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光阴的故事 ---- 写给罗大佑的情书 -- yizhu

共:💬143 🌺84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来到加拿大后变得多愁善感了

      应该是接触的人少了,单纯了,环境好了,使得在国内练得一副铁石心肠的我也开始多愁善感起来。再也不想看打打杀杀或生离死別的东西。楼主应该也是这样,有很正常很纯真美好的情感。楼主文笔很好,多写点东西给大家分享吧。另外吐槽一下您的题目,干嘛要写情书给罗大佑呢?我可没有这个爱好,也导致我那么久才进来来。

    • 家园 楼主好文彩。好喜欢当年那个穿海军衫系红领巾的摇滚疯子

      还有那个吹笛子的翩翩少年及唱歌连手都不知往哪放的羞涩男孩,,是的,我说的是魔岩三杰。

      勾起心中满满的回忆,,伤感,,,当年曾载着我们那代人的青春不羁,,如今都被岁月熬成了坐车打瞌睡的油腻男,,

    • 家园 【原创】【写给罗大佑的情书之六】未来的主人翁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罗大佑】未来的主人翁

      《未来的主人翁》也是罗大佑的早期作品。罗大佑的创作高峰期应该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自《东方之珠》之后的作品,我好像都没有关注过。我喜欢上他之后,好像他就没有出过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再才华横溢的作者,创作高峰期好像也就那么几年。即便以后罗大佑再有名作,可也比不上那十几年才如泉涌,佳篇层出了。

      罗大佑一向关心政治,社会问题,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反应。这也是罗大佑比一般只会呢喃唱情歌的绝大部分歌手高超之处。罗大佑的这支《未来的主人翁》,三十多年之后再听,依旧让人感叹,真是永不过时的经典。

      “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的等,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象征命运的红绿灯”。对于人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天赋,不是努力,是选择。可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高考时,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18岁的我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吗)?走入职场,找什么样的工作(男怕入错行)?结婚时,选什么样的伴侣(女怕嫁错郎)?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一旦选错,就会花更大的代价去修正。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好像我们总是在操心下一代,下下一代,怕我们做得不好,留给他们一个烂摊子,比如环境,比如经济,比如资源,“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记得看《是,大臣》时,大臣的所有演讲稿,无论面对哪一方的群众,都要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中的世界。生活的质量变得日益重要:环境,资源保护,污染问题,我们孩子的未来,以及我们的孩子的孩子的未来,这些就是今天的重大问题”。真是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下一代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我们上学的时候,被告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时候,真的是无知无畏,相信未来将由我们创造,世界将由我们征服,我们将是社会的中坚,等我们长大,共产主义就会实现,在自由平等富裕的社会,我们快乐地生活。

      人到中年,并没有成为所谓的社会栋梁,做为中产阶级,不过是交最重的税,享最少的福利。就像是蚂蚁,或者蜜蜂,整日里忙忙碌碌,汲汲营营,疲惫劳累,对世事,对生活常常充满了无力感。偶尔想起来,自己曾有一个显赫的身份 ---- “共产主义接班人”。无限感慨啊!

      我们都曾是未来的主人翁,肩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等我们做了父母,又把这期望转到我们孩子身上;然后我们的孩子,又把期望交给了他们的下一代。真是“The Circle of Life”。

      罗大佑喜欢在歌中提到孩子。孩子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纯洁,无辜,无助。而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好,但孩子们毕竟承托着未来,希望和理想。不知道罗大佑是不是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时候,他就给我守望者的感觉。

      我其实并不关注罗大佑的八卦。对于一个才子,喜欢他的作品就够了,个人生活什么的就算了。对罗大佑最近的消息,大概是他58岁时做了父亲。不知道罗大佑会不会有新的感悟,对人生,对社会?就像叶芝,在女儿出生后写的《为吾女祈祷》,与他以往的情诗截然不同,拳拳父爱,跃然纸上。对罗大佑写给自己孩子的作品,我热切地期待着。

      (To be continued)

      (罗大佑 未来的主人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20ceFm0IZ4)

      通宝推:朴石,青颍路,
    • 家园 【原创】【写给罗大佑的情书之五】东方之珠

      【写给罗大佑的情书之五】东方之珠 ---- 写给一个城市的情书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罗大佑】东方之珠

      写文时查资料,才发现有3首不同的《东方之珠》。乘机欣赏了一下以前从未听过的那两支《东方之珠》,发现还是喜欢罗大佑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这首,相信也是流传最广的。

      《东方之珠》就像是罗大佑写给香港的一封情书,其中有思念,有爱恋,有担忧,有祝福。一开始是慢慢地由远及近,“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越是接近,越是忐忑情怯,所以才发问“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然后靠到近前,深情凝望并感叹东方之珠的美丽,“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诉说自己的爱慕和誓约,“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最后是拥抱入怀,回首往昔,彼此依偎,互相取暖,共同向前,“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这几句被反复吟唱,是对东方之珠的深深爱恋,切切关心,以及无限的祝福。

      有说《东方之珠》是香港版的《亚细亚的孤儿》,我是不同意的。《亚细亚的孤儿》是悲情压抑的,那种切肤之痛,不身在其中是很难体会的;而《东方之珠》则是温情浪漫的,有关心,有祝福,却是外人的角度,受众就多了。香港人接受并喜欢这份善意,非香港人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好感。《亚细亚的孤儿》的接受度可比《东方之珠》窄得多,你能想象罗大佑去CCTV唱《亚细亚的孤儿》吗?可是《东方之珠》不仅香港人唱,大陆人也唱,在中央电视台唱,在回归仪式上唱,在纪念晚会上唱。有歌如此,罗大佑绝对可以自傲。

      每次听《东方之珠》,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罗大佑真是有才啊!才子的情书里随便写几句,就让人意乱情迷,芳心暗许;就像美女一个无心的回眸,就叫人魂不守舍,辗转反侧。而我们普通人,心里再如何汹涌澎湃,却爱你在心口难开。(为什么想起了阿Q对吴妈说,“我要和你困觉”?)

      如果不是歌中指明“香江”,其实《东方之珠》也可以唱给上海。香港和上海,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因为被划为通商口岸,而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个国家的沦陷,而成就了两座城市。真是世事难料啊!

      有时候想,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从世界屋脊到东海之端,从林海雪原到碧海蓝天,又何尝不是东方之珠呢?五千年的海风啊,吹着我们不变的黄色的脸和黑色的发。

      曾经,大陆人是仰望香港的。香港的繁华,好像望尘莫及。香港的电影,电视剧,歌曲都曾在大陆风靡一时。我没有追剧的习惯(实在太浪费时间了),可是我看过很多香港电影。在多伦多的时候,有家多元文化电视台,每周六晚上放两部电影,我颇补了一些功课。香港的电影讲究娱乐至死,表演夸张虚浮,看多了都是一个味。那些黑帮片,警匪片,赌片,恐怖片,无厘头搞笑,我都不喜欢。印象深刻的都是剧情片,周润发的《等待黎明》,《秋天的童话》,刘德华的《投奔怒海》,还有讲母女关系的《飞越黄昏》。记得《笼民》,下层人民的生活,拥挤,吵闹,没有衣衫鬓影,都市浮华。还有一部《港督最后一个保镖》,是政治搞笑片,有个女政客叫“中方安心”,嗲嗲地叫民主党首领“猪明哥”,笑坏我了。我看过的最后一部港片,大概是《无间道》?

      曾经,香港人看大陆人就像是乡下的穷亲戚,叫“表哥”,还管去香港讨生活的大陆女子叫“北姑”。曾经,香港的货车司机就可以在深圳买房子,包二奶。常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有多少香港人在大陆讨生活?香港的旅游业,零售业,是不是全指望着大陆客?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繁荣与衰落,正如每一个王朝都有崛起与覆灭。

      潮起潮落,沧海桑田。

      (To be continued)

      (罗大佑 东方之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qlkIPyPV0)

      通宝推:青颍路,桥上,
      • 家园 这首歌的词有不同版本

        原版的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一句不知所谓。罗大佑在这里未免把自己放到神的位置上,太高高在上了。于是在97回归时,刘德华和那英的版本里这句改为 “让海潮伴我来歌唱你”。这比原作好多了。

        说实话,罗大佑作曲可以但唱功实在不咋地。这首歌的原唱远不如后来诸多版本的演绎。

    • 家园 【原创】【写给罗大佑的情书之四】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这支歌我早就听说过,直到前几年才真正听到。

      听《亚细亚的孤儿》,最佩服的是罗大佑驾驭文字的功底。“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两句话刻画出了一个恐慌无助的孤儿形象,“黄色的脸孔”则强调了“亚细亚”的属性,“红色的污泥”是不是血迹?“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则是萧瑟的背景。因为是孤儿,所以“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受到了欺侮,想不明白“那解不开的问题”,只能“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眼泪在无言中抹去”。最后,只有一遍遍地追问,“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还有罗大佑对这首歌的处理,歌声是舒缓的,压抑的,没有怨愤,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可是在平静下,却能体会到无言的伤痛。不是哭天抢地才能表达痛苦,在黑夜里一个人流泪才是真正的伤心。

      有时候,站在台湾人的立场上想一想,也特别理解他们。当年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记得少时曾无意中读到过一句诗,一位清廷官员离台时所作,“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那样悲愤,记到如今。)50年后,日本战败,又把台湾还了回来。而中间,没有人问过台湾人是怎么想的。当国力弱小时,像割肉一样把台湾划出去求生;国家强大了,又想把它收回来,以彰示国力。台湾人自己的意愿,并没有几个人在乎,也无怪他们要哀叹自己是“亚细亚的孤儿”了。

      即便是同情理解台湾人民,难道就会支持他们的主张吗?NO!NO!NO!当然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台湾不过是大国博弈的棋子而已。棋子的想法,没有人关心;棋子的悲喜,没有人在意!

      前几年,中国在联合国否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时,记得新闻中叙利亚代表焦虑,无奈的神情,等待别的国家来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真是感慨万分。少年时读《世界五千年》,记得亚述王国(Asia 就来源于此)攻占大马士革。几年过去,还有多少人关心叙利亚人民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千年的名城是否已变成废墟?

      还有阿富汗,日不落帝国的时候被攻占过(福尔摩斯初见华生,就问他是不是刚从阿富汗归来),苏联军队撤走了没几年又来了美国大兵。阿富汗人民招谁惹谁了?

      前些年马其顿独立建国,周围的国家反对这个名字,亚历山大大帝千年余威,至今尚存。曾经和一个来自马其顿的同事聊天,她说,“我们曾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现在我们连自己的名字都差点保不住”。

      一百年前的巴黎和谈,中国作为战胜方却任由强者分配,把山东从德国分给日本。自己没有实力,就不要妄想公平的待遇。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正义和平等也是。

      年少时听爱国歌曲,同样是9.18之后的作品,我不喜欢《松花江上》,太软弱,只有哀叹,没有反抗,不如《义勇军进行曲》有血性。现在想来,那是因为中国人多,可以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可是,当实力悬殊时,真要拼死反抗,是不是以卵击石,会不会亡国灭种?(认清自身,认清形势是多么的重要!)

      历史是由胜利者写就,没有人在乎失败者的想法。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该做什么选择?是屈辱地活着,还是壮烈地死去?甚至更惨,想要做奴隶而不得,唯一的区别是站着死,还是跪着死?

      就像台湾,就那么大地儿,就那么多人,能怎么办?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只能“在风中哭泣”,一遍又一遍地追问“这是什么道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强大的国家,有能力的人,有话语权,行动力,自由度要大得多;而弱小的国家和地区,平庸的人,只能在夹缝中讨生活,低头,妥协,这是生存的艺术。

      (To be continued)

      (罗大佑 亚细亚的孤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aaSn0TAQ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fqhfVBjeso)

      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脑袋,青颍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