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那些说62年之前抗议了三年的网友,你们错了 -- 侧翼

共:💬15 🌺3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那些说62年之前抗议了三年的网友,你们错了

    说62年之前抗议三年的,大错特错。去查查62年前各种冲突,那是实际动手了的。例如,朗久事件。

    此外,那时候边界未定,而这次的国界是定了的。

    更好笑的是,62年什么条件?现如今什么条件?好意思说?

    • 家园 1959年中印边境冲突已经互相开火了,还死了人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时谈到中印边境冲突 ,赫鲁晓夫偏帮印度,指责中方开枪引起伤亡。

      毛主席反驳 :印度越过边界,持续开火 12小时。

      陈毅更直斥赫鲁晓夫 :塔斯社说中印关系恶化是中方的错,老子很不爽。

      赫鲁晓夫 :你们说我们是机会主义,老子也不爽 。。。。。

      好笑的是,网上有些人可能看港产黑帮电影看多了,认为国与国的关系就像黑帮一样,另一帮会的人踏进自己地盘,立马要抄起家伙去砍杀。

    • 家园 最近几十年和三哥交火的多了去了
    • 家园 雨季还没结束,急什么

      就比如说打越南,79年2月17日开打,那句“勿谓言之不预”是什么时候说的:

      1978.12.25《人民日报》

      越南当局在反华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中国人民的忍耐和克制是有限度的,中国不欺侮任何人,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说了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我们要严正警告越南当局,如果你们仗恃有苏联的支持,得寸进尺,继续恣意妄为,必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我们把话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

    • 家园 【维基百科】中印边境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发生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一场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Battle of Walong”。

      战争起因

      中印领土东线争议地区西藏南部

      中印领土西线争议地区阿克赛钦

      1953年,印军向北扩张,取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九万平方公里领土,在个别地方甚至越过了“麦线”。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两国争议领土。

      1958年8月,中国与印度巡逻队发生冲突,一名印度军人被击毙,中方控制原为印度方面的军事阵地。9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上述行动进行解释,声明行动的目的是防止残余的西藏叛乱分子出入边境。

      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26]。而中国西藏自治区达赖喇嘛发动武装叛乱后,喜马拉雅山山口成为极为重要的军事要道,通过此山口,游击队可以逃往印度,也可以辗转回西藏继续战斗,因此解放军一直力图控制喜马拉雅山山口来控制藏民和难民进入印度。

      1962年6月起,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前进政策,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进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区,并声称中国不应占据西藏。中方称印军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中国军人死伤数十人。截至8月底,印军在中国境内建立了一百多个军事哨所。有的哨所在中国哨所对面,有的楔入中国哨所之间,有的还插到了中国边防哨所背后[27]。1962年9月22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警告印度尼赫鲁政府,立即从边境撤军,否则中方将使用武力[28]。

      经过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在向新闻记者谈话时公开宣称,印度军队已接到“解放我们的领土”的命令。次日《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了一个标题为《尼赫鲁向中国宣战》的赞许性社论[32]。1962年10月14日,西藏军区在错那县麻麻成立新的“西藏军区前指”,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任前指司令员。与此同时,新疆边防部队也组成了以南疆军区副司令员何家产为首的中印边境西段的自卫反击作战指挥部。战争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进行,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历时1个月,经历了两个作战阶段:第一阶段自10月20日至28日,第二阶段自11月16日至11月21日。[33]

      除了引用一下,似乎用不着说什么了。。。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其实能找到874的资料更好, 更有参考价值
        • 家园 【维基百科】1987年中印边境对峙

          是这个吧?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背景
          1962年及1967年中国与印度分别在边境发生了两场边境军事冲突,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虽然中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停火后中方却从已经夺取的争议地点撤出,使得印方不仅实际控制了藏南地区,还于1963年越过麦克马洪线,重返兼则马尼。但是印度军方在战场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决定在中印附近实施了一项“防御计划”以巩固印方于战争所占有的领土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于边界前沿的几个支撑点军队已经完成部署,但是通向这些地方的交通网线仍没有建成[3]。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总理后,决定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在印度实际控制线内部署军队的计划,以继续巩固印度在此地的军事控制[3]。

          战争边缘
          自1962年后,印度就再未回到过在中印战争曾经失利的克节郎河(Namka chu),这条河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在塔格拉山脊(Thag la)与麦克马洪线上的哈东山脊(Hathung la)两山之中,呈东西走向。印度曾极尽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这也是1962年10月中国向印度开战的原因。1983年,印度的情报机构派遣一个小队偷越麦克马洪线前往克节郎河东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区搜集情报,他们夏天进入冬天撤出,此后的两年依然如此,但当印度情报人员1986年进入该地区时,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在那里构建了半永久性建筑[3]。

          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上将被任命为印陆军参谋长,他通过并计划了一项被称为“棋盘计划”的军事演习,该演习的目的旨在“演练如何将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度军队快速部署到同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附近”[3]。作为演习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机将山步第五旅空运到了达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随后这支军队一路行军穿过哈东山口,进入克节朗河南岸,桑搭吉还向桑多洛河谷的旺东地区增兵,总共计划向麦克马洪线投入十一个师,并计划先发制人进攻,消灭前调的中国军队。中国方面举行874演习,前调部队与印方对峙,但总体上由于中国方面的克制,并未发生武装冲突[3]。双方沿克节郎河(Namka chu)形成新的实际控制线,实际控制线从克节郎河折向兼则马尼,再向东在桑多洛河南岸通过旺东与麦克马洪线相接。为与1959年实际控制线相区别,这条线又被称为1987年实际控制线。

          开战的可能性
          桑多洛河的对峙发生一星期后,印度率先向中国提出外交抗议,其理由是中国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入了印度领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即声明,是印度军队越过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这是无庸置疑的。印度根据片面的理解,坚持认为麦克马洪线的正确位置是通过塔格拉山脊,而不是按地图所示是通过哈东山口的,印度主张自己有权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被称为偶尔发作的兼则马尼——朗久综合症,观察家们认为,这将导致中印两国交战。

          印度强硬推行自己的领土主张,在中印边境从东到南部署重兵,并将装甲部队派遣到了锡金东北用以震慑中方[3],又向塔格拉山脊派遣了数量可观的军队支援,并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起了能够威胁中方军队前沿哨所的前端哨[3]。这些行动都被北京视为威胁,似乎印度将要从防守转为进攻,并通过武力获取一个更大的“阿鲁纳恰尔邦”。

          和解
          中国向美国通报了情况,指出如果印军继续蚕食,中国将给之一个教训。美国和苏联都不支持印度开战,美国甚至向中国通报前线印军部署的卫星情报,都对扼制战争爆发起到作用。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顺带停留于北京,印度外长向北京带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个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局势恶化”。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国大党支持者的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3]。1988年12月,拉吉夫访问中国,这是自20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访问印度后第一次两国之间的高层访问。最终在1993年,两国签订了一项“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的协议,这场边境危机由此告终[3]。

          还可以搜索到其他一些资料:

          代号“874”:1987年中印边界危机始末

          不为人知的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

          1987年中印边境...那叫874演习...一触即发...

          总体上,给我的印象是,中方利用演习展示了我军实力,让印度意识到胜算不如计划的那么大,同时利用国际政治和外交压力,迫使印度打消战争的念头。是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例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