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医诊断秘笈——秘中秘 -- 迷途笨狼

共:💬165 🌺249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标准穴位的经络图书店有的是,针灸还是要慎重

      标准穴位的经络图书店有的是,针灸还是要慎重

      实际是一种外科手术,不确定对方有足够水平和经验,尽量别当对方小白鼠

      那些针灸、拔罐的门市(还挺火热),多数肯定是骗子,不舒服找它们还不如去正规医院打针

      夏天多运动(之出汗),毒气会从经络对应位置排出(脚气),挠破很舒服,持续几周亚健康就会好很多

      • 家园 又在不懂装懂

        针灸比药物都要安全。

        老美都已经在普及针灸师,温哥华遍地是针灸师。

        我今天是为了替你所谓的普及可能引起他人的误解在解毒。

        拔罐,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性的行为,造成表皮毛细血管网的破裂。但是,人体对创伤,有两个进程,先后(几乎同时)进行凝血和溶血反应。这个溶血反应,会让以前堵塞的毛细血管网重新畅通。所以,目前在运动康复中,拔罐也得到欢迎。欧美一些著名的运动员,身上经常会看到拔罐的印迹。上次运动竞标赛这个拔罐的印迹还被各大媒体描述。

        但,拔罐还有更有效的用处,那就是刺激动脉血管,促进血液流动。我今天就教你一招:如果你头晕脑胀觉得烦躁,或者觉得气血不能达表,对着大腿根拔一罐。当然,如果你懂穴位,这里就是 董事针灸 的感冒穴,有三个位置,挨个拔一下,很快就会神清气爽。为什么?这也符合人体的生理反应啊。你拔罐,将附近的肌肉紧张了,血管必然要奋起反抗,以增强血液流通。这个道理,跟有些中医师玩把戏坑人是一致的:就是故意按住你的腹股沟下行动脉,等一下再放手,你会突然觉得很温热,感觉强烈的人,会觉得一股暖流奔腾而下。

        你懂医理么?你既然想要做普及,你好歹也要懂点基本的医理吧,问题是你中医理不懂,西医也不懂,抄来抄去,加点自己捕风捉影的事,你觉得这是在普及呢还是对不起他人的健康?你觉得我有必要招徕你这一类的病人,为了二十块钱的诊费?

        但是,你若真懂医理,我上面说到了暖流,你自然就会想起来,那些针灸师的手法,是如何做到让你针下有热感。但你肯定不知道。你只会说,毒气从经络里排出。你既然承认经络,居然不承认针灸?我都不跟你较劲这种经络图有多少作用,如何取穴配穴了。还夏天运动毒气就会排出,夏天汗出多,人也会脱水啊。中医的说法是什么?汗出亡阳。你不懂的嘛。所以到处都是靶子,处处都是似通不通。还要我挑错,我挑出来你也不懂啊。

        通宝推:易水,
        • 家园 老美的屁是香的吗?干脆赞美老美的医疗医药好了

          “待认可(新兵/版面设定/差评/屏蔽/被屏蔽/违规被罚/匿名主题)。

          又在不懂装懂 新

          针灸比药物都要安全。

          老美都已经在普及针灸师,温哥华遍地是针灸师。”

          老美的屁是香的吗?干脆赞美老美的医疗医药好了

          如果温哥华遍地是针灸师,是中医在海外培养速度快还是国内的合格中医都跑过去了?

          前面讨论很清楚——

          2017-11-22 12:48:26

          2017-11-22 10:24:43

          4281876 复 4281348

          迷途笨狼

          2 标准穴位的经络图书店有的是,针灸还是要慎重 新

          标准穴位的经络图书店有的是,针灸还是要慎重

          实际是一种外科手术,不确定对方有足够水平和经验,尽量别当对方小白鼠

          那些针灸、拔罐的门市(还挺火热),多数肯定是骗子,不舒服找它们还不如去正规医院打针

          夏天多运动(之出汗),毒气会从经络对应位置排出(脚气),挠破很舒服,持续几周亚健康就会好很多

          2017-11-22 10:24:43

          如果确定对方是合格的中医,有病针灸自然好,成本低(该付的诊费别抠门)见效快,不确定还是谨慎行事好

          什么晕针、滞针、弯针、血肿不算什么,断针还有刺破内脏不是闹着玩的

          拔罐如果当按摩是一回事,为治病还是悠着点好,主要是骗子太多,普通患者及家属没有基本识别能力,误诊耽误时间还不如找正规医院挨宰

    • 家园 现实中多数“中医”是福建老军医一类的骗子,识别不难

      现实中多数“中医”是福建老军医一类的骗子,识别不难

      著名的张悟本百度资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6%82%9F%E6%9C%AC/3376725?fr=aladdin

      “基本情况

      张悟本 姓名:张悟本

      性别:男

      年龄:50岁

      籍贯:北京

      张悟本记者调查

      出生于四代中医世家,6岁开始随父学医,食疗临床经验二十余载

      记者调查:与其父曾均为北京第三针织厂工人,其父不知其学医经历。

      张悟本回应:1981年至1991年,在北京第三针织厂工作,没间断向父亲学习中医。父亲张宝杨同志,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

      记者调查:张宝杨在家开过私人诊所。他称自己会治疗跌打损伤,会按摩、捏骨。

      张悟本回应:父亲先后为两位国家领导人诊治疾病,由于保密原因领导人姓名不便公开。

      1981年,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记者调查:1981年北京医科大学入学的学生里,没有叫“张悟本”的人。

      张悟本回应:在北京医科大学夜校学习。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

      记者调查:是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中医药专业,函授班,自学,开卷考试。

      张悟本回应:我上过北师大中医药专业。

      2004年,国家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

      记者调查: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站上没有搜索到张悟本的名字。卫生部曾组织过一次营养师方面考试,只考了初级。并且报名需大专学历。

      张悟本回应:自己不仅考取过高级营养师,还花4万元考取过工商管理方面证书,但证书都丢失了。

      中华中医药学会声明:我会所属专科分会中没有健康分会,此人所有行为与我会无关。

      张悟本回应:无回应。

      张悟本教育经历?编辑 1981年,北京医科大学(夜大) 临床医学系;(北京医科大学证实,其没有以任何形式在该校就读,为造假)。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 中医药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没这个专业,为造假)。

      2004年,国家卫生部首批国家高级营养师(国家卫生部首批营养师只有初级,卫生部表示此类认证无张悟本的个人信息,为造假)。

      笨狼认为想鉴别伪中医很容易,最好办法是找找六七十年代中医基本理论书,深入浅出还很薄(一两百页),能翻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匦要略》更好,后者大书店肯定有,购买+阅读时间成本,少挨白狼一次宰就出来了

      更简单办法,仅仅通过——望(气色、舌头、眼睛等)、闻(语音、呼吸、咳嗽等,还闻味,但古代归嗅觉,一般也不用,往往归于问)、切(脉象),说清你没说的很多细微症状,不管医德好坏起码不是混子

      望闻问切,切脉排最后,之所以有名,笨狼觉得是封建时代大户人家女性保护隐私需要

      记住,患者是看病的,不是看广告的,那些吹师承、经历之类的最好避开

      • 家园 我原本是乐于怼专业中医

        但对于你这一类,一无中医知识,二无中医概念,三五逻辑求证的能力。实在没有兴趣从中医的概念,从中医的临床,从中医的书籍什么内经伤寒金匮千金方温病条辨等跟你扯。啥时候你看得懂叶天士的医案,我再跟你扯伤寒论。没错,我说的是叶天士的临证指南,你是不是不晓得这是什么人?我告诉你啊,他是温病大家,温病条辨的吴鞠通,很多方子是从他那里来的。什么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都是叶天士创下的,那么我为何要你先读懂叶天士再跟你谈伤寒论?你不是说看了温病条辨两眼就觉得是中医黑钱的么?信口雌黄。

        当然,如果你看得懂伤寒金匮,我或许会有兴趣,把我对内经的心得,正确的阴阳气血概念指点你。但你这个素质,你这个心气,哈哈哈哈了。

        如果当年“虽远必诛”在的时候,你给我送过花或者送过通宝,我顶你的所有的帖子,就算还你人情了。你若真有心,我说的话,足够让你潜心去学习中医,知道怎么去学中医了。

        ------------------------------------------------------------------------

        看过一两本养生保健的书,就觉得中医就是这个简单方法,望闻问切,你懂什么哦?

        你难道不觉得,你所说的,跟张悟本没有区别么?张悟本至少见识了很多上门救治的病人,你有见识过么?

        简直笑掉了大牙。

        通宝推:不远攸高,易水,
        • 家园 原来是虽远必诛

          原来的账号不见了?

        • 家园 用低成本简单办法能搞好的事复杂化才好创收

          用低成本简单办法能搞好的事复杂化才好创收

          《温病辨方》帮中医创收很好,对患者好处有限

          • 家园 你好好说话,我也好好回答你

            人体有代谢力的高低。

            譬如你感染了病毒细菌,人体必定要提高代谢力,激发免疫系统,应对感染。这是通常的情况。

            那么伤寒论,或者说经方,很多情况下,譬如麻桂剂,譬如附子等,都是激发代谢力为代价,即因为人体的代谢力激发能力弱,抑制期长,所以通过这些方剂来刺激代谢。

            那么,如果人体已经处于高代谢的状态下,怎么办?

            伤寒论的方剂,阳明病、厥阴病是有不少方子,但这是不够的。《温病条辨》,它的理论体系,是有问题的,是在错误的内经下,对中医的医理不明的情况下,叶天士为了符合临床实践的需要,硬是自己搞出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这些基本概念,的确是被伤寒金匮包含,但它属于基础概念,原本是在内经里,但内经被篡改了,被五运六气给搞乱了,那么叶天士相当于自己创造了伤寒金匮里面的基础概念。他跟我们现在的人不同,没有很多的电子资料可以查询,没有现代生病理学可以参照。他只能在五运六气影响下面目全非的内经的概念下,用自己的概念结合伤寒金匮,从自己大量的临床中归纳总结。所以,他的温病学,其实是他的临床实践的总结,这,显然不是没有好处,或者好处有限,恰好相反,很多时候,在人体处于高代谢无法转圜的情况下,这个温病派的玩法,就是救人命。

            温病的理论是混乱的,这个混乱的源头来自内经。那么还原内经的概念,我们要到内经那个时代去,寻找相关的佐证,这是唯一的方法。这就是我研读管子、史记、左传、吕氏春秋、汉书、后汉书等的原因。

            所以,温病条辨的理论,在我看来是无用的,而它无用的地方,就是它的大段大段的五运六气下的理论。而玩这个五运六气的,你尊崇的曲大妈,就是高手。我很多年没看她的微博,今天看你提起,看了一眼,第一条就是五运六气,说今年容易瘟疫是暖冬。有人跟了条说:今年北京很冷啊。她的回复是:人冷花不冷。 你说这种玩意儿能治病么?客观事实都不承认。

            • 家园 这个人冷花不冷的回答看看是有点玄乎,这几年是暖冬

              微博上也不是好好说话的地方

              暖冬与否是看平均气温的,感觉冷是某些天冷空气来了最低温度低,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去中国天气网查,很容易查到北京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冬季平均气温均超过常年(1981-2010年,下同)同期平均值,并且2017年以来,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同期不同程度偏高。

              2016/2017年冬季(12月至2月,下同)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1.4℃,比常年(-3.1℃)偏高1.7℃,是2000年以来第二高值(2001年为-1.2℃);2015/2016年冬季为-2.8℃,偏高0.3℃;2014/2015年冬季为-1.7℃,比常年偏高1.4℃。  二、2017年以来逐月平均气温情况统计  

              2017年1月平均气温为-3.2℃,比常年同期偏高1.8℃;2月为0.4℃,比常年偏高1.5℃;3月为7.1℃,比常年偏高1.6℃;4月为16℃,比常年偏高2.2℃。

              查天气预报时候也看到有专家预测今年是暖冬的。

              P.S,写完这个回复,突然想到这个人冷花不冷也不是很扯,人觉得冷很多时候是对极端温度印象深刻,花不冷是说整个冬天平均气温高,花长得好。蛮有意思的。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

              • 家园 你自己信么?

                如果你信五运六气,我已经说的够多了。

                如果你也不信,我给你点东西来逗乐:更直接的打脸的证据,竺可帧 听说过么?

                • 家园 我也不知道这个五运六气到底准确度如何

                  从五运六气的表述来看,像是古人搞出来的一种历法。里面夹杂了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对药性的影响等等。

                  这个东西到底准不准用我也不知道,之前没关心过。你说的竺可桢打脸我也不知道。

                  我就今年年初2月份时候无意中看到有2017年的运气解读。从年初的描述来看,对于今年气候变化的趋势预测还是挺准的。印象深的是说夏天少阳病多发。结果一感冒还真往少阳走。

                  要不是感冒去医院老治不好,(去医院验血,白细胞很高,用了抗生素就是烧退不下来,)也不至于自己开始琢磨怎么给自己治感冒。

                  今年是不是运气好碰巧蒙对了这个我也不知道,后面几年关注看看。

                  你这个暖冬的例子用来做反例肯定有问题。

                  • 家园 我对你没有恶意,但你说夏天少阳病之类的

                    我认为你已经走偏了。

                    因为,即使是专业医师,对于六经辨病,都还模糊不清。譬如你我都比较欣赏的河里这个醉咳玄影(我不会写他的名字),他对六经“厥阴”的认识止于“热深厥亦深”,而没有更多的理解,这都是错误或者至少说是偏面的,更何况,你所提及的少阳病,如果是六经概念,那么与五运六气的少阳又完全是两码事,这都是可以明确的。受五运六气影响的人,搞的伤寒,譬如刘渡舟、譬如江西姚家一脉,甚至你看叶天士的临症指南,但是你仔细看,都是一张皮,并没有以此为依据处方。

                    你现在,显然都搅为一潭。其次,你既然辨不清五运六气的真伪,那么显然你对 营卫 两气,你对“气血”,你对“水火”等的概念,依然模糊不清。那么,你既然对古人的生理学都不清楚,你还能准确的读懂伤寒金匮?我看是不大可能,但止于言 方证对应。

                    当年,我医理还未圆融之时,在河里混,承蒙您鼓励,每贴随手发个花,那时候年轻,还有点骄傲,所以心存感激。但时隔多年,再回来,你居然还不能辨别方向,实在可惜。那时候,我大概对 五雷山 的伤寒金匮有些看法,他太会顺手就扔出个四逆汤。而今,你大概也是有他这个偏向。

                    切记这点:中医也是治人。中医是脚踏实地的东西,古人眼里所看到的,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但古人所思索的逻辑,可能与我们不同。我们必须要遵循逻辑的可行性来推论。

                    我不想长篇大犊的论证五运六气与医理的不兼容性,这我已经做了2-3年了。现在已经没有勇气再来一遍。总之,五运六气,如果你不丢弃,你不可能正确读懂内经。你读不懂内经,不可能正确认识古人的生理病理学。那么,你的水平,要么流于玄学,要么走方证对应一条道。如果你自己觉得,上面这个路径实现不了,那么我建议你:坚定的走方证对应这条道,接受方证对应这一流派的玩法,干脆撇开内经。 至于事实上是否真的撇开内经,那就不管了,因为方证对应在近现代,受西方和日本汉方的影响极大。而日本汉方,吉益氏搞的,尽管号称放弃内经,但其从伤寒金匮里挖掘出来的理解,反而符合内经。

                    我能说的,就那么多。如果你接受,以后或许还可以交流。如果你不认同,那么止于眼前的。也不需要和我说什么客气话。但是,将来治病,终究会给你反馈。对错,症状消失或者病症消失,都会给你反馈。治错或者治对,身体状态恶化或者健康,都会给你反馈。那么,生死于命,我们接受我们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正确的。

                    • 家园 个人觉得古人内经伤寒温病等书虽然用的名词都是同一套

                      理论渊源都出自内经,但各个理论里面名词的含义并不相同。

                      古人建立了这一个类似旋转结构的模型,不同派别根据临床改改参数都能用。伤寒,温病,火神派等等理论的不同可能和地域,气候等差别有关。温病源于江南,火神派发源于四川。

                      我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对内经有啥理解。最近开始好好看伤寒也是给逼出来的。你的建议倒是不错,最近是在看日本汉方派的书。半路出家要读懂内经估计比较困难,能先做到方证对应就不错了。有一定经验以后再看看内经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 家园 不是的,你把后人想的太聪明了

                        内经已经被串改的面目全非。

                        但内经在汉晋之前的那些内容,与伤寒金匮是相通的。而与后人搞出来的温病派就不同了,温病派是在错误的内经下演变出来,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他还怕别人不懂,自己做注,结果更乱更糟糕,

                        先不要去管温病,把伤寒金匮搞明白了,温病的东西自然的就出来了。不要急。不要先入为见,脑袋里装些江南出温病,火神发四川之类的。这些都不对的。即使这些对,对我们目前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我们还没掌握通用的基础课呢,直接跳到专业课,那不过是人云亦云,跟风学习,不知其理,也不可能学的好。

                        还有就是,不要泥古不化,不要认为古人就是神仙,他们没有我们现代的知识的交流程度,没有方便的书籍,没有西医和现代生病理的参照,他们的水平高不到哪里去的(伤寒金匮除外,这是神书,不得不高看一线)。学汉方,学学胡希恕、黄煌的,学学吉益氏的,然后再寻求医理圆融洞明。你就会比大多数中医厉害。我夸张一点说,要比绝大多数中医厉害,别看他们临床实践久,但依然是糊涂虫。

                        日本汉方派,吉益氏的书必看,然后就是皇汉医学和比较厉害的那几个人的。如果你有心的话,可以追踪一下台湾的,他们受日本的影响比较持久,有不少扩展的比较有水平。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开阔的学习,玄影醉咳,他的研究方法很好,从古籍里去考证概念词。不过这个还是等伤寒金匮学的差不多了,再去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