中最弱的一个(只有1100名战斗人员)被解散,余部充实到除第六骑兵师外的各个师以及特别骑兵旅】。波格列博夫调走后,由肖洛科夫担任集团军参谋长。

      临出发之前,红色骑兵还需要处理一起突发事变。因原第二骑兵军军长杜缅科被关押在罗斯托夫的监狱里,他的部分手下发生哗变,要求释放杜缅科。哗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却加速使杜缅科走向死亡。

      红色骑兵的前进步伐不受罗斯托夫事件的影响。他们向西开去。每走三天到四天就休息一天。他们一路要么唱着歌,要么沉默着。疲倦掉队的人和生病的士兵被放在拉着大炮的马车上。三个飞行中队和装甲车通过铁路运输来到前线。红色骑兵后队在4月23日离开罗斯托夫,两周之后,大部已经渡过第聂伯河。偶尔之间,红色骑兵不得不和马赫诺的无政府主义游击队作战。到了5月13日,第六骑兵师已经和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队交火。

      5月25日,波兰空军科希秋什科飞行中队的一架侦察机在深入红军后方侦察时,发现天边铺天盖地涌来了一场沙尘暴。飞机迅速降低高度,飞行员看到了一幕让他震惊的局面:成千上万的马匹掀起了一片片尘土。头戴黑色阿斯特拉罕羔皮帽的红色骑兵每八个人一排骑在马上,行军速度极快。他们斜背着步枪,脸上蒙着防风面纱,只露出眼睛。昏黄的阳光下,士兵们腰间的马刀反射着令人恐惧的光芒。

      第二天,同一架侦察机侦察后报告,红色骑兵已经向西前进了100公里。就在这一天,乌克兰前线的红军向波军发起了反攻。

      发动反攻的西南方面军主要兵力分为四个部分。从北向南分别是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员加斯帕尔·卡兰佩托维奇·瓦斯卡诺夫,亚美尼亚人)、法斯托夫集群(司令员亚基尔)、第一骑兵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员乌博列维奇,7月8日后由莫尔卡察诺夫接任,含第7、第41、第60步兵师,两个步兵旅和第八骑兵师)。第十二集团军和法斯托夫集群像是铁钳的两个口,一北一南把基辅卡在其中。第十四集团军因为实力较弱,被分配去进攻波军敖德萨集群,防止它增援波军基辅集群。第一骑兵集团军作为强大的突击兵团,分到的任务是突破波军侧翼后,占领法斯托夫地区。叶戈罗夫和加米涅夫的计划中,红色骑兵对基辅集群的侧翼包围只是浅近包围,只要西进到法斯托夫即可北上,封闭基辅集群的退路。

      布琼尼再度对高级指挥员的作战计划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想法。法斯托夫位于基辅西南偏南60公里,位于波军防线的浅近纵深,对其发动进攻只是打击波军侧翼,而不是后方,无法包围波军主要作战兵力。布琼尼建议第一骑兵集团军的攻击方向应该向西延伸至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一带,位于基辅西南偏西130公里左右,以便实施对基辅集群的包围。叶戈罗夫批准了他的建议。

      5月28日,经过一个月零二十一天的长途行军,第一骑兵集团军全部按时到达指定集结地域,开始投入与波军的直接作战。战斗刚刚开展,布琼尼就发现波军与白军的作战风格很不一样。波军的指挥更加统一和协调。波军步兵也不像白军那样,一发现红色骑兵发起冲锋就陷入恐慌。5月26日,叶戈罗夫提供给布琼尼的情报显示,波军一般采取小规模部队试探性进攻的方式,以诱使红军部队前进,随后再发动大规模的反击。叶戈罗夫认为波兰骑兵会采取这种方式,吸引红色骑兵的进攻,随后再用大量步兵包围并且消灭之。叶戈罗夫提醒布琼尼,波军在西乌克兰挖掘了大量壕沟,布设了大量铁丝网,实现了火力集中,这增加了红色骑兵消灭波兰步兵的困难。

      红色骑兵在刚一开始沿用了以往的战术。第十四骑兵师在全军右翼掩护侧翼,其余各师通过在各个区域发动进攻试探敌人防线的薄弱地带,达成突破后便立刻开始强攻。这个战术在波军面前几乎失去了作用。他们展现出娴熟的部队机动和反击能力。刚刚开始作战的头三天,红色骑兵受到了一定损失。第六骑兵师伤亡比较大,第三旅参谋长萨巴诺夫、第33团政委皮什楚林、副团长萨拉耶夫阵亡,第33团团长谢利瓦诺夫和第36团团长维尔宾重伤。

      与此同时,红色骑兵的两列装甲列车也在战斗中被波军缴获了【布琼尼的回忆录中提及两列装甲列车受袭,但在最后一刻获救】。而红军却难以找到波军在防御上的薄弱地点。最糟糕的是,红色骑兵发生了一起严重叛逃事件,第十四骑兵师83团的三个骑兵连在第三旅旅长萨利尼科夫(Salnikov)和团长普罗托波波夫(naztrabrig Protopopov)的带领下,直接叛逃到波军一方。这个团是在迈科普由邓尼金白军俘虏组成的新部队。6月1日,波军的突袭切断并包围了陷入混乱的第十四骑兵师第三旅,经过奋战后,第三旅才突出波军包围。这件事情迫使布琼尼对第三旅进行了紧急改编,并调来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里亚贝舍夫(苏德战争中曾担任南方面军司令员)担任旅长,抽调了第四骑兵师第19团政委P.I.斯卢切夫斯基担任旅政委。

      接敌作战的失利,使布琼尼不得不承认,波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带着沙文主义的狂热”作战。他在6月2日召开了特别作战会议,研究如何突破波军防线。结论很明显,接下来的战斗对于火力要求更加集中,骑兵要求更加分散地行动。红色骑兵的火力很成问题。部队没有榴弹炮,无法以高弹道炮击波军的战壕。其余牵引火炮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另外,红色骑兵没有轻机枪,在下马作战时火力优势不明显。滑稽的是,红军严重缺乏破拆铁丝网所需的器材,平均一个骑兵连才能分到一把到两把钢钳。此外他们还缺乏手榴弹。

      最后的决定是:如果遭遇敌人步兵,则占据良好的防守阵地,骑兵下马作战,以击溃对方的进攻。其余骑兵则寻找从侧翼或者后方打击对方的机会——但是如果做不到令对方措手不及的话,那么不得发动进攻。下马作战的骑兵如果遭遇对方反击,在一定的情况下允许撤退,以便将其引入骑兵预备队的打击范围。骑兵预备队应该隐藏在森林或者峡谷里。要求机枪车以及牵引火炮具备更高的机动性,以便建立交叉火力。至于铁丝网,除了钢钳,自己再想办法……

      6月4日夜,骑兵军在大雨和蛙鸣的掩护下重新部署在萨姆戈罗多克一带的森林里。这里是波兰第13师和第7师的结合部。波军虽然通过航空侦察发现了骑兵军的动向,但却犹犹豫豫没有发动反攻,只是做了一些试探性进攻,被红色骑兵击退。6月5日黎明,布琼尼以第六骑兵师为预备队,其余部队发动进攻。当天清晨雨停下来,起了大雾,能见度极差。红色骑兵野战司令部参谋长佐托夫在出发前因看不清路,连人带马掉进了一个大水坑里。在这样的视线下,布琼尼率领第十一骑兵师悄悄潜入波军阵地,发动突袭。战斗中他亲手俘虏了两名波兰枪骑兵【布琼尼的回忆中未提及此事,但见于诺曼·戴维斯的《白鹰红星》中】。随后其余红色骑兵发起进攻。波军试图动用一个步兵师进行反攻,导致防守人手严重不足,防线被撕开了。

      6月5日这一天在后来三十余年里一直是红军的重要节日,庆祝“苏维埃军队在与欧洲军队作战中获得第一场胜利”。【这一说法见于诺曼·戴维斯的《白鹰红星》中,本文作者尚未能确认是否属实。】

      这一天的进攻拉开了苏联军史中的“别尔季切夫进攻”序幕。突破波军防御后,红色骑兵不顾两翼波军的夹击,径自向西北的日托米尔扑去。6月8日,红色骑兵占领了日托米尔,切断波军战线纵深达100-120公里,深入波军后方。随后,第一骑兵集团军转向东,与亚基尔的法斯托夫集群(辖第44和第45步兵师,G. I. 科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基辅区舰队第三分队)会师,完成了对波军基辅集群的半包围。战斗中,第十一骑兵师第二旅政委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特列古博夫阵亡了。

      接下来,第一骑兵集团军应该北上,切断基辅集群通过科罗斯坚(基辅西北偏西150公里)撤退的铁路。布琼尼在无线电中告知叶戈罗夫,骑兵军已经抵达科尔宁(基辅西南偏西80公里),并准备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封闭对基辅集群的包围圈。这时过于自信的叶戈罗夫出现了误判。他认为,基辅集群已经在撤退,消灭他们的任务交给第十二集团军和法斯托夫集群。骑兵军转向西南,准备用于对付敖德萨集群。6月10日,叶戈罗夫电令第一骑兵集团军放弃向东北方向的进攻,转向西南,再次占领日托米尔和卡扎金。

      布琼尼遵照叶戈罗夫的命令转向西南。但到了6月12日,叶戈罗夫认识到仅仅依靠第十二集团军和法斯托夫集群无法消灭波军基辅集群。可他又不愿意放弃歼灭敖德萨集群的机会,于是在当天下了一道新的命令,要求布琼尼兵分两路,将两个骑兵师用于再度占领日托米尔和卡扎金,准备对付敖德萨集群,另外两个师用于切断基辅到科罗斯坚的铁路,以支援第十二集团军和法斯托夫集群消灭基辅集群的战斗。6月14日,布琼尼奉命分兵,将第四和第十四骑兵师交给伏罗希洛夫指挥,用于切断科罗斯坚铁路。但是两个骑兵师的力量不足以攻占科罗斯坚。红军直到6月19日才占领这座城市。而6月12日波军已开始撤出基辅,通过科罗斯坚逃掉了。在此之前,敖德萨集群也成功撤退了。这场战斗就成了一场击溃战,没有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有观点认为是方面军指挥部误判了波军撤退方向,叶戈罗夫判断波军撤退的方向是日托米尔-卡扎金(西方向),但最后波军从科罗斯坚(西北方向)撤退。第十二集团军和法斯托夫集群的骑兵部队,即科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巴什基尔骑兵旅(旅长穆尔塔津)兵力不足,无法拦截和追踪。也有观点认为加米涅夫和叶戈罗夫在如何分配兵力上出现了分歧,最后不得已进行了折衷。另外一个变数则是红色骑兵有两天与方面军司令部失去了无线电联系,造成阻击兵力到达过晚】。

      过了20年,法斯托夫集群司令员亚基尔冤死在卢比扬卡地下室后,布琼尼指责亚基尔当时向叶戈罗夫提供了错误情报,导致红军没有歼灭波兰基辅集群。

      切断科罗斯坚铁路行动期间,第四骑兵师师长科罗特恰耶夫作战不利影响了红色骑兵围歼基辅集群,让布琼尼十分恼火【根据原第四骑兵师师长戈罗多维科夫回忆,在取得别尔季切夫突破后,他被召到哈尔科夫,任命为第二骑兵集团军司令员,回到罗斯托夫负责集团军组建。戈罗多维科夫的去职可能因为是自己伤病比较严重。他在旧俄军队中就曾因为战伤退役,当了一个工厂看门人。但在布琼尼的回忆录中,从离开罗斯托夫前往乌克兰前线时起,科罗特恰耶夫便已经担任第四骑兵师师长】。

      事情是这样的:在分兵之后,第四和第十四骑兵师的作战决心并不明确。第十四骑兵师跟波兰第7师交火,夺得一个村庄后,便转入防御,停下来宿营。第7师的压力顿减,分兵在夜里偷袭了第四骑兵师。第四骑兵师的哨兵疏于防范,被偷袭成功。波兰人设法缠住第四骑兵师第一和第二旅,绕过骑兵主力,从背后袭击了师部,掳走了后勤部的运输车和师政治部的汽车。科罗特恰耶夫在作战中慌了手脚,命令错误百出,已不适合担任师长。布琼尼将第四骑兵师师长科罗特恰耶夫降职为旅长,在察里津时期就追随布琼尼的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利图诺夫被任命为师长。

      后来,布琼尼少见地在回忆录里批评伏罗希洛夫。他认为此役伏罗希洛夫没有保持与手下两个师的密切接触,也没有施加足够的进攻压力给两个师的师长,致使两支部队懈怠下来。

      别尔季切夫突破前后,红色骑兵设立了基本司令部(后勤)和野战司令部(作战)两个机构。方面军新任命克柳耶夫担任第一骑兵集团军基本司令部参谋长;从第十集团军调来库利克(1940年苏联元帅)担任集团军炮兵司令员。库利克在察里津战役期间与斯大林建立了友谊,但本人指挥能力不行,算得上是苏军早期的草包将领之一。他因为二战作战不利失宠,1950年因为在背后嘀咕斯大林的坏话被告发,丢了性命。

      放下倒霉的库利克不说,回到苏波战争。在反攻的第一个月,红军明显感觉到它和内战有极大的不同。图哈切夫斯基在给加米涅夫的电报中说道:“与波兰的战争更加接近一场大兵团之间的常规战争。”很快,红色骑兵就会感受到与波兰作战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关键词(Tags): #第一骑兵军#布琼尼#别尔季切夫#列别杰夫#科罗特恰耶夫通宝推:苏迅,johny,不会游泳的鲨鱼,桥上,
      • 家园 可以参考一下波兰电影《华沙战役192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电影由杰西·霍夫曼(Jerzy Hoffman)于2011年导演拍摄,从波兰人的角度反映了这段历史,包括波兰军队入侵乌克兰、被红军击败、波军和彼得留拉的合作以及维斯瓦河的奇迹。苏联红军被刻画得很不堪,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老毛子在历史上三次将波兰灭国,这种仇恨是深入骨髓的。

        另外,电影的女主角很漂亮,由娜塔莎·乌尔班斯卡(Natasza Urbańska)扮演,唱的歌不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一百年后一看,领土上最赚的竟然是立陶宛这个小国

          维尔纽斯是立陶宛旧都,波兰和立陶宛都在争,自然立陶宛争不过波兰,后来维尔纽斯被苏联占领,苏军兵败华沙后顺水人情就把维尔纽斯转给了立陶宛,换取立陶宛承认苏联,立陶宛哪守得住维尔纽斯,很快就被波兰夺去,立陶宛人自然不爽,总叨咕这事。36年希特勒进军维也纳的当天,波兰人趁乱给立陶宛下最后通牒,内容也很有意思,要求立陶宛承认维尔纽斯属于大波波,以后别再瞎BB,再BB就灭了你。立陶宛在灭国和不BB之间,很明智的选择了后者,看起来收复旧都毫无希望。没想到报应来得快,区区三年后大波波就被灭国,苏联占领维尔纽斯,立陶宛也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再次陷入灭国的危机,立陶宛又作出了一个明智选择,跟苏联说,把维尔纽斯还给我就从了你,苏联自然愿意,于是立陶宛灭国却成功收复了维尔纽斯。不过这段恩恩怨怨,大波波和立陶宛现在都不提了,总之都是毛子的错。。。

          立陶宛也不是省油的灯,这边被大波波和毛子欺负,那边却打起德国的主意。东普鲁士的梅梅尔是条顿骑士团建立的良港,建成几百年以来毫无争议的德国领土,作为德国最东边的地标被写在国歌的第一段里,这歌词现在没法唱了,里面写的东南西北的四个地标都不归德国了,德国国歌如今只剩下人畜无害的第三段。这个梅梅尔就堵在立陶宛门口,导致立陶宛几乎成为内陆国。一战后梅梅尔被法国占领,法国的想法是把这里变成但泽那样的自由市作为立陶宛的出海口。在1923年法国忙着占领鲁尔区时,立陶宛竟然主动攻击法军占领了梅梅尔,法国为了恶心德国硬是忍了,默认立陶宛吞并梅梅尔。这次占领赚大了,立陶宛的工业立马增加了50%。希特勒上台后肯定要算账,吞并捷克后就对立陶宛发了最后通牒,立陶宛立刻老老实实的把梅梅尔交出来。二战后很自然,苏联占领梅梅尔后又转给立陶宛,改称克莱佩达,一直到现在。

          所以立陶宛不声不响,收复旧都抢占良港,前者是立陶宛第一大城市,后者是第三大城市。现在一看最近这一百年波兰德国俄罗斯互相打打杀杀都是瞎忙活,谁也没在领土上得到好处,这一百年的最大赢家竟然是立陶宛这个小国。。。

          通宝推: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