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欲望超过了能力,就是灾难? -- 给我打钱87405

共:💬50 🌺1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欲望超过了能力,就是灾难?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人类需要每天吃三顿,顿顿都吃饱,顿顿都有各式谷类、肉类、蔬菜吗?

    第二、人类有能力生产出货真价实的各种谷类、肉类、蔬菜类食物吗?

    • 家园 求永生

      享利大卫梭罗认为度量和分类是人类罪恶的根源,依我说,所谓“罪恶”的根源在于人不能永生。

      而这一切不能永生的生物,实则世界中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否则哪有离散量呢?

      顺带说一句,享利大卫梭罗这位作家,数学学得相当 的不错。同时,我也以为,他所拥有的“超验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的称号,实至名归。

      而要我说来,理解的要义并非是以己度人,而是以他度他。超验,指的就是以他度他吧。

      然而 我们永远也无法做到以他度他,所以才会有融合,好比两条染色体结合在一起。

      我想理解你,最多也就能做到尽可能的站在你的角度,用我的脑子来理解你。于是,我的理解,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而是你和我的,一种全新的事物。

      离散和连续才是永恒的主题。

      因为离散,所以连续一分为二,而此一并非彼一,所以才有三。三不是一加二,而是一加一。

      太极图我理解错了。并非是阴阳转换,而是阴阳合体。合体之后再度裂变。并非 阴阳转换,而是环境变化的过程,阴、阳何为主,何为次,发生了变化。

      阳显,则阴隐,阴显,则阳隐。太阳从东边出来,并非 是月亮消失了。

      点看全图

      • 家园 求永生(3)

        在我的世界观里,以“永生”为前提讨论问题,就不存在死亡和再生,不存在胜和负,不存在优和劣。

        只存在裂变、融合,只存在变化。

        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人生苦短的现实,演变成“显隐”、“起伏”。

        如此,舍什么,得什么,一目了然。

        相对于永恒的世界而言,人就是一种模型,简化过、压缩过、历史局限过的模型。

        模型从来就不是完备的,从来就是因时制宜的。

        • 家园 靠,看来我智商座机

          “舍什么,得什么

          我还是不“一目了然”

        • 家园 求永生(4)

          我这一套“神逻辑”的形成,关键性突破出现在某次晚餐中。

          我在家吃饭时,自言自语,说:“古人是怎么意识到周期的,且会用日度年的?古人又是如何发现太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的?”

          我女儿一边吃着毛豆一边对我说:“环境不同。”

          看来我平时的“灌输”发挥作用 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 家园 求永生(2)

        非优胜劣汰,而是此显彼隐。

        一切生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世界合力推动了“变化”。离散与连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铸就了“不死之身”。

        我一直都很好奇,为什么会产生“永动机”的意识,原来 是因为我们就是永动机 的一部分,当然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或许,这样就“破解”了生物分类法当中的“生殖隔离”原则了。

        生殖隔离,只是一种表象,生物在适应 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环境,而环境作为桥,改造生物基因,也就是所谓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所以我们才会有隔离感,才会产生分类的意识。我们处在环境当中,是身在庐山。

        离散与连续的关系,就好比数学中用将连续量切割成离散量来表述一样,表里互为转换,所谓转换只是视角不同罢了。

        与其说是转换,不说是显隐。

        所谓矛盾对立,是如此,矛盾统一,还是如此。

        非转换,乃显隐也。

        梳理一下:

        裂变——复制

        融合——新形式(包括直接融合,和间接融合)

        关键:适应环境的同时在改造环境。

    • 家园 欲望的根

      我在读关于“时间”的书时,想到:或许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有超出本能的控制欲。

      人是怎么产生时间感的?好像没有答案,且小孩就是没有时间感的。

      人最初的时间感,并非是时间,而是天象。天文学的大发展,驱动力来自于何方呢?驯养。

      我比较困惑的是,古人是怎么知道,天象与农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的?况且记录日出、日落是一件极困难的事。

      如果没有一种极强的想把农作物种好的欲望——控制欲,很难想象人类要花多久才能搞明白如何才能正确记录天象。

      或许不可以这样随意扣帽子,好奇心也有很强的驱动力。不过,想想早期天文学发展的难度,还是觉得好奇心无法担此重任。

      大致可以确定的是,宗教、权力、等级,随之产生。

      人类与动物,同处在一个环境中,人类和大部分动物都遵循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时间表。但所谓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凭的什么发现,动植物是可以驯养的呢?

      到了后期,才有了现在我们所说的时间概念——和记忆有关。

      甚至 可以这么说,人类是先发明了表,然后才想到时间的。

      这颇有点数学色彩——数学家总是提前准备好各种“工具”,以备不时之需。事实上,数学是和天文学同时发展起来,或者说,数学是为天文学服务的。

      我个人推测,驯养植物在驯养动物之后。

      驯养动物,让人类产生了控制欲。

      我们的一切超出本能需求的欲望,皆由驯养开始。而这,很有可能就是从某条饿得半死的狼那开始的。

      据说,狗的祖先是狼,而人类驯养狼的历史非常久远。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恐怕就不是这样。

      有人指出号称比英国巨石阵更早的天文台——陶寺观象台是一桩伪考古大发现,我的意思说,华夏文明的诞生或许要晚上许多年,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的祖先显然是搞农业起家的,狗并不受待见,狗东西、狗奴才、狗日的以及吃狗肉,颇为流行。

      同时,中国人也是养猪好手,要不然家字里面就不会出现一头猪,尽管我们现在搞不清,这猪到底是代表私有制的确立,还是祭祀祖先风俗的见证。

      不管怎么说,华夏文明在约5000年前迅猛崛起,这基本上是目前的共识。农业需要天文学的支持,天文学的大发展推动了农业的进步。但关键还是那个问题:若没有产生控制的意识(最早期的崇拜自然,当然跟控制欲半毛钱关系都扯不上的),何来后期的发展?

      相比而言,在西方文明中,人的地位就要低得多,人被描述 成卑劣的、丑陋的、恶的。人,应该听神的,绝不可以自强不息。

      欧洲人,直到被穆斯林逼得走投无路,才有了大航海时代,才有了新大陆的发现,才有了强烈的控制欲。但凭心而论,即便是当年的世界霸主,英国人的控制欲也没有那么强烈。他们更接近于游牧民族的心态:掠夺。掠夺,说到底,是采集。只不过,采集的对象从自然换成了人类。

      在一定意义上看,西方文明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才有了可以媲美中国人的控制欲。而这一切,仍然是从中国人这里学到的。

      我在一本关于茶叶的书里读到,英国人是百分之百的从中国人这里学到了种茶、制茶、贩茶、喝茶一整套流水线操作模式。

      他们将这条流水线,移植到印度,就此省了一大笔钱——再也不用向中国人支付那么多的茶钱了。

      当真是风水轮流转,中国转眼间又成了世界工厂。可能地球上没就有哪个国家,在开工厂这件事上能比得过中国。

      这可能是中国人的铁饭碗。以前,中国人的工厂处在田地间,现在搬到了厂房里面。新瓶装了旧酒,还是那个味道。

      实际上,但凡靠农业起家的文明,控制欲都是很强的。古埃及也是如此。只不过在它的东边,有一个很强的游牧民族。最终,穆斯林们还是在拜服在真主的脚下,而中国人凭着高山和大海,将老天爷从神坛上踢下,换成了天子。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是很妙的,只需稍微修改一下,就更有中国特色了:挟天以令诸侯。于是乎,道,让位于德。

      老子早已被世人唾弃,所谓供奉老子为先圣的道教,仍然是挟老子以令诸侯,还是追求一个控制。

      这就怪不得,中国的教育理念,始终是以一个驯字为核心的。

      西学东渐以来,“有识之士”哀叹中国人最不守规矩。其实中国人是最守规矩的,将德置于道之上,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只不过中国人讲的是潜规则,你知我知便可,不必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就煞了风景,也显不出人的厉害来。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del.

      del.

    • 家园 一个小秘密

      我女儿今天告诉 我一个秘密。

      她说,她养过几次蚂蚁,但最后蚂蚁都死了。她一直就没弄明白,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天她在看纪录片时,才知道,如果没有蚁后,蚂蚁就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动力。

      觅食只是蚂蚁活下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同时她还发现,原来网上卖蚂蚁窝的那些商家,都是用的假图片。

      人类的目标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如果人类走不出地球,那么人口就会出现回落。受自然规律所控,生育率下降——但我们却会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走向太空这条路极为艰辛,或许在找到另一颗宜居星球之前,人类总人口会在一个阶段内大幅下降。或许到时候地球上的总人口会到20亿。

      人类会采取各种方式——以为是自己的主动意识引发的行为——进行自残。

      不结婚,不生子,高昂的物价,病菌,战争,我们人类太多的手段来压缩自己的规模。

      这或许是精子库存在的理由。终有一天,会找到另一颗星球,于是人口再次出现大膨胀。

      如果我的推论是正确的话,可以想见,活下来,并将自己的血脉延续下去,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是说,在接下来的这个阶段。

      我甚至想,或许应该去论证一下。这样大家就会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了。

      当潮水褪去时,你才会知道谁在一直裸泳。

      • 家园 觉得有点牛角尖了。。。

        “这样大家就会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了。”

        难道还有谁不为生存而努力奋斗?

      • 家园 还能涨多久?

        点看全图

        有可能炒股炒多了,看啥都觉得暴涨之后必有大熊市。

    • 家园 所有的欲望都是某个大脑自己产生的吗?

      我的答案是:不是。

      占有欲,就不是“我”产生的,而是因为“我”的脑中先植入了“私有制”这个意识。

      如果你去观察一名六岁以下的孩子,你会发现他没有“私有制”意识。

      他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也会不经“别人”同意,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但这里要注意,这个时候,孩子不是占有,而是需要。

      在大人们的教导下,孩子们开始有了“私有制”意识。在某个年龄段,你会发现,孩子特别想要买东西,并且往往是一旦买到手,有时候连看都不再看一眼。

      实际上,许多成年人也会经常购买一些商品,但自己并不需要。

      所以我们发现,欲望,有时候并非完全是由某个个体自己产生的,而是被一种意识“唤醒”。占有欲后背后是私有制的意识。

      从某种角度看,占有欲得到满足,主要是精神层面 的,物质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并不在乎是什么物质。占有欲和物质需求欲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欲的特征非常明显:当我要解决某个客观问题时,需要什么。

      好比我们最常见的一类故事:一位富家公子,疯狂的追求 一名对他不屑一顾的少女。一旦追 到手,便得到满足,于是弃之不顾,所谓始乱终弃。

      占有欲还有可能是这样:因为“我”的帽子上镶有一颗宝石,所以引发了“你”的嫉妒。于是,“我”得到满足。这并不在乎是不是宝石,而在乎“你”是否嫉妒“我”。

      我以为,占有欲的满足有两种基本模型:

      1.“能量”转换,物质——精神;

      2.“能量”迁移,精神——精神(类似吸星大法)。

      当然,“能量”转换是必然会发生的。

      但并不能就此说,私有制就是个坏东西。如果没有私有制,那么当你走在路上时,就得随时提防会有人来抢走你手中的饮料。

      或许还应该看到,艺术、科学上的追求,是遏制私有制所产生的副作用的一剂良方。只有填满了精神世界,才不至于一次又一次的一掷千金,换来1秒钟的满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